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3 第1课时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导学案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3 第1课时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导学案 (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1.3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第1课时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
学习目标:
1.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
2.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
3.能运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有关知识进行证明或计算.
一、情境导入
如图,画一条线段 AB ,然后对折 AB,使 A, B 两点重合,设折痕与 AB 的交点为 O. 你发现了什么
要点探究
知识点一: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如图,点 P 是线段 AB 垂直平分线上的一点,AB 和 PC 相等吗 改变点 P 的位置,结论还成立吗
猜想:
已知:
求证:
总结:
典例精析
例1 如图,在 △ABC 中,AB=AC=20 cm,DE 垂直平分 AB,垂足为 E,交 AC 于 D,若△DBC 的周长为 35 cm,则 BC 的长为 (  )
A.5 cm
B.10 cm
C.15 cm
D.17.5 cm
练一练:
1.如图①所示,直线 CD 是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点 P 为直线 CD 上的一点,
且 PA = 5,则线段 PB 的长为 ( )
A. 6 B. 5 C. 4 D. 3
2. 如图②所示,在△ABC 中,BC = 8 cm,边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 AB 于点 D,交边 AC 于点 E,△BCE 的周长等于 18 cm,则 AC 的长是 .
知识点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
你能写出上面这个定理的逆命题吗 它是真命题吗
想一想:如果 PA = PB,那么点 P 是否在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上呢?
总结:
例2 已知:如图,在 △ABC 中,AB = AC,O 是△ABC 内一点,且 OB = OC.
求证:直线 AO 垂直平分线段 BC.
试一试:已知:如图,点 E 是∠AOB 的平分线上一点,EC⊥OA,ED⊥OB,垂足分别为 C,D,连接 CD. 求证:OE 是 CD 的垂直平分线.
二、课堂小结
1. 如图所示,AC = AD,BC = B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B 垂直平分 CD
B. CD 垂直平分 AB
C. AB 与 CD 互相垂直平分
D. CD 平分∠ACB
2. 已知线段 AB,在平面上找到三个点 D、E、F,使 DA=DB,EA=EB,FA=FB,这样的点的组合共有  种.
3. 如图,△ABC 中,AB = AC,AB 的垂直平分线交 AC于 E,连接 BE,AB + BC = 16 cm,则△BCE 的周长是 cm.
4. 已知:如图,点 C,D 是线段 AB 外的两点,且 AC = BC,AD = BD,AB 与 CD 相交于点 O.
求证:AO = BO.
参考答案
知识点一: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如图,点 P 是线段 AB 垂直平分线上的一点,AB 和 PC 相等吗 改变点 P 的位置,结论还成立吗
已知:如图,直线 l⊥AB,垂足为 C,AC = CB,点 P 在 l 上.
求证:PA = PB.
证明:∵ l⊥AB,
∴∠PCA =∠PCB.
又 AC = CB,PC = PC,
∴△PCA≌△PCB (SAS).
∴ PA = PB.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典例精析
例1 如图,在 △ABC 中,AB=AC=20 cm,DE 垂直平分 AB,垂足为 E,交 AC 于 D,若
△DBC 的周长为 35 cm,则 BC 的长为 (  )
A.5 cm
B.10 cm
C.15 cm
D.17.5 cm
解析:∵△DBC 的周长为 BC+BD+CD=35 cm,又 DE 垂直平分 AB,
∴ AD=BD,故 BC+AD+CD=35 cm.
∵ AC=AD+DC=20 cm,
∴ BC=35-20=15 (cm). 故选 C.
方法归纳: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实现线段之间的相互转化,从而求出未知线段的长.
练一练:
1.如图①所示,直线 CD 是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点 P 为直线 CD 上的一点,
且 PA = 5,则线段 PB 的长为 ( B )
6 B. 5 C. 4 D. 3
2. 如图②所示,在△ABC 中,BC = 8 cm,边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 AB 于点 D,交边 AC 于点 E,△BCE 的周长等于 18 cm,则 AC 的长是 10 cm .
知识点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
逆命题: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想一想:如果 PA = PB,那么点 P 是否在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上呢?
总结: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定理:
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应用格式:
∵ PA = PB,
∴ 点 P 在 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例2 已知:如图,在 △ABC 中,AB = AC,O 是△ABC 内一点,且 OB = OC.
求证:直线 AO 垂直平分线段 BC.
证明:∵ AB = AC,
∴ A 在线段 BC 的垂直平分线上
(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同理,点 O 在线段 BC 的垂直平分线.
∴ 直线 AO 是线段 BC 的垂直平分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方法二:
证明:延长 AO 交 BC 于点 D.
∵ AB=AC,AO=AO,OB=OC,
∴△ABO≌△ACO (SSS).
∴∠BAO =∠CAO.
∵ AB=AC,
∴ AO⊥BC.
∵ OB=OC,OD=OD,
∴ Rt△DBO≌Rt△DCO (HL).
∴ BD=CD.
∴ 直线 AO 垂直平分线段 BC.
试一试:已知:如图,点 E 是∠AOB 的平分线上一点,EC⊥OA,ED⊥OB,垂足分别为 C,D,连接 CD.
求证:OE 是 CD 的垂直平分线.
证明:∵ OE 平分∠AOB,EC⊥OA,ED⊥OB,
∴ DE = CE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 OE 是 CD 的垂直平分线.
当堂检测
1.A
2.无数
3.16
4.证明:∵ AC = BC,AD = BD,
∴点 C 和点 D 在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 CD 为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
又 ∵ AB 与 CD 相交于点 O,
∴AO = BO.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