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函数与导数—2024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攻克典型题型之选择题方法技巧1.函数单调性应用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1)比较函数值的大小,应将自变量转化到同一个单调区间内,然后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解决.(2)在求解与抽象函数有关的不等式时,往往是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将“”符号脱掉,使其转化为具体的不等式求解.此时,应特别注意函数的定义域.(3)利用单调性求解最值问题,应先确定函数的单调性,然后再由单调性求解.(4)利用单调性求参数时,通常要把参数视为已知数,依据函数的图象或单调性定义,确定函数的单调区间,与已知单调区间比较求参数.2.指数型代数式大小的比较方法(1)化同底,化同底后就可以应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所以能够化同底的尽可能化同底.(2)取中间值法,不同底、不同指数时比较大小,先与中间值0或1比较大小,再间接地得出大小关系.(3)图解法,根据指数式的特征,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它们相应的函数图象,在图象上找出相应的位置,进行比较.(4)比较法,有作差比较法与作商比较法两种.3.解决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综合问题的技巧(l)解决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综合问题时,一般运用指数、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等知识,并结合研究函数的性质的思想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2)解决与指数函数、对数型函数有关的问题时,要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3)在给定条件下求字母的取值范围是常见题型,要重视不等式的知识及函数单调性在这类问题中的应用.4.求解函数图象的应用问题的步骤(1)画图:通过五点作图法或函数图象变换法画出有关函数的图象;(2)分析:准确分析函数图象的特征,定性分析、定量分析;(3)转化:借助函数图象,把原问题转化为数量关系比较明确的问题;(4)结论:解决问题,并回到原问题,得出正确结论.5.利用函数零点求参数取值范围的方法及步骤(1)常用方法:①直接法:先直接根据题设条件构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组),再通过解不等式(组)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②分离参数法:将参数分离,转化成求函数值域问题加以解决.③数形结合法:先对解析式变形,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的图象,然后数形结合求解.(2)一般步骤:①转化:把已知函数零点的存在情况转化为方程(组)的解、不等式(组)的解集或两函数图象的交点的情况;②列式:根据零点存在性定理或结合函数图象列式;③结论: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或根据图象得出参数的取值范围.1.函数的部分图象为( )A. B.C. D.2.若,,则( )A. B. C. D.3.已知函数及其导函数的定义域均为R,且是奇函数,记,若是奇函数,则( )A.2 B.0 C. D.4.设a,b,c都是正数,且,那么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5.设函数的定义域为D,,,当时,恒有,则称点为函数图象的对称中心.利用对称中心的上述定义,研究函数,可得到( )A.0 B.2023 C.4046 D.40476.已知函数为奇函数,,且与的图象的交点为,,,,则( )A.-2m B.2m C.m D.-m7.已知函数.设s为正数,则在,,中( )A.不可能同时大于其它两个 B.可能同时小于其它两个C.三者不可能同时相等 D.至少有一个小于8.若函数有两个极值点,,且,则( )A. B. C. D.9.设函数在区间上存在零点,则的最小值为( )A.e B. C.7 D.10.(多选)已知函数的导函数,且,,则( )A.是函数的一个极大值点B.C.函数在处切线的斜率小于零D.11.(多选)函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若函数在上为减函数,则B.若函数的对称中心为,则C.当时,若有三个根,,,且D.当时,若过点可作曲线的三条切线,则12.(多选)已知函数,,则( )A.函数在上存在唯一极值点B.为函数的导函数,若函数有两个零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C.若对任意,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a的最小值为D.若,则的最大值为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的定义域为,,故为奇函数,其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排除B,D;又时,,,,故,排除A.故选:C.2.答案:B解析:由于 ,故设函数 ,则 ,由于 ,所以,即 , 即 故为单调递减函数,故 ,即 ,令, 则 ,即 ;又令,则,,即 ,为单调递增函数,故,即 ,令,则,即,故,故选:B.3.答案:B解析:因为是奇函数,所以,两边求导得,即,又,所以,即,令,可得,因为是定义域为R的奇函数,所以,即.因为是奇函数,所以,又,所以,则,,所以4是函数的一个周期,所以.故选:B.4.答案:C解析:由,得,,,,,,则,根据可知,.故选:C5.答案:D解析:定义域为R.因为,所以的图象关于点对称.所以.故选:D6.答案:D解析:因为为奇函数,所以关于点中心对称,又图象也关于点中心对称,所以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也关于点对称,由对称性知,每一组对称点,所以.故选:D.7.答案:D解析:,则当时,,当时,,故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则,且,对A:若,则,,则,,A错误;对B,C:当时,则,故;当时,则,故;当时,则,故;当时,则,故;综上所述:不可能同时小于,,B,C错误;对D:构建,则,当时恒成立,故在上单调递减,则,令,可得,则,故,即,使得,反证:假设,,均不小于,则s,,,显然不成立,假设不成立,D正确.故选:D.8.答案:C解析:因为函数有两个极值点,,又函数的定义域为,导函数为,所以方程由两个不同的正根,且,为其根,所以,,,所以,则,又,即,可得,所以或(舍去),故选:C.9.答案:B解析:设t为在上的零点,则,所以,即点在直线上,又表示点到原点距离的平方,则,即,令,可得,因为,,所以恒成立,可得在上为单调递增函数,所以,所以,即的最小值为.故选:B.10.答案:AB解析:令,解得,则在上单调递增,令,解得或,则在,上单调递减,故是函数的一个极大值点,,A,B正确;,则,故函数在处切线的斜率大于零,C错误;又,则,但无法确定函数值的正负,D错误;故选:AB.11.答案:ACD解析:对于A,,,函数在上为减函数,则,对,所以,解得,故A正确;对于B,函数的对称中心为,则,即,解得,故B错误;对于C,当时,,则即,化简得,其3个根为,,,所以,故C正确;对于D,当时,,设切点为,则,切线的斜率,则切线方程为,将点代入上式,整理得,过点可作曲线的三条切线,即方程有三个不同的解,令,则,可得,当时,,函数单调递减,当时,,函数单调递增,当时,,函数单调递减,所以函数在处取得极小值,极小值为,在处取得极大值,极大值为,由方程有三个不同的解,所以,故D正确.故选:ACD.12.答案:BCD解析:对于A:,令,则,令,解得:,令,解得:,故在单调递增,在单调递减,故,故在单调递增,函数在上无极值点,故A错误;对于B:,令,则,当时,,当时,,故在上为减函数,在上为增函数,故,即,又时,,作出函数的图象,如图:若函数有两个零点,得有两个实根,得函数的图象与直线有两个交点,由图可知,,故B正确;对于C:由B得:在上恒成立,则在单调递增,则不等式恒成立,等价于恒成立,故,设,则,令,解得:,令,解得:,故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故,故,则实数的最小值为,故C正确;对于D:若,则,即,∵,∴,,,由A知,在上单调递增,故,所以,设,则,令,解得:,令,解得:,故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故,此时,故的最大值是,故D正确;故选:BC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