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瞬时性问题课件 (21张PPT)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5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瞬时性问题课件 (21张PPT)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瞬时性问题
学习目标及重点
1.知道轻绳、轻弹簧和轻杆等的瞬时性特点。
2.掌握瞬时性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步骤。(重点)
3.会应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分析和计算瞬时性问题。(重点)
课堂引入
绳和弹簧中会产生力,当它们被剪断的瞬间,力在瞬间是突然消失还是在瞬间保持不变?
当它们被剪断的瞬间,力瞬间消失
瞬时性问题
1.引起瞬时性的原因:轻绳、轻杆、轻弹簧、接触面等产生的力的变化
2.瞬时性的“两种”情况:
(1)当轻绳、轻弹簧被剪断或接触面、轻杆被撤去后,这些物体所产生的力瞬间消失,力突变为“0”。
(2)当轻绳、轻弹簧不被剪断或接触面、轻杆不被撤去时:
①轻绳、轻杆(或接触面)——不发生明显形变就能产生弹力的物体,在其他力变化的瞬间,其产生的弹力有可能突变。
②弹簧、跳床(或橡皮绳)——形变量大,其形变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在其他力变化的瞬间,其弹力的大小保持不变,故弹力不可突变。
A
1
2
小试牛刀
如图A和B,1、2小球质量均为m,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问:
1.剪断绳子,绳子和弹簧的力是否突变?
2.剪断弹簧,绳子和弹簧的力是否突变?
B
1
2
1.剪断绳子,绳子的拉力突变为0,弹簧的弹力不变
2.剪断弹簧,弹簧的弹力突变为0,A中绳的拉力由2mg突变为mg,B中绳的拉力突变为0.
小试牛刀
如图所示,A、B、C三个小球的质量均为m,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问:1剪断绳1的瞬间,绳2和弹簧的弹力是否突变?
2.剪断绳2的瞬间,绳1和弹簧的弹力是否突变?
3.剪断弹簧的瞬间,绳1和绳2的弹力是否突变?
1.剪断绳1,绳1的拉力突变为0,绳2的拉力突变为0.5mg,弹簧的弹力不变。
2.剪断绳2,绳2的拉力突变为0,绳1的拉力突变为mg,弹簧的弹力不变。
3.剪断弹簧,弹簧的弹力突变为0,绳1的拉力突变为2mg,绳2的拉力突变为mg。
绳1
绳2
弹簧
解题思路和步骤
1.两个关键
(1)明确绳或线类、弹簧或橡皮条类模型的特点。
(2)分析瞬时前、后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
分析瞬时变化前后物体的受力情况
列牛顿第二定律方程
求瞬时加速度
2.做题思路
2.三个步骤
(1)分析原状态(给定状态)下物体的受力情况,求出各力大小:
①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利用平衡条件;
②若处于加速状态,则利用牛顿第二定律。
(2)分析当状态变化时(剪断细线、剪断弹簧、抽出木板、撤去某个力等),哪些力变化,哪些力不变,哪些力消失(被剪断的绳、弹簧中的弹力,发生在被撤去物接触面上的弹力都立即消失)。
(3)求物体在状态变化后所受的合力,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瞬时加速度。
1.如图所示,质量为4 kg的物体A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面。质量为1 kg的物体B用细线悬挂起来,A、B紧挨在一起但A、B之间无压力。某时刻将细线剪断,则细线剪断瞬间,B对A的压力大小为(g取10 m/s2)的(  )
A.0 B.50 N C.10 N D.8 N
1.原状态:剪断细绳之前,F绳=10N,F弹簧=40N,FAB=0N
2.变化瞬间:剪断细绳瞬间,F绳=0N,F弹簧=40N
3.牛顿第二定律算突变的力:FAB=8N
典例
D
2.如图所示,A、B、C三个小球的质量均为m,AB之间用一根没有弹性的轻绳连在一起,BC之间用轻弹簧拴接,用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整个系统均静止,现将A上面的细线烧断,使A的上端失去拉力,则在烧断细线瞬间,A、B、C的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
A.1.5g 1.5g 0 B.g 2g 0
C.g g g D. g g 0
1.原状态:烧断绳1之前,F绳1=3mg,F绳2=2mg,F弹簧=mg,
2.变化瞬间:烧断绳1的瞬间,F'绳1=0,F'绳2=0.5mg,F'弹簧=mg
3.牛顿第二定律算瞬时加速度:aA=1.5g,aB=1.5g,aC=0
绳1
绳2
弹簧
A
典例
3.(多选)如图,物块a、b、c的质量相同,之间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S1和S2相连,通过a上的细线悬挂于点O;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细绳剪断,将物块a的加速度记为a1,S1和S2相对原长的伸长分别为Δl1和Δl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在剪断瞬间(?? )
A.a1=3g B.a1=2g C.Δl1=2Δl2 D.Δl1=Δl2
1.原状态:烧断绳之前,F绳=3mg,F弹黄S1=2mg,F弹簧S2=mg,
2.变化瞬间:烧断绳的瞬间,F'绳=0,F'弹簧S1=2mg,F'弹簧S2=mg
3.牛顿第二定律算瞬时加速度:a1=3mgm=3g,?l1=2?l2
?
典例
AC
4.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木块间连一轻杆,静止地放在光滑木板上,将此木板抽去的瞬间,A、B两木块的加速度分别是(  )
A.aA=0,aB=2g B.aA=g,aB=g
C.aA=0,aB=0 D.aA=g,aB=2g
1.原状态:撤去木板之前,F轻杆=mg
2.变化瞬间:撤去木板瞬间,F轻杆=0
3.牛顿第二定律算瞬时加速度:aA=g,aB=g
典例
B
5.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和相同长度的弹性绳和刚性绳相连,然后从某高度静止释放。如图,连接A、B的是一般细绳(刚性绳),连接C、D的是橡皮筋。小球在释放后的短暂时间(橡皮筋还未第一次恢复原长)后,下列图中符合ABCD实际排列情况的是(  )
A. B. C. D.
典例
C
刚性绳:释放小球前,细绳的形变量十分微小,F弹=mg,小球在释放后的短暂时间,细绳立即恢复原长,伸直而无拉力,两个小球的加速度均等于重力加速度g,一起做自由落体运动
橡皮筋:释放小球前,橡皮筋的形变量很大,F弹=mg其弹力为 ,小球在释放后的短暂时间,橡皮筋不能立即恢复原长,对于球C:maC=F弹+mg,对于球D:maD=F弹-mg,解得aC=2g,aD=0 ,因为aC>aD,释放后很短的时间内,小球C向下运动的位移比D大,两个小球的距离减小,橡皮筋恢复原长前不弯曲。
6.如图,两条拉紧的橡皮条a,b共同拉一个小球,小球静止。当剪断b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2m/s2,若不剪断b只剪断a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g=10m/s2)(  )
A.2m/s2 B.12m/s2 C.8m/s2 D.22m/s2
设小球质量为m,剪断橡皮条之前,根据受力平衡:Fa=Fb+mg
①剪断a的瞬间,b的弹力不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b+mg=mab
②剪断b的瞬间,a的弹力不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a-mg=maa
将aa=2m/s2带入可知ab=12m/s2
典例
C
典例
7.如图所示,在动摩擦因数μ=0.2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m=1kg的小球,小球与水平轻弹簧及与竖直方向成θ=45°角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相连,此时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且水平面对小球的弹力恰好为零。在剪断轻绳的瞬间(g取10 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受力个数不变
B.小球立即向左运动,且a=8 m/s2
C.小球立即向左运动,且a=10 m/s2
D.若剪断的是弹簧,则剪断瞬间小球加速度为零
AD
mg
T
F
mg
N
F
f
mg
N
1.原状态:剪断轻绳之前,弹力、重力、摩擦力三力平衡。G=mg,F弹簧=mg,T=2mg
?
2.变化瞬间:剪断轻绳瞬间,T=0。
受力分析:G=mg,F弹簧=mg,N=mg,f=μmg
a=(F-f)/m=8m/s2,方向朝左
3.变化瞬间:剪断弹簧瞬间,F=0,重力和支持力二力平衡。G=mg,N=mg
8.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轻弹簧系住,放在倾角为30°的光滑木板AB上,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当撤离木板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
A.g B.???????????? C.???????????????? D.0.5g
?
典例
mg
N
F
1.原状态:撤离木板之前,重力、弹簧弹力、支持力三力平衡。G=mg,N=233????????,F=33mg
?
mg
F
2.变化瞬间:撤离木板瞬间,N=0。重力和弹力不变。a=233????,方向垂直AB向下
?
B
9.如图所示,A、B、C三球的质量均为m,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与A球相连,A、B间由一轻质细线连接,B、C间由一轻杆相连。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弹簧、细线与轻杆均平行于斜面,初始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球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上,大小为gsinθ
B.C球的受力情况未变,加速度为0
C.B、C两球的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均为gsinθ
D.B、C之间杆的弹力大小为0
CD
典例
总结
01
明确不同模型的特点
1.被剪断或被撤离的物体产生的力突变为0。
2.其它力变化的瞬间,弹簧、橡皮条等产生的力不变,轻绳、轻杆、接触面等产生的力会突变。
02
瞬时性问题解题步骤
1.分析原状态下物体的受力,求出各力大小。
2.分析当状态变化瞬间,哪些力变化,哪些力不变。
3.求物体在状态变化后所受的合力,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瞬时加速度。
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