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2.1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第1课时 对顶角、补角和余角学习目标:1.理解垂线、垂线段的概念,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2.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3.掌握垂线的性质,并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一、情境导入观察下面图片,你能找出其中相交的直线吗?它们有什么特殊的位置关系?日常生活里,有图中位置关系的两条直线很常见,你能再举出其他例子吗?要点探究知识点一:垂直的概念取两根木条 a、b,将它们钉在一起,固定木条 a ,转动木条 b,a、b 所成的夹角 α .转动木条的同时观察其夹角的变化.合作探究:(1) 当 ∠α 分别为 35°、90°时,其余的角分别是多少?(2) 当 ∠α 为 90°的位置关系有几个?此时,木条 a 和木条 b 所在的直线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要点归纳】垂直的定义:做一做活动1 你能借助直角三角板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吗?活动2 如果只有直尺,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吗?活动3 你能用纸折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吗 师生活动:选胜独立思考完成作图. 鼓励学生探索画垂线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知识点二: 垂线的画法及基本事实合作探究:(1) 画已知直线 l 的垂线能画几条 (2) 点 A 在直线 l 上,过点 A 画直线 l 的垂线,你能画出多少条 (3) 如果点 A 在直线 l 外呢 问题1:这样画 l 的垂线可以画几条?问题2:如图,点 A 在直线 l 上,过点 A 画直线 l 的垂线,你能画出多少条 如果点 A 在直线 l 外呢 问题3:如图,点 P 是直线 l 外一点,PO⊥ l ,点 O 是垂足. 点 A,B,C 在直线 l 上,比较线段 PO,PA,PB,PC 的长短,你发现了什么 【要点归纳】垂线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练习 1. 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段 AB 叫做点 B 到直线 AC 的距离B.线段 AB 的长度叫做点 A 到直线 BC 的距离C.线段 BD 的长度叫做点 D 到直线 BC 的距离D.线段 BD 的长度叫做点 B 到直线 AC 的距离议一议你知道体育课上老师是怎样测量跳远成绩的吗 你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二、课堂小结1. 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下列条件中能判定两条直线垂直的是 ( )A. 有两个角相等 B. 有两对角相等C. 有三个角相等 D. 有四对补角2. 过点 P 向线段 AB 所在直线引垂线,正确的是 ( )3. (1) 如图1,若直线 m、n 相交于点 O,∠1=90°,则 m n;(2) 若直线 AB、CD 相交于点 O,且 AB⊥CD,那么∠BOD = _____°;(3) 如图2,BO⊥AO,∠BOC 与∠BOA 的度数之比为 1:5, 那么∠COA=_____°,∠BOC 的补角为 °.参考答案合作探究练习 1. 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线段 AB 叫做点 B 到直线 AC 的距离B.线段 AB 的长度叫做点 A 到直线 BC 的距离C.线段 BD 的长度叫做点 D 到直线 BC 的距离D.线段 BD 的长度叫做点 B 到直线 AC 的距离当堂检测1.C. 2. C.3. (1)⊥; (2)90; (3) 72, 16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