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 七 年级 道德与法治 学科教学设计课题 9.1守护生命 第 1 课时 总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个 人 复 备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 时间 生命是宝贵的,守住生命我们才能感受四季的冷暖变化,体验生活的千姿百态,追求人生幸福的种种可能;生命是有韧性的,经历了生活的风雨之后,我们会变得更加坚强,更有力量。 活动一:小军的生活 小军喜欢刷抖音,平时他经常晚上偷偷熬夜玩手机。早上经常很迟起床,然后匆匆忙忙上学,经常不吃早餐,一到周末就开启肥宅模式。 学生思考:你认同小军的生活方式吗?为什么? 教师点拨: 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 关心身体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活动二:谈一谈健康的生活方式 学生思考回答: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师点拨:合理的饮食、有规律的作息和充足的睡眠、适量的运动、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保护视力、远离有害毒品、…… 活动三:小明的信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1、李明产生轻生念头的内在原因是什么? 2、为帮助他走出困境,你会向他说些什么? 教师点拨:1、某些内心需要,如爱、被承认、被接纳、尊严、自由等得不到满足时,经不住一时的挫折,容易做出过激的行为,甚至伤害自己的身体。 随着年龄增长、心智发育,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当某些内心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不能做出过激的行为,甚至伤害自己的身体。 活动四: 讨论交流 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4名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或安全事故。这其中,除去那些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和人力不可抗拒的重大事故以外,约有80%的非正常死亡,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专家惊呼:意外伤害正在成为我国青少年的第一杀手! 学生师友互助回答:这些数据给我们怎样的警示? 我们面临的灾害有哪些?采取哪些自救自护方法? 教师点拨: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课标 1.能够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2.初步具有自尊自强、坚韧乐观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核心 素养 教学 目标 1.政治认同:培养健康生活意识,树立珍视生命、维护健康的积极情感 2.道德修养:学会珍视生命的一些具体做法,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3.法治观念:追求真、善、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的爱国情怀 4.健全人格:了解爱护身体和养护精神的一些基本常识 5.责任意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的爱国情怀教学 重点 爱护身体。教学 难点 养护精神课型 新授课 有无课件 有 其他准备教 学 过 程 个 人 复 备一、导学自学 (一)新课导入:观看视频《全民健身新潮流》 学生思考:为什么人们现在更注重健身了? 教师点拨:为了有更健康的身体,爱护自己的身体,守护我们的生命。 导入新课《9.1守护生命》 自主学习:完成教材内容,对知识进行简单标注、勾画。(3分钟) 1.★怎样守护生命?(P100-P102) 2.为什么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原因) 3.★怎样爱护身体?(P100-P102) 4.养护精神的原因和要求?(P102) 5.精神发育和物质支持的关系? 6.如何正确认识民族文化? 要求:1. 大字精读,小字通读 2. 围绕目标思考题找出答案 圈注关键字词,并在疑难问题上做标记,教师进行指正。 二、互助释疑 (一)师友释疑 (二)教师释疑 目标导学一:爱护身体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 七 年级 道德与法治 学科教学设计教 学 过 程 个人复备 教 学 过 程 个人复备课堂笔记:1.★怎样守护生命?(P100-P102) ①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 ②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2.为什么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原因) (1)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2)随着年龄增长、心智发育,当某些内心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有的人经不起一时的挫折,容易做出过激的行为,甚至伤害自己的身体。 3.★怎样爱护身体?(P100-P102) ①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②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 ③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目标导学二:养护精神 活动六:辨析 学生思考回答:只要身体健康就好,思想和精神风貌怎样不重要。你觉得对吗?为什么? 教师点拨: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 活动七:观看图片 学生思考回答:1、这些图片给你什么感受? 2、他们为什么会这样? 3、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点拨:精神风貌反应着我们的生命状态。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课堂笔记:4.养护精神的原因(P102) ①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 ②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生命状态,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活动七:探究与分享:犹太人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 学生思考回答:1.在集中营里,女画家费利德为什么教孩子们画花卉、人物和窗外的风景? 2.在集中营里,女画家费利德为什么教孩子们画花卉、人物和窗外的风景? 3.这启示我们如何看待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教师点拨:①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 ②即使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 课堂笔记:4.养护精神的要求?(P102) 5.精神发育和物质支持的关系? 6.如何正确认识民族文化? 三、练习拓展(解牛真题)见课件 1.“6.26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五峰某校参观了县毒品预防教育基地禁毒展,各校也积极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月”活动。这要求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预防毒品要做到( ) ①不要听人蛊惑、受人引诱,不接受陌生人的馈赠 ②要了解禁毒知识,掌握拒毒方法 ③守护好生命,提高防范能力 ④要加强司法力度,打击吸毒贩毒行为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四、总结提升:师友总结谈收获,教师总结(见板书)。分层作业 全 部:课时练基础题 1——40:课时练全部板书设计反思提升(共37张PPT)第九课 珍视生命第一框 守 护 生 命教师 :初中道法wjmls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温故知新敬畏生命生命至上休戚与共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如何理解“生命至上”?)(P94-P96)①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②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③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2.★敬畏生命要求我们如何做?(如何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P96-P98)2.★敬畏生命要求我们如何做?(如何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P96-P98)①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②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③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选择,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故事提兴趣,学习更有趣新闻速递:全民健身新潮流观看视频《全民健身新潮流》,思考:为什么人们现在更注重健身了?新课导入第九课 珍视生命第一框 守 护 生 命教师 :初中道法wjmls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培养健康生活意识,树立珍视生命、维护健康的积极情感2.道德修养:学会珍视生命的一些具体做法,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3.法治观念:追求真、善、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的爱国情怀4.健全人格:了解爱护身体和养护精神的一些基本常识5.责任意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的爱国情怀重难点素养导航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1.能够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珍爱生命,热爱生活2.初步具有自尊自强、坚韧乐观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课标依据教学重点: 爱护身体。教学难点: 养护精神。自主学习要求:1. 大字精读,小字通读2. 围绕目标思考题找出答案3.圈注关键字词,并在疑难问题上做标记,教师进行指正。1.★怎样守护生命?(P100-P102)2.为什么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原因)3.★怎样爱护身体?(P100-P102)4.养护精神的原因和要求?(P102)5.精神发育和物质支持的关系?6.如何正确认识民族文化?教师释疑1师友释疑互助释疑21爱 护 身 体教师释疑你认同小军的生活方式吗?为什么?小军喜欢刷抖音,平时他经常晚上偷偷熬夜玩手机。早上经常很迟起床,然后匆匆忙忙上学,经常不吃早餐,一到周末就开启肥宅模式。①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关心身体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活动一:小军的生活活动二:谈一谈健康的生活方式一封求助信亲爱的编辑大姐: 这些天,我烦躁不安,十分苦恼,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我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他们很爱我。爸妈是十分要强的人,望女成凤心切,天天追问我的学习。我拼命地学习,可成绩就是上不去,爸妈的脸上常常阴着天,天天唉声叹气,我心里难受死了。我整日拼命地学习,可往往事倍功半,于是班里有些同学时常挖苦我:“屁股天天钉在凳子上,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癞蛤蟆还想吃天鹅肉,妄想!”听到这些话,想到爸妈的暗无天日的脸,我常常深夜不能入眠。生活真是太没意思了,人们说生命最可贵,我看生命就是受罪。有时我想到了死,想一死了之。编辑姐姐,你能帮助我吗?求助者:李明活动三:谈一谈健康的生活方式思考:1、李明产生轻生念头的内在原因是什么?某些内心需要,如爱、被承认、被接纳、尊严、自由等得不到满足时,经不住一时的挫折,容易做出过激的行为,甚至伤害自己的身体。思考:2、为帮助他走出困境,你会向他说些什么?随着年龄增长、心智发育,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当某些内心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不能做出过激的行为,甚至伤害自己的身体。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4名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或安全事故。这其中,除去那些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和人力不可抗拒的重大事故以外,约有80%的非正常死亡,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专家惊呼:意外伤害正在成为我国青少年的第一杀手!这些数据给我们怎样的警示?我们面临的灾害有哪些?采取哪些自救自护方法?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P102活动四: 讨论交流(1)发生火灾:①拨打119火警电话②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或匍匐前进。如果在楼上,马上到楼梯口(尽量低着身子),闭上眼睛,一手摸着楼梯栏杆,一手捂住口鼻,慢慢下楼。如果在楼下,就往高处逃生,或在有窗户的地方等待救援。③选择最熟悉的逃生路线。不要乘电梯。④电器着火先切断电源。(2)发生地震:①正在上课时,要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②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③用身边的物体或者用手护住头部。④及时跑到户外开阔的地方。(3)发生交通事故:①双手紧紧抓住把手,低下头。②利用前排座椅靠背或两手臂保护头面部。③遇到翻车或坠车时,迅速蹲下身体,紧紧抓住前排座位的底部。④乘客不要盲目跳车,应待车辆停下后再陆续撤离。(4)发生溺水:自己落水: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同伴落水:1、利用岸边救生物品如树枝,绳子,第一时间抛给被救者。2、 不会游泳切记勿贸然下水救人。3、及时向附近大人求助。见义智为(5)避免拥挤踩踏: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①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②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1.★怎样守护生命?(P100-P102)课堂笔记2.为什么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原因)(1)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2)随着年龄增长、心智发育,当某些内心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有的人经不起一时的挫折,容易做出过激的行为,甚至伤害自己的身体。3.★怎样爱护身体?(P100-P102)①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②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③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2养 护 精 神教师释疑辨析:只要身体健康就好,思想和精神风貌怎样不重要。你觉得对吗?为什么?活动六①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②精神风貌反应着我们的生命状态。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1、这些图片给你什么感受?2、他们为什么会这样?3、这给我们什么启示?活动七4.养护精神的原因(P102)原因:①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②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生命状态,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探究与分享:犹太人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思考一:在集中营里,女画家费利德为什么教孩子们画花卉、人物和窗外的风景?(1)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没有放弃对生命美好的追求。在挫折面前,不放弃生的希望。在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将梦想变成现实。活动七思考二:人们为什么将这些儿童的绘画作品称为“人类文化皇冠上的钻石”?(2)身体被囚禁,但是精神仍然健康、自由,体现了对美的热爱及生命的力量,维护了生命的尊严,蕴含着对生命的爱与希望。思考三:这启示我们如何看待物质和精神的关系?①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②即使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小恒我每年都积极参与体艺节的活动。在活动中陶冶了我的情操,增强了我们团结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我积极练习书法。让我从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吸取思想营养,提高了我的精神境界, 净化我的心灵。让我“一笔一画写好字, 一 撇一捺做好人 ”。 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命都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小嫡(图片源于网络)4.养护精神的要求?(P102)①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②★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命都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弘扬民族精神。5.精神发育和物质支持的关系?①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②即使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③过度的物质追求、物质攀比容易使我们丧失对真善美的体验,丢失精神世界的财富。6.如何正确认识民族文化?(1)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文化,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精神史诗。(2)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命都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3)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弘扬民族精神。3解 牛 真 题1.“6.26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五峰某校参观了县毒品预防教育基地禁毒展,各校也积极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月”活动。这要求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预防毒品要做到( )①不要听人蛊惑、受人引诱,不接受陌生人的馈赠②要了解禁毒知识,掌握拒毒方法③守护好生命,提高防范能力④要加强司法力度,打击吸毒贩毒行为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A真题解牛2.古人云:“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之绿可以养目,观书绎理可以养心,弹琴学字可以养脑,逍遥杖履可以养足,静坐调息可以养骸。”这说明 ( )A.精神发育不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制约B.精神发育离不开物质支持C.没有物质支持就享受不了高雅活动D.我们要注重身体精神双重养护D真题解牛3.腹有诗书气自华。”“书香社会”这一温馨浪漫的词汇“亮相”政府工作报告,点亮了无数人的眼睛。全国各种线上线下的阅读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开展这类活动( )①有助于养护精神,充盈个人的精神世界②有助于培养我们高雅的生活情趣③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④表明我国已成为文化强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真题解牛总结提升守护生命爱护身体养护精神1.★怎样守护生命?(P100-P102)2.为什么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原因)3.★怎样爱护身体?(P100-P102)①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②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③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4.养护精神的原因和要求?(P102)要求:①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②★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命都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弘扬民族精神。5.精神发育和物质支持的关系?6.如何正确认识民族文化?延时符谢 谢 聆 听!敬 请 批 评 指 正延迟符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9.1守护生命.docx 9.1守护生命.pptx 视频1.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