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不乱扔》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课题 我喜欢哪种情景不只是为了干净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二年级教材分析 《我们不乱扔》的主题是公共卫生,聚焦“不乱扔”这一日常行为习惯,结合《中小学生守则》的相关规定,引导学生了解讲究公共卫生的原因,反思自己是否存在不讲究公共卫生的行为,认识到讲究公共卫生是一种文明习惯,还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指导学生的日常行动。 “我喜欢哪种情景”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意识到干干净净的地方才能让人产生舒舒服服的感觉,从而体会到讲究卫生的重要性。 “不只是为了干净”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白保持环境卫生不只是为了干净,更是一种责任和文明素养的体现。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感受干净整洁的美好环境带给人的愉悦,认识到保持公共卫生的重要性。懂得爱护公共场所环境卫生人人有责,初步树立保持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的意识。道德修养:知道保护公共场所环境卫生是公民的责任,是遵守公共场所规则、讲文明的表现。初步树立公共卫生意识。在对比交流中,感受干净的公共环境让人身心愉悦。法治观念:懂得保护公共环境卫生,不仅让人身心愉悦,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文明素养。通过合作交流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树立保护公共卫生的意识,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健全人格:从“秋游”绘本情境中的王勇这个正面形象,学习他处处保持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引导学生理解不乱扔垃圾并非是一时的行为,更是一种文明习惯是每个人的责任。责任意识:引导学生认识到不乱扔垃圾、保护公共卫生的重要性及意义。学习保护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的方法,养成爱护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的习惯,用自己的行动保护美好家园。重点 在对比中感受干净整洁的美好环境能带给人愉悦的感受,了解身边乱扔垃圾的不良行为,懂得保持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的重要性。难点 知道不乱扔垃圾、保护公共场所环境卫生是遵守规则、讲文明的表现。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激趣导入新课1.素材:垃圾大搜索2.想一想,说一说(1)视频中的班级卫生怎么样?(2)你们喜欢这样的班级吗?为什么?(3)地面上的垃圾都是谁扔的?(4).你们在班级是怎样做的?有没有往地上扔过垃圾呢?3.小结并板书课题:我们不乱扔 观看视频文本学习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指名回答补充回答齐读课题 用视频《垃圾大搜索》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能够反思自己的班级垃圾情况。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一:我喜欢哪种情景1.文本学习:美好的环境人人爱,脏乱的环境使人不愉快。环境的好坏与人们的行为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公共场所活动时,我们应该公共维护环境的干净、整洁。2.图片:+文本学习:观察下面的图片,把你喜欢的勾选出来吧!(1)第二幅图(2)第二幅图(3)第一幅图3.提问: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地方也是干干净净的,让人觉得很舒服呢?4.表格+文本学习:在下面的框里展示一下吧!可以写一写、画一画、贴一贴5.图片+文本学习:人人喜欢的地方(1)干净整洁的图书室(2)干净的教室(3)干净整洁的街道(4)干净整洁的公园(5)干净整洁的超市(6)干净整洁的小区6.素材:特种教室-图片教学环节二:不只是为了干净1.图片+文本学习:秋游中的行为说一说情境中每个人的行为,哪些可取,哪些不可取。(1)老师说秋游时要带上一个垃圾袋!点赞(2)不用,就扔在这儿,吃完再说!(3)应该把垃圾放在垃圾桶里。 点赞(4)看我坐的飞机飞的多高!(5)王勇,走啦! ?(6)把垃圾捡干净再走吧! 点赞(7)应该放在哪里呢? 看球!2.文本学习:王勇的哪 些行为值得大家学习每个同学心中都在默默地为王勇同学点赞,出门带上垃圾袋,垃圾扔进垃圾桶,离开时带走地上的垃圾。3.思考:如果你是王勇,你会如何处理手中的垃圾呢?我会先给垃圾分类,再按照垃圾箱上的标志把垃圾分别投入对应的垃圾箱。4.表格+文本学习:你知道在秋游中还有什么其他注意的地方吗?记录下来和同学分享一下吧!图片+文本学习:致敬环卫工人是谁的努力让公共场所变得干净?6.图片+文本学习:下悬崖捡垃圾环卫工人冒着生命危险在保护我们的环境。所以我们不乱扔不仅仅是保护环境,不仅仅是文明、责任,更是对劳动者的尊敬。7.素材:保洁员悬在千米绝壁上捡拾垃圾教学环节三:垃圾分类1.图片+文本学习:乱丢垃圾的危害乱丢垃圾有什么危害呢? (1)垃圾污染水体(2)占地过多(3)污染空气(4)污染环境(5)传染疾病2.素材:生活垃圾危害3.文本学习:保护环境在公共场所活动,尽量不要产生垃圾。如果产生了垃圾,要自觉把垃圾带走,并分类投放。这样不仅干净,更是文明的做法,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4.图片+文本学习:为什么垃圾要分类?一是减少污染如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二是资源循环使用,变废为宝,生活中30%的垃圾可回收利用。5.图片+文本学习:可回收垃圾:是指回收后经过再加工可以成为生产原料或者经过整理可以再利用的物品。6.图片+文本学习:厨余垃圾:是指在食品加工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剩菜剩饭、菜梗菜叶、瓜果皮核、废弃食物、废弃食用油脂。7.图片+文本学习: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生活的废弃物。8.图片+文本学习:其他垃圾指的是对环境危害比较小,但是又没有再次利用价值的垃圾,除了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之外的垃圾,有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各种难以进行回收的垃圾。9.素材:垃圾分类 10.文本学习:垃圾分类的好处(1)减少垃圾量垃圾分类,去掉能回收的和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50%。(2)减少污染废弃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害物质,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3)垃圾资源化1吨废塑料可炼600公斤的柴油,1吨废纸可生产好纸800公斤,可以少砍17棵大树,并减少35%的水污染。11.图片+文本学习:文明小测验:让我们把垃圾送回家吧12.文本学习:文明小诗我们不乱扔,时时讲卫生,处处讲文明,人人有责任。13.表格学习:好习惯伴我行 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思考回答指名回答学习文本思考回答学习文本了解文本写一写画一画贴一贴交流汇报指名汇报补充汇报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反思文本观看视频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体会文本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学习文本了解文本反思文本感悟文本思考回答学习文本指名回答补充回答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思考问题独立填写交流汇报指名汇报补充汇报观看图片思考回答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观看视频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反思文本观看视频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学习文本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分析文本反思文本观看视频文本学习了解文本分析文本反思文本文本学习了解文本分析文本反思文本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诵读文本指名诵读文本学习了解文本填写表格汇报填写指名汇报补充汇报 直接点明美好的环境人人爱,脏乱的环境使人不愉快。本栏目以对比的形式呈现了场景,旨在引导学生从旁观者的视角理解保持环境卫生的意义。呈现了教室、体育馆和公园小河边这三个公共场所脏乱和干净的两种不同状况,让学生选择自己更喜欢哪种环境。强烈的视觉反差,会唤醒学生曾有的生活体验,明白保护公共环境卫生的根本意义:让人身心愉悦。图1主人公出门前记得给垃圾带上移动的家——垃圾袋,这充分显示了他的环保意识。图2 :显示了主人公能担当责任,对同学乱扔垃圾的行为敢于劝阻。正反两种行为的对比,强化了垃圾要扔进垃圾桶的正面行为。图3:呈现了同学在公共场所随意投掷纸飞机的不当行为。图4:呈现了主人公对同学处理残余垃圾行为的困惑。图 5 :主人公选择了将地上的垃圾捡进垃圾袋的正确做法。图6:部分同学在王勇的带动下捡起了垃圾。但仍有同学不能用正确的方法处理垃圾;面对垃圾分类的提示,有的同学在思考如何正确处置手中的垃圾。此处意在启发学生要有垃圾分类的观念与意识。此栏目是在前一个话题基础上的深化。前面的环节用对比直观的方式,从视觉意义上讲不乱扔可以让周围环境干净漂亮,而这一环节用绘本的形式创设了正反两种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理解不乱扔并非是一时的行为,更是一种文明习惯。引导学生通过说一说来引发学生去学习和模仿,将环保意识和爱护环境的正确行为根植于学生心中。将教学内容适度提升, 通过社会中的典型事例,将不乱扔垃圾上升到社会高度, 不仅是保护环境、利用资源, 更是尊重劳动者的体现, 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不同的公共环境带来的不同感受,知道应该保护公共环境卫生。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进一步强化学生维护公共卫生的意识。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一课,明白了“我们不乱扔”是在保护我们的环境,同时也可以使我们的垃圾得到很好的分类,也有利于资源再生,更重要的是“我们不乱扔”是对劳动者的尊重。只要我们人人行动起来,做到不乱扔,我们的环境将会更加美丽。 总结、归纳并汇报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 总结升华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板书设计 10.我们不乱扔 随身带好垃圾袋 保护环境 垃圾扔进垃圾桶 利用资源 见到垃圾随手捡 尊重劳动 垃圾分类我能行作业布置 10.我们不乱扔 1.回家和家长一起整理垃圾,并负责将垃圾放进相应的垃圾箱。 2.在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不讲公共卫生的现象,尝试完成课本第40页中的“我的观察记录”。......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2张PPT)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感受干净整洁的美好环境带给人的愉悦,认识到保持公共卫生的重要性。懂得爱护公共场所环境卫生人人有责,初步树立保持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的意识。道德修养:知道保护公共场所环境卫生是公民的责任,是遵守公共场所规则、讲文明的表现。初步树立公共卫生意识。在对比交流中,感受干净的公共环境让人身心愉悦。法治观念:懂得保护公共环境卫生,不仅让人身心愉悦,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文明素养。通过合作交流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树立保护公共卫生的意识,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健全人格:从“秋游”绘本情境中的王勇这个正面形象,学习他处处保持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引导学生理解不乱扔垃圾并非是一时的行为,更是一种文明习惯是每个人的责任。责任意识:引导学生认识到不乱扔垃圾、保护公共卫生的重要性及意义。学习保护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的方法,养成爱护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的习惯,用自己的行动保护美好家园。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对比中感受干净整洁的美好环境能带给人愉悦的感受,了解身边乱扔垃圾的不良行为,懂得保持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的重要性。难点:知道不乱扔垃圾、保护公共场所环境卫生是遵守规则、讲文明的表现。新知导入素材:垃圾大搜索1.视频中的班级卫生怎么样?2.你们喜欢这样的班级吗?为什么?3.地面上的垃圾都是谁扔的?4.你们在班级是怎样做的?有没有往地上扔过垃圾呢?新知讲解 美好的环境人人爱,脏乱的环境使人不愉快。环境的好坏与人们的行为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公共场所活动时,我们应该公共维护环境的干净、整洁。你喜欢哪种情景√你喜欢哪种情景观察下面的图片,把你喜欢的勾选出来吧!√你喜欢哪种情景观察下面的图片,把你喜欢的勾选出来吧!√你喜欢哪种情景观察下面的图片,把你喜欢的勾选出来吧! 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地方也是干干净净的,让人觉得很舒服呢?你喜欢哪种情景在下面的框里展示一下吧!可以写一写、画一画、贴一贴。展 示 区你喜欢哪种情景干净整洁的图书室干净的教室人人喜欢的地方干净整洁的街道干净整洁的公园人人喜欢的地方干净整洁的超市干净整洁的小区人人喜欢的地方素材:特种教室-图片说一说情境中每个人的行为,哪些可取,哪些不可取。秋游中的行为 说一说情境中每个人的行为,哪些可取,哪些不可取。秋游中的行为 说一说情境中每个人的行为,哪些可取,哪些不可取。秋游中的行为 每个同学心中都在默默地为王勇同学点赞,出门带上垃圾袋,垃圾扔进垃圾桶,离开时带走地上的垃圾。王勇的哪 些行为值得大家学习。秋游中的行为如果你是王勇,你会如何处理手中的垃圾呢?我会先给垃圾分类,再按照垃圾箱上的标志把垃圾分别投入对应的垃圾箱。秋游中的行为你知道在秋游中还有什么其他注意的地方吗?记录下来和同学分享一下吧!秋游中的行为是谁的努力让公共场所变得干净?致敬环卫工人环卫工人冒着生命危险在保护我们的环境。所以我们不乱扔不仅仅是保护环境,不仅仅是文明、责任,更是对劳动者的尊敬。下悬崖捡垃圾致敬环卫工人素材:保洁员悬在千米绝壁上捡拾垃圾 乱丢垃圾有什么危害呢?乱丢垃圾的危害垃圾污染水体占地过多污染空气破坏环境传染疾病 乱丢垃圾有什么危害呢?乱丢垃圾的危害素材:生活垃圾危害在公共场所活动,尽量不要产生垃圾。如果产生了垃圾,要自觉把垃圾带走,并分类投放。这样不仅干净,更是文明的做法,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保护环境垃圾分类小知识为什么垃圾要分类?一是减少污染如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二是资源循环使用,变废为宝,生活中30%的垃圾可回收利用。可回收垃圾:是指回收后经过再加工可以成为生产原料或者经过整理可以再利用的物品。垃圾分类小知识厨余垃圾:是指在食品加工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剩菜剩饭、菜梗菜叶、瓜果皮核、废弃食物、废弃食用油脂。垃圾分类小知识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生活的废弃物。垃圾分类小知识其他垃圾指的是对环境危害比较小,但是又没有再次利用价值的垃圾,除了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之外的垃圾,有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各种难以进行回收的垃圾。垃圾分类小知识素材:垃圾分类 (2)垃圾分类,去掉能回收的和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50%。1吨废塑料可炼600公斤的柴油,1吨废纸可生产好纸800公斤,可以少砍17棵大树,并减少35%的水污染。废弃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害物质,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垃圾分类小知识垃圾分类的好处减少垃圾量减少污染垃圾资源化文明小测验:让我们把垃圾送回家吧我们不乱扔,时时讲卫生,处处讲文明,人人有责任。文明小诗好习惯伴我行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一课,明白了“我们不乱扔”是在保护我们的环境,同时也可以使我们的垃圾得到很好的分类,也有利于资源再生,更重要的是“我们不乱扔”是对劳动者的尊重。只要我们人人行动起来,做到不乱扔,我们的环境将会更加美丽。板书设计10.我们不乱扔随身带好垃圾袋 保护环境垃圾扔进垃圾桶 利用资源见到垃圾随手捡 尊重劳动垃圾分类我能行作业布置 1.回家和家长一起整理垃圾,并负责将垃圾放进相应的垃圾箱。2.在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不讲公共卫生的现象,尝试完成课本第40页中的“我的观察记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核心素养目标】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不乱扔》ppt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ppt 【核心素养目标】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 保洁员悬在千米绝壁上捡拾垃圾.wmv 垃圾分类 (2).wmv 垃圾大搜索.wmv 特种教室-图片.wmv 生活垃圾危害.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