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广东教育出版社综合实践活动第四单元说课人:教学方法说 课结 构教材与学情分析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1、我要当家2、学当家3、今天我当家4、当家人的心声一、教材分析(二)活动阶段第一阶段:课题确立第二阶段:实施阶段第三阶段:汇报交流第四阶段:成果展示与总结第五阶段:总结评价二、学情分析1、四年级学生羡慕独立自主的同龄人。2、观察发现,孩子们特别喜欢模仿大人主持家务和管理生活。3、读学生作文时,了解到他们大部分都有做家务的经验,已初步接触当家。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课前开展的体验活动,关注当家问题,培养问题意识,从自己关注的当家问题中确立子课题。2.通过提出问题,提高归纳和整理问题的能力,掌握选择研究课题的方法。3.能通顺清楚地表述课题。(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前准备、课上研讨,体验课题选择的过程与方法。2.通过分组研讨,规范课题,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课前准备体验,了解当家、认识当家。2.通过在活动中了解当家做主的不容易,从而更加热爱父母,逐步形成对家庭的责任感和义务感。3.通过在活动中的互动交流,培养合作意识。四、教学重点:通顺清楚地表述课题。五、教学难点:归纳和整理问题的能力。六、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 1.搜集有关孩子当家的图片。 2.拟一个选题规划表,打印10张。 3.60张10cm*50cm的纸,纸的反面贴有磁铁。 (二)学生准备 1.体验帮助父母打扫卫生、洗衣、洗碗等家务事。 2.体验买菜和家里的生活用品。 3.体验为全家准备一日三餐。七、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 2. 合作讨论法 3. 探究教学法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八、活动过程(一)情景激趣,生成主题(二)提出问题,分组书写(三)筛选问题,确立课题(四)尊重意愿,选择课题 雪作文800字 地上厚厚的铺了一层一层,又一层,灰色的马路先是变黑,变黑,尔后,便被茫茫的白色掩盖了,随后,便盖上了一床厚厚的棉被。 红色的屋顶上,不时有水珠滑过,白色的地面上,出现了一个个小坑,但也只是昙花一现,很快,便再次被掩盖了。屋顶仍努力地滴着水,数次后,蒙上了白头巾投降。 一辆车顶着白色的帽子呼啸而过,却只在地上留下两条深深的沟壑,沟壑约莫50厘米深,可仅仅几分钟后,地面便又平坦的如一面净水。 一个男子撑着伞徐步前进,只有当他抬脚时才勉强可以看到他的“白色耐克”,虽说也是一步一个脚印,可在他的身后却只能窥见五个脚印。正值纳闷之时,他却突然跌倒在路上,路上多了一个大大的“人”字……男子拍着衣服爬起来,渐渐消失在了拐角处,地上的“人”字也随着他的身影消失了踪迹。 也不知从何处飘来了一张白纸,在半空中一会儿左拐,一会儿右摇,一会儿上窜,一会儿又下坠,不停地做着独舞的姿态……终于,还是缓缓地飘落在了早已一片洁白的地上,之后,便再也寻觅不到它的身影。 细细的电线微微地左摇右晃似在躲避着什么,却也只是徒劳,电线从来都是黑色,可此时电线的上面,却又平添了一根长长的白线,黑八、活动过程(一)情景激趣,生成主题八、活动过程小调查1.你是否希望有当家做主的机会?2.你是否了解当家做主要做些什么?3.你是否每天参与家务劳动?4.你了解你家的收入和支出吗?5.剩余的开支你是用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还是存进银行呢?(一)情景激趣,生成主题八、活动过程(二)提出问题、分组书写八、活动过程1.怎样合理安排家庭开支呢?2.怎样使用剩余的开支才最有意义?3.到银行储蓄小知识有哪些?4.策划休闲活动,如果家里人意见不统一,怎么办?5.做家务有什么小妙招?(二)提出问题、分组书写八、活动过程(二)提出问题、分组书写八、活动过程(三)筛选问题,确立课题八、活动过程筛选要求 :1.不属于当家问题的,删去。2.不适合我们当前研究的,暂时不研究。3.相近、包容、重复的问题进行整合。(三)筛选问题,确立课题八、活动过程合理安排家庭开支的调查(四)尊重意愿,选择课题怎样合理安排家庭开支呢?八、活动过程选题规划表(四)尊重意愿,选择课题子课题名称申请人员研究方法 采访( )观察( )上网( )查阅书籍( )实地考察( )拍照、摄像( )现场访谈( )调查问卷( )其它( )成果汇报形式 图片、音像( )文字报告( )演示文稿( ) 其它( )准备聘请( )为课题顾问(可以是老师、家长、理财专家等)提出问题筛选问题确立课题七、教学方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优化课堂结构,通过生动直观的影像片段,调动学生的活动积极性,体会当家做主的意思,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七、教学方法2.情景教学法: 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的画面,感受当家的艰辛与快乐,激发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七、教学方法3.讨论法: 学生在提出问题、筛选问题、确立课题的交流中互相探讨,在讨论中提高合作意识。三、活动过程(一)准备阶段1、确立研究内容,讨论分组方法及研究方向,讨论研究对象及方法和可能遇到的困难。大家经过研究,确立了四方面的研究内容:(1)本校学生视力状况调查(2)小学生近视原因的调查(3)保护眼睛的措施(4)对眼睛有益的食物三、活动过程(一)准备阶段2、小组选择研究课题、确立研究方向、制定实施计划,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由组建小组,选举组长并制定活动计划。(1)校园活动小组(2)采访专业小组(3)网络资源小组(4)文本资料小组三、活动过程(二)活动的实施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教师带领各个小组设计调查问卷,深入社会进行调查采访工作,发挥各自的能力,展现他们的才能。例如:校园活动小组学生以调查问卷、笔录、录音等方式进行调查,对调查的现象、发现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实践活动进行解决。随着问题的解决和引发的兴趣,而产生一些新的目标和新的课题,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获得新的感受,达到持续的自我教育目的。三、活动过程(二)活动的实施阶段采访专业小组由组长领导全组同学既分工又合作顺利完成任务,并及时和老师取得联系。组员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联系眼科医院,确定与眼科专家调查的日期等。网络文本小组同学通过上网、去图书馆等方式查找相关资料。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资源,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到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之中。(三)活动后的评价——成果汇报交流阶段。汇报交流课上展示自己小组的活动成果:1、注重过程:对学生的评价重点侧重他们的体验过程,适当关注其合理性与科学性。2、体现学生的主体:活动中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能量,展现他们的思想,通过讨论、协商、交流等形式引导他们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3、教师评价:充分主观的对学生的活动过程、成果进行鼓励或评价,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三、活动过程四、活动的反思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走出校园,走上社会、走入社区,完全走进了一个开放的时空,每个学生都全身心的参与,从而拥有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得,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同时,学生们的个性特长还会得到充分的发挥,有的擅长发现问题,有的擅长资料收集,有的擅长社会调查等等,学生的合作意识必然增强了,社交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能力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