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积极维护人身权利课件(共26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积极维护人身权利课件(共26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法律与生活》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第二框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明确人身权利有哪些。
重点掌握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和隐私权。
通过事例分析如何保护我们的人身权利,提高法治意识。
学 习 目 标
Part1
生命健康俱可贵
材料:杨某在参加高二新学期开学典礼时,突然腹部剧痛晕倒在地,学校紧急将杨某送入医院。医生诊断其是脾脏严重出血,于当晚进行了脾脏切除手术。手术后,杨某才向父母道出一个秘密。自入读该校起,他就经常被某些同学无故殴打。前两天,杨某又一次遭到同班同学夏某、林某、张某的围殴,他忍痛两日终致这危险的一幕。
Q:1、案例中的夏某、林某、张某应当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杨某所在的学校应当承担责任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2、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谈谈未成年人应当如何在生活中自我保护,全社会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校园欺凌问题。
一、生命健康俱可贵
综合探究一
(一)原因和权利分类
原因:民法优先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人身自由是自然人真正成为独立的民事主体的前提,人格尊严是人之为人所必需的人身利益。
自然人
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人格权: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
荣誉权、隐私权
身份权:因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生的相关权利。
权利分类
Q:为什么民法典把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置于人格权编的前列?
一、生命健康俱可贵
(二)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的重要性
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
生命是自然人最高的人生权利;
身体是承载生命健康的物质载体;
身心健康既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
所以,侵犯他人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一、生命健康俱可贵
★有关侵犯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的规定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民 法 知 识 速 递
一、生命健康俱可贵
Part2
姓名肖像受保护
材料:小郝在全市中学生游泳比赛中荣获200m自由泳冠军。获奖照片还被刊登在当地报纸上。但她后来发现,一家体育用品商店的灯箱广告上印有那张获奖照片和自己的名字,小郝与同学就此展开讨论。
该商店的做法侵犯了小郝的权利。
该商店的做法虽有不妥,但客观上扩大了小郝的知名度,谈不上侵权。
Q:小郝能否对自己的名字和照片主张权利?为什么?
二、姓名肖像受保护
综合探究二
1、姓名权含义:是自然人对其姓名享有的人身权利。
2、民法中有关姓名权的规定: (1)自然人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 (2)一般来说,未成年人由父母决定其姓名,成年后有权自己决定继续使用或者改变姓名,但是应当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一)姓名权
二、姓名肖像受保护
民法典规定: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众混淆的笔名、艺名、网名、译名、姓名的简称等,参照姓名权加以保护。
(一)姓名权
鲁迅本名周树人,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他在发表文章时只能不断的变换使用笔名。据考证,鲁迅使用过的笔名有一百多个,比如:干凡、飞迅、直庚、 树俟、独洛、敖隼等,不过在正式文件上,他还是使用“周树人”这个名字。
Q:你认为鲁迅这个名字受法律保护吗?除了本名,你在生活中还使用过哪些名字?
二、姓名肖像受保护
综合探究二
★有关姓名权的规定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一)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二)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抚养人姓氏;(三)有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少数民族自然人的姓氏可以遵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民 法 知 识 速 递
二、姓名肖像受保护
1、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自然人享有肖像权。
2、民法中有关肖像权的规定:
自然人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
(二)肖像权
我什么时候成为“广告代言人”了?
免费用我的照相,没门儿!
二、姓名肖像受保护
Part3
名誉隐私不可侵
某公司通过其自媒体账号在网络上发布了时长1分9秒的短视频。该视频篡改叶挺烈士的《囚歌》,并添加了侮辱性用语。该视频发布传播后,引起了公众关注和网络热议。叶挺烈士的子女等近亲属起诉该公司侵犯名誉权。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该公司在新闻媒体上公开道歉,消除其侵权行为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同时判决被告向原告支付精神抚慰金10万元。
Q:结合案例,说说保护英烈名誉的意义?
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侵犯名誉权的行为?
该公司公开向
叶挺子女道歉
(一)名誉权
三、名誉隐私不可侵
综合探究三
民 法 知 识 速 递
★有关英雄、烈士名誉权的规定
民法典规定:“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是民法典在人身权保护的规定中,从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角度特别设定的“英烈条款”。
三、名誉隐私不可侵
1、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2、民法中有关名誉权的规定: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也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
(一)名誉权
侵犯名誉权的行为
三、名誉隐私不可侵
(二)隐私权
银行“一米线”
父母偷看儿女隐私
“微”搜索 无底线
Q:从法律的角度,谈谈你对上诉材料所展示的信息的看法。
三、名誉隐私不可侵
综合探究四
1、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2、民法中有关隐私权的规定: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民法保护隐私权是对宪法规定的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住宅不受侵犯等公民权利的落实。
3、重要性:尊重他人隐私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二)隐私权
民法保护个人隐私
三、名誉隐私不可侵
(三)个人信息的保护
(1)个人信息与隐私权密切相关,受到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储存、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方式处理他人个人信息。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
(2)法律明确保护个人信息,对于保护自然人的人身与财产权利、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某些APP滥用权限
过度采集信息
三、名誉隐私不可侵
民 法 知 识 速 递
★有关自然人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的规定
民法典第1034条规定: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子号码、电子邮件、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三、名誉隐私不可侵
名誉隐私不可侵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姓名肖像受保护
生命健康俱可贵
生命权
健康权
财产权
姓名权
肖像权
名誉权
隐私权
个人信息保护
课 堂 小 结
1.2021年2月,仇某(微博账号“辣笔小球”)先后发布两条微博,歪曲卫国戍边官兵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等人的英雄事迹,诋毁、贬损卫国戍边官兵的英雄精神,该微博在网络上迅速扩散,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引发公众强烈愤慨。该网民的行为( )
①侵害了英雄烈士的名誉权、荣誉权 ②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应受法律制裁
③侵害了英雄烈士的姓名权、肖像权 ④虽违反网络道德,但属于言论自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详解】①②:仇某先后发布两条微博,歪曲卫国戍边官兵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等人的英雄事迹,诋毁、贬损卫国戍边官兵的英雄精神,说明侵害了英雄烈士的名誉权、荣誉权,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应受法律制裁,①②符合题意。 ③:该网民的行为未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权、肖像权,③不符合题意。 ④:该网民的行为既违反网络道德,又侵害了英雄烈士的名誉权、荣誉权,④错误。故本题选A。
A
课 堂 练 习
2.李某在贵州旅游期间拍摄了写真照片,其写真照片中也有偶然入镜的景区游客。李某回家后直接将照片发布于自己的网络账号,贵州网友胡某看见后,将李某的写真照片发布在自己的账号上用来介绍家乡的美景,获得大量转发和点赞。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未经李某许可,胡某擅自使用李某的肖像照片涉嫌侵害其肖像权
②由于不是以营利为目的,胡某使用李某写真照片不侵犯其肖像权
③胡某使用李某照片介绍家乡美景属于新闻报道,不侵犯其肖像权
④为展示特定公共环境使用偶然入镜游客的肖像,不构成侵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详解】①:写真照片一般含有清晰的面部特征、体貌状态,胡某将李某的写真照片发布在自己的账号上并没有获得李某的许可,侵犯了李某的肖像权,①正确。②:是否营利不是判断是否侵犯肖像权的唯一指标,②排除。③:胡某使用李某的照片介绍家乡美景的行为不属于新闻报道,③排除。④:为展示特定公共环境,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的不构成侵权,④正确。故本题选B。
B
课 堂 练 习
3.某网络公司将其付费会员称为“雷锋会员”,其微信公众号称为“雷锋哥”,并以“雷锋社群”名义多次举办各种商业活动,收取客户费用共计30多万元。该公司的行为( )
①侵犯了英雄烈士的身份权,属于违法行为
②应依法予以制止,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③并未诋毁雷锋同志名誉,无需承担侵权责任
④损害了人民群众的特定感情,侵害社会公共利益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详解】①③:身份权是指公民和法人依一定行为或基于相互之间关系所发生的一种人身权利。该公司将雷锋姓名用于商业广告和营利宣传,侵犯了英雄烈士的姓名权和名誉权,属于侵犯人格权而非身份权,侵权就应该承担侵权责任,①③错误。②④:将雷锋姓名用于商业途径,违背公序良俗,损害人民群众特定感情,侵害社会公共利益,应依法予以制止,《民法典》规定,行为人因侵害人格权应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②④正确。故本题选B。
B
课 堂 练 习
《法律与生活》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谢 谢 观 看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