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六年级音乐上册 唱歌与表现课《瑶山乐》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西师大版六年级音乐上册 唱歌与表现课《瑶山乐》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音乐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音乐唱歌课《瑶山乐》
教科书 书 名:音乐教材 出版社:西师出版社 出版日期:XXX年XXX月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感受瑶族音乐的风格特点,从而更加热爱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通过聆听、感受、演唱、表演,准确掌握前八后十六等难点节奏,有感情有动作地完整演唱歌曲。(重点) 在聆听、演唱的过程中,学会用连贯、跳跃的声音表现歌曲,增加演唱的方法和技能。(难点)
教学内容
歌曲《瑶山乐》旋律流畅,歌词朗朗上口。老师可按照两小节划分换气点,在演唱时要求控制好演唱时的气息。 先慢速演唱,引导学生唱好音准、节奏,保持连贯的气息。在学生基本唱会歌曲后,再加快速度,引导学生用有弹性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 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今天我们又要展开一段美妙的音乐旅程了。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少数民族大国,一共有56个民族呢!我们领略过豪放宽广的蒙古族音乐,欣赏过灵动婉转的新疆歌曲,感受过悠扬大气的藏族民歌,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瑶族,了解这个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特点。同学们了解瑶族吗? 二、介绍瑶族 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海南等省区,他们主要生活在南方高山密林中,是典型的山地民族。现在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瑶族吧! 三、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 师:通过视频我们初步了解了瑶族人民的一些生活习性,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听一听《瑶山乐》,边听边思考:1.歌曲展现了怎样的情绪?2.哪些歌词给你留下深刻记忆?2、体会情绪 师:那是怎么感受出来的呢?速度是中速稍快,歌词中提到笑得多自豪,围着把舞跳。 3、了解瑶族长鼓 师:歌词第一句就提到:长鼓咚咚敲。那是怎样的鼓呢?(出示长鼓图片)这是瑶族最具代表的乐器之一——长鼓。因鼓声细长而得名,鼓身呈一长筒形,长83厘米左右,用一整块木料做成,中腰较细而实,两端稍粗面空,蒙以羊皮或山兔皮。制作精细,外形美观。它作为一种伴奏乐器,出现在祭祀、歌舞等大大小小的节日活动中,并衍生出瑶族独有的长鼓舞(出示长鼓视频)。和着鼓声跳起舞,这种传统已经深深地刻进了瑶族人民的骨子里,祖祖辈辈流传下来。 4、了解木叶 师:木叶声声叫中的木叶是什么呢?(出示木叶图片)是瑶族一种很普遍的吹奏乐器,就是一种树叶,用嘴轻轻含住,运用气息,可以发出不同的响声,清脆嘹亮。这种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天然乐器,深受少数民族人民的喜爱,树叶虽小,音色优美,独居风采。 5、复听歌曲 师:现在我们再来听听歌曲,它分成几个部分呢?没错,三个部分,我们来学习第一乐段。跟随琴声挥拍唱唱歌谱,从歌词中我们仿佛看到鼓声乐声响起,瑶族男女汇集在一起开始载歌载舞的欢乐场景,我们也来加入他们,我会敲击一个稳定地节奏型,你们根据歌词来回答我的问题。 6、师生配合读歌词 7、演唱歌曲 师:跟随钢琴唱起来 8、了解演唱顺序 师:同学们唱得不错!那接下来舞会继续,我们来听听第二乐段的演唱顺序。夜晚降临,可是舞蹈还在继续,男女老少都加入进来。注意这里有一个反复记号,这两个两句要唱两遍,仿佛展现了瑶族人民围着圈越跳越激情,气氛越来越火热,唱出这样的感觉! 9、学唱第三乐段 师:就这样唱着跳着,将晚会推向了最高潮,(出示第三乐段歌谱)第三乐段是不是有点熟悉?重复了第一乐段的前两个乐句,也出现了反复记号,唱两遍,带上笑容,声音扬起来(第三乐段歌谱加伴奏)。除了欢快的歌声,我们还加上点动作,让大家体会到瑶族人民的热情好客,跟随我的拍手声一起来。(第三乐段歌谱加伴奏)。在歌曲的最后我们一起欢呼一声“喂”,一起来“喂”,位置高高的“喂”。四、小节 师:这首好听的《瑶山乐》其实是由我国著名的民族管弦乐乐曲《瑶山舞曲》改编而来的,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欣赏其中的片段,同学们可以在课后继续去了解更多关于瑶族音乐的知识,了解我们少数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