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3.1重力与弹力(共5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3.1重力与弹力(共56张ppt)

资源简介

(共56张PPT)
3.1重力与弹力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1.认识重力、弹力;
2.会画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3.会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或者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分析弹力的方向。
4.了解重力和弹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物理学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
学习目标
1.什么是力?
2.力的三要素?
温故知新
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的作用效果
①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②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1.概念:
由于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施力物体:
地球
受力物体:
物体
任务一、重力和重心
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用N表示。
2.大小:
G=mg g:重力加速度 单位1m/s2=1N/kg
重力加速度g的特点:
①在地球上同一地点g值是一个不变的常数;
② g值随着纬度的增大而 ;g值随着高度的增大而 。
3.方向:总是 的。
同伴互助
增大
减小
竖直向下
地球的吸引
练习题:判断对错
(1) 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2)抛出去的物体不会受到重力作用。
(3)由静止变为运动,物体所受重力变小;
(4)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5)只有重心受到重力作用。
课堂展示
重力不一定是地球吸引力。
重力是非接触力。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所处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无关。
竖直向下是垂直水平面向下,不是垂直向下,也不一定指向地心
方向:竖直向下
等效
4. 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 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说明:把物体所受重力看成集中于重心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课堂展示
圆板
铅球
圆柱体
圆环
篮球
圆筒
1、请分析,如下几个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地物体的重心在什么位置?
小结:
(1)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
的重心的位置在其几何中心。
(2)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课堂展示
方向:竖直向下
力的表示: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
2、圆柱体的杯子,里面装满了水,现在杯子的下方出现一个小洞,在水逐渐下漏的过程中,物体的重心会如何变化呢?
小结:(3)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先降后升
课堂展示
3、悬挂法或支撑法的原理是什么?
——只适用于薄板状的物体
二力平衡 
你能确定手中笔的重心吗?
课堂展示
你能举例说明重心的应用吗?
“背越式”技术
学以致用
“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欹”
应用体验
【例1】 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心就是物体的几何中心
B.可以用悬挂法确定形状不规则薄板的重心
C.只有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才会受到重力
D.质量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一定比质量小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
B
方法技巧 关于重心理解的五点注意
对点演练
1.(2023四川泸县第一中学期末)如图为仰韶文化时期的一款尖底瓶,该瓶装水后“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下面有关瓶(包括瓶中的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瓶所受重力就是地球对瓶的吸引力
B.装入瓶中的水越多,瓶的重心一定越高
C.瓶的重心是瓶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D.瓶的重心一定在两条绳子连线的交点上
C
注意:画力的示意图时,只需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对线段的长短没有严格要求。
力的图示:
线段的长度——大小
起点(终点)——作用点
箭头的方向——方向
作图步骤:
1.定标度:(一般二至五段)
2.画线段:从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线段的长度由力的大小和所选标度确定,线段上加上刻度;
3.标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课堂展示
应用体验
【例2】 (2023湖南株洲高一期中)一个重力为20 N的物体沿斜面下滑,关于该物体重力的图示,下列所示的四个图中正确的是(  )
A
对点演练
2.(2023四川南充高一月考)如图所示,一个鸡蛋在水中下沉,请作出鸡蛋所受力的示意图。(不考虑鸡蛋与水之间的摩擦)
2.弹性形变:
1.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这种变化称为形变。
弹性限度:
3.非弹性形变:
任务2:弹力的产生和方向
同伴互助
物体在发生形变后,撤去作用力能够恢复原状。
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限度,即使撤去作用力,物体也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
物体受力发生形变,撤去力后不能自动恢复原状的形变。
水球所受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书本形变的方向相反。
弹力的方向
书本,接触处书本向下形变
图2水球受到支持力的施力物体是谁?
支持力是怎么产生的?
把气球装上水放到架空的书本上,观察气球和书本的变化
由于书本发生向下形变,想恢复原状,对水球产生向上的弹力
产生原因:
书本发生弹性形变要恢复原状对接触的水球产生弹力
疑难突破
疑难突破
橡皮泥能产生弹力吗?
4.弹力方向:
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3.产生原因:
疑难突破
2.产生条件:
接触是前提,形变是根本.
1.定义: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来的形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直接接触+弹性形变(挤压)。
施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要恢复原状对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
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怎么观察到这个微小形变?
通过平面镜观察(放大思想)
科学思维
结论:任何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会发生形变
思考: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会发生形变吗?
例如:你用手指按压桌面,桌面发生形变了吗?
手压玻璃瓶,瓶子形变了吗?
显示微小形变的观察
几种弹力
1.压力、支持力
N
(1)支持力产生的原因:
(2)压力产生的原因:
书压桌面,桌面有向下微小形变。桌面要恢复原状,对书有一个向上的弹力
书放在桌面,书有向上微小形变。书要恢复原状,对桌面产生一个向下的弹力
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
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压(被支持)的物体
FN
疑难突破
T1
2.绳的拉力
绳子的拉力的方向:
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张力)
对灯分析:
疑难突破
F弹
F弹
弹簧弹力的方向:
沿弹簧的轴线指向弹簧恢复原状的方向
疑难突破
F
F
G
轻杆的弹力不一定沿着杆的方向,应该通过二力平衡进行判断
疑难突破
弹力有无的判断
两条件必须同时满足:
① 直接接触 ② 发生弹性形变
假设法:
假想去掉某个物体,看另一个物体是否能保持静止,若不能,证明两者间有力
疑难突破
4.杆的弹力
杆的弹力不一定沿杆
分析物体所受弹力的方向
N1
N2
N1
N2
T
N
N1
N2
(二)几种常见弹力的方向
1.面和面接触
2.点和面接触
A
方向: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切线(切面)
三、弹力
过接触点垂直平面指向受力物体
过接触点垂直平面指向受力物体
3. 点与点接触
半球形的碗
N
A
B
N
NB对A
三、弹力
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垂直并指向受力物体
1.利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
FN=mg
FN
mg
2.通过力的平衡间接得到
三、弹力
(三)弹力的大小
按下列要求在图中画出物体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1)图甲中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
(2)图乙中半球面对小球的支持力;
课堂练习
(3)图丙中光滑但质量分布不均的小球的球心在O处,重心在P处,静止在竖直墙和桌边之间,试画出小球所受的弹力;
(4)图丁中均匀杆被细绳拉住而静止,画出杆所受的弹力。
课堂练习
解析
应用体验
【例3】 下列对图中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小球随车厢一起向右匀速直线运动,车厢左壁对小球有弹力
B.图乙中,小球被轻绳斜拉着静止在光滑的斜面上,斜面对小球有弹力
C.图丙中,小球被a、b两轻绳悬挂着处于静止,其中a绳竖直,b绳对小球有弹力
D.图丁中,两相同球各自被长度一样的竖直轻绳拉住而静止,则两球间有弹力
B
对点演练
3.(多选)(2023湖北襄阳高一期中)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中,物体A、B均接触且处于静止状态,D图中细绳沿竖直方向,则物体A、B之间一定有弹力的是
(  )
BC
应用体验
【例4】 关于下面四幅图中的弹力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桌面由于形变,对书产生了向上的支持力F2
B.乙图中,小车向右压缩弹簧时,弹簧对车弹力的方向如图所示
C.丙图中,碗对筷子的弹力沿筷子斜向上,如图中箭头所示
D.丁图中,绳对车的拉力沿着绳而指向绳拉伸的方向
A
对点演练
4.(2023山西阳泉高一期中)图中各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图中画出的小球A所受弹力的情况正确的是(  )
C
小结
一、弹力产生条件:
① 直接接触
② 发生弹性形变
二、弹力方向
1、三种接触面:方向都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
2、细绳:绳的拉力沿着绳指向绳 收缩的方向
3、杆:(死杆)用二力平衡;(活杆)一定沿着杆
4、弹簧:指向弹簧恢复原状的方向
四、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1.弹簧弹力的测量:弹簧下端悬挂的钩码静止时,弹簧弹力的大小与钩码的重力大小相等,即F=mg
实验原理
2.弹簧的伸长量x的确定:弹簧的原长l0与挂上钩码之后弹簧的总长度l可用刻度尺直接测出,弹簧的伸长量x=l-l0
3.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作出弹簧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图像,根据图像分析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四、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钩码数量 L/cm L/cm F/mg
0 37.00 0.00 0.00
1 35.70 1.30 1.00
2 34.38 2.62 2.00
3 32.86 4.14 3.00
4 31.50 5.50 4.00
5 30.14 6.86 5.00
L/cm
F/mg
实验结论
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F 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 x成正比
胡克定律
1、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 F 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 x 成正比。
2、公式:F = -kx
新知讲解
1. 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单位是N/m. 取决于弹簧的长短、粗细及材料,弹簧越长、越细,劲度系数就越小。
2. x为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
3. 生活中说有的弹簧 “硬”,有的弹簧 “软”,指的就是它们的劲度系数不同。
1.偶然误差:由于读数和作图不准产生的误差,为了减小偶然误差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
2.系统误差:弹簧竖直悬挂时未考虑弹簧重力的影响产生的误差,为减小系统误差,应使用较轻的弹簧。
七、误差分析
你具体理解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吗?
偶然误差是由各种偶然因素对实验者、测量仪器、被测物理量的影响而产生的。
偶然误差总是有时偏大,有时偏小,并且偏大偏小的概率相同。因此,可以多进行几次测量,求出几次测得的数值的平均值,这个平均值比一次测得的数值更接近于真实值。
因此,可以用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偶然误差。
八、偶然误差与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是由于仪器本身不精确,或实验方法粗略,或实验原理不完善而产生的。
系统误差的特点是在多次重做同一实验时,误差总是同样的偏大或偏小,不会出现这几次偏大另几次偏小的情况。要减小系统误差,必须校准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设计在原理上更为完善的实验。
八、偶然误差与系统误差
应用体验
【例5】 如图所示为某一轻质弹簧的弹力大小F与长度l的关系图像,由图可得该弹簧(  )
A.原长为5 cm
B.劲度系数为2 N/m
C.伸长量为15 cm时,弹力大小为10 N
D.长度为12 cm时,弹力大小为4 N
D
对点演练
5.(2023江苏南京第十二中学期中)如图所示,重力为10 N的物体挂在弹簧的下端时,弹簧伸长了0.02 m。现换用另一个重力为20 N的物体挂在弹簧的下端(形变仍在弹性限度内),这时弹簧的伸长量、劲度系数分别是(  )
A.0.02 m、500 N/m
B.0.02 m、1 000 N/m
C.0.04 m、500 N/m
D.0.04 m、1 000 N/m
C
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
1
2
3
4
1.(对重力的理解)(2023江苏淮安高一月考)关于物体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真空中不受重力作用
B.重力的大小与物体是否运动及怎样运动无关
C.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D.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
解析 物体受不受重力跟放不放在真空中无关,A错误;根据重力的公式G=mg可知重力的大小与物体是否运动及怎样运动无关,B正确;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并不是一定垂直地面向下,C错误;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不规则形状的物体重心可能在物体以外,D错误。
1
2
3
4
2.(弹力的产生及方向)如图所示,底端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的杆,其顶端被一根细线用手拉住,杆处于静止状态,细线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杆对细线的弹力方向为水平向右
B.细线对杆的弹力方向垂直杆向左
C.杆受到地面的弹力是由杆的形变产生的
D.地面受到杆的弹力沿杆向左下方
A
解析 细线中弹力方向沿细线且指向细线收缩的方向,故细线对杆的弹力方向水平向左,杆对细线的弹力方向水平向右,故A项正确,B项错误;杆受到地面的弹力是由于地面发生形变产生的,C项错误;杆对地面的弹力方向垂直于地面向下,故D项错误。
1
2
3
4
3.(弹力有无的判断)(2023山东淄博高一期中)如图所示,长方体木块放在光滑方形槽中,长方体木块受到弹力的个数是(  )
A.4
B.3
C.2
D.1
B
解析 长方体木块放在光滑方形槽中,与槽接触的地方有三处,并且都有相互作用,故长方体木块除重力之外还受到3个弹力,故B正确。
1
2
3
4
4.(胡克定律的应用)(2023江苏宿迁高一期中)如图所示,一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下端固定于桌面,现将一物块放在弹簧上端,平衡时弹簧的长度为l1,已知弹簧的原长为l0,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C
解析 物块受到弹簧的弹力与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有k(l0-l1)=mg,解得
故C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