资源简介 爱,留给母校西师版小学音乐教材六年级(下)册教学课型:欣赏器乐综合课教学年级:六年级教材分析:《爱,留给母校》是一首节奏欢快,充满深情的校园歌曲。歌曲曲风清新淳朴,唱出了毕业生对母校的留恋之情。歌曲为D大调,四段体结构。第一乐段旋律欢快流畅,用依恋的语气唱出对母校的不舍之情。第二乐段音区较低,情绪深情,唱出了学生对校园的不舍之情。第三乐段音区升高,将乐曲推向高潮,用四个排比句,将四季的转换展示在我们面前,半终止在“6”音上,之后第四乐段回到了第一乐段旋律。教学目标:学习运用口风琴吹奏歌曲的第一乐段旋律,掌握跨指和缩指的演奏技法。通过结合歌曲分析音乐要素,学生能够体会音乐要素对表达歌曲的情绪情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三、通过吹奏、演唱、赏析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的内涵,激发他们对母校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能够掌握口风琴跨指和缩指的演奏技法。能够通过多种形式的赏析,领悟歌曲的意境和内涵,增添学生对母校的深情厚爱。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时间一闪而过,同学们不久就将离开生活学习了六年的小学,走进中学校园,人和校园到处留下了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印记,也留下了我们对母校的眷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爱,留给母校》。(播放学校各个地方的图片,配以歌曲)2、初听歌曲二、完整聆听歌曲1、看歌单完整聆听歌曲提问:这首歌曲的情绪如何?你感受到了什么?(这首歌曲优美抒情,感受到了同学们对母校的眷念之情)三、欣赏第一乐段:1、出示第一乐段(1)播放第一乐段(2)提问:第一乐段讲述的是什么?(歌中的同学们用依恋的语气唱出对母校的不舍之情)2、口风琴吹奏第一乐段:(1)师:我们不仅可以用歌声唱出对母校的依恋,也可以用我们学过的乐器口风琴来吹奏这段优美的旋律,送给母校。(2)出示歌谱,标注指法,学生按照指法自己吹奏练习。师:请同学们拿出口风琴,仔细读谱,看好指法,自己进行吹奏练习。(学生自学)(3)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吹奏。(提醒换气的地方)师:这一乐段的音域跨度较大,大家在练习的时候注意指法的变化。在第七小节要注意缩指,在第十一小节要张开虎口,进行跨指。学生自由练习吹奏第一乐段全班学生一起整齐吹奏第一乐段四、欣赏第二乐段:1、播放第二乐段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曲的第二乐段。2、深入赏析:(1)提问:和第一乐段相比,音区有什么变化?(音区:较低)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出现了很多带低音点的音,最低到了低音5)(2)观察歌词,讲述了什么?(同学们为母校许下了两个心愿)联系歌词,想一想为什么要用较低的音区来创作第二乐段?同学们在心底默默的为母校许下了两个心愿,愿母校里的小树长高长大,根深叶茂,陪伴大家一起成长,因此,作曲家采用了中低音区进行创作,用一种娓娓道来的述说的语气,深入的表现了同学们对母校的默默祝福,一片深情。五、欣赏第三乐段:1、播放第三乐段(师: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三乐段)2、提问:第三乐段带给你什么不同感受?(情绪变得激情)3、深入赏析:(1)第三乐段进入了歌曲的高潮部分,这一乐段可以分为几个乐句?(两个乐句)(2)跟琴用“lu”哼唱。学生仔细观察这两个乐句,从旋律、节奏、音区、歌词这些方面,说说这两个乐句用什么特点?(这两个乐句是两个相似乐句,音域跨度较大,音区较高,节奏舒展,用春天和秋天两个季节的对比来展现了同学们对母校的深切依恋。)(3)第三乐段还出现了哪些音乐记号?请学生找出歌曲中出现的音乐记号?(对了,有力度记号:强,中弱、渐强、减慢,最后一个音还出现了延长记号)(4)学生再听一次第三乐段,跟琴轻声哼唱,感受并交流这些音乐记号在歌曲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力度记号的使用让整个歌曲的高潮乐段通过明显的力度对比,表现了同学们对母亲强烈的热爱,同时也憧憬着学成归来,给母校增添荣光。最后两个小节逐渐减慢,并在“报”字上延长,给人留下了遐想,仿佛看到了大家回馈给母校的明天,更加美好!六、欣赏第四乐段:1、师:一起来听听最后一个乐段2、播放第四乐段3、提问:第四乐段和前面那一乐段相似?生找出相似乐段。师:对了,第四乐段和前面第一乐段是相似乐段。旋律首尾呼应,最后一句歌词“我的心,还在你的怀抱”反复演唱两次,音乐减慢,并在怀抱两个字都做延长音的处理,表达了孩子们虽然离开母校,但是母校仍然会是他们心里最温暖的存在,对母校的深情永存心底。六、留给母校的祝福:在即将毕业的前夕,这首歌曲《爱,留给母校》,我们用歌声,用琴声,表达了对母校的深切热爱!母校,是我们学习的乐园;母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母校,更是我们人生的启航之处! 难忘,母校!祝福!母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