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山青》第二课时(葫芦丝吹奏课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美丽的宝岛》分为“虹桥架两岸”、“两岸一家人”两个部分,作品的编排体现了盼望和平统一的情结。学生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学习与表现,走进台湾、了解台湾、认识台湾、热爱台湾。《高山青》是一首流传广泛的台湾民歌,又名《阿里山的姑娘》,采用高山族山歌的曲式谱写而成,羽调式,节奏规整,具有律动感。本课设计为在欣赏后的葫芦丝吹奏课型,学生通过课堂乐器演奏,锻炼了综合表现音乐作品的能力。二、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吹奏技法,学生能够熟悉葫芦丝吹奏中口型手型、基本指法、气息运用等基本要领。2.学生能够吹奏《高山青》主题旋律,并通过合作创编,让音乐作品更富有感染力,指向艺术表现的核心素养。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复习葫芦丝吹奏技法,学习吹奏乐曲《高山青》。教学难点:寻找方式方法合作创编,让音乐作品更富有感染力。四、主要环节设计环节一:激趣导入、体会同一首曲子的不同表现形式。猜一猜---老师演唱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和学过的那首曲子旋律一样?学生聆听、思考。老师简介歌曲和《高山青》是同一个曲子,学生思考同一个曲子的不同表现形式(一个是演唱,一个是演奏)的特点。环节二:回顾旋律,为吹奏做准备。唱一唱--随钢琴唱谱(回顾旋律)。环节三:复习演奏姿势和手型(用手指操的方式)。师:上节课,我们欣赏了葫芦丝独奏《高山青》,也回顾了在三年级就学过的这个乐器的相关知识,今天,我们学着用葫芦丝吹奏乐曲《高山青》,想要吹奏好,李老师教大家三招,第一招,演奏姿势,正确的演奏姿势,会对乐器的演奏起辅助作用。请起立学习,以站姿为例:上身挺直,双脚自然分开,呈外八字站稳,双肩松弛平衡,两肘自然下垂,葫芦丝与腰间保持约十厘米距离,乐器与身体呈45-50度角。你做对了吗?手指操:左上右下双手按,中指食指无名指,左手拇指不能闲。七个手指按七孔,各司其职须堵严。指肚按孔不漏气,手指弯曲要自然。整体手形空松通,灵活自如舞蹁跹。环节四:认孔、认音及音阶吹奏训练(用对口诀的方式)师:如图所示,葫芦丝的正面六个孔,背后一个孔。最下面他的名字叫1孔,依次往上为23456孔,背后为7孔。师:认孔、认音,请你和我对口诀。每说完一个音,就试着吹奏一次。气息吸入下腹部。手臂放松不提肩。低音急,高音缓,急呼能出筒音5。5----开下一孔气息满,我就来吹低音6。开下两孔气息满,我就来吹低音7。右手三指放开完,我就来吹中音1。上剩两孔要堵严,我就来吹中音2。上剩一孔气变缓,我就来吹中音3。只开第六或一半,我就来吹中音4。正面全放气较缓,我就来吹中音5。七孔全放气更缓,我就来吹中音6。老师提醒音低,音息急,音高,气息缓,吹奏上行音阶和下行音阶。师:吹奏时候的口型,嘴角微微向上呈微笑状态,舌头自然向后缩,口鼻快速吸气,嘴唇含住吹嘴,要保持足够的气息,就要把自己的肚子想象成一个大气球,气球慢慢的往外放气。环节五:按难易程度把吹奏内容分为三个任务,由浅入深。任务一,在三处长音处,加入到吹奏当中。任务二,吹奏偶数小节,老师吹奏奇数小节。学生发现问题,师生一起想办法解决(倒数第二小节音较密集排列的地方不容易吹奏,是换指不够灵活造成的学习乐器没有什么捷径,掌握方法,多次练习,熟能生巧。)任务三,完整吹奏主旋律,两小节换一次气。相同的音密集排列的地方要分别单吐。学生发现问题,师生一起想办法解决(第一小节容易出错,老师建议从6 直接到3 ,换指较难,加一个5音过度,从6到5再到3,这样换指更方便,也不容易出错了)环节六:加入二声部,感受音乐情境的变化。老师出示任务清单,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程度,可以选择不同的任务,难度也不一样,开始练习。师生一起完整吹奏一遍(老师在三处长音处加入二声部旋律)。老师采访同学,询问选择了任务几?合作的额感受如何?生:体会合作吹奏的成就感,说说老师的二声部加入,给乐曲带来的不一样的感受(想象音乐情境)。环节七:合作创编,体会利用什么样的方式可以使音乐作品更有感染力。老师出示打击乐器,学生选择乐器加入演奏。老师加入演唱,师生合作表现全曲。生:说说合作创编后的感受。小结:我们通过创编,呈现了音乐场景,让音乐作品更富有感染力,那么音乐的感染力从哪里来?首先,我们可以从渲染情绪着手,如加入打击乐器,加入舞蹈以及歌声。我们也可以你从营造音乐情景着手,例如我刚才正站在高山上的呼唤,我们还可以对作品二度创作,例如编创二声部。那么还有哪些手段增加音乐感染力?今后欢迎你们和老师一起探讨。同学们,再见。(共47张PPT)《高山青》(葫芦丝吹奏)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五年级下册1单元一、教材分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美丽的宝岛》分为“虹桥架两岸”、“两岸一家人”两个部分,作品的编排体现了盼望和平统一的情结。学生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学习与表现,走进台湾、了解台湾、认识台湾、热爱台湾。《高山青》是一首流传广泛的台湾民歌,又名《阿里山的姑娘》,采用高山族山歌的曲式谱写而成,羽调式,节奏规整,具有律动感。本课设计为在欣赏后的葫芦丝吹奏课型,学生通过课堂乐器演奏,锻炼了综合表现音乐作品的能力。二、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吹奏技法,学生能够熟悉葫芦丝吹奏中口型手型、基本指法、气息运用等基本要领。2.学生能够吹奏《高山青》主题旋律,并通过合作创编,让音乐作品更富有感染力,指向艺术表现的核心素养。葫芦丝吹奏课《高山青》微课教学设计纲要三、(45分钟)全课主要环节环节一:激趣导入、体会同一首曲子的不同表现形式。环节二:回顾旋律,为吹奏做准备。环节三:用手指操的方式学习手型。环节四:用对口诀的方式认音、进行音阶吹奏训练。环节五:按难易程度把吹奏内容分为三个任务,由浅入深。环节六:加入二声部,感受音乐情境的变化。环节七:合作创编。四、 (15分钟)本课为压缩的完整教学。葫芦丝吹奏课《高山青》微课教学设计纲要听一听 想一想歌曲和我们学过哪首曲子旋律一样?听一听 想一想歌曲和我们学过哪首曲子旋律一样?听一听 想一想两者有什么不同?听一听 想一想两者有什么不同?听一听 想一想两者有什么不同?唱一唱唱一唱站姿:上身挺直,双脚自然分开,呈外八字站稳,双肩松弛平衡,两肘自然下垂,葫芦丝与腰间保持约十厘米距离,乐器与身体呈45-50度角。第一招 演奏姿势你做对了吗?一起来做手指操:左上右下双手按,食指中指无名指,左手拇指不能闲。七个手指按七孔,各司其职须堵严。指肚按孔不漏气,手指弯曲要自然。整体手形空松通,灵活自如舞蹁跹。第二招 握法一起来做手指操:左上右下双手按,食指中指无名指,左手拇指不能闲。七个手指按七孔,各司其职须堵严。指肚按孔不漏气,手指弯曲要自然。整体手形空松通,灵活自如舞蹁跹。第二招 握法第三招 认孔 认音认一认7认孔气息吸入下腹部。手臂放松不提肩。低音急,高音缓,急呼能出筒音5。开下一孔气息满,我就来吹低音6。开下两孔气息满,我就来吹低音7。右手三指放开完,我就来吹中音1。上剩两孔要堵严,我就来吹中音2。上剩一孔气变缓,我就来吹中音3。开第六孔或一半,我就来吹中音4。正面全放气较缓,我就来吹中音5。七孔全放气更缓,我就来吹中音6。认音请你和我对口诀气息吸入下腹部。手臂放松不提肩。低音急,高音缓,急呼能出筒音5。开下一孔气息满,我就来吹低音6。开下两孔气息满,我就来吹低音7。右手三指放开完,我就来吹中音1。上剩两孔要堵严,我就来吹中音2。上剩一孔气变缓,我就来吹中音3。开第六孔或一半,我就来吹中音4。正面全放气较缓,我就来吹中音5。七孔全放气更缓,我就来吹中音6。认音请你和我对口诀你可以按下暂停键,对照口诀多练几次会更好。嘴角微微向上呈微笑状态,舌头自然向后缩,口鼻快速吸气,嘴唇含住吹嘴。音阶吹奏音阶吹奏音阶吹奏任务一: 吹长音处吹一吹任务一: 吹长音处吹一吹任务二:吹偶数小节吹一吹任务二:吹偶数小节吹一吹任务二:吹偶数小节吹一吹任务二:吹偶数小节吹一吹任务二:吹偶数小节吹一吹任务三:完整吹奏吹一吹∨∨∨∨TTTTTT任务三:完整吹奏吹一吹∨∨∨∨TTTTTT任务三:完整吹奏吹一吹∨∨∨∨TTTTTT任务三:完整吹奏吹一吹∨∨∨∨TTTTTT任务三:完整吹奏吹一吹∨∨∨∨TTTTTT任务三:完整吹奏任务二:吹偶数小节任务一: 吹长音处你要选择哪一个?试着吹奏吧吹一吹吹一吹任务一:吹长音处任务二:吹偶数小节任务三:完整吹奏吹一吹任务一:吹长音处任务二:吹偶数小节任务三:完整吹奏吹一吹任务一:吹长音处任务二:吹偶数小节任务三:完整吹奏选择乐器,一起合作吧!双响筒铃鼓非洲鼓选择乐器,一起合作吧!双响筒铃鼓非洲鼓选择乐器,一起合作吧!双响筒铃鼓非洲鼓一起合作吧!合作的怎样?合作的怎样?音乐感染力渲染情绪营造音乐情境二度创作......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山青》(教案).doc 《高山青》(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