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阅读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阅读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阅读题专题训练
课内阅读。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小雨滴( ),一场( )的音乐会便开始了。( )……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 )的声音。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1.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括号处。
不同 滴滴答答 热闹 敲敲打打
2.本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用曲线画出来。
3.请仿照文中划线句子的写法,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弯弯的小桥,
请阅读文章,并回答问题。
节省一粒子弹
胡世宗
①在长征中,红三军团“娃娃营”里有个年仅十二三岁的小战士张金龙。在一次战斗中,他腿部负伤,滚下了山沟,等他苏醒时,大部队已经无影无踪,他被一个猎户发现并收养。过了几天,军阀“马家军”到山沟里搜查,通过一顶军帽把他找出来了。
②小金龙异常镇定,反过来质问匪军官:“我是红军,是北上抗日的队伍,这究竟有什么罪?”敌人说:“抗日也有罪!”小金龙说:“日本人打到我们土地上来了,抢我们的东西,杀我们的同胞,我们的兄弟姐妹在受苦受难,你不管,却来杀红军,你还是一个中国人吗?”匪军官辩不过这个小红军,就下令把他拉出去枪毙。
③小金龙被带到野外,几只枪对准了他,他仍面无惧色。凛然说道:“你们能不能不枪毙我?为什么不用刀砍我的头呢?这样可以节约一粒子弹打日本人呀!”
④那时子弹是很金贵的。那个匪军官听小金龙说出这样的话,一时语塞。平时杀人不眨眼的他居然热泪盈眶。他没再说话,而是把小金龙送回猎户家里,扔下一些银圆便离去了。最后,小金龙在猎人的帮助下到了陕北……
⑤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曾感慨地说:“共产党有理由认为,并且相信,他们正在走向抗日前线,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因素,这有助于他们把一个可能会是士气低落的撤退,转变成一次精神振奋的胜利征程。”
(选文有删改)
4.请写出文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镇定——( ) 凛然——( ) 金贵——( )
5.第④段中,平时杀人不眨眼的匪军官为什么会“热泪盈眶”?[语文要素: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6.说说你对文章题目“节省一粒子弹”的理解。[语文要素: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7.阅读文章,任选一处描写小金龙的语句,说一说小金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8.本文和《手术台就是阵地》都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突出人物形象,请至少运用一种描写方法,写一写你身边的人。
阅读《富饶的西沙群岛》选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9.画横线的句子,是文段的 句。
10.“有的……有的……有的……有的……”通过排比句式写出鱼 。
11.文中最后一句说明(  )
A.鱼和水各占一半
B.因为海水多,所以鱼也多
C.鱼非常多
12.把你最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并说出你喜欢的理由。
抄写句子:
喜欢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同单元主题)
翠鸟
菁莽
①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②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③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④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老渔翁看了看我们说:“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它从那么远的地方飞到这里来,是要和你们做朋友的呀!"
⑤我们的脸有些发红,打消了这个念头。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13.读第①~②段可知,作者从视觉和 分别写出翠鸟的 和鸣声清脆。
14.阅读第①段画线句,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语文要素: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15.说说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给你的感受。[语文要素: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16.阅读文章,说说为什么“我们的脸有些发红”?
课内阅读
《富饶的西沙群岛》片段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7.这段话是围绕第 句话来写的。
18.这段话写出了鱼的 多和 多。
19.用“ ”画出这段话中具体描写鱼的形态的句子。
20.“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的意思是( )。
A.在西沙群岛的海里,水占一半,鱼占一半。
B.这是一种夸张的手法,说明西沙群岛海里的鱼非常多。
21.仿照文中的写法,根据下面的开头写一段话。
天上的云真是千姿百态,变化万千。 。
课内阅读。
《搭船的鸟》节选
①后来雨停了。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②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
③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④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翠鸟。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22.文中画“_____”的句子描写了翠鸟捕鱼的情景,描写翠鸟捕鱼过程中一连串的动词是: ,表现了翠鸟 的特点。
A.捕鱼时凶狠
B.捕鱼时动作敏捷
23.用“ ”画出文中描写小鸟外形的句子。
24.小鸟是想和“我们”一起到外祖父家吗?它为什么要搭“我们”的船?
阅读与理解。
《灰雀》节选
①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 居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②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③(果然 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老实 诚实)的。
25.根据选文内容,用“√”选择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26.从男孩低着头,我们能体会到男孩为自己的行为而感到( )
A.高兴 B.惭愧 C.自豪 D.骄傲
27.列宁不问男孩,却问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这是因为( )
A.列宁非常喜欢灰雀,喜欢跟灰雀说话。
B.列宁看见灰雀回来了,心情很高兴。
C.列宁早知道灰雀是被小男孩捉走的,这么做是为了保护小男孩的自尊心。
D.列宁特别好奇,想知道灰雀的去处。
28.如果你是那只重新站在枝头歌唱的灰雀,你想对列宁或男孩说些什么?
课内阅读
《在牛肚子里旅行》片段
①“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
②   谢谢你    红头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    它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   
③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移动,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这一下,红头又看见了光亮。可是,它已经一动也不能动了。
④这时,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⑤“阿嚏!”牛打了一个喷嚏,红头随着一团草一下子给喷了出来。
29.照样子,仿写词语。
蹭来蹭去
30.在文中横线里加上合适的标点。
3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 重新送回到嘴里,然后 。这种现象叫做反刍。
32.红头从牛肚子里出来后,会对青头说什么,发挥想象写一写。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敲敲打打 热闹 滴滴答答 不同 2.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3.弯弯的小桥旁边是弯弯的小路。
4. 冷静 毅然 珍贵 5.他为小金龙临死之际还担忧浪费子弹的爱国情怀而感动和震撼,因此热泪盈眶。 6.“节省一粒子弹”不仅是表面上节省子弹的含义,更深层的含义是对小金龙的爱国情怀和抗日救国坚定信念的赞叹。 7.文章第③段“小金龙被带到野外,几只枪对准了他,他仍面无惧色。”从文中的这句话中,我能感受到小金龙不畏生死、勇敢坚毅、信念坚定的品质。 8.奶奶站起来,双手抓着锅盖向上揭。吃力地揭了几次,才稍稍揭开一条缝。一股浓烟从灶口冲出来,差点熏着奶奶的脸。奶奶随便用袖子拂了拂布满皱纹的脸,又摇摇头,自言自语地说:“老了,不中用喽!”
9.中心 10.种类多 11.C 12. 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这句话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西沙群岛的鱼多。
13. 听觉 颜色鲜艳 14.画线句将翠鸟头上的羽毛比作橄榄色的头巾,背上的羽毛比作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比作赤褐色的衬衫,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翠鸟各个部位羽毛的颜色。 15.“蹬开”“飞”“叼起”“贴着”“飞走”这一系列动词,准确地描绘出翠鸟捉鱼时动作的敏捷,说明了作者观察翠鸟捉鱼时的细致。 16.“我们”本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从老渔翁处得知翠鸟从很远的地方飞到这里是要与“我们”做朋友,于是为自己想饲养翠鸟的想法而感到羞愧,因此脸发红。
17.一/1 18. 数量 种类 19.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20.B 21.天上的云真是千姿百态,变化万千。 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浮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还有的像河川,像骏马,像峰峦……
22. 冲、飞、衔、站、吞 B 23.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24.翠鸟不是想和“我们”一起到外祖父家,搭“我们”的船是为了捕鱼吃。
25.果然 当然 诚实 26.B 27.C 28.示例:我想对列宁说:你真是一个充满爱心、关心爱护小朋友的人!
29.走来走去 30.“ !” 。。 31. 吞进去的草 细嚼慢咽 32.红头出来后,对青头说:“谢谢你,青头,要不是你,我肯定害怕得不敢出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