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课程标准】1.知道古代疫病的流行与影响2.了解中医药的主要成就和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疫天花鼠疫霍乱痢疾流感疫病是指由细菌、病毒等强烈致病微生物感染人体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人类史上死于瘟疫的人数远远高于战争或其他天灾的人口总数。知疫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曰:“疫者,民皆病也。”。流行性、群发性、连发性、危害大、频率高人 类 历 史 上 的 十 大 瘟 疫黄金城邦的毁灭查士丁尼瘟疫—复国梦想的破灭14世纪黑死病—上帝之鞭17~19C黄热病——殖民者的坟墓斑疹伤寒——打败拿破仑的瘟疫霍乱——游荡的幽灵西班牙大流感—战场之外的战争公元前5世纪,希腊城邦最鼎盛的时代,雅典近1/2的人口死亡。公元2世纪,天花和麻疹,罗马帝国两位皇帝丧生,近1/3的人口死亡。公元6世纪,鼠疫,每天数千人死亡,君士坦丁堡40%的城市居民死亡。鼠疫,欧洲人口死亡1/3至1/2,成为文艺复兴的重要背景之一。美洲大瘟疫——征服者的秘密武器公元16世纪,腮腺炎、天花等,印第安人近九成人口死亡。此病通过交通运输被带到欧洲及北美,造成大量人群死亡19C在拿破仑大军中传播的流行性斑疹伤寒,毁灭了拿破仑的军队在19世纪的百年间,霍乱的6次大流行造成的损失难以计算,仅印度死者就超过3800万人。在1918~1919年曾经造成全世界约5亿人感染, 2千5百万到4千万人死亡安东尼瘟疫——帝国转折东汉末年大瘟疫——千里无鸡鸣公元3世纪,东汉桓帝时大疫三次,灵帝时大疫五次,献帝建安年间疫病流行更甚。一、历史上的疫病1、历史上的重大疫病:(1)天花——“君主的克星”彼得二世玛丽二世路易十五拉美西斯五世顺治皇帝一、历史上的疫病1、历史上的重大疫病:中世纪将黑死病拟人化,描写成可怕恶魔(2)黑死病——“欧洲的浩劫”中世纪的治疗黑死病鸟嘴医生从1347至1353年,席卷整个欧洲的被称之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一、历史上的疫病1、历史上的重大疫病:1918—1919年的西班牙大流感,曾经造成全世界约5亿人感染。导致2500万-1亿人死亡。而当时的世界总人口不过17亿人左右。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还多,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提早结束的原因之一,因为各国都已经没有额外的兵力作战。(3)西班牙大流感——“一战的休止符”(4)17世纪爆发于墨西哥的黄热病,在美洲、非洲与欧洲国家流行,肆虐两个世纪。(5)20世纪早期,斑疹伤寒在俄国和波兰大流行,造成数百万人死亡。一、历史上的疫病2、疫病带来的影响(1)大量人口死亡,社会秩序混乱材料一:中国历代老百姓被疫病夺去生命的总数是无法算清楚的。而更多的时候古人笼统地以“死人无算”、“道騹相望”、“疫死者几半”等词概括过去。每场鼠疫等凶恶疫病爆发过后,其高死亡率阴影笼罩整个社会,甚至在数十年里也难以磨灭,使得人们的心理变得十分脆弱。 ——张剑光《三千年疫情》材料二:天启七年(1627年),陕西旱灾,白水农民王二揭竿酿成明末农民起义,……旱灾又使得华北大部分地区陷入饥馑,军队的征战不断将疫情沿途传播,形成明末鼠疫扩散的动力之一。……万历年间的华北鼠疫大流行使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陷于停滞,崇祯鼠疫则在风起云涌的起义浪潮中加速了它的传播和扩散。明王朝是在灾荒、民变、鼠疫和清兵的联合作用下灭亡的。——曹树基《鼠疫流行与华北社会的变迁:1580—1644年》(2)激化阶级矛盾,导致政治、经济的变动一、历史上的疫病2、疫病带来的影响材料三:在黑死期间由于教会的无能已经使得人们对其产生怀疑,而黑死病后出现的这种局面更使得教会失去了其在精神和文化上原有的领导地位 ……在这样的空间里成长出了理性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甚至科学的萌芽,从中我们已经能够真切地看到文艺复兴的影子。 ——赵立行《1348年黑死病与理性意识的觉醒》(3)冲击旧的思想秩序,促进了新思想的萌芽材料四:虽然清扫街道、收集垃圾、清理下水道、掩埋尸体、管理食品销售和对船只进行隔离的社会努力,对阻止瘟疫的传播所起的作用很小,但从护理麻风病人延续下来的公共卫生意识得以加强。鼠疫后宗教精神的复苏带来了一股新的慈善热潮,一批教会和世俗医院建立起来;一些护理病人的宗教规则被颁布。——肯尼思·基普尔《剑桥人类疾病史》(4)公共卫生意识加强一、历史上的疫病3、疫病的防治——清理污水,疏通井渠;掩埋尸体,发放药物(1)重视公共卫生(2)医学研究(3)建立救治机构——《肘后备急方》记载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中国古人发明人痘接种防治天花,传到欧洲。——西汉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隋唐时期,寺庙病坊也收治病人;古罗马医院收治疫病患者材料 古代中国各级政府在与疫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有力的措施。在秦代,已设有病人坊,专收麻风病人,进行隔离。唐代政府通过普及医学知识,设立传染病医院等手段,防控疾病,同时公共卫生也受到重视,如注重饮食卫生,设置城市排污系统等。宋代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民众为辅的疾病防治体系,加强对药物的统一管理,设立官药局。清代以乡贤绅士集团和民间社会总善机构为主的社会力量,在促进官府实行救疗的同时,自身也开展一些救疗活动。——据石涛《我国古代政府的疫病控制措施》等政府主导;注重预防;注重修建公共卫生设施;重神学、轻科学材料二 疫情出现后,明朝基本上都是向疫区派出医官对患者进行诊治,并散发相关的药剂,向灾民派发小额救济钱物,同时设坛做法事,祈福禳灾。明朝防疫的消极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受“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影响,认为瘟疫是天神“震怒”的表现,这种观念使人丧失了与疫病积极斗争的意志。崇祯十六年(1643年),北京鼠疫流行,不到7个月时间,就造成了20万人死亡,蔓延势烈,形势惨重。——据程杨等《中国明清时期疫病时空分布规律的定量研究》等注重灾后救济;迷信色彩浓厚材料一 古罗马伴随着对外征战和城市的扩大,曾发生过多次瘟疫。但当时罗马人把瘟疫的发生与神罚联系起来,于是大量修建神庙,定期向神献祭,而医疗和医生都得不到重视。医疗条件的限制使罗马人相信对疫病的预防胜于治疗,他们认为最佳的预防方式是卫生清洁,于是在罗马城修建大量的公共浴场和公共厕所,修建了许多输水和排污管道,成立了水务委员会作为维护城市用水的机构,并催生出与之配套的公共卫生法。——摘编自刘琳琳《古罗马城输水道、排水道的建设及其对公共卫生的意义》一、历史上的疫病3、疫病的防治(1)重视公共卫生(2)医学研究(3)建立救治机构(4)近代疫病防治——医学进步①18世纪晚期,英国医生詹纳发明牛痘接种法。②19世纪,细胞与细菌学说发展迅速。③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创立巴氏灭菌法。④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明青霉素。年代 人物 医学著作 成就战国 扁鹊汉代 不详东汉 不详东汉 张仲景东汉 华佗东晋 葛洪唐代 孙思邈唐代 政府明代 李时珍“望、闻、问、切”《黄帝内经》中国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神农本草经》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临床学基础“麻沸散” “五禽戏”《肘后备急方》总结晋以来医疗发展方面先进成就《唐本草》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本草纲目》“东方药学巨典”《千金方》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1.古代中医药成就:二、中医药成就二、中医药成就2、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的发展(1)中西医结合,使中医药的治疗水平取得长足进步。(2)全国广泛设立中医院和中医院校,掀起学习研究中医的高潮。(3)中医药工作者不断整理中医典籍,开发中成药制剂。(4)屠呦呦团队受《肘后备急方》中关于青蒿素抗疟的启发,从青蒿素中分离出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获诺奖后演讲三、西医在中国的传播1、近代以来西医的发展:(1)背景近代以来,西医以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实验科学为依托,借助精密仪器及数据分析,在解剖学、诊断学、药学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2)表现①17世纪,英国生理学家威廉.哈维著成《心血运动论》揭示了血液循环的规律;②荷兰人列文虎克通过显微镜对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进行细致观察。③19世纪,人们将生理与临床结合起来,探索各种药物的功能和作用,创立实 验药理学。2、西医在中国的传播:三、西医在中国的传播(1)历程:②鸦片战争后,西式医院在通商口岸建立起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原为美、加、英等国基督教会1892年在成都创建的仁济、存仁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原为1921年,由洛克菲勒基金会创办的教会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原为1914年由湖南育群学会与美国耶鲁大学雅礼协会联合创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原为1890年由美国基督教会创立济南华美院。①明末清初,西医传入中国,但影响有限三、西医在中国的传播2、西医在中国的传播:(2)影响:④有利于中医自我革新与科学化③有利于改善公共卫生环境,革除陋习,提高人们健康水平②有利于西方先进思想传入,启迪民智①有利于医学近代化发展(建立教会医院,培养医学人才,确立现代医学制度等)古代疫病与医学成就古代的疫病中医药成就西医的传播西医概念传播过程传播影响培养了大量人才普及了公共卫生知识促进了人们的健康观念推动了公共卫生事业明末清初传入,影响有限;近代后,影响扩大扁鹊、张仲景、葛洪、孙思邈、李时珍等;唐本草古代成就现代成就重大疫病疫病影响疫病防控天花、鼠疫、伤寒、流感西汉隔离、隋唐病坊、人痘接种政治:威胁统治,导致王朝更替经济:生产停滞,饥荒严重文化:新思想萌芽社会:人口死亡,社会秩序混乱军事:影响战争成败中西医结合,设立中医院,走向世界借助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诊治疾病【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