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延续文化血脉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延续文化血脉 教案

资源简介

延续文化血脉 教案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一、课程标准依据:
本课所依据的课标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和发展”和“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具体对应 的内容标准是:“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
九年级第三单元以“文明与家园”为主题,从“守望精神家园”和“建设美丽中国”两个视角,展现了我国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所面临的现实挑战和所作出的积极应对,并引导学生将我们对文明进步与发展的殷殷追求化作守望与建设美好家园的实际行动。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由“延续文化血脉”和“凝聚价值追求”两框组成。其中“延续文化血脉”由两目“中华文化根”和“美德万年长”组成。
本节课引导学生有意识了解中华文化的产生、特点、内容和重要性以及坚定文化自信的原因、做法和中华美德展开讲授,使学生自觉重视中华文化的价值,形成对民族文化认同感 ,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认同与自信。
三、学情分析:
初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使学生打牢中华文化底色,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中学生探求新知的能力很强,分配学生课下调查进行当地特色文化,既有吸引力又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增强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四、教学目标:
1、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热爱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知道中华文化的产生、内容和意义。
2、通过学习,能够描述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及力量;列举中华文化的内容;训练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
3、知道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弘扬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弘扬中华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教学难点:增强文化自信。
六、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来者落地生根,去者落叶归根,对一个人而言,根是对生命的依恋和敬畏,对一个民族而言,根是对文化力量的借喻和对文化品格的自我认同。那么我们今天就来介绍一下,我们保定这座文化古城。
看过视频之后,你还能说出几项保定文化吗。
老师也在课下让同学们调研了我们身边的博野文化,哪个组来分享一下
同学们分享了很多的保定文化,并且钟情于咱们的美食文化。这说明了你对保定文化的热情和熟悉。这么多的文化除了喜欢你还能做点什么呢?
我们要保护、学习、了解才能更好地弘扬文化,让我们的文化更有魅力。
环节(一)中华文化
纵览华夏五千年,作为一名中华儿女,我们也要担负起,传承延续文化血脉的使命。
在课下调研我们从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这些方面来共同分享我们的中华文化元素。
通过分享同学们的调研结果,我知道中华文化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入着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我们来总结第一个问题: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说起中华文化,就必须要提我们的中国汉字,我们就以这几个字为例,看一看汉字的演变有什么样的特点?同学们思考来回答
原来都是象形字,逐渐演变为现代汉字,笔划越来越少,越来越好写。我们从汉字的一笔一划,由繁至简,追本溯源,也可以找到他最根本的意思。
面对从未间断过的文字,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因为方块字是我们中国独一无二的风骨,更凝聚着我们中华民族人民的智慧,我们作为中学生更要学习保护继承和弘扬它
那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字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文学典籍。
现在就让我们体会一下古代文学的魅力。
古文能翻译成现代文,依然指导着我们的生活,告诉我们一些道理。对我们的生活有一定帮助。
现在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现代文学的魅力。你能否驾驭,谁能快速的断句。
同学们对文字的学习还是很深刻的。
前段时间有一名外国小伙,他断句的速度比同学们还要快,对此这说明了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古有诗词歌赋,并流传至今,前段时间有一个节目,经典永流传,将五十多首诗词,谱上曲广为流传。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脍炙人口的歌曲,同学们来听一首歌曲,谈谈你的感受。
同学们听过之后感觉激情澎湃,热血沸腾,就想要自己也拿上钢枪,保卫祖国,保卫人民赶走侵略者。
这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文化,为什么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这首歌曲依然能传唱至今呢?
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我们都应保持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
不论是中优秀传统化,革命文化还是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他们是割裂开的吗
他们都是一脉相承,都是我们中国特色独有的精神标识,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
出示: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为什么要传承中华文化?)
环节(二)文化自信
自古至今,中华文化都是我们中国人民创造出来的智慧结晶。
古有四大发明,今有新四大发明。你知道新四大发明都有哪些吗
这些令人赞叹的新四大发明是中国力量中国智慧的体现,这些科技成果也推进了文化的发展,让我们的文化更有底气,更有自信。
出示:为什么坚定文化自信?
这些新四大发明,是一些外国友人评出来的,想要带回自己国家的新四大发明。
除了外国人来到我们中国,了解四大发明,我们的文化也走向世界。
汉语桥、孔子学院、中国文化的兴起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中国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在一定程度推动了不同文化和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充满认同感和自豪感。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建立自己的文化自信,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激发大众学习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出示:如何增强文化自信?(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些国家有优秀的文化,我们要学习他们,让我们的文化更丰富,更灿烂。
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也形成了代代相传的中华美德。
环节(三)中华美德
感受中华美德的分享
课下老师也让同学们收集一些美德故事
请三位同学来分享,我们一起来感受美德的力量。
三位同学的介绍让我们看到我们的中华美德得以传承。我们看到无论是爱岗敬业,忧国忧民,还是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永不褪色的价值,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生活习惯,深刻的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出示:为什么弘扬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日用而不觉
在我们的身边就时时刻刻存在着美德的体现,举个例子
同学们在生活中都善于发现,而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我也希望同学们能将诚信、友善、爱国、孝亲敬长、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美德传承下去。做一个有美德基因的好少年。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来梳理一下我们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又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华文化我们要积极传承下去,代代守护。
坚定文化自信,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去诠释什么是爱国什么事敬业什么是尊敬师长什么是诚信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诠释什么是中华美德。
只有做到这样,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定会成为祖国壮丽的画卷。
作业
注重家人 注重家庭 注重家风
通过今天的学习,结合你所学的知识说一说新时代我们为什么要传成家风?
家风是家庭精神的内涵中华文化的血脉,也是我们中华家庭美德的表现,课下作业找一找你的家风,并和大家分享。
七、教学评价设计:
主要针对“教”与“学”过程的评价:现场提问、代表发言、同学互评、教师点评和提交作业等方法进行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现场提问、代表发言、同学互评是现场评价,提交作业是课后评价。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1.突出教学目标,围绕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并实施教学,让课堂变得高效。
2.通过小组讨论,强化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这过程启用现场评价。
3. 实现从预设到生成性教学,强调生成性评价,让学生加深对文化发展的实质的认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