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家庭电路(课件)(共42张PPT)2023-2024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5.5家庭电路(课件)(共42张PPT)2023-2024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资源简介

(共42张PPT)
家庭用电
教学课件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物理
想想议议
1、最简单的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
2、在电路中开关与用电器应如何连接?
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
在电路中开关与用电器串联
你知道我们家庭中的电路是怎样连接的吗?
课堂探究
一.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
家庭电路电路图
..


220V
火线
零线
电能表
火线
零线
电能表
. .
进户线
电能表
总开关
保险丝
灯泡
插座
课堂探究
家庭电路中“家庭成员”的自我介绍:
进户线:
我是家庭电路中的电源,由低压供电线路供给,我有两个成员,一个叫火线,另一个叫零线。火线和地之间有220伏的电压,零线和地之间没有电压,火线和零线之间有220伏的电压。
课堂探究
电 能 表
测量并记录用户用电的多少,其安装和维修不属于用户的权利。从左到右有4个接线柱,1、3接进户线。
课堂探究
闸刀开关
在家庭电路中,能控制所有用电器的通断。
220V
..


火线
零线
电能表
保险丝
闸刀开关
典例分析
例1: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控制电灯的开关应安装在零线上
B.使用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其外壳必须接地线
C.电路中的电流过大,一定是发生了短路现象
D.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越多,电路的总电阻越大
解:A、为了安全,控制电灯的开关应安装在火线上,故A错误;B、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在使用时要接地,以免在使用时用电器的外壳和电源火线之间的绝缘损坏,使外壳带电,电流就会流入大地,避免对人造成伤害,故B正确;C、电路中的电流过大,可能发生了短路现象,也可能是电路中的总功率过大引起的,故C错误;D、因为家庭电路为并联电路,因此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越多,电路的总电阻越小,故D错误.故选B.
B
课堂探究
 二、观察三线插头与三线插座 测电笔的使用
三线插头
课堂探究
三线插座
课堂探究
三线插座是怎样
接入电路中的呢?
左零右火 中接地
地线
零线
火线
课堂探究
地线
火线
零线
地线
左零右火 中接地
零线
火线
接地线
接零线
接火线
课堂探究
课堂探究
思考:同是漏电,为何反差如此大?
当用电器漏电时,其金属壳上就有220伏的电压。如果这个用电器没有接地线,当人触及它时,电流就会通过人体进入大地,发生触电事故。若外壳接地,电流就会经接地线进入大地,人体接触用电器外壳时就不再有电流流经人体。因此,接地线是用电器的安全线。
课堂探究

根据你的观察与了解,什么样的用电器要用三脚式插头呢?
大功率、金属外壳的用电器要用三脚式插座,如电饭煲、空调、冰箱、洗衣机等。
典例分析
例2:如图是用电热水壶烧水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图中标有“PE”的导线插头应该接甲图中标有“2”的插孔
B.使用了标有“PE”的导线,即使壶壳带电,人接触它也无触电危险
C.如果熔断器中的熔丝熔断,可以用铜丝或铁丝替代
D.在“高山”上烧水时,96℃就沸腾了.说明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降低
解:AB、据图可知,PE线是地线,所以应该与用电器的外壳相连,即防止外壳带电使人触电,故“PE”的导线插头应该接甲图中标有“1”的插孔,使用了标有“PE”的导线,即使壶壳带电,人接触它也无触电危险,故A错误,B正确;C、熔丝一般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合金制成,不能用铜丝代替,故C错误;D、在“高山”上烧水时,96℃就沸腾了.说明水的沸点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故D错误;故选B.
B
课堂探究
测电笔
笔尖金属体
电阻
氖管
小窗
弹簧
笔尾金属体
结构
课堂探究
手一定要接触电笔尾部的金属电极,绝不允许接触笔尖金属。
课堂探究
正确操作:
手触笔尾金属体;笔尖金属体触火线时氖管发光,触零线时不发光。
错误操作
手没触笔尾金属体,笔尖金属体触火线时氖管仍不会发光。
但千万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
课堂探究
为什么手触笔尾金属体时氖管会发光,而人不会触电呢?

因为笔尖接触火线时,220伏的电压加在测电笔和人体构成的串联电路上,通过氖管和人体的电流小于
220伏/1000000欧=0.00022安=0.22毫安,这个电流可以 使氖管发光,但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
典例分析
例3:一种试电笔的构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试电笔时手可以接触笔尖
B.使用试电笔时手不要接触笔卡
C.试电笔中的电阻可以用铁丝代替
D.当氖管发光时有微弱电流通过人体
解:AB、手不要接触试电笔前端的金属体,必须接触试电笔末端的金属体,使电源和大地之间形成通路,故AB错误;CD、在使用试电笔时,试电笔的高值电阻和人串联在火线和大地之间,加在两者之间的电压是220V,此时试电笔的高值电阻分担的电压很大,人体分担的电压很小,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氖管发光,不会发生触电事故,因此不能用铁丝代替试电笔中的电阻,故C错误,D正确.故选D.
D
课堂探究
三.注意安全用电
高压危险,请勿靠近
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
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压越高,导体中的电流越大,所以危险性增大。
课堂探究
没问题
一般情况下:36V以下的电压是安全的,但在潮湿的环境中,安全电压在24V,甚至12V以下
课堂探究
1、触电:
是指电流通过人体达到一定量时引起的伤害事故。
流过人体的电流 人的感觉和反应
1毫安 开始有麻感
10毫安以下 有麻感,但可以摆脱
30毫安以上 剧痛感 、神经麻痹、呼吸困难、生命危险
100毫安 短时间窒息、心跳停止
2、通过人体电流大小取决于:
外加电压和人体电阻
课堂探究
课堂探究
电线断了
课堂探究
湿布摸
电线上晾衣服
课堂探究
触电原因
(破损、潮湿、水)
线破损火线露出

潮湿
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应该用导线接地!
课堂探究
为什么不能用湿手触摸开关
对人体而言,皮肤越干燥,电阻越大,潮湿的皮肤电阻小,如果触电时是潮湿的皮肤,通过的电流就会大一些,很危险的。
另外,如果湿手接触时,水易流入电器中,使人体和电源相连,造成危险。
千万不能湿手触摸开关。
课堂探究
注意防雷
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
课堂探究
现代建筑上的避雷针
高压输电铁塔上的防雷导线
课堂探究
安全用电原则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要警惕本来不应带电的物体带了电,本来该绝缘的物体导了电:
1、防止绝缘部分破损
2、保持绝缘部分干燥
3、避免电线跟其它金属物接触
4、要定期检查,及时修理
课堂探究
明确:人一定要救但必须保证自身的安全。这三种方法行吗?
一、切断电源
我来救你了!
这样可不好
啊!
二、用干燥的木棒拨开
课堂探究
触电急救
1. 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
(1)如果触电现场远离开关或不具备关断电源的条件,救护者可站在干燥木板上,用一只手抓住衣服将其拉离电源,也可用干燥木棒、竹竿等将电从触电者身上挑开。
将触电者拉离电源
课堂探究
(2)如触电发生在火线与大地间,可用干燥绳索将触电者身体拉离
地面,或用干燥木板将人体与地面隔开,再设法关断电源.
(3)如手边有绝缘导线,可先将一端良好接地,另一端与触电者所
接触的带电体相接,将该相电源对地短路.
(4)也可用手头的刀、斧、锄等带绝缘柄的工具,将电线砍断或撬断。
典例分析
例4:发现有人触电后,应立即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赶快把触电人拉离电源或用剪刀剪断电线
B.赶紧去叫医护人员来处理
C.赶快切断电源或用干燥的木棍将电线挑开
D.同时发生火灾先泼水灭火
解: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该立即采取的措施是:迅速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挑开电线,不能用手拉开电线和触电的人,否则自己也会触电;不能用水来救火,因为水是导体,用水救火就会使得更多的人触电;也不可以喊人来处理,因为触电现象是较短时间内发生的事;更不能用剪刀割断导线,剪刀是导体,自己也会触电,故A、B、D不正确.故选C.
C
课堂小结
1.家庭电路的组成:入户线、电能表、闸刀开关、熔断器、用电器(电灯、插座)
2.连接: 断路器、电能表串联在干路
开关与灯泡间串联,
各用电器、插座之间并联。
3.电笔的使用
4.安全用电:
1、如图是正常家庭电路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导线B与大地之间的电压为220V
B.试电笔先后插入插座的左右插孔,氖管都发光
C.电冰箱的插头插入三孔插座能使电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
D.断开开关S后,站在地上的人接触a点或b点一定不会触电
大显身手
ABD
大显身手
2、日常用电中,下列各种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用湿抹布去除插座和灯泡上的污垢
B.发现有人触电应快速用手将人拉开
C.用电器的金属外壳要保证良好接地
D.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C
大显身手
3、用测电笔辨别家庭电路中火线和零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辨别时手不能接触笔尾金属电极
B.辨别时手可以接触笔尖金属电极
C.测电笔中的高电阻可以用铜丝代替
D.若氖管发光,说明接触的是火线
D
4、通过观察你会发现许多家用电器的三脚插头都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三脚插头中与用电器金属外壳连接的那个插脚比另外两个插脚要稍长,如图所示,这样设计是为了(  )
A.使插头的造型更美观
B.方便区别火线、零线与接地线
C.相对于两脚插头,三脚插头更加稳固
D.插头插入插座时,电器外壳先接地;拔出时,电器外壳后离开地线
大显身手
D
1、完成课后作业
2、完成本章综合练习
作业布置
感谢收看
物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