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反对党八股(节选)作者:毛泽东一、作者简介:毛泽东二、时代背景三、积累8个成语释义四、梳理结构、概括段意五、课文怎样论述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 用了哪些主要的论证方法?六、第一段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七、研究第一至六条罪状,在具体罪状中,你会发现作者对单个罪状的安排也有比较严密的逻辑性。请结合课文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八、党八股第六条罪状的内容与前后文有什么联系 九、有人评价本文“结构严密,逻辑性强”,请从行文思路和主体内容安排方面来分析。十、本文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这些比喻灵活多样,富于变化。试加以分析。十一、巩固练习1. 筛选整合文章相关信息,理清文章行文思路。2. 学习本文边破边立、分项列举的论证方法,了解破立之间的过渡和照应。学习本文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3. 了解党八股的危害,在写作中避免这种现象。一、作者简介:毛泽东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袖,伟大的诗人。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他的诗词作品以崇高的革命感情、遒劲的创造力量、奇美的艺术思想、豪华的韵调辞采,形成了中国悠久的诗史上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代表诗词有《七律·长征》《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卜算子·咏梅》等。他的文章则立意高远、生动活泼、旁征博引、善于用典、说理透彻、针对性强、能解决实际问题。代表作品有《纪念白求恩》《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别了,司徒雷登》等。《反对党八股》是毛泽东同志于1942年在延安干部会议上的讲演。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困难时期,这就需要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要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更加团结统一和更加巩固。二、时代背景整风运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的。毛泽东发表这篇文章后的第三天,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宣布党八股的死刑》的文章。本文节选的是《反对党八股》中的第9~18节。历史上既有韩愈的“文以载道”,也有“八股取士”,文艺风潮自古以来与政治经济脱不开关系,接下来让我们欣赏一下伟大的毛主席提出的文风思潮。在整风运动中,毛泽东以反对宗派主义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分别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和《改造我们的学习》三种报告,作为整风的纲领性文件。延安整风历时三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八股文,原为明清时代科举制度规定的一种应试文体。它要求应考人读一定的书,学一定的注疏(主要是朱熹的注),按规定规格写文章,连字数都有限制。每篇文章都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构成,合起来共八股。这种八股文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是僵化的,束缚着人们的思想。五四运动的一个巨大功劳就是打倒了老八股。但不久,一部分资产阶级文人盲目崇洋,兜售西方教条,鲁迅先生把那些洋教条、程式化了的表现形式称为“洋八股”。党八股指革命队伍中某些人所写的文章,对于事物不加分析,只是搬用一些革命的名词术语,言之无物,空话连篇,如同“八股文”,所以称之为党八股。政论文政论文是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议论文。形式多样,范围广泛,具有一定的政治倾向。凡是对时政问题进行议论说理的文章,都属于政论文的范畴。①富有鼓动性;②词语多具宏观性,频繁使用政治术语;③句型单一,连接成分少,句与句之间没有明确的逻辑关系。三、积累8个成语释义①量体裁衣:②装腔作势:③无的放矢:④莫名其妙:按照身材尺寸裁剪衣服,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办事。故意做作,装出某种情态。没有目标乱射箭,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明确目的,或不切合实际。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难以理解(名:说出)。也作莫明其妙。⑤对牛弹琴:⑥面目可憎:⑦津津有味:⑧祸国殃民:使国家受害,人民遭殃。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面貌神情卑陋,使人看了厌恶。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现在也用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全文采用 的论证结构四、梳理结构、概括段意(1)引论部分(提出问题):(2)本论部分(分析问题):(3)结论部分(中心论点):第1自然段,指出党八股有八大罪状。第2~9自然段,列举党八股八大罪状,论证其危害和纠正的方法。第10自然段,必须抛弃党八股,采取生动活泼新 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总分总文章的主体部分是怎样排列党八股八大罪状的 1.空话连篇,言之无物—内容问题2.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态度动机问题3.无的放矢,不看对象—群众观点问题4.语言无味,像个瘪三—语言问题5.甲乙丙丁,开中药铺—表现形式问题6.不负责任,到处害人—写作态度问题7.流毒全党,妨害革命8.传播出去,祸国殃民前六条造成的严重危害后果内容空洞动机不纯目的不明缺少文采形式主义责任心不足思想内容语言形式表现根源危害【思路整合】反对党八股(节选)①首先提出本段论点: 。②其次分析批判“空话”的两种表现形态:第一是 。后果是“ , ”。产生原因是“ ”。然后以___________________ __为范例,一褒一贬,从正反两方面说明战争时期尤其需要简短和精粹的文章。③再次通过承上启下,辩证地指出 也不好,因为“ ”。然后用作为例证,并引用俗语“ ”和“ ”,说明文章长短要服从内容的需要。④最后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空话连篇,言之无物。长而空懒婆娘的裹脚 又长又臭下决心不要群众看斯大林的演说和老爷的文章短而空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长篇巨著《资本论》五、课文怎样论述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 用了哪些主要的论证方法?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战争时期固然需要短文章,但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思考:试以第一条罪状为例,简析其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及效果。①比喻论证,如把某些长文章比作“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生动形象,既幽默风趣,又充满讽刺意味。②举例论证,如文中举了斯大林的演说和《资本论》的例子,这些典型事例的论证使论点更加令人信服。③对比论证,如把斯大林的演说和有些老爷的文章进行对比,使观点更加鲜明。④引用论证,引用俗语“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说明长和短的原则应“看情形办理”,通俗易懂。六、第一段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①提纲挈领,总领全文。②第一段也是全文的第一部分,提出本文的中心论题:分析党八股的坏处。③并说明写作方法和思路是“以毒攻毒”——即从八个方面来揭露党八股的罪状。七、研究第一至六条罪状,在具体罪状中,你会发现作者对单个罪状的安排也有比较严密的逻辑性。请结合课文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罪状 表现 危害性 根源 正确主张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长而空短而空 欺负幼稚的人,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 下决心不要群众看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装样子故意吓人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 依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实事求是禁绝一切空话,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不能反映真理,而是妨害真理罪状 表现 危害性 根源 正确主张无的放矢,不看对象 标语中“工人”的写法 不要老百姓看 不看对象 做宣传要看对象语言无味,像个瘪三不能为群众办好事 不肯下苦功去学习语言一套“学生腔”,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下苦功向民间、外国、古人学习语言中有用的东西罪状 表现 危害性 根源 正确主张甲乙丙丁,开中药铺 罗列数字,堆砌概念学会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去观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不负责任,到处害人 随随便便,不预先研究与准备;文章写好后也不多看几遍 到处害人改正责任心薄弱的坏习惯引导人家做概念游戏,不去思考事物的本质,满足于现象罗列形式主义责任心薄弱思考:上述第一至六条的剖析都有共同的思路和特点,试作归纳说明。①从对每一条罪状的剖析来看,基本上按照先提出问题(摆情况),然后分析问题(挖根源、揭目的、论危害),最后解决问题(提办法)的思路来安排的。②有条不紊,逐层深入,先破后立,破中有立。③在破和立之间用了过渡的词和句,内容前后照应,环环相扣。八、党八股第六条罪状的内容与前后文有什么联系 ①这段内容上在整篇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主要讲写作态度和造成后果的问题。②“不负责任”是产生上述五条罪状的根源。③“到处害人”则是它的必然结果。具体就是第七条罪状“流毒全党,妨害革命”和第八条罪状“传播出去,祸国殃民”。本文深刻地揭露了党八股的罪状和它对革命工作的危害,阐明了要使革命精神获得发展,必须抛弃党八股、树立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列主义文风的重大意义。概括文章观点九、有人评价本文“结构严密,逻辑性强”,请从行文思路和主体内容安排方面来分析。①从全文来看,采用“总分总”结构。课文第1段就揭示了全文论述的中心,即党八股的八大罪状,然后逐段列出罪状加以剖析,最后一段总结全文。②主体部分八大罪状,第一至三条指向思想内容,第四、五条指向文章形式,第六条挖根源,第七、八条讲危害及后果。③全文在批判每一条罪状时,一般都是按照提出问题(摆情况)、分析问题(论危害、挖根源)、解决问题(提改正方法)的层次结构进行论证的。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博览群书和读书贵专,你认为哪一个更重要?请以“博览群书,涉猎广博”(正方)与“读书贵专,求精求深”(反方)为题辩论。假如你选择“读书贵专,求精求深”一种,写一篇辩论词,学习和借鉴《反对党八股》高超的写作艺术。本文在批判每一条罪状时,一般都是按照提出问题(摆情况)、分析问题(论危害、挖根源)、解决问题(提改正方法)的层次结构进行论证的。针对情境任务中的问题,采用本文边破边立的方法写一段文字,不超过300字。拓展: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摆现象:挖根源:论危害:提办法:(请问对方辩友)不辨书之好坏而读之,泥沙俱下,有何益?倘若读书的数量能决定一个人的文化素养的话,那么整天痴迷于网络低俗小说的人,就是天下文化素养最高的人了。显然不是。“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读书也是这样,贵精不贵多。无选择地读书,并不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甚至会让你在高质量与低品质的不断切换之中,模糊了界限,降低了辨别力,迷失了自我。可见,“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精读才是读书的要旨。十、本文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这些比喻灵活多样,富于变化,而且用得生动恰切。试加以分析。①从所用的喻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看:有歇后语,如“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有俗语,如“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有地方方言,如“瘪三”;有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如“洗脸”“中药铺”;还有成语,如“无的放矢”等等。②从比喻的方式看,有用一个喻体来比方一个本体(被比方的事物)的:有用一个喻体来比方一个本体的,如用“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比喻长而空的文章;有用两个喻体来比方一个本体的,如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比喻写文章要从实际出发;还有用三个喻体来比方一个本体的,如用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交朋友要彼此知心来比喻写文章要看对象。③这些比喻大大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说服力。延安整风运动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为了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纠正党内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毛泽东于1941年和1942年,分别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报告,号召全党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延安整风运动从1942年开始至1945年春季结束,共计3年多时间,分两期进行:第一期整风学习带有试点性质,参加这次整风学习的干部,共约四五千人。第二期自1943年7、8月间至1945年4月,近两年时间,这是延安地区和陕甘宁边区全体党员干部普遍参加整风运动的阶段。参加这一期整风学习的干部,共计1万2千余人。通过延安整风,使全党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使干部在思想上大大地提高一步,使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学习与体会:国家为何如此重视文风建设?古人云“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文风既是党风问题,也是世风问题;它既反映作者的文化理论修养水平,也反映作者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体现作者的综合素质,甚至体现整个社会的精神气质。它不仅仅是个语言问题,而首先重要的是对客观事物的态度问题,是世界观方法论问题。所以,无论从哪种意义上讲,文风问题是关系到党的作风建设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文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一贯传统:邓小平同志历来注重务实,反对不实文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主题发言,对倡导新时期良好的文风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江泽民同志在党的作风建设上明确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重要思想,一再强调要纠正不良文风。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改进学风和文风,精简会议和文件,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对弄虚作假”。习近平同志更是重视文风建设,不仅发表了“努力克服不良文风,积极倡导优良文风”的讲话,并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文风建设的要求。十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从“打铁还需自身硬”到“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到“撸起袖子加油干”,这些“金句”折射出“习式语言”的独特风格。在讲生态与发展的观点,习近平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讲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他用“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的人才知道”;在新年贺词中,他吸收“点赞”“蛮拼的”“世界那么大”等网言网语,赋予其新意义,激发了正能量。在谈到合作共赢,习近平用了“全球采集”。对东南亚朋友讲“水涨荷花高”,对非洲朋友讲“独行快,众行远”,对欧洲朋友讲“一棵树挡不住寒风”,对中国人讲“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不同的表达,说明同一个道理,既“各美其美”,又寻求“最大公约数”,展现了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气度与自信。(节选自辛识平《“习语”何以近人》)1.“习式语言”有什么特点?试简要分析。①运用比喻(“老虎”“苍蝇”),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有亲和力。②运用俗语,把“高大上”的施政理念转化为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的话。③合理引用,融通中外,富有感召力。2.“习语”继承了《反对党八股》中的哪些文学主张?①禁绝一切空话,语言应短而精粹有力。②做事习文坚持实事求是,并且要看对象。③学习民间的、外国的、古人语言中有用的东西。(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八股文,也称“八比”,原为明清时代科举制度规定的一种应试文体。它要求应考人读一定的书,学一定的注疏(主要是朱熹的注),按规定规格写文章,连字数都有限制,考生只能按照题目的字数敷衍成文。每篇文章都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构成,后四个部分中,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股。3、根据本段内容,请给“八股文”下个定义。(注意属类、要求、构成)八股文是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构成,有规定规格和字数限制的明清时代科举制度规定的一种应试文体。明朝宋濂形容八股选出来的人才:“与之交谈,两目瞪然视,舌木强不能对。”由此可见,八股文的危害极大,严重地① ,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同时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愤慨地说:“八股之害,甚于焚书。”科举制度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虽然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② ,科举制终于灭亡。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舞弊之风愈演愈烈第①处,由上下文“明朝宋濂形容八股选出来的人才:‘与之交谈,两目瞪然视,舌木强不能对。’由此可见,八股文的危害极大,严重地”“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可知,此处是阐述八股文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可填“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之类的句子。第②处,由上下文“虽然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科举制终于灭亡”可知,此处是阐述“科场舞弊”的危害,可填“舞弊之风愈演愈烈”之类的句子。追赶时间的人,生活就会宠爱他;放弃时间的人,生活就会冷落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