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教案 (表格式)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教案 (表格式)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资源简介

课题 9.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2课时
学习目标 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 2.两宋王朝在政治上的新变化。 3.认识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学习重点 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学习难点 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王安石变法。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史学基础,对于朝代发展的先后顺序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新教材对于历史的叙述更为简洁,所配的文字和图片和旧教材相比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能力。但学生对历史核心素养的认知不足,对于高中历史学习的要求尚不明确,故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认知的逻辑层次,先易后难,深入浅出;同时要突出历史核心素养,通过让学生整理时间轴,具备时序感,用史料阅读培养基本的历史解释能力。
核心知识 一、“三冗”“两积” 二、(1)中央措施:①分割相权 ②分割军权 (2)地方措施:①设置路级机构,节制各州 ②州设通判,与知州相互牵制 (3)崇文抑武:提倡文治,提高文官和士人地位 三、王安石变法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设计 (含情景设计、问题设计、学生活动设计等内容) 教师个人复备
导入新课 《剑门道中遇微雨》 宋 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 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 细雨骑驴入剑门。 诗中作者细雨骑驴入剑门,反映出宋代哪些问题? 二、讲授新课 一、繁荣背后的危机 时空观念:观察地图,两宋面临什么样的危机?统治者如何处理这些危机? 边境危机的深化 签订和议的方式 2.时空观念:根据地图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历史时间轴。 澶渊之盟 庆历和议 靖康之变 绍兴和议 3.钻研教材:北宋的财政危机如何形成? 两宋在边疆战事中频吃败仗,却供养了一支空前庞大的军队。这支军队是通过招募组建的,军队不断扩编,导致军费直线上升,占到国家财政开支的大半。另外,北宋政府机构设置重叠,致使官僚队伍也不断膨胀。养兵和养官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 冗兵:募兵政策 军队扩编,军费开支大 冗官:机构重叠 官僚膨胀 冗费:对外求和和羁縻之费负担巨大 二、探寻危机的真相 4.史料实证:观察教材图片并阅读教材,概括宋朝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中央措施:①分割相权 ②分割军权 地方措施:①设置路级机构,节制各州 ②州设通判,与知州相互牵制 崇文抑武:提倡文治,提高文官和士人地位 历史解释: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影响。 史料: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就其被赞誉肯定的方面而言,例如政治稳定,限制宗室,权力的分立与制衡,等等……就其负面内容和影响而言,例如“守内虚外”的内政外交总政策,造成的国势不振,中央政府组织机构间相互牵制带来的效率低下,为避免割据局面的重演,收缩州郡长官权力,倡导文武臣僚循规蹈矩,防范喜事兴功,不任官而任吏,不任人而任法,在文武关系处理上,实行以文抑武的方针。 ——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10页 积极:巩固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专制集权。 消极:专制制度束缚过死,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保守消极的政治风气 6.史料实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两宋的政治有哪些变化? 史料一:中国古代自秦汉至五代十国,武将干政、乱政乃至引发战乱、分裂国家一直史不绝书,其根源在于权力掌握在武将军阀、政治派系手中。例如:东汉大将军梁冀把持朝政,汉末曹操军政大权独揽,唐朝玄武门兵变、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等,而宋朝因其特殊的制度,结果恰好相反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 史料二:南宋宝佑四年《登科录》的统计显示,样本601名 进士中,平民出身417名,官宦子弟出身的只有184名。 ——《现代的拂晓时辰·宋》 史料三: 1.崇文抑武,文官治国 2.打破阶级固化 3.国家政权稳定 三、危机孕育着生机 7.情景再现:纵观大宋江山,如果你是王安石,面临这样的危机你会何去何从? 8.呈现王安石变法的措施(设计意图)突破重点、难点。 9.史料实证:阅读三则史料,谈谈你对王安石变法失败的认识? 史料一、综上所述,王安石变法失败除了其他原因,如新法在实施中走样,实践与理论相背离外,重要还在于变法派人士的分裂。 ——张祥浩:《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再探讨》,载《东南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史料二、王安石变法的关键是富国,实现国家对经济、财政的全面控制,但当改革向纵深发展时,这场缺乏政治改革支持的经济改革开始举步维艰,趋向失败,而且前期改革难以维持。 ——熊光慈:《史学月刊》2006年第10期 史料三、吕本中的《杂说》所载:“王安石再相,上意颇厌之,事多不从。”王安石只有一走了之。 ——邓广铭:《宋史十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72页 (设计意图)利用史料,全方位去看待王安石变法,从而深入吸取历史发展的教训,加深对改革的深入理解。 (核心素养)对照核心素养3史料实证水平1,能够从所获得的材料中提取有关信息。 参考答案:理论与实践相背离,改革派内部分裂,经济改革缺乏配套政治改革,改革支持者:宋神宗的动摇 10.课堂总结:南宋灭亡的标志,陆秀夫,满江红朗诵 11.交流讨论:结合史料,小组讨论,假设你是宋高宗,你会杀岳飞吗? 史料:宋高宗希望与金完成和议,以便获得短暂的安宁。总的来说,皇帝的权力和地位只能通过与主和派站在一道才能得到加强。主和派官员秦桧毒死了岳飞,岳飞死后不久,秦桧与金国特使完颜宗弼达成和议。 ——《哈佛中国史之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年,第75页 三、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一、繁荣背后的危机 “三冗”“两积” 二、探寻危机的真相 1. 加强专制 2. 加强中央集权 3. 崇文抑武 三、危机孕育着生机 1. 王安石变法 2. 南宋偏安
作业设计 教材习题: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P54 页思考点 教辅书:《名师金典高中导学案》 补充习题:《名师金典高中导学案》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