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测量长度和时间(共21张PPT)2023-2024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共21张PPT)2023-2024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第2节 测量长度和时间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1.知道长度的国际制单位,常用单位和相关进率。
2.能正确估测生活中物体的长度和时间,会使用适当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和时间。
3.知道测量是有误差的,减小测量的方法有哪些。
活动1:利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任务一
测量长度
问题1:观察如图所示刻度尺,说一说该刻度尺的测量单位﹑量程﹑分度值各是多少?
单位为cm,量程为0到20cm,分度值0.1cm
问题2:请先估测物理课本的长和宽进再用刻度尺测量。将你估测的结果和测量的结果与大家进行分享并归纳总结测量步骤。
估测结果与测量结果不相同 
测量得到的数据更精确
(1)认:认清刻度尺上标注的单位、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的位置。
(2)放: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4)读:读出准确值,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记:记录测量结果,包括数字和单位。
(3)看:视线应垂直于被测物体即刻度尺。
测量步骤:
问题3: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如果刻度尺的零刻线磨损了,应该怎样处理
如果刻度尺的零刻线磨损了,从其他整刻度处量起,再利用“末尾数值减去开头数值”得出物体的宽度。
记住身体某个部位的准确长度,比如一拃长约
20cm,一步长约80cm,用它作单位去估测长度。
问题4:如果没有刻度尺等精密测量仪器时,如果需要较精确地估测长度你有什么方法
活动2:判断下列刻度尺使用是否正确,并分析原因。
图形
正误
原因
正确
错误
错误
甲正确
乙错误
尺放正,不歪斜,且零刻
尺子歪斜了
比较厚且不透明的刻度尺要
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
问题2:如何测量很细的铜丝的直径?
活动3:用特殊方法测量长度
问题1:如何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
相互配合法,如图
测多算少法(累积法),如图
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刻度尺。
2.长度的基本单位:m、km、cm.
3.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的步骤。
认→放→看→读→记
4.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卡测法和累积法。
问题1:结合停表的示意图(右图),完成下列填空:
(1)观察机械停表,小表盘表示   ,大表盘
表示   。
(2)小表盘指针旋转一周测量时间是   分钟,
一个大格是   分钟,一个小格是   分钟;
(3)大表盘指针旋转一周测量的时间是   秒,
一个大格是     秒,一个小格是   秒。
分钟

60
10
2
60
5
1
任务二
测量时间
活动:阅读教材P12页测量时间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2:按一按机械停表按钮观察表针变化。描述右图机械停表的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机械停表指针位置,按一下机械停表的按钮A,指针走动,过一会再按下按钮A,指针停止走动,再按下按钮B指针归零。
问题3:先估测脉搏跳动60次的时间,再用停表测出脉搏跳动60次的时间。
1.时间的单位:s、min、h。
2.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停表。
3.停表的使用方法:使用前先归零,第一次按开始/暂停按钮指针走动开始计时,第二按开始/暂停按钮指针,指针停止转动计时结束。
4.停表的读数:大表盘的读数+小表盘的读数
活动:下表是小芳用正确方法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和宽得到的数据。
问题1:测量数据为什么不同 与其他同学的测量结果相比会相同吗 为什么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值
长度/cm 25.99 25.96 25.96 25.97
宽度/cm 18.28 18.28 18.29 18.283 3
(3)测量结果受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方法、
测量者的影响
(1)估读不准确
 (2)不一定相同
任务三
测量误差的分析
问题2:上表中的数据最接近课本长度的真实值是    cm。
25.97
问题3:上表中物理课本宽度的平均值正确吗 为什么
由测量数据看出使用的是毫米刻度尺,毫米的下一位是估读值,已经不准确了,再下一位,没有意义,所以多次测量求得的平均值保留与测量值相同的位数。
不正确
问题4:怎样才能减小误差
(1)通过校准测量工具
(2)改进测量方法
(3)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
(4)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方法
1.误差与错误的区别:错误是可避免的,误差不可避免,但可以减小。
2.减小误差的方法:
(1)通过校准测量工具
(2)改进测量方法
(3)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
(4)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方法
1、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的长度 cm;如图乙所示,图中机械秒表的示数是 s.
1mm
1.85
277.5
2.尝试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10μm=     nm;1 600 mm=     m;
25 km=     m。
(2)100 s=     μs;0.5 h=     s。
104
1.6 
2.5×104
108
1800
3、小亮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
(1)图中圆的直径是_________cm。
(2)一条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内,如图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是___________
1.54
单位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
测量工具 
刻度尺的使用 
测量误差 
观察 
看对 
读记对 
误差及减少误差的方法
放对 
时间的测量:
单位
测量工具
停表使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