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学案(含答案)-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九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学案(含答案)-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
第九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一、考标和考情
课标要求 考情概览
年份 试题类型 考查考点
1.识别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不同的调解方式,明确调解制度的特点和程序 2.列举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经济仲裁等仲裁形式,明确仲裁制度的特点和程序 3.解析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特点和程序 2023北京高考真题 选择题 考查认识调解与仲裁 解析三大诉讼
2023浙江高考真题 选择题 考查认识调解与仲裁
2023湖南高考真题 选择题 考查解析三大诉讼
2022山东高考真题 选择题 考查认识调解与仲裁
2022浙江高考真题 选择题 考查严格遵守诉讼程序 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解析三大诉讼
2023全国、江苏、广东高考真题 选择题 考查认识调解与仲裁 解析三大诉讼
二、学习目标
三、复习过程
第一框 认识调解和仲裁
(一)以和为贵选调节
1.多元解决纠纷的方式
(1)多元方式
①发生纠纷时,人们往往先自行协商,通过和解达成合意,解决纠纷;
②无法和解时,人们还可以通过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纠纷。
③相比之下,调解往往成为当事人解决纠纷的优先(≠最佳)选择。
【知识拓展】和解
(1)和解的特征:没有外力介入;当事人可以充分发挥自主性,纠纷解决往往更为彻底、投入成本相对低、社会效益相对高。
(2)适用范围:私密性较强、争议标的额不大或对抗程度不高的纠纷。
2.调解(重点)
内涵 通过第三方的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就是调解。
类型 诉讼调解 人民法院主持的调解,目的是使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人民法院根据调解协议制作的调解书在当事人签收后,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诉讼外调解 人民调解(伟大的东方经验) (1)含义: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下的调解 (2)原则:①尊重当事人的权利。 ②不得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不收取任何费用 (3)效力: ①人民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具有法律效力,应当按照约定履行。 ②自调解协议生效起30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能力。(司法确认后有强制执行力)
行政调解 (1)含义: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产生的行政争议;主要适用于民事纠纷或轻微刑事案件中的纠纷。比如,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民间纠纷引起的打击斗殴或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情节轻微的 (3)效力: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不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仲裁调解 含义:指在仲裁庭的主持下,仲裁当事人在自愿协商、互谅互让基础上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一种制度。 效力:达成的调解协议,应当制作调解书或者裁决书,具有法律约束力(不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作用 有利于: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便捷经济选仲裁
3.仲裁
(1)含义:仲裁是仲裁机构作为第三方依据法律、法规、行业规则、习惯等对纠纷进行居中裁决的活动。
(2)优点:可以借助行业内的专业力量与灵活便捷的程序设置,较为高效便捷地解决纠纷,具有自愿性、专业性、灵活性、快捷性、经济性等特征。
(3)分类:商事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农村承包合同纠纷仲裁等。
(4)商事仲裁(重点)
适用范围 当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双方可以将其提交仲裁机构进行商事仲裁。
不能仲裁 下列纠纷不能仲裁: (一)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 (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商事仲裁制度 ①或裁或审:在商事仲裁与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 ②协议仲裁:当事人申请仲裁,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 ③不公开审理:仲裁程序比较灵活,仲裁审理一般不公开进行(≠不开庭)。 ④一裁终局:一裁终局,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原因(理解即可) 商事仲裁的适用对象主要是商事交易领域的经济纠纷,该类纠纷不仅涉及大量商业秘密,而且纠纷当事人大多为同在某一领域内长期从事交易活动的特定主体,发生争议后双方都希望尽快妥善、快捷、经济地解决,以尽快恢复交易,不希望纠纷在行业内过分扩散,而对现行或后续商事活动产生不良影响。
4.事仲裁与劳动争议仲裁的区别(重点)
商事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
适用范围 解决的是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的纠纷 解决的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争议
与诉讼的关系 或裁或审,二选一 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诉讼的前置程序,劳动争议诉讼不经仲裁程序,不得直接向法院诉讼
申请 申请必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需要双方都同意) 当事人双方不需要事先订立仲裁协议(不需双方都同意)
效力 实行“一裁终局”制度,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并非终局(有限的终局裁决),当事人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框 解析三大诉讼
(一)诉讼及其特点
1.诉讼
(1)含义 俗称“打官司”,它是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
(2)地位 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主导地位)
(3)特点 ①公权性 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
②程序性 人民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严格遵守法定程序解决纠纷
③强制性 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④终局性 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确定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终局的
(4)要求 必须严格依法进行
2.诉讼法:①含义:用于调整诉讼法律关系,规范诉讼活动与程序的法律。
②类型: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
(二)诉讼的主要类型——三大诉讼(重点)
主要区别 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
性质 民事案件(纠纷) 行政案件(纠纷) 刑事案件(纠纷)
诉讼目的 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 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 解决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犯罪、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的问题
诉讼主体 (提起主体) 双方当事人都可以提起诉讼 只能是由行政相对人提起诉讼,行政机关始终处于被告地位 除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诉讼外,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举证原则 一般谁主张谁举证 (过错、过错推定、无过错) 特定情况下举证责任倒置 行政机关负有举证责任 公诉案件中有人民检察院(即公诉人)举证,自诉案件中由自诉人举证,但被告可以提出自己罪轻或无罪的材料为自己辩护
法律适用 主要适用民法典和民事诉讼法 主要适用行政法律、法规和行政诉讼法 主要适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
【名词点击】行政相对人 自诉 公诉 详见教材P87
行政相对人: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机关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权益受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影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自诉:是指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为了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
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依照相关法律规定,代表国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
【拓展补充1】刑事诉讼
(1)我国的刑事诉讼分为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公诉案件由人民检察院提起,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通常刑事案件采取公诉为主、自诉为辅的原则。
(2)自诉案件包括以下三类:(一般了解)
①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是包括未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侮辱、诽谤案;未致人死亡的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件;未致人重伤死亡的虐待案与侵占案四类。
②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主要指犯罪事实清楚、情节较为轻微,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及拘役、管制等较轻刑事案件,如仅造成轻伤的故意伤害案、非法侵入住宅案、重婚案、遗弃案。
③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求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不予
【拓展补充2】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1)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2)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以上:由于这种损害赔偿的诉讼请求是在刑事诉讼中提出并附带解决的,因此称作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拓展补充3】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四、复习反思
1.请尝试画出本框学习的思维导图或概念图
请查找问题、记录或指出自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并写下你需要何种帮助
写下你学习本框的收获或心得体会,并于其他同学分享
五、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无救济则无权利。”权利需要得到保护,当发生纠纷时,法律提供了多种救济途径。下列救济途径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A.某公司营业执照被市场监督管理局吊销,该公司只能向法院提起诉讼
B.张某与祁某因购车发生纠纷,双方约定了仲裁,张某遂提出仲裁申请
C.赵某与吴某因子女监护问题发生纠纷,双方约定了仲裁,赵某遂提出仲裁申请
D.孙某夫妇因离婚财产分割发生纠纷,双方约定了仲裁,故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
2.(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张某和李某系夫妻,育有二子(张甲和张乙)一女(张丙),张某、李某与张甲(残疾且失业)共同生活,2023年1月5日,张某过世,家人准备继承其遗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因张某未立遗嘱,李某可对法定继承的顺序和份额做出安排
②无论张某订立遗嘱还是遗赠,应当为张甲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③若对遗产分割有异议,张乙可以申请人民调节委员会进行调解
④若不满自己遗产份额,张丙可通过诉讼或仲裁方式解决争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3·湖南·统考高考真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公益诉讼制度捍卫公共利益,从顶层设计到实践落地,从局部试点到全面推开,受到广泛关注。以下案例属于公益诉讼范畴的是( )
①某医疗科技公司诉某健康科技公司名誉权纠纷案
②陈某在某世界自然遗产地“金顶摩崖”刻字案
③孙某与某通信公司隐私权、个人信息保护纠纷案
④罗某侵害抗美援朝“冰雕连”英雄烈士名誉、荣誉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3·浙江·高考真题)即将参加高考的小白碰到麻烦事:楼上邻居家小学生每晚8点跳绳半小时;学校未经许可将其侧面照片用于招生宣传片,同学议论她爱出风头;妈妈怀疑她早恋,查看她手机上的聊天记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邻居小学生的行为属于行使不动产权利,是正当的
B.学校未经小白许可使用她的侧面照,即使不以营利为目的也构成侵犯肖像权
C.父母有权对子女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和引导,查阅子女手机不构成侵权
D.解决小白与妈妈的纠纷,可以选择便捷经济的仲裁途径
5.(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吴某家住西城区,在东城区经营一家炒货店,经调查认定,吴某在经营中存在虚假宣传事实,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相关规定。据此,东城区市场监督局对吴某作出行政处罚。吴某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本案由东城区市场监督局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②吴某可以委托一至二名律师作为诉讼代理人帮助自己诉讼
③本案既可以由东城区人民法院管辖,也可以由西城区人民法院管辖
④吴某如果对判决不服,还可以采取行政复议方式解决争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主观题
6.(2023·江苏·统考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丁某(出租方)与15岁的赵某(承租方)于2022年8月25日签订《车辆租赁合同》,合同约定:丁某自2022年8月25日17时起将车辆交付给赵某使用,至2022年8月26日17时收回。租金共计人民币550元。
赵某在租赁车辆期间因操作不当造成车辆损坏。丁某认为,赵某损坏车辆造成损失,必须进行赔偿。赵某的父母认为,赵某所签合同没有经过父母同意或追认,丁某不应该出租车辆给赵某,责任应该由丁某承担。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双方决定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
如果你是调解员,请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就该案中各方的法律责任进行简要分析。
7.(2023·广东·统考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 2022年12月15日,甲方(××预制菜有限责任公司)与乙方(××商场)签订预制菜买卖合同,合同金额100万元,交货时间为2023年1月5日,任何一方违约,违约方须向对方支付违约金11万元。合同签订后,乙方如约向甲方支付了定金10万元。后因临近春节,预制菜价格上涨,2022年12月25日,甲方致电乙方要求提价,乙方不同意,甲方遂要求解除合同,乙方亦拒绝。合同期满后,甲方未履行合同义务,乙方单方面向其所在地A市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甲方承担违约金并双倍返还定金。
结合材料二,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回答:A市仲裁委员会是否应当受理?乙方要求甲方承担违约金并双倍返还定金是否合法?请分别说明理由。
8.(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张系成年人,为做生意向父亲老张借款10万元,在借条中承诺3年后归还。借款到期后,老张见小张生意红火,便要求小张还款。小张以父母有义务帮助扶持自己为由拒绝还款,并表示如果一定要还款则以后不照料老张的生活。老张无奈之下向人民调解委员会中请调解。
假如你是人民调解员,请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小张的做法和说法的不当之处,并给当事人提出两条解决纠纷的建议。
9.调研卷 (养狗侵权案|2024·河北石家庄8月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6月,张先生在接女儿放学回家的路上,其女儿不幸被路边跑出的一只花斑狗咬伤小腿,被送往医院治疗,共花去医药费5600元。后经调查得知,这只狗原系附近小区住户孙女士所饲养,后因孙女士怀孕生子,狗被遗弃了,这只狗之后无人管理,成为了流浪狗。(案例事实)
张先生找到孙女士,协商赔偿事宜,孙女士表示其已经将该狗遗弃,拒不赔偿。无奈,张先生代理其女儿将孙女士诉至人民法院,要求孙女士赔偿其女儿的医药费共计5600元。(张先生的主张)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说张先生的主张能否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并说明原因。(10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B:仲裁是解决纠纷的有效途径,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B符合题意。A: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是两个并行的法律救济制度。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制度,是在行政诉讼之前进行的。而行政诉讼是司法救济,由人民法院作出诉讼裁决,是最终的解决办法,“某公司营业执照被市场监督管理局吊销,该公司只能向法院提起诉讼“表述不准确,B说法错误。C:《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规定,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不能仲裁,C说法错误。D:依据仲裁法的规定,离婚纠纷不适用仲裁法规定,所以不能申请仲裁解决纠纷,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2.【答案】C
【解析】①:因张某未立遗嘱,按法定继承对遗产进行安排,①错误。②:因张甲残疾且失业,无论张某订立遗嘱还是遗赠,应当为张甲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②正确。③:若对遗产分割有异议,张乙可以申请人民调节委员会进行调解,③正确。④:仲裁程序要解决的是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的纠纷,然而遗产继承纠纷是基于特定身份关系而产生的,不在仲裁法调整的范围内,④错误。故本题选C。
3.【答案】C
【解析】①③:民事诉讼是指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诉讼。某医疗科技公司诉某健康科技公司名誉权纠纷案,孙某与某通信公司隐私权、个人信息保护纠纷案,属于民事诉讼,①③不符合题意。②④:公益诉讼制度的法律依据是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在没有前款规定的机关和组织或者前款规定的机关和组织不提起诉讼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陈某在某世界自然遗产地“金顶摩崖”刻字案,罗某侵害抗美援朝“冰雕连”英雄烈士名誉、荣誉案,属于公益诉讼范畴,②④正确。故本题选C。
4.【答案】B
【解析】A: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邻居小学生的行为已经影响到相邻关系的学习和生活,A错误。B:学校未经小白许可使用她的侧面照,即使不以营利为目的也构成侵犯肖像权,B正确。C:父母有权对子女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和引导,但未经同意查阅子女手机构成侵权,C错误。D:解决小白与妈妈的纠纷,最好方式是自行协商,通过和解达成合意,解决纠纷,而不是选择便捷经济的仲裁途径,D错误。故本题选B。
5.【答案】A
【解析】①:行政案件原则上,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该案例中东城区市场监督局对吴某作出行政处罚,应由东城区市场监督局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①正确。②:行政诉讼代理人,是指依照法律规定,或由法院指定,或受当事人委托,以当事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范围内为当事人进行行政诉讼活动,但其诉讼法律后果由当事人承受的的人。《行政诉讼法》第29条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为诉讼”。因此,吴某可以委托一至二名律师作为诉讼代理人帮助自己诉讼,②正确。③:本案应由东城区基层人民法院管辖,③错误。④:对法院判决不服不能申请行政复议,但依法可提起上诉和再审程序,④错误。故本题选A。
(二)主观题
6.【答案】①承租人赵某在签订合同时未满18周岁,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签订合同的行为未经过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和追认,原告丁某与被告赵某签订的《车辆租赁合同》应为无效合同,丁某不应该出租车辆给赵某。
②被告赵某在租赁车辆期间因操作不当造成车辆损坏,存在过错,但被告赵某系未成年人未取得驾驶证,丁某签订《车辆租赁合同》时未对其驾驶资格进行审查便将车辆向其交付,也存在一定的过错,但是,综合考虑本案情况,被告赵某的过错程度较大。
③“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对于原告丁某主张的损失赔偿,应由被告赵某的父母承担大部分责任。
7.【答案】(2)①商事仲裁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乙方单方面向其所在地A市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A市仲裁委员会不会受理。②甲乙双方在意思表示一致的基础上订立了合同,合同成立并有效,甲方不能单方面解除合同。合同期满后,甲方未全面诚信履行合同,应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既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违约金和定金罚则不能同时运用,所以乙方要求甲方承担违约金并双倍返还定金的要求不合法,可以要求甲方支付违约金返还定金。
8.【答案】①履行是合同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实现各自权利义务的行为。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小张系成年人,为做生意向父亲老张借款10万元,在借条中承诺3年后归还,应该履行合同义务,到期还款。
②父母对丧失劳动能力、尚在读的、确无独立生活能力和条件的成年子女负有抚养义务,但父母对具有独立生活能力和条件的成年子女一般是没有抚养义务的。小张认为父母有义务帮助扶持自己的说法错误,应及时把借款还给父母。
③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小张以还款为由拒绝照料老张生活的做法是错误的,必须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
④建议: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通过民事诉讼解决纠纷。
9.【模型运用 】解题思路
第一步,寻找法律依据。找出与此案件相关的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过错责任原则】
依照法律规定推事实:张先生在接女儿放学回家的路上,其女儿 分析:本案中这只咬人的狗原系孙女士不幸被路边跑出的一只花斑狗咬伤小腿……这 所饲养,孙女士对这只狗负有管理责只狗原系附近小区住户孙女士所饲养……这只 任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过错推定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 快主误生力突破
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我也收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无过错侵权责任原则】
第二步,寻找事实依据。分析此案件中当事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相关法律规定。
第三步,得出结论。如果构成侵权,应写出侵权一方侵犯了民事主体什么权利及应承担什么责任。张先生的主张能够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孙女士应当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赔偿张先生女儿的医药费。
【答案】张先生的主张能够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1分)孙女主构成侵权,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错、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2分)为了对某些群体的合法权利给予特殊保护,维护社会公平,民法典还规定了过错推定与无过错度在。其中,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适用无过错侵权责任原则,由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4分)在本案中这只咬人的狗原系孙女士所饲养,孙女士对这只狗负有管理责任,因其遗弃这只狗导致狗咬秀就先生的女儿,孙女士应当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赔偿张先生女儿的医药费。(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