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经典奥数专题:和差问题-数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1.甲乙共储蓄32元,乙丙共储蓄30元,甲丙共储蓄22元,三人各储蓄多少元?2.一个三层书架共放书108本。上层比中层多放11本,下层比中层少放5本,上、中、下三层各放书多少本?3.小琴、小静、小莲三人年龄和是20岁,小琴比小静大1岁,小莲比小静小2岁。三人的年龄各是几岁?4.有三块布料一共190米,第二块比第一块长20米,第三块比第二块长30米。每块布料各长多少米?5.今年小玲6岁,她父亲34岁,当两人年龄和是58岁时,两人年龄各多少岁?6.哥哥今年14岁,妹妹今年8岁,当兄妹俩岁数的和是42岁时,俩人各应该是多少岁?7.姐姐和弟弟共有贺卡80张,如果姐姐给弟弟3张后,还比弟弟多4张.姐姐和弟弟原来各有多少张?8.把长108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使长比宽多12厘米,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9.今年小勇和妈妈两人的年龄和是38岁,3年前,小勇比妈妈小26岁.今年妈妈和小勇各多少岁?10.小勇家养的白兔和黑兔一共有22只,如果再买4只白兔,白兔和黑兔的只数一样多.小勇家养的白兔和黑兔各多少只?11.小阳期中考试时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数是96分,数学比语文多8分.语文是多少分?数学是多少分?12.商店共有足球、篮球、排球213个,足球比排球多26个,篮球比排球少38个,商店里三种球各有多少个?13.期中考试王平和李杨语文成绩的总和是188分,李杨比王平少4分.两人各考了多少分?14.用锡和铝制成500千克的合金,铝的重量比锡多100千克,锡和铝各是多少千克?15.小记者到城北小学采访,收集到的资料是:该校本期共有学生1800人,男生比女生多150人.请你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并解答.16.小亚和小巧一共打了486个字,小亚比小巧多打了56个字,小亚打了多少个字?小巧打了多少个字?17.南京长江大桥共分两层,上层是公路桥,下层是铁路桥.铁路桥和公路桥共长11270米,铁路桥比公路桥长2270米,问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和铁路桥各长多少米 18.甲乙两校共有学生864人,为了照顾学生就近入学,从甲校调入乙校32名同学,这样甲校学生还比乙校多48人,问甲、乙两校原来各有学生多少人?19.两个水池共蓄水40吨,甲池注进4吨,乙池放出8吨,甲池与乙池水的吨数相等,两个水池原来各蓄水多少吨?20.甲、乙两人同时以相同的速度打字,2分钟共打了240个字,已知甲每分钟比乙多打10个字.问甲、乙两人每分钟各打多少个字?参考答案:1.12元;10元;20元【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甲乙+乙丙+甲丙=32+22+30=84(元);即2倍的(甲+乙+丙)等于84元;据此即可求出甲、乙、丙各自储蓄的钱数。【详解】甲、乙、丙三人储蓄总额:(32+22+30)÷2=42(元)丙:42—32=10(元)甲:42—30=12(元)乙:42—22=20(元)答:甲12元,丙10元,乙20元。【点睛】求出甲、乙、丙三人储蓄的总额,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45本;34本; 29本【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中层书的本数看作一份量,书的总本数减去上层比中层多的11本,加上下层比中层少放5本,就是中层放书的本数的3倍,据此即可求出中层,进而求出上层和下层放书的本数。【详解】中:(108-11+5)÷3=34(本)上:34+11=45(本)下:34-5=29(本)。答:上、中、下三层各放书45本、34本、29本。【点睛】选择一个标准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7岁;8岁;5岁【分析】以小静为标准,小琴比小静大1岁,小莲比小静小2岁,把小琴比小静大的1岁,补给小莲,那么小琴现在和小静一样大,而小莲比小静就只小1岁,如果再加上1岁,也和小静一样大。那么现在小静年龄的3倍就应该是(岁)。接下来就可以分别求出三人的年龄。【详解】画线段示意图如下:(1)小静年龄的3倍是:(岁)(2)小静现在的年龄是:(岁)(3)小琴现在的年龄是:(岁)(4)小莲现在的年龄是:(岁)答:小静年龄岁,小琴年龄岁,小莲年龄岁。【点睛】根据题意,画出线段示意图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40米;60米;90米【分析】先画线段图,从线段图可以看出,以第一块为标准,第二块减少20米,第三块减少: (米),总和减少: (米),即:(米)。120米相当于第一块布料长的3倍,求出第一块布料的长度,第二块、第三块就可以求出。【详解】画线段示意图如下:(1)第一块布料长度的3倍是: (米);(2)第一块布料的长度是:(米);(3)第二块布料的长度是:(米);(4)第三块布料的长度是:(米);答:第一块布料的长度40米,第二块布料的长度60米,第三块布料的长度90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和差问题,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题容易理解题意。5.43岁;15岁【分析】题中没有给出小玲和父亲的年龄之差,但是已知两人今年的年龄,那么两人的年龄差是:34-6=28(岁),不论再过多少年,两人的年龄差是保持不变的,所以当两人年龄和为58岁时,他们的年龄差仍是28岁,根据和差问题就可解此题。【详解】父亲的年龄:〔58+(34-6)〕÷2=〔58+28〕÷2=86÷2=43(岁)小玲的年龄:58-43=15(岁)答:当两人年龄和为58岁时,父亲的年龄是43岁,小玲的年龄是15岁。【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和差问题,熟记:小数=(和-差)÷2或:大数=(和+差)÷2,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24岁;18岁【分析】由于“年龄差”不随年份的推移而变化,所以,兄妹的年龄差始终是: (岁)。当兄妹的岁数和是42岁时,由和差公式可以求解。【详解】哥哥为:[42+(14-8)]÷2=48÷2=24(岁)妹妹为:42-24=18(岁)答:那时哥哥24岁,妹妹18岁。【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和差问题,熟记:小数=(和-差)÷2,或:大数=(和+差)÷2,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姐姐:45张 弟弟:35张【分析】姐姐给弟弟3张,说明姐姐比弟弟多2个3张即3×2=6(张),又知姐姐给过弟弟后,还比弟弟多4张,可知姐姐原来一共比弟弟多6+4=10(张),这也就是姐姐比弟弟贺卡的数量差,题中知道二人贺卡张数和,可以求出原来两人各多少张.【详解】3×2=6(张)6+4=10(张)姐姐:(80+10)÷2=45(张)弟弟:80-45=35(张)答:姐姐原来有45张,弟弟原来有35张.8.长33厘米,宽21厘米【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108厘米,因此,这个长方形长与宽的和是108÷2=54厘米,由此可以求出长方形的长为(54+12)÷2=33厘米,宽为54-33=21厘米.9.妈妈:32岁 小勇:6岁【分析】3年前,小勇比妈妈小26岁,这个年龄差是不变的,即今年小勇也比妈妈小26岁.显然,这属于和差问题.【详解】妈妈:(38+26)÷2=32(岁)小勇:(38-26)÷2=6(岁)10.白兔9只,黑兔13只【分析】解决这道题的关键就是理解“如果再买4只白兔,白兔和黑兔的只数一样多”,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白兔的只数比黑兔的只数少4只,或黑兔的只数比白兔多4只.只要理解了这个已知条件,我们就可以把这个题转换成典型和差问题来解决了.【详解】白兔:(22-4)÷2=9(只)黑兔:22-9=13(只)11.语文92分,数学100分【分析】要求语文和数学的成绩,由题意可得: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程的总成绩为96×2=192分;根据“数学比语文多8分”可知:假设数学考的和语文成绩一样多,那么两门课程共考192﹣8=184分;即语文成绩的2倍是184分,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得出语文的成绩;继而用语文的成绩加8得出数学的成绩.【详解】语文:(96×2﹣8)÷2=184÷2=92(分)数学:92+8=100(分)答:语文是92分,数学是 100分.12.排球75个,足球101个,篮球37个【分析】因为足球比排球多26个,篮球比排球少38个,那么(213-26+38)是排球个数的3倍,因此排球个数为(213-26+38)÷3=75(个),进而求出足球、篮球的个数.【详解】排球:(213-26+38)÷3=225÷3=75(个)足球:75+26=101(个)篮球:75-38=37(个)答:排球75个,足球101个,篮球37个.13.王平96分,李杨92分【分析】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我们可以用假设法来分析.假设李杨的分数和王平一样多,则总分就增加4分,变为188+4=192分,这就表示王平的2倍,所以王平考了:192÷2=96分,李杨考了96-4=92分.【详解】王平:(188+4)÷2=96(分)李杨:96-4=92(分)14.锡:200千克 铝:300千克【详解】锡的重量:(500-100)÷2= 200(千克)铝的重量:500-200=300(千克)答:锡重200千克,铝重300千克.15.男生有多少人?女生多少人?男:975人 女:825人【详解】男生:(1800+150)÷2=1950÷2=975(人)女生:975-150=825(人)答:男生有975人,女生825人.16.271个 215个【分析】由题意知两人打字的和与差,则根据大数=(和+差)÷2,小数=和﹣大或小数=(和﹣差)÷2,即可求出问题.【详解】小亚打字个数为:(486+56)÷2=542÷2=271(个)小巧打字个数为:486﹣271=215(个)答:小亚打了271个字,小巧打了215个字.17.4500米 6770米【分析】根据大数=(和+差)÷2,小数=和﹣大或小数=(和﹣差)÷2,即可求出问题.【详解】铁路桥长为:(11270+2270)÷2=6770米公路桥长为:(11270-2270)÷2=4500米18.甲校:488人 乙校:376人【分析】甲、乙两校学生人数的和是864人,根据由甲校调入乙校32人,这样甲校比乙校还多48人可以知道,甲校比乙校多 32×2+48=112(人), 112是两校人数差.【详解】乙校原有的学生:(864-32×2-48)÷2=376(人)甲校原有学生:864-376=488(人)答:甲校原有学生488人,乙校原有学生376人.19.甲:14吨 乙:26吨【分析】根据“甲池注进4吨,乙池放出8吨,甲池与乙池水的吨数相等”可知:原来乙池比甲池多4+8=12吨,那么把总吨数40吨减去12吨后,就是甲池的2倍,由此即可求出甲池原来的蓄水吨数.【详解】40-(4+8)=40-12=28(吨)甲池原来蓄水:28÷2=14(吨)乙池原来蓄水:40-14=26(吨)答:甲池原来蓄水14吨,乙池原来蓄水26吨.20.甲:65个 乙:55个【分析】首先要理解2分钟共打了240个字,那么甲、乙两人一分钟就打了240÷2=120(个)这样就转换成典型和差问题了.【详解】方法一:甲:(240÷2+10)÷2=65 (个) 乙:65-10=55(个)方法二:乙:(240÷2-10)÷2=55 (个) 甲:55+10=65(个)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