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分子热运动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1分子热运动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资源简介

分子热运动
教学重点:了解分子热运动,明白扩散现象
教学难点:扩散现象
思考:我们为什么会闻到花香,或者吃辣条的同学弄得教室全是辣条味,这是怎么回事,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嗅觉,是什么进入了我们的鼻子呢?
科学家通过研究,是花粉的“原子”进入了我们的鼻子。
一、物质的构成
苯分子 金原子 生物大分子
这些图片是我们通过显微镜看到的,现实肉眼实际上是看不到的,是他们构成了物质,我们能看到的也是物质,常见的物质是 或 构成的。金属一般是由 构成。
二、分子热运动
那么这些物质的分子是怎么运动的呢?我们看不到分子,那又该怎么观察或者通过观察什么来得知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的运动呢?
观察下列几个实验:
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要观察两种物质之间分子的运动,通过观察两种气体是否会进入对方集气瓶中,需要忽略掉气体重力的影响,即忽略气体下沉,填上面的空,且通过观察,发现一段时间后两个集气瓶中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
对于液体,硫酸铜溶液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填上面的空,且通过观察发现一段时间后水和硫酸铜溶液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
对于固体,将铝块和金块相互叠放在一起,5年后,相互渗透。
上述实验说明了什么呢?
1. 扩散现象定义: 的物质在 时, 的现象。
2. 、 、 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3. 扩散现象表明:

思考:唾液是扩散现象吗?
扩散是 的扩散,液滴的运动 分子, 属于扩散。比如
三、那么影响物质中的分子的运动有什么因素的呢
将热水和冷水中同时滴入一滴红墨水,可以观察到热水中,墨水扩散得
分子的运动跟 有关, 越高,分子运动越 ,宏观上扩散过程就越 。我们把分子 叫做分子的 运动。
四、分子间隙
构成物质的分子是怎么排列的?有没有间隙呢?我们举个可以看到的例子。
将苹果和小米放在一起,发现得到的是一筐“苹果米”,而不是一筐半?为什么?
因为苹果间有 ,小米可以留在这些 中。
实际上,物质的分子或原子也是这样排列的,分子之间有
思考: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会小,这表明 。
分子间的作用力
虽然分子间有间隙,但针筒中的水不能一直压缩,说明压缩到一定程度,水分子之间将产生 ,表现为难以压缩。
将铅块压紧,两铅块在短时间不会分开,是因为两铅块中的原子在不断运动到彼此,分子间存在 ,但长时间后,两铅块又会分开,是由于两铅块的 力慢慢变小的原因。
从上我们得出:分子间 存在 和 。
练习:将玻璃板接触水面,用弹簧测力计拉玻璃板的拉力比单独拉玻璃板的力大,说明玻璃板与水面之间有作用力,是分子间存在 (引力/斥力)的表现。
在生活中,一般 比较容易被压缩(气体/液体/固体),是由于气体分子间的分子 比较大,分子间的作用力比较 (微弱/强烈),所以更容易被压缩和流动, 流动性强(气体/液体/固体),不像固体,分子排列较紧密,一个分子去哪,别的分子还得问一下,跟着一起走,但气体中某个分子干啥,其他分子爱答不理,爱干啥干啥,但也有个范围。
练习:1.(3分)山西过油肉号称“三晋一味”,起源于明代晋东名城平定,是“山西十大经典名菜”之一。刚出锅的过油肉香气扑鼻,说明(  )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3分)如图所示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照片。该病毒一般呈球形,直径在75~160nm之间,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病毒分子也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
B.新型冠状病毒随飞沫传播是一种分子运动
C.温度越高,构成新型冠状病毒的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D.健康人佩戴口罩可防止感染,是因为口罩材料的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3.(3分)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间隙
B.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斥力
C.闻到路边的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
D.两块底面磨平的铅块压紧后会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