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9张PPT)2024年中考生物总复习件第八单元 生物与环境第2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24章 人与环境知识考点1.生态系统的组成2.生态系统的类型3.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4.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5.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6.人对生物圈的影响考点一 生态系统概述1.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 生活环境 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例如一块农田、一片树林、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生物圈 。 生活环境 生物圈 2.类型。(1)自然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被称为“地球之 肺 ”。 湿地生态系统:作用是净化水质、蓄洪抗旱,被称为“地球之 肾 ”。 海洋生态系统:植物以浮游植物为主,动物种类繁多,多能游水。……(2)人工生态系统。主要有 农田 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种类单一)、 城市 生态系统(人类是主要消费者)。 肺 肾 农田 城市 3.组成:生态系统由 非生物部分 和 生物部分 组成。 成分 功能 举例非生物部分 提供基本的生活条件 温度、湿度、阳光、空气和水等生物部分 生产者 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自己,还为动物等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食物 如 绿色植物 消费者 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如 人类 分解者 将 有机物 分解成无机物,回归环境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如 蘑菇 、蚯蚓等 提示:生物部分中生产者和分解者是必要的。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 生产者 绿色植物 消费者 人类 分解者 有机物 蘑菇 考点二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1)消费者和生产者构成的 吃与被吃 的关系形成食物链,食物链交错连接形成 食物网 。 (2)食物链书写时要注意的问题。①食物链的书写一定要从 生产者 开始写。如“羊→狼”就不是一条食物链,因为没有从生产者开始写,正确的书写应是“草→羊→狼”。 ②注意箭头指向 吃的那方 。如狼吃羊,那狼是吃的一方,羊是被吃的一方,所以箭头指向狼。 ③食物链只有 生产 者和 消费 者两部分,没有分解者及阳光、空气等非生物部分。 吃与被吃 食物网 生产者 吃的那方 生产 消费 2.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1)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 太阳能 。 (2)能量流动的特点: 单向 流动,逐级 递减 ,传递效率为10%~20%。 提示:①食物链中越后营养级越高的生物,数量越少,储存的能量也越少,形成金字塔式的生物数量与能量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生产者。②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积累,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即富集作用)。(3)物质循环: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往返 循环。 特点:全球性、循环性。太阳能 单向 递减 往返 考点三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物质和能量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 相对 稳定平衡的状态。 2.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自我调节能力 。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 限度 的,若外界干扰超过此限度,生态系统会遭到破坏并难以恢复原状。 3.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动植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 越强 ,如森林生态系统比荒漠生态系统调节能力要强得多。 相对 自我调节能力 限度 越强 4.破坏生态系统稳定的因素。(1) 自然 因素:火山爆发、地震、洪灾等。 (2) 人为 因素: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等。 此外,还有引种不合理、外来物种入侵等。自然 人为 考点四 人与环境1.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1)2020年,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口已达14.43亿。据专家推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92亿人。(2)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地球面临的四大问题:粮食问题、水资源问题、土地资源问题、能源资源问题。(3)降低出生率是控制人口的唯一选择;控制人口增长的有效方法是实行 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目的是为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 计划生育 2.生态农业的特点:生态农业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增加物质财富和经济效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从而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始终是以 烟尘 、 二氧化硫 为代表的煤烟型污染。 4.家居环境与健康:家居要通风透气,不是装修越高档就越健康。烟尘 二氧化硫 5.人对生物圈的影响。(1)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沙尘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2)人类活动排出的废水,导致浮游植物在这些环境中因营养物质丰富而疯狂生长,影响水中其他生物的生长。(3)过多排出二氧化碳,导致“ 温室效应 ”,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4)过多排出二氧化硫,导致 酸雨 ,危害农作物、水生生物,腐蚀建筑物等。 (5)过多排出氟利昂,造成 臭氧 空洞。 温室效应 酸雨 臭氧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知识导航1.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 )A.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B.牛和田鼠之间是竞争关系C.猫增多不会影响土蜂的数量D.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分解者2.近几年,雾霾问题日趋严重。下列做法会加重雾霾的是( D )A.增加绿化面积 B.提倡绿色出行C.使用太阳能发电 D.焚烧作物秸秆BD考点对练3.不属于生态系统组成部分的是( D )A.生产者和消费者 B.分解者C.阳光、空气和水 D.食物链和食物网4.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下列最符合较长时间内鹿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D )DD5.长沙市是“全国文明城市”。下面做法符合文明城市要求的是( A )A.禁止无环保标志的车辆上路B.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湘江C.游岳麓山时,在树干上刻上“××到此一游”D.将公园里的鲜花采摘回来美化自己的家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下列能体现这一现象的正确食物链是( D )A.螳螂→蝉→黄雀 B.树→螳螂→蝉→黄雀C.蝉→螳螂→黄雀 D.树→蝉→螳螂→黄雀AD7.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B )A.森林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8.某一河流生态系统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肉食小型鱼、肉食大型鱼等四类生物中,生物数量最少的是( D )A.浮游植物 B.浮游动物C.肉食小型鱼 D.肉食大型鱼BD9.有一条食物链:植物→鼠→蛇→獴。如果蛇全部被杀,其他三种生物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曲线a和b分别表示( B )A.獴、植物B.獴、鼠C.植物、鼠D.鼠、植物10.下列关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生物圈的范围包括整个地球B.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D.生物圈包含所有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BA11.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并有“地球之肾”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C )A.淡水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12.小郭自制了一个密闭的生态瓶,要使模拟的生态系统维持更长时间,该生态瓶最好放在( B )A.床柜上 B.阳台上 C.冰箱里 D.衣柜里CB13.铅是一种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和排出的物质。在一个受铅污染的生态系统中,发现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经检测它们体内残留的铅含量情况如下表所示,那么这四种生物之间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C )生物 甲 乙 丙 丁铅的相对含量/% 0.04 6.00 0.49 61.00A.乙→丙→丁→甲 B.丁→乙→丙→甲C.甲→丙→乙→丁 D.甲→乙→丙→丁C14.下列哪种特点的生态系统较稳定?( C )A.生物种类较少 B.食物链较长C.食物网中营养结构复杂 D.食物链中的消费者较多1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可知,将“落红”化作“春泥”的是( C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CC1.(2022·广东)如图所示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C )A.该食物链为④→③→②→①B.①是生产者,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C.②③④是消费者,不能制造有机物D.能量随着食物链逐级递增,④最多C真题解读2.(2023·广东)某地扩建城市广场的过程中,清除了很多野生植物,铺设地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A.蜜蜂、蝴蝶等常见昆虫将会减少B.城市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下降C.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将减少D.广场下土壤中微生物不受影响3.(2020·广东)下列现象与人类活动无关的是( D )A.温室效应 B.酸雨 C.土壤沙化 D.恐龙灭绝DD4.(2023·广东)如图是生态系统几种生物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②③④是消费者B.①②③④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C.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D.该图同时存在食物链和食物网5.(2022·金昌)下列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最为突出的是( D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C.湖泊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CD6.(2022·黑龙江)生态系统多种多样,其中有“地球之肾”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D )A.草原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7.(2022·赤峰)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有关生物圈和生态系统的描述合理的是( D )A.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B.草原上的牛群是一个生态系统C.生物圈内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各自独立,彼此互不相干D.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个角色组成的DD8.(2022·成都)为了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某同学准备用河沙、池塘水、小鱼、小虾等材料制作生态瓶。下列建议不宜采纳的是( A )A.材料应该进行严格消毒和杀菌B.需要加入适量的植物作为生产者C.生态瓶应放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D.所选动植物材料要能形成食物链A9.(2023·黑龙江)下列有关食物链“甲→乙→丙→丁”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甲、乙、丙、丁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丁是分解者C.乙、丙之间是捕食关系D.甲、乙生物的细胞结构相同C10.(2022·株洲)稻田养鱼既能提高经济效益,又能保护环境。稻田为鱼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鱼以杂草、害虫、浮游生物等为食,鱼粪可作为肥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D )A.水稻、杂草等植物是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B.能量可沿着水稻→害虫→鱼这条食物链流动C.鱼等动物的存在促进了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该稻田比一般稻田生物种类更多,自动调节能力更小D11.(2022·贵阳)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调查并记录了学校花园里所看到的生物及非生物(见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D )调查表(部分)调查内容 名称生物部分 草、蝗虫、食虫鸟非生物部分 土壤、阳光、空气、水A.阳光→蝗虫→食虫鸟构成一条食物链B.水不会影响花园里草与蝗虫的生活C.花园中的生物可看作一个生态系统D.各类生态系统相互关联组成了生物圈D12.(2022·恩施州)如图是某个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A、B、C、D、E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生物C与生物E之间只有捕食关系B.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有毒物质在C体内积累最多C.图中A是生产者,B、C、D、E是消费者D.该食物网不完整,还需添加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第12题图 C13.(2022·江西)如图表示一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A.这条食物链可表示为:丙→丁→乙→甲B.图中的四种生物和分解者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C.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数量增加,会导致甲和丙的数量增加D.若图中生物的数量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第13题图B14.(2020·广东)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2020年的主题是“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生态”。红树林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淤泥滩涂上,是维持海岸生态平衡的重要生态系统。广东省海岸线长,红树林资源丰富,如图为红树林滩涂生态系统模式简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红树和水草等属于生态系统的 生产者 ,能通过 光合作用 制造有机物;淤泥中的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 分解者 ,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2)红树植物根系发达,是图中 ② (填序号)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细胞增大的共同结果,水分和无机盐主要由图中④的 根毛 吸收;红树植物能生存于海滩淤泥中,有“拒盐”和“泌盐”的特殊结构,这是生物 适应 环境的表现,是 自然 选择的结果。 (3)如果红树林生存环境被污染,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会通过 食物链 不断积累,对生物造成危害。一段时间后,图中体内积累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 白鹭 ,红树林是地球上比较脆弱的生态系统,保护红树林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 自然保护区 。 生产者 光合作用 分解者 ② 根毛 适应 自然 食物链 白鹭 自然保护区 15.(2022·柳州)如图一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一图二图三(1)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 生态因素 ,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阳光是影响生物生活的 非生物因素 。 (2)若图一要表示一个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 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 自我调节 能力。 (3)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蛇 ,此生物与鹰的关系是 捕食和竞争 。 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 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自我调节 蛇 捕食和竞争 (4)图三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 生产者 ,它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有效地维持了生物圈中的 碳—氧平衡 。 (5)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开发和使用,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你可以怎么做? 多植树造林,节约用电等 。 (6)图一土壤中含有某种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此食物网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鹰 。 生产者 碳—氧平衡 多植树造林,节约用电等 鹰 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