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22 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附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年级上册语文:22 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附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 文言文二则
一、基础达标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戴嵩(sōng hāo ) 汤汤(shāng sāng)
拊掌(fǔ fù) 织当问婢(bì bēi)
2.看拼音,写字词。
(1)鲁迅面对当时的黑暗社会发出了 wū hū āi zāi( )的悲叹。
(2)宫殿四周有两排柱廊,wēi é ( )壮丽,气势雄伟。
(3)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工人们在烈日 pù shài( )下干活儿。
(4)爸爸用这根琴xián( )把jǐn( )缎缠在卷zhóu( )上。
3.易混字填空。
期——欺——斯——基
( )础 ( )骗 ( )望 慢条( )理
矣——朱——天——失
( )红 ( )气 ( )去 悔之晚( )
4.给“由”加上合适的部首,组成新字,填入相应的括号里。(不能重复)
(1)货车超载,车( )被压断了。
(2)他的( )画作品《小村庄》获得了国际大奖。
(3)宇( )无穷无尽,需要我们去探索。
(4)大殿变得十分安静,唯有那婉转悠扬的( )声在殿里回荡。
(5)老师用快乐的音符,启( )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拥有一个真、善、美的世界。
5.停顿正确的一组是( )
A.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 B.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C.蜀/中/有/杜处士。 D.尾/搐/入/两股/间。
二、理解应用
6.给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正确的选项下打“√”。
(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A.记号。 B.记在心。 C.心志,情志。
(2)汤汤乎若流水。
A.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B汁液。 C.热水。
(3)今乃掉尾而斗。
A.文言代词,你,你的。 B却。 C.是,就是。
(4)处士笑而然之。
A.认为他说得对。 B.然而。 C.对,不错。
7.用现代汉语写写下面句子的意思。
(1)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中有杜处土,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句子,完成练习。
伯牙破琴绝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横线上补充古文。
(2)这句话的意思是( )
A.俞伯牙将琴摔坏,终身不再弹琴,是因为他太伤心了。
B.俞伯牙将琴摔坏,终身不再弹琴,是因为他觉得活着没有意义了。
C.俞伯牙将琴摔坏,终身不再弹琴,是因为他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9.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1)《伯牙鼓琴》中讲述了伯牙和锺子期的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_________”,成语“高山流水”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戴嵩画牛》一文的作者是_____代的________。文中的戴嵩是_____代著名的________。这篇文章以________为线索,讲述了杜处士和牧童的故事,阐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三、素养提升
10.课内精彩阅读。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本文叙述了杜处士最喜爱的一幅画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
A.(杜处士)所宝以百数。 B.(戴嵩)尤所爱。
C.(牧童)拊掌大笑。 D.(这个道理)不可改也。
(3)画“_____”的句子是牧童对杜处士说的话。牧童指出这幅画错在哪里?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文言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类文阅读。
画龙点睛
张僧繇①于金陵②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诞,因点其一。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睛者皆在。
【注释】①张僧繇(yóu):南朝梁吴(今苏州市)人,中国古代著名的画家。②金陵:今江苏南京市。
(1)文中的“________”一词表示时间短,我知道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和它意思相近。
(2)金陵安乐寺墙壁上的龙不点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用原句回答)
(3)发挥想象,把“一龙乘云上天”时的神奇场景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来,人们用“画龙点睛”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达标
1. sōng shāng fǔ bì
2.(1)呜呼哀哉 (2)巍峨 (3)曝晒 (4)弦 锦 轴
3.基 欺 期 斯
朱 天 失 矣
4.(1)轴 (2)油 (3)宙 (4)笛 (5)迪
5.B
二、理解应用
6.(1)C (2)A (3)B (4)A
7.(1)过了一会儿伯牙弹琴时心里又想到流水。
(2)四川境内有个姓杜的隐士,爱好书画,他珍藏的(书画)有几百件。
8.(1)终身不复鼓琴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2)C
9.(1)知音 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2)宋 苏轼 唐 画家 《斗牛图》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三、素养提升
10.(1)戴嵩的《牛》
(2)B
(3)这幅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牛在角斗时,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应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角斗,画错了。
(4)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
11.(1)须臾 示例:霎时 刹那 (2)点之即飞去
(3)示例:说时迟,那时快,那条龙刚刚点上眼睛,天空中一声巨响,雷声大作,狂风突起,暴雨骤至,只见它昂首长吟,摆摆尾巴,纵身腾上天空,消失在云雾之中。
(4)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