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押题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押题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期末押题卷)期末综合质量检测(试题)-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真题优选(教科版)
一、选择题
1.下列描述声音的词语不合适的一组是( )。
A.高低、高兴 B.悦耳、动听 C.刺耳、难听
2.王林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 )通过血管输送到全身各处。
A.胃 B.气管 C.心脏
3.下列赛车的设计中,( )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A.车轮很宽 B.流线型车身 C.发动机力量很大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音叉是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的一种发声仪器
B.用相同的力击打大小音叉,大音叉发出的声音高
C.唱歌、说话主要是由于声带在振动
5.下列做法中,目的是增大摩擦力的( )。
①鞋底设计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②自行车的轴承里放入钢珠
③运输重物时在重物下放入圆木 ④拔河时手上涂些滑石粉
A.只有①④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
6.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中我们发现,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 ),音高( )。
A.越快 越高 B.越慢 越低 C.越慢 越高
7.小明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时,因为没有调零,指针在“0”刻度以下,测出物体的重力为6N,则实际该物体的重力( )。
A.大于6N B.小于6N C.等于6N
8.想要研究“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粗细的关系”,应该选用的实验材料是( )。
A. B. C.
二、填空题
9.呼吸的过程是气体 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是“中转站”。
10.食物可以分为( )和熟食,也可以分为植物类食物和( )。
11.可以用 法测量肺活量,肺活量越大的同学会使塑料瓶里排出的水量越多。
12.( )就是把物体拉向地面的力。
13.声音的传播需要( ),声音( )(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4.顺顺往开水瓶里倒开水时,他可以根据声音就知道开水瓶里水量的高低,音调升高,水量 (填“增多”或“减少”),这是为什么? 。
15.用嘴向瓶口吹气,由于瓶内( )的振动能发出高低不同的音,按照声音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是:( )。
16.消化器官可以将 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 和 ,这一过程叫作消化。
三、判断题
17.肺活量是指一个人吸足一口气后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
18.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任何力的大小。( )
19.制作好的小车需要动力才能运动起来。( )
20.拔河比赛时应尽可能派体重大的同学参加,并穿上底部有较深纹路的鞋子。( )
21.音叉被击打发声后,立即轻轻触及水槽内的水面,耳贴在水槽外壁上可以听它的声音。( )
22.同一个物体能发出高低、强弱的声音。( )
23.为了让汽车开得更快,汽车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越小越好。( )
24.我们每天吃的食物种类越丰富越好。( )
四、连线题
25.我会连线。
犬齿 撕碎食物
臼齿 切断食物
门齿 磨碎食物
五、排序题
26.下列物质,请你根据其传播声音的本领由强到弱进行排序。
石块 盐水 空气 木条 钢棒
由强到弱的顺序: 。
六、简答题
27.小狗的耳郭有什么特点?这样的结构有什么好处?
在日常生活中,哪些运动是滑动运动?哪些运动是滚动运动?
根据轻重不同的两次音叉敲击实验和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上释放小车,让小车滑下后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实验。说说运动具有的能量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写出三种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
你听过哪些动物的声音?请列举5种。
七、实验题
探究“运动和力”的秘密。
32.如图所示,丁丁设计制作一辆小车,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 上,另一端固定在 上。转动车轮,让橡皮筋在 上缠绕,松开手车轮就会转动。
33.这辆小车的动力来自橡皮筋形状改变时产生的 。要使这辆车运动速度变大,可增加橡皮筋的 ,为了改变小车的运动方向,可以改变橡皮筋的 。
34.丁丁接着用小车来探究“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下表是他的实验记录,请完成表格中数据的填写。
橡皮筋缠绕的圈数 2 4 6
实验次数 1 2 3 1 2 3 1 2 3
小车行驶得距离(cm) 130 135 125 176 182 176 264 272 268
平均距离(cm) 130
35.根据实验记录可以发现: 。
八、综合题
我是一棵西瓜子,有一天,我正静静地躺在果肉上,突然科科小朋友把我和果肉一起吃了下去。于是,我在科科身体了经历了意想不到的旅行。
我在科科的嘴里被不同形状叫( )的大石头破碎,一股力量推着我经过了一根长长的管子,原来它叫( ),扑通一下落到了一个大袋子,这个大袋子是( )。在这个大袋子里我遇到了很多被搅拌在一起的果肉,这个大袋子一直在不停地摇晃研磨,渐渐的果肉变得越来越细了。过了很长时间,突然袋子的底部开了一个口,我们都顺着这个口进入了又一根长长的管道( ),这根管道可厉害了,有之前那跟管道的五十倍长!我们顺着它不停地往前走,它又细又长,肠壁上许多小绒毛,像小手一样地摆过来摆过去,被磨的细细的果肉竟然就这样被小手抓走不见了!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果肉是被小绒毛吸收走了,变成了科科身体里的能量,才能支撑着他又跑又跳,小伙伴们可真伟大!
我和剩下的小伙伴走了很久很久,突然进入了一根粗一些的管子( ),它的壁上也有绒毛,和之前的绒毛一样地摆过来摆过去,咦,这些小手不会也是来抓我们的吧!还好我们都还在,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和小伙伴就变得越干,到最后我们都紧紧的挤在一起。好在,最终我们还是顺利出来了,这真是一场危险又刺激的旅行!
36.请你根据资料中描述的功能,在资料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序号。
A.食道 B. 牙齿 C.胃 D. 大肠 E.小肠
37.在科科口腔里“我”还遇到了不同形状的“大石头”,他们分别是谁?有什么作用?请你帮忙连一连。
门齿 切断食物
犬齿 撕裂食物
臼齿 咀嚼食物
38.果肉在口腔里的变化,除了需要牙齿的参与,还需要共同参与的是 和 。
39.写出“我”在科科身体里经过的消化器官,并与其功能相连。
40.如图所示,左侧的模拟实验证明了食道有 食物作用,右侧的模拟实验证明了胃有 食物作用。(填传送或研磨)
41.资料中科科又跑又跳需要的能量来源于 系统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填消化或呼吸)。
参考答案:
1.A
【详解】描述声音的词汇主要有高、低、强、弱、优雅、刺耳、难听、动听等。高兴是描述心情的,不能描述声音。
2.C
【详解】人体需要的氧气由鼻吸入后进入肺,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全身各处,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并排出体外,这是人体的呼吸过程。
3.A
【详解】赛车的设计中,车轮很宽是为了增大摩擦力,增加稳定性,流线型的车身是为了减小阻力,大功率的发动机是为了增加速度。答案:A。
4.B
【详解】A音叉是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的一种发声仪器,正确;
B用相同的力击打大小音叉,大音叉发出的声音高,错误;大音叉的振动速度慢,所以发出的声音低;
C唱歌、说话主要是由于声带在振动,正确。
5.A
【详解】摩擦力有利有弊,生活中我们根据需要来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比如鞋底设计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拔河时手上涂些滑石粉是为了增大摩擦力;自行车的轴承里放钢珠、运输重物时在重物下放圆木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6.B
【详解】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慢,音高越低。
7.B
【详解】小明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时,因为没有调零,指针在“0”刻度以下,则这个弹簧测力计测量的物体的重力比实际重力偏大。若测出物体的重力为6N,则实际该物体的重力应该小于6N。故B正确,AC选项错误。
8.C
【详解】声音的高低和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的快慢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想要研究“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相细的关系”,应该选用的实验材料是材料粗细不同,长短相同的物体。C选项符合题意。
9. 交换 肺
【详解】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吸进去氧气,呼出来二氧化碳气体。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
10. 生食 动物类食物
【详解】生活中我们常把食物分为主食和副食,也可按食物来源分为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根据食用方法分为生食食物和熟食食物。
11.排水
【详解】测肺活量的方法:深吸一口气吹大一个气球,测气球最宽处的周长;或将装满水的塑料瓶倒立,吸一口气后用吸管向水里吹气,排出的水量就是肺活量。这种方法叫排水法。
12.重力
【详解】重力能把地球表面的物体拉向地面,树上的苹果掉下来,抛向空中的皮球总要落回地面,水往低处流,都是由于重力的作用。
13. 物质 不能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各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一样的,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
14. 增多 水量增多,空气柱变短,振动速度变快,声音变高
【详解】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往开水瓶里倒开水时,我们根据声音就知道开水瓶里水量的高低。瓶内的水量增多,空气柱变短,振动速度变快,声音变高。
15. 空气柱 丙乙甲丁
【详解】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用嘴向瓶口吹气,由于瓶内空气柱的振动能发出高低不同的音,空气柱越长,振动越慢,声音越低。按照声音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是:丙乙甲丁。
16. 食物 养料 能量
【详解】消化器官可以将食物转化成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和能量,这一过程叫做消化。人体的消化器官:口腔、食道、胃部、小肠、大肠。消化道主要的作用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在消化器官的消化作用下,食物被分解成各种营养物质,并被吸收进入人的血管内,随着血液运往全身各处。
17.√
【详解】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代表了一个人潜在的呼吸功能和健康状况。肺活量的大小因人而异,如成人的肺活量大于儿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强度因人而异),参加户外活动,有利于增强肺活量。
18.×
【详解】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弹簧测力计不可以测量任何力的大小,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19.√
【详解】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运动速度的快慢和物体启动或停止。但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启动或停止,需要给物体施加一个足够的力。制作好的小车需要动力才能运动起来。
20.√
【详解】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就越大。当物体重量相同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物体间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拔河比赛时应尽可能派体重大的同学参加,并穿上底部有较深纹路的鞋子,这样物体的重量大,而且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
21.√
【详解】音叉被击打会振动发声,立即轻轻触及水槽内的水面,声音会通过水传播给水槽,所以耳贴在水槽外壁上可以听它的声音。题意正确。
22.√
【详解】同一个物体,用力大小不同,振动的幅度就不同,声音强弱不同。同一个物体发声的方式不同,发声的部位不同,可能导致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高低就不同。
23.×
【详解】在路上行驶时自行车和地面的摩擦越小越好,这种说法错误。摩擦力对自行车来说是动力,摩擦力太小会打滑的。在日常生活中,汽车行驶时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越小,说明路面越滑,汽车行驶起来不安全。
24.√
【详解】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为了营养全面合理,我们每天吃的食物种类应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五大类,种类越丰富越好。
25.
【详解】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我们的牙齿可分为门齿、犬齿、臼齿三类。不同的牙齿形状不同,功能也不一样,其中能切断食物的是门齿,齿冠呈凿形;能撕碎食物的是犬齿,形状像圆锥形,带有尖端的牙齿;能磨碎食物的是臼齿,其形如臼。另外舌头能够搅拌、传送食物,唾液能够把食物浸湿、变软。
26.钢棒 、石块、木条、盐水 、空气。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各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一样的,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根据钢棒、石块、盐水 、空气、木条、钢棒传播声音的本领由强到弱进行排序是钢棒、石块、木条、盐水、空气。
27.小狗的耳部比较大。耳郭的作用是收集声音,耳郭越大,收集的声音就越多。小狗的耳郭可以向四周转动,可以收集来自各个方向的声音。
【详解】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鼓膜振动。耳中的听小骨再把振动传递给耳蜗,耳蜗把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再把信号传递给大脑,这样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狗和人一样,都是通过耳朵来接受声音的,不同的是小狗的耳朵比较大,耳郭越大,收集的声音就越多;同时小狗的耳郭可以向四周转动,可以收集来自各个方向的声音。
28.滑动运动:小朋友滑滑梯,在地上拖一个箱子,移动桌子等。
滚动运动:小球的滚动,绳子的滚动等。
【解析】略
29.答:当敲击音叉的速度越大,橡皮锤具有的能量越大,音叉的振动幅度越大;反之则越小。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撞击木块时的速度越大,撞击后木块移动的距离越长,说明小车具有的能量越大;反之则越小。
【详解】(1)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有关,用力大,振动幅度就大,声音就强;用力小,振动幅度就小,声音就弱。声音也是一种能量,当敲击音叉的速度越大,橡皮锤具有的能量越大,音叉的振动幅度越大;反之则越小。
(2)坡度越大,小车滑下后的速度越快,木块受到撞击后滑行的距离越远;坡度越小,小车滑下后的速度越慢,木块受到撞击后滑行的距离越近,表明小车下滑速度受斜面坡度影响,斜面坡度越大,小车下滑速度越快,动能越大。
30.多参加体育活动;勤通风;戴口罩等。
【详解】呼吸器官可以说是人体的通气口了,在身体的器官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首先要保持室内通风,让空气流通使得空气清新。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的方法:多运动、勤通风、保护大气环境,戴口罩等。
31.青蛙、小狗、猫、牛、羊。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各种动物可以发出声音,我们可以听到。如青蛙、小狗、猫、牛、羊、兔、猪、马等。
32. 车轴 车架 车轴 33. 弹力 缠绕圈数 缠绕方向 34. 178 268 35.在一定限度内,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小车行驶得越远,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少,小车行驶得越近
【分析】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运动速度的快慢和物体启动或停止。但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启动或停止,需要给物体施加一个足够的力。
32.根据题干可知,丁丁设计制作一辆小车,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上车轴,另一端固定在车架上。转动车轮,让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松开手车轮就会转动。
33.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这辆小车的动力来自橡皮筋形状改变时产生的弹力;在一定的限度内,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它的弹力越大,运动速度越大;为了改变小车的运动方向,可以改变橡皮筋的缠绕方向;
34.橡皮筋缠绕4圈的平均距离:(176+182+176)/3=178cm;橡皮筋缠绕6圈的平均距离:264+273+268=268cm;
35.在一定的限度内,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它的弹力越大,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越长,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少,它的弹力越小;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越短,小车行驶距离越近。
36.B A C E D 37. 38. 舌头 唾液 39. 40. 传送 研磨 41.消化
【分析】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口腔摄入食物,牙齿咀嚼食物,舌头搅拌食物,唾液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食道蠕动,推送食物进入胃。胃能够短暂地储存食物,并对食物进行进一步的磨碎和分解。食物的吸收工作主要是在小肠里完成的,绝大部分营养成分在小肠内被消化、吸收了;剩下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变成粪便,由肛门排出。
36.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西瓜子首先被牙齿咬碎,然后经过食道,到达胃里,然后进入小肠,最后进入大肠排泄出去。
37.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器官,我们的牙齿可分为门齿、犬齿、臼齿三类。门齿有切割食物的作用;臼齿有磨碎食物的作用;犬齿有撕扯食物的作用。
38.口腔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是食物初步消化的场所。牙齿可以将食物切割、磨碎,舌头可以搅拌食物并协助吞咽,唾液不仅可以帮助吞咽也能帮助初步消化食物。所以果肉在口腔里的变化,除了需要牙齿的参与,还需要共同参与的是舌头和唾液。
39.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口腔咀嚼食物,初步消化;食道蠕动,推送食物进入胃;胃能够短暂地储存食物,并对食物进行进一步的磨碎和分解;食物的吸收工作主要是在小肠里完成的,绝大部分营养成分在小肠内被消化、吸收了;剩下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变成粪便,由肛门排出。
40.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左侧的模拟实验证明了食道有传送食物作用,右侧的模拟实验证明了胃有研磨食物作用。
41.人体共有八大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这些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又跑又跳需要的能量来源于消化系统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