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
…………………………………………………………………………
.
………………
.

……………………………

……………………………
线
………………………………
.
……………………………………………………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二框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
学习札记
)【学习目标】
1.明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理解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2.了解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过程,懂得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知道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意义;
3.能够理解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所进行的艰辛探索。
【重点难点】
重点: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难点: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意义
【学习过程】
[自主感知] P25—29
(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2.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
(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3.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意义?
4.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深入探究]
光影中的世界记录着人们的喜怒哀乐,更承载着时代的不断变迁!认真观察下列图片:
分析上述四张图片所反映的这一历史时期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6分)
[拓展运用]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二 1958年6月《人民日报》社论写道:“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用最快的速度实现共产主义。”
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角度看,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什么?(6分)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做法的错误所在,并说明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4分)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单项选择(每道题3分)
1.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
A.新政协的召开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明确将中共八大作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这是因为中共八大( )
A.客观分析了当时的国内形势与主要矛盾的变化
B.实现了工作重心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变
C.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全面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
3.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是(  )
①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②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③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课堂作业】整理005导学案,完成005学科练
【预习指导】预习第三课第一框《伟大的改革开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