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1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课件)(共21张PPT+1个内嵌视频)2023-2024学年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1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课件)(共21张PPT+1个内嵌视频)2023-2024学年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思考:“砖家”们的奇葩建议是否科学?
视频导入
提示:并非专家说的都是对的,我们分析专家观点时,应根据科学思维的特征去客观评价,实事求是,尊重科学!
第三课《领会科学思维》
第一框: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第一目:科学思维的含义
第二目:科学思维的特征
第一单元——树立科学的思维观念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科学思维的含义及特征,自觉树立科学思维。
科学精神:通过联系实际,体会思维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掌握科学思维的客观性、预见性和可检验性,树立科学精神。
公共参与:用科学思维指导生活与学习,分析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1、科学思维的含义
2、科学思维的两个条件
3、科学思维的特征
结合书本p.14-p.15,预习以下内容
两个卖鞋人来到一个原始荒岛,发现岛上居民全都光着脚,祖祖辈辈都不穿鞋,从未有穿鞋的历史和文化。
第一个人很沮丧,认为岛上根本就没有鞋的市场;而另一个人异常兴奋,觉得岛上潜伏着巨大商机,那里的人居然迄今还没有穿鞋!
思考:请同学们结合科学思维,谈谈你的看法与启发。
情境探究
提示:这两种人的根本本差异在于是否运用了科学思维。
1. 科学思维的含义
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
对立面
不科学的思维:
是主观臆想的、不合逻辑的、片面僵化的思维。
2. 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
(1)任何思维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2)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
科学思维
内容
形式
真实
正确
二者 统一
一、科学思维的含义
3、科学思维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
科学思维不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而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
一、科学思维的含义
遵循逻辑思维要求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创新性解决问题
思维方式
实践中
合乎逻辑的思维是符合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具有确定性、一致性、明确性的思维。
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综合运用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等,破除迷信、超越陈规、知难而进、善于因时制宜、开拓求新。
科学思维
统称
(1)科学方法:主要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的方法问题。它既包括具体的实践活动所采用的方法,如具体的工作方法、科学实验的方法等,也包括人们思考问题、认识问题的方法,后者即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方法与科学思维方法是包括与被包括的关系,其外延不同。
(2)科学思维方法:是人们在长期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逐步总结出来的,它能帮助人们在认识世界的活动中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能提高人们认识世界、进而改造世界的能力。
【易混易错】: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方法
下列属于科学思维的是(  )
①我思故我在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③辩证唯物主义
④存在即被感知
⑤能决定事物发展进程的思维  
⑥符合主体需要的思维 
⑦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 
⑧与主观臆想的、片面僵化的思维相对立的思维




【典型例题】
毛泽东指出:“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他号召人们:“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
中国革命需要学习别国革命的经验,但这种学习并不是要求人们去照抄书本上的个别词句或别国革命的具体公式。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为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必须认真地调查研究中国的情况,独立地思考和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
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
科学思维不盲目崇拜权威,不盲目相信书本结论,它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注重实事求是的推理和论证,坚持以理服人,努力把握和遵循客观规律。
思考:结合下列材料,谈谈你对科学思维特征的理解
情境探究
1、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1)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
(2)科学思维不盲目崇拜权威,不盲目相信书本结论;
(3)科学思维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注重实事求是的推理和论证,坚持以理服人,努力把握和遵循客观规律。
你听过哪些“食物相克”的言论?是从哪里知道的?
以“食物相克”为例,我们应如何进行科学辟谣?
二、科学思维的特征
气象预报;发射火星探测车、神舟飞船等
二、科学思维的特征
2、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科学思维总是通过对事物历史与现实材料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
聊城市发布暴雪预警
聊城市气象台2023年12月14日11时39分发布暴雪黄色预警信号:目前我市临清部分乡镇已经出现强降雪,预计今天下午到夜间全市所辖县市区都将出现大到暴雪天气,部分乡镇降雪量达15毫米以上,请注意防范!
思考:为何气象台预测如此精准?
在广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提出了几个与观测有关的预言,如光线在经过巨大星体时,在引力场的作用下会发生弯曲。1919年5月29日,借助出现日全食的机会,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等人率领两支考察队,分别在非洲西部几内亚湾的普林西比岛和南美洲巴西的索布腊尔进行观测,从两地测得星光经过太阳时的平均偏转值与爱因斯坦预言的1.75″相差无几。
二、科学思维的特征
3、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1)为什么: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越是复杂的事物,对它的认识越要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2)表现:科学思维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
思考:这体现了科学思维的什么特征?
1、鲁迅说:“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底,还是不能凭空制造。描神画鬼……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2、马克思深入分析晚清中国的经济社会结构,深刻揭露西方列强在中国犯下的血腥暴行,深切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和人民革命,深信这个伟大而古老的国家必将获得解放。
3、随着现代天文学的发展,天体位置历表的精度不断提高,只要能算出太阳、月球和地球这三者在某时刻的相对位置,就能精确预报日食和月食。
——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小试牛刀
4、科学思维的客观性、预见性、可检验性的关系
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
离开客观性,就不会有预见性;正因为有预见性,才有可检验性。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的思维能够更加自觉地走向科学的思维。
二、科学思维的特征






辩证唯物论
(第2课)
唯物辩证法
(第3课)
辩证唯物主义
认识论(第4课)
物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规律
总特征1—联系观
总特征2—发展观
实质与核心-矛盾观
用实践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发展的规律、趋势
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以“辩证唯物主义”为例,认识科学思维的特征
知识拓展
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科学思维的含义
科学思维的含义
科学思维两个基本条件
不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的特征
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三者关系
知识小结
1、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它赖以生存的外都环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因此,企业的领导者要善于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态势,适时调整生产经营策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主要表明( )
①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
②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③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④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A
【典型例题】
2、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举行的国家天文学会议上,来自英国普茨茅斯大学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的一群科学家肯定了爱因斯坦在宇宙膨胀方面的理论。他们称,研究显示,爱因斯坦在宇宙膨胀问题上的观点精确得令人难以置信,他的理论如今对科学家们研究神秘莫测的宇宙膨胀问题仍有帮助。材料主要体现了科学思维( )
①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②结果具有预见性
③能指导人们的实践 ④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典型例题】
3、医术高明的医生可以在全面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础上,推断病情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而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助患者早日康复。这一事例主要体现的科学思维的特征是( )
①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②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④结果具有预见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典型例题】
感谢聆听,下节课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