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限时:150分钟 满分:150分 (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 分)
1. [2023·安徽芜湖期中] 默写。(10 分)
与古诗邂逅是一场美丽的遇见。这场遇见,让我们感悟到诗人的情怀:《竹里馆》中,诗人将内心的淡定与自然的幽静融合在一起——“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春夜洛城闻笛》中,诗人闻笛思乡——“③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逢入京使》中,诗人东望故园,长路漫漫,想到亲人远隔,不禁泪雨滂沱——“⑤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读韩愈的《晚春》中的“⑦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让人仿佛看到了雪花尽情飞舞的景象,明白了要珍惜时光,抓住时机去奋斗;读《木兰诗》中的“⑨__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___”,让人体味到木兰在边塞时隆冬的苦寒。让我们浸润于古诗中,尽情感受百味人生吧!
2. [2023·安徽马鞍山期中]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小题。
(12 分)
祥子昏昏沉沉地睡了两昼夜,A 着了慌。到娘娘庙,她求了个神方:一点香灰之外,还有两三味草药。给他guàn 下去,他的确睁开眼看了看,可是待了一会儿又睡着了,嘴里唧唧咕咕的不晓得说了些什么。A 这才想起去请大夫。扎了两针,服了剂药,他清醒过来,一睁眼便问:“还下雨吗?”
第二剂药煎好,他不肯吃。既心疼钱,又恨自己这样的不济……为证明他用不着吃药,他想马上穿起衣裳就下地。可是刚一坐起来,他的头像有块大石头赘着,脖子一软,眼前冒了金花,他又倒下了。什么也无须说了,他接过碗来,把药吞下去。
他躺了十天。
刚顾过命来,他就问A:“车呢?” (有改动)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 分)
guàn( )下去 赘( )着
(2)加点词语“不济”在文段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2 分)
(3)此文段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文段中的A 指的是______________。(2 分)
(4)请联系小说内容回答下列问题。(6 分)
①祥子为什么会昏昏沉沉大病一场?(3 分)
②祥子问起的那辆车后来的命运是怎样的?(3 分)
3. 某校七年级(1)班开展以“走近杰出人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3 分)
(1)请按提示修改活动通知。(5 分)
通 知各位同学:通过语文学习,使我们认识了许多杰出的人物。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领会这些人物的精神品质,班委会决定邀请知名作家方老师于4 月18 日下午第一节课在学校报告厅做“走近杰出人物”文学讲座,请大家准时参加。七年级(1)班班委会4 月16 日
①通知中画线句成分残缺,请提出修改意见。(3 分)
②通知中有一处格式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2 分)
(2)下面是芬芬同学在活动中给大家分享的杰出人物故事,请你按要求完成任务。(5 分)
1958 年8 月,邓稼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此后的岁月里,他或紧张奋战在科研院所里,或深入戈壁大漠。他隐姓埋名多年,楔而不舍,成功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他用一腔殷红热血,在戈壁滩上书写辉煌,把自己的生命定格在了62 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对邓稼先一生的最好评价。
①语段中书写有误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其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2 分)
②如果想在故事里引用诗句来表达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下列诗句不符合邓稼先的精神品质的一项是( )(3 分)
A.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B. 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
C.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3)文学、文化常识填空。(3 分)
安徽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涌现出一批杰出人物。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__________;铁面无私、廉洁奉公、不畏权贵的清官__________;献身国防、无怨无悔的“‘两弹’元勋” __________等。(填人名)
二、阅读(55 分)
(一)[2023·广东茂名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练习。(18 分)
一粒孕育真善美的种子
周 勇
①我们一家住在湖南农业大学,它紧挨着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天气好的时候,我们可以在附近的田间地头见到袁隆平院士的身影,感觉与袁隆平一家就像左邻右舍一样亲近。每每有亲戚朋友聊起袁隆平院士,我们一家都会因为住在袁院士的隔壁而感到特别自豪。
②2018 年上半年,我决定采写一篇袁隆平院士在安江农业学校教书育人的故事。女儿听说我要去见袁老师,很是惊讶,像倒豆子一般地问我:“袁隆平爷爷真的就住在我们隔壁吗?他真的会见你吗?他是不是很老了?我也好想去!”在女儿的心里,袁院士这么大的科学家,怎么可能会近在咫尺!
③2018 年5 月16 日大清早,我带着女儿来到了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我们的心情无比激动。在杨秘书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袁院士的办公室。袁院士见了我们,马上起身和我们打招呼,并与我们一一热情握手,当他把手伸向我女儿时,女儿迟疑了一下才伸出手,并礼貌地问袁爷爷好。握了手,袁院士慈祥地问女儿:“小朋友,读几年级了?”“五年级。”女儿显得有些拘谨,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科学家,她还真有些蒙了。
④袁院士见我女儿身材单薄,就关心地对她说:“现在咱们国家粮食年年大丰收,不像以前了,你要多吃一点儿米饭,有了健康的体魄才能更好地学习。”女儿频频点头,阳光透过薄薄的窗纱,洒满整个房间,正好映照在她的脸上,整个房间溢满了阳光的味道。
⑤当我们问起袁院士在安江农业学校当老师的经历时,袁院士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他告诉我们,他教书时就是一个爱“鼓捣”的教书匠。当年党号召向科学进军,他就决定在教学之余,真正搞点儿研究。在他的组织下,安江农业学校成立了第一个科研小组,他们把西红柿嫁接到马铃薯上,希望地下长出马铃薯,枝上结出西红柿;把西瓜嫁接到南瓜上,希望得到新型的瓜种,嫁接的作物成活了,长势也不错……讲起在安江农业学校的往事,袁院士兴致特别高,不知不觉半个小时就过去了。
⑥临别时,我和女儿提出和袁院士照一张合影,我们自觉地站在了袁院士的两侧。袁院士见状,笑呵呵地对我说:“小朋友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他们才是最重要的,应该站在中间。”说完,他就把我女儿往中间的位置拉,一张袁院士站在后排,小朋友居中的照片就这样定格了。从那以后,女儿只要看到有关袁爷爷的新闻就会格外关注,俨然成了袁院士的“铁粉”。
⑦2021 年5 月22 日,我参加完全省职业教育活动周的活动,中午赶回家陪女儿吃饭,刚一开门,女儿就哭着问我:“网上说袁爷爷去世了,是真的吗?”我见女儿哭得稀里哗啦,就安慰她:“袁爷爷身体很好。”女儿见我说得很坚决,这才擦了擦眼泪说:“袁爷爷身体这么好,肯定可以活过100 岁。”在女儿的心里,像袁爷爷这样的科学家应该永远活着才对!但让人悲痛欲绝的是:下午一点多,官网还是发布了袁院士离开我们的消息。那一刻,女儿正在书房学习,我知道,她很快就会得到消息,我不忍心将这一切告诉女儿,于是找了个借口,匆匆下了楼。
⑧我回到家里,发现女儿异常平静,我在她的书桌上看到她写的一篇短文,写的正是她敬爱的袁爷爷,题目是《一面》,就在这一瞬间,我感觉到女儿长大了!
⑨我常想,我和女儿之所以将袁院士视为自己的亲人和学习的榜样,一定是因为2018年5 月16 日这一天。在这一天,袁院士在我们心里种下了一粒真善美的种子,我相信这一粒种子,就如同袁院士研究的杂交水稻种子一样,已经在我们的心田生根、发芽!
4. 概括袁隆平院士与“我”女儿之间相关联的几件事,填写在下表中。(4 分)
初次见到袁隆平院士时 ①
临别时一起合影留念时 ②
听说袁隆平院士去世时 ③
官网正式发布消息之后 ④
5. 选文第④段中的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 分)
6. 选文的主人公袁隆平院士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6 分)
7. 请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简要说说文章结尾的画线句的表达效果。(5 分)
(二) [2023·山东威海改编]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21 分)
【材料一】姮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盗而食之,奔入月中,为月精也。
【材料二】小说《流浪地球》讲述了人类为了逃离太阳即将变成红巨星的灾难,决定给地球装上发动机,驱使地球离开太阳系,重新寻找适宜生存的家园的惊险历程。
【材料三】“神舟”意为“神奇的天河之舟”,汉语里,船又称为舟,所以“神舟”可理解为遨游在神秘太空中的宇宙飞船。其次,“神舟”与“神州”谐音,自战国时期邹衍“大九州说”以后,中国名曰“赤县神州”一直沿用下来,取名“神舟”,寓意为神州大地的腾飞、中国的腾飞。
【材料四】
时间 飞船 大事记
2003. 10. 15 神舟五号 首位中国航天员进入太空。神舟五号飞船在轨运行时间为21 小时23 分。
2005. 10. 12 神舟六号 顺利完成“多人多天”载人飞行。2005 年10 月17 日,神舟六号返回舱安全着陆。
2021. 06. 17 神舟十二号 首次进入我国自己的空间站。2021 年9月17 日成功返回。
2021. 10. 16 神舟十三号 三名航天员在空间站“出差”6 个月,首次在太空过春节。
2022. 11. 29 神舟十五号 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顺利完成太空“会师”,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纪录。2023 年6 月4 日返回地球。
【材料五】本报酒泉5 月30 日电 (记者刘诗瑶 王云杉)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3 年5 月30 日9 时31 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 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 分钟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于5 月30 日16 时29 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之后,神舟十六号3 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选自2023 年05 月31 日《人民日报》,有改动)
为激发同学们的科学兴趣,学校以神舟十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为契机,举办了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太空故事我来讲
8. 小语同学生动地讲述了【材料一】的故事,接下来小文同学将讲述【材料二】的内容,作为主持人,请你结合两则材料写一段串词。
(4 分)
活动二:未来飞船我命名
9. 请你参照【材料三】为中国计划于2030 年前后发射的载人登月飞船命名,并陈述理由。(4 分)
活动三:飞天历程我探究
10. 阅读【材料四】【材料五】,请你写出三条探究结论。(6 分)
活动四:航天新闻我拟题
11. 请你为【材料五】这则消息拟写标题。(20 字以内)(3 分)
活动五:太空探索我畅想
12. 请联系以上五则材料,发挥想象,描述人类未来探索太空的一个场景。(50字左右)(4 分)
(三)[2023·山东滨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16 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国,寻①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②而不能答,请于洪仲,洪仲深让③之而不为报④。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高祖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⑤,唯傅修期耳。” (选自《魏书·傅永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寻:不久。②书:书信。③让:责备。④报:回复。⑤露布:文书。
13.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 分)
(1)当涂掌事 当涂: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当涉猎 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见往事耳 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刮目相待 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 蒙辞以军中多务 不辞而别
B. 自以为大有所益 精益求精
C. 能手执鞍桥 各执一词
D. 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品学兼优
15. 补全下面的“文言知识积累卡”。(6 分)
文言知识积累卡(1)倒装句:蒙辞以军中多务。正常的语序为:翻译:(2)朗读释义:永乃发愤读书。用“/”划分朗读节奏:永 乃 发 愤 读 书翻译:
16. 请根据【甲】文内容分析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进步惊人的原因。
(2 分)
17. 阅读【乙】文,有同学认为主人公傅永的表现可以用【甲】文中的“非复吴下阿蒙”来形容,你是否认同?请简要说明理由。
(2 分)
三、写作(55 分)
18. 请以《难忘那_______的眼神》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提示与要求】 ①横线上可填入“期盼”“慈爱”“失望”“坚毅”等词语;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③不少于500 字;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
1. ①深林人不知 ②明月来相照 ③此夜曲中闻折柳
④何人不起故园情 ⑤故园东望路漫漫
⑥双袖龙钟泪不干 ⑦杨花榆荚无才思
⑧惟解漫天作雪飞 ⑨朔气传金柝 ⑩寒光照铁衣
2. (1)灌 zhuì
(2)身体不好,不顶用
(3)老舍(舒庆春) 虎妞
(4)①祥子为多赚钱,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被暴雨淋坏了身子,大病一场。
②后来妻子虎妞难产而死,祥子为了筹钱埋葬虎妞而卖掉了那辆车。
3. (1)①删去“通过”或者“使”。 ②“通知”二字应居中。
(2)①楔而不舍 锲而不舍
② B 【点拨】B 项,诗句意思为:辜负了胸中的十万兵将,百无聊赖的时候只能吟诗作乐。这里是说有报国之心和将兵之才,却无施展的机会和平台,只能叹息,与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品质不符。故选B。
(3)曹操 包拯 邓稼先
二、阅读
(一)4. ①袁隆平主动与“我”女儿握手,并关心她的生活学习 ②袁隆平让“我”女儿站在中间,而他站在后排③女儿非常伤心,但相信袁隆平应该活着 ④女儿写下短文《一面》怀念袁隆平
5. 环境描写。渲染了温暖、光明的氛围,表现了当“我”和女儿感受到袁隆平院士的关心时内心的喜悦和温暖。
【点拨】画线句描写了阳光透过窗纱照到房间里的景象,由此可判断运用了环境描写。“整个房间溢满了阳光的味道”,“阳光”是温暖、明亮的,阳光洒满房间,渲染了温暖、光明的氛围。结合“袁院士见我女儿身材单薄,就关心地对她说:‘现在咱们国家粮食年年大丰收,不像以前了,你要多吃一点儿米饭,有了健康的体魄才能更好地学习。’”可知,这里的环境描写表现了当“我”和女儿感受到袁隆平院士的关心时内心的喜悦和温暖。
6. ①袁隆平院士慈爱地和“我”的女儿交谈,由此可看出他的和蔼可亲。②响应党的号召,向科学进军,组织科研小组,有许多研究,由此可看出他对国家和科学的热爱。③照相时让“我”的女儿站在中间,由此可看出他对祖国下一代的关爱以及他的谦虚。
7. 结构方面:照应题目,总结全文。内容方面:点明主题,表达了对袁隆平院士的赞美和钦佩之情,也表现出“我”和女儿受到袁隆平院士的影响,也在追求真善美,报效国家,献身事业。
(二)8. 示例一:同学们,古往今来,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太空的向往。古有嫦娥奔月,今有地球流浪。请欣赏小文同学带来的故事《流浪地球》。
示例二:同学们,在我们古老的神话传说中,“嫦娥奔月”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如今,科幻作品也为我们带来了别样的风景,接下来让我们欣赏小文同学带来的《流浪地球》。
点方法 拟写串词,首先要有称呼,然后要根据两者的内容写一段承上启下的文字。
9. 示例一:婵娟。“婵娟”在古代是月亮的别称,用“婵娟”命名,既切合奔月的主题,又表达了对中国登月事业的美好祝愿。
示例二:飞月。“飞月”是中国人的梦想,用“飞月”命名,既切合奔月的主题,又与“飞跃”谐音,表达了希望祖国的航天事业飞跃发展的美好愿望。
示例三:奔月。古老的神话“嫦娥奔月”寄托着一代代中国人对月球的向往,如今,我们的科技不断发展,新时代人类对月球有了新的向往和探索。“奔月”中“奔”字意为“奔跑”,象征着我国探月科技的飞速发展,表达了对我国航天科技的美好祝愿。
【点拨】本题要求为2030 年前后发射的载人登月飞船命名,联系材料三中“神舟”系列飞船的命名,载人登月飞船的名字要和“月球”有关,还要充满想象力、富有寓意。
10. ①航天飞船发射的间隔时间越来越短;②航天员在太空驻留的时间越来越长;③进入太空的航天员人数越来越多;④太空探索的领域越来越广。(写出任意三条即可)
【点拨】① 由“ 神舟” 系列飞船发射的时间看, 从2003. 10. 15 到2005. 10. 12, 从2021. 06. 17 到2021. 10. 16,最后到2022. 11. 29,时间间隔越来越短。
②根据材料四中的“首位中国航天员进入太空。神舟五号飞船在轨运行时间为21 小时23分”“顺利完成‘多人多天’载人飞行”“三名航天员在空间站‘出差’6 个月”可以概括出,航天员在轨飞行时间越来越长,航天员人数越来越多。
③根据材料四中的“首位中国航天员进入太空”“顺利完成‘多人多天’载人飞行”“首次进入我国自己的空间站”“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纪录”和材料五中的“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可以概括出太空探索的领域越来越广。
11. 神舟十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点拨】根据材料五的关键信息“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可以概括出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为: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圆满成功。故标题可以拟写为: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12. 示例一:太空舱内响起悦耳的提示音:“各位旅客,欢迎抵达‘玉兔站’,月球城正在举行太空蔬果博览会,欢迎大家参观品尝。祝您旅途愉快!”
示例二:随着我国月球长期生活机制的研究发展,一批批月球常驻旅客体验月球长时间生活,只要乘坐我国自主研制的月球飞船,就能抵达月球城,进行长达至少半年、最长一年的常驻月球生活。
【点拨】由题干要求“发挥想象,描述人类未来探索太空的一个场景”可知,要根据现有科技发展程度,展开想象,描绘未来太空探索的场景,想象要合情合理。
(三)13. (1)当道,当权 (2)只,只是 (3)了解 (4)擦拭
14. D 【点拨】A. 推托/ 告辞;B. 好处/ 更加;C. 抓/坚持;D. 意思都为“同时具有或涉及几种事物”。故选D。
15. (1)蒙以军中多务辞。 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点拨】“蒙辞以军中多务”为介宾短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蒙以军中多务辞。翻译时要注意调整为正常语序。
(2)永/ 乃发愤读书 傅永于是发愤读书。
【点拨】“永乃发愤读书”意为:傅永于是发愤读书。主语“永”与“乃发愤读书”之间应停顿。
16. 示例:吕蒙听从孙权的劝告,认清了学习的重要性,刻苦学习,有目的、有选择性地读书,只学习其中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而不是死读书,读死书。
17. 认同。理由:“非复吴下阿蒙”指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意在赞赏一个人进步显著。【乙】文中傅永勇武过人但文化水平低、学识不足,经过发愤读书,广泛涉猎,变得文武双全,成为才干过人的一代良臣。
【乙文参考译文】傅永,字修期,是清河郡人。年幼的时候他就跟随叔父傅洪仲从青州进入魏国,不久又投奔到南方。他有气魄和才干,勇武过人,能够用手抓住鞍背,倒立在马上驰骋。在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却不会回信,他请教叔父洪仲,洪仲严厉地责备他,不帮他回信。傅永于是发愤读书,广泛阅读经书和史书,兼有文韬武略。高祖皇帝常赞叹说:“战场上能击退贼兵,平时能作文书,只有傅修期了。”
三、写作
18. 思路点拨: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审题可知,横线上可填入“期盼”“慈爱”“失望”“坚毅”等词语。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是心与心沟通的纽带。回首我们成长的历程,总有一些眼神给予我们力量,让我们难忘。在材料的选择上,要写自己的经历,这样才会有内容真实、情感真挚的效果。如写“我”一次考试失利,回到家后,妈妈微笑着迎接“我”,又笑眯眯地鼓励“我”,帮助“我”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使“我”重新鼓起勇气,凝聚力量,投入新的学习生活中,最终赢得了下一次考试的胜利。注意运用细节描写、以小见大、对比等写作手法,使文章的内容更丰富、更富有吸引力。
例文:
难忘那鼓励的眼神
斗转星移,时光飞逝,沧桑岁月里隐藏着一颗枯萎的心。我架着风在寰宇间寻找真诚,寻找一个至高的灵魂……
终于,我找到了。是她——我敬爱的初中语文老师——车老师。
“孩子!”她总喜欢这样叫我。我,我们,都是孩子。
开始的时候,因为每次我的作业都完成得非常好,所以她总是特别关注我。而第一次月考,更是证明了我在语文方面成绩的突出。我还记得她每次上课时,都会看着我,对我笑。
她的眼眸明亮而纯净,充满着对我的肯定与支持,让我一路向前,向自己的梦想奋力奔跑。
七年级上学期,我一直是班里的团支书。下学期开始,新一轮团支书竞选,在我和竞争对手票数相当的情况下,她把这个曾经让我引以为荣的职位交给了别人,这让信心十足的我仿佛一下子从悬崖峭壁上跌落下来,随后我的成绩也是一落千丈。于是,我在作文本上写下了一篇关于此事的日记。她回复的评语是“仔细想想你这半年来都做了些什么,凡事都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对!就是这句话,一个字也不差。我仿佛从这句话中,再一次看到了她那明亮的眼眸,她的眼眸,像两个黑洞,让我深陷其中,从那里,我不仅得到了鼓励,更读懂了人生。我要从郁闷中走出来,开始新的美好的生活。
就这样,我在她的眼神的鼓励下成长。后来,我的语文成绩没有出过班里的前三,在七年级很重要的一次考试中,我的语文成绩以117 分的高分居全校第一。这一切的荣誉,都应归她所有。
她拥有最美的眼神,想着她的眼神,我可以纵情地、勇敢地向光明的前方大步前进。
一败,一励,一双眼。
一生,一师,一段情。
总评:本文细节描写较为突出,尤其是对于老师眼神的细节描写,突出了老师对“我”的鞭策、鼓励,关爱之情自然流淌。文章结尾再次强调老师的眼神,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文章语言优美,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表达效果,是一篇好文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