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竞赛专题 运动学 课件(共5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物理竞赛专题 运动学 课件(共52张PPT)

资源简介

(共52张PPT)
坐标系的运用
一维(直线)运动
直角坐标系
“自然”坐标系
极坐标系
相对运动
运动学
平动Translation(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选取参考点(原点)O;
作位置矢量(矢径)r
(用r=r(t)详尽描述质点的运动情况)
位移: (矢量)
O
r(t)
r(t+ t)
r(t)
S
速度、速率
平均速度(Average velocity) 平均速率(Average speed)
当lim t 0, 瞬时速度,瞬时速率
瞬时速度(Instantaneous) 瞬时速率
瞬时速度是以轨道的切向为其指向,其大小为瞬时速率。
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之间不存在明确关系。
加速度
v
A
B
v+ v
v
v
v+ v
描述质点运动速度v变化的快慢。
平均加速度(acceleration)
瞬时加速度
方向的改变
矢量速度的变化 具有加速度
大小的改变
运动学问题(一)
微分
微分
积分
积分
需初始条件
矢量表示的优点:给定了参考系时,与选择的坐标形式无关,便于作一般性的定义陈述和关系式推导。然而,在做具体计算时,必须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坐标系。
坐标系的运用
Δ
Δ
坐标系的运用
一维(直线)运动
位置、速度、加速度可用标量处理。
位 置速 度加速度
对于匀加速运动, a为常数
t
v
O
t0
t
x
B
A
v ~ t
B
t
v
O
t
A
v0
at
v0t
1/2at2
v ~ t
例:静水中的小船,在停止划浆以后,继续向前滑行。以岸为参考系来研究小船的运动。取固定于岸的坐标轴;原点在停浆时小船的位置上,以小船的划行方向为正方向。已知 ,试分析其运动情况。
解:
请作出 x~t, v~t, a~t 图线
请思考:已知 ,求解运动情况。
解:
分离变量得
例:已知 其中
。又知初始条件 t=0时,
x0=A。求质点在各个时刻的位置与加速度。
解:
简谐振动:
振幅 圆频率 初相位 周期
频率 f = 1/T
圆频率
相位
O
A
x
x
相位的物理意义:决定质点在一个周期中的位置——正如月相(初一、十五…)
x
y
V
a
I:
X>0
V<0
a<0
II:
X<0
V<0
a>0
III:
X<0
V>0
a>0
IV:
X>0
V>0
a<0
I
II
IV
III
V
a
由参考圆上P点的水平投影及其V, a 的x分量可以判断简谐振动的速度、加速度的方向。
直角坐标系
矢量及其分量
y
x
z
A
O
矢量A用分量表示:
矢量A的相加:
直角坐标系
矢量对标量参数的求导运算:
y
x
z
A
O
质点的位置
轨道的参数方程式:
轨道方程:
详尽地描述了质点(相对于参考系)的运动情况。
轨道是曲面 (x,y)=0与曲面 (y,z)=0的交线。
质点的速度与速率
微分法:
积分法:
速率:
速度:
质点的加速度
微分法:
积分法:
加速度大小:



共 172 张,第 8 张




共 172 张,第 8 张




共 172 张,第 8 张




共 172 张,第 9 张
an
at
“自然”坐标系
质点在平面上沿曲线运动的轨迹是已知的。
x
Att

y
O
A
Ann

选择“原点”O,
弧长S为平面自然坐标,
n,t分别为法向和切向矢量(不是恒矢量),
方向+,-人为约定。
对于任一矢量A:
an
at
加速度: a(t)
速度: v(t)总是沿切向
A
B
v
v+ v
d
dS
切向加速度at
当lim t 0, 的极限指向为v的指向,即轨道的切向。
v

v
v+ v




法向(向心)加速度an
当lim t 0, 的极限指向与法线平行,指向轨道的内侧。
为轨道切向的时间变化率
极限为轨道的弯曲程度,即曲率。其倒数为曲率半径R。
“以圆代曲”
v

v
v+ v




A
B
v
v+ v
d
dS
极坐标系
极轴
A i

A
A j

极点
径向
横向
矢量A用径向和横向分量表达:
(在同一地点)矢量的相加:
极轴
d
A
极点
B
dr
d1r
d2r
d1r=id
d2r=j d
质点的位置
轨道的参数方程式:
轨道方程:
位置矢量(径矢):
质点的速度
矢径的方向含在 i 中, i不是恒量!
质点的速度(另一种推导)
速度:
矢量对标量参数的求导运算:
d
速率:
积分法:
质点的加速度
极坐标系中径向与横向是随地点而异的。
位置:
速度:
加速度:
只有径向分量
向心加速度
科里奥利加速度
单位质量
的角动量
例2(p61):有一质点在半径为R的圆周上以匀速v0作圆周运动,用极坐标系表述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v0


极轴
极点
O


v0


极轴
极点
O

数学方法:
曲径通幽
物理方法:
直观简洁
练习:试在直角坐标系中求解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
例4(p30):水平直轨道上有一辆小车,轨道的O点正上方有一滑轮,通过滑轮以匀速v0收绳,小车被绳拉着在轨道上移动,问当牵引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的瞬时,小车的速度v多大?
O
v0
v

解1:把v0看为合速度,v为分速度。
v0
v1

v2
解2:考虑v0的同时考虑方向的变化
v0
v1

v2
u1
u0
u2
把矢量向某个方向投影时,就必须就另一投影也作交代。
解3:把v0看为分速度,v为合速度。
v0
v

u0
解4:利用几何约束关系
O
v0
H
l
x

研究对象物体的速度为合速度;
研究对象物体的加速度为合加速度(合力)。
负号代表什么?
小车的加速度多大?
解5:利用极坐标系
v0
v


极轴
极点


中间过程似乎多余,直接由第一式可以得到结果。究竟如何解?
解6:利用极坐标系
v0
v


极轴
极点


H
相对运动
在实际问题中常以一个参考系变换到另一个参考系。因此,需研究参考系之间的变化关系。(两个参考系具有共同的时间变量t)
相对 V、A
若K1和K2坐标系中坐标轴始终保持平行,则:
运动叠加原理
一个运动可以看成几个各自独立进行的运动的迭加。迭加性亦是运动的一个重要特性。
O2
P
K2系
r2
O1
R
K1系
r1
例:玩具车的速度与加速度。一小孩自B点手拉绳的一端沿人行道的边缘以恒定速度u行走,小车放在粗糙的水平街面上。求当绳与人行道成 角时,小车的速度与加速度。设绳长为l,绳始终处于拉直状态。
提示:小车只能沿绳的方向运动。
解:
l
P
B
u
v =
P
B
B’
P’
C’
求加速度:
l
P
B
u
v
P
B
- u
v
v’
考虑相对运动,P相对于B作圆周运动 v’= v – u
P点的加速度:
一半径为R的圆环在水平面内以匀角速度 绕圆周上的一点P作逆时针方向的转动。圆周上的M点有一个甲虫相对于圆环以恒定的相对速率沿圆周爬行, ,运动方向同为逆时针方向。当M点(甲虫)运动到与圆心O的连线OM与OP成以下两个相对位置时,分别求M点的速度与加速度:
(1) OM与OP在一条直线上;
(2) OM与OP相互垂直。
例:
解1:极坐标
解2:相对运动
解3:相对运动
解4:
O
A
B
C
M
R
a
w
如图所示,杆OA长为R,可绕过O点的水平轴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其端点A系着一跨过定滑轮B、C的不可伸长的轻绳,绳的另一端系一物块M。滑轮的半径可忽略,B在O的正上方,OB之间的距离为H。某一时刻当绳BA段与OB之间夹角为a时,杆的角速度为w, 求此时物块M的速率。
例:
解:设AB长为l
2007复赛1. 一块长为L=1.00m的光滑平板PQ固定在轻质弹簧的上端,弹簧的下端与地面固定连接.平板被限制在两条竖直光滑的平行导轨之间(图中未画出), 从而只能在竖直方向运动.平板与弹簧构成的振动系统的振动周期为T=2.00s.一小球B放在一光滑的水平平台上,台面的右侧边缘正好在平板P端的正上方,到P端的距离为h=9.80m。平板静止在其平衡位置。小球B与平板PQ的质量相等。现给小球一水平向右的速度u0,使它从水平台面抛出。已知小球与平板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且碰撞过程中重力可以忽略不计.要使小球与平板PQ发生一次碰撞,而且只发生一次碰撞, u0的值应该在什么范围内 (g=9.8m/s2)
L
h
B
u0
解:设第一次落点距离板左端x1,
第二次落点距离第一次落点x2,
2007复赛2. 图示为用三根刚性细杆连成的平面连杆结构图. AB杆和CD杆可分别绕过A, D的垂直于纸面的固定轴转动, A,D两点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BC杆的两端分别与AB杆和CD杆相连,可绕连接处转动.当AB杆绕A轴以恒定的角速度转到图中所示的位置时, AB杆处于竖直位置, BC与CD杆都与水平方向成45度角, 已知AB杆的长度为l, BC和CD杆的长度由图给定.求此时C点的加速度.
A
C
B
D
450
450
l
l
vc
v’C
A
B
D
450
450
l
l
vB
vB
C
解1:
解2:
A
C
B
D
j
q
练习:一个小环在一个大圆环里面滚。半径之比为1:10。当小环圆心在大环里转了1周时,小环绕自己的轴转了多少圈?
O
C
A
a
q
C’
B
B’
解1:
解2:
例1(p48):火车停止时,车窗上雨痕向前倾斜 0角。火车以某一速度匀速前进时,窗上雨痕向后倾斜 1角。火车加快以另一速度匀速前进时,窗上雨痕向后倾斜 2角。问车加速前后的速度之比?
参考系:火车看为“静止”坐标系
利用速度矢量的几何关系
(b)
v0
v’’
v2
0
2
x
y
v2
(a)
v0
v’
v1
0
1
x
y
v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