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快与慢(2) 速度计算 学案(无答案) -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快与慢(2) 速度计算 学案(无答案) -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资源简介

2.3.2 速度计算
教学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了解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理解速度的概念。
教学重点
会进行简单的速度、路程、时间的计算。
教学难点
速度的概念,会用速度公式求速度
教学过程
一、速度
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问:甲、乙两人在平直公路上骑自行车,甲10秒前进50米,乙2秒前进8米。怎样表示这两人骑车的快慢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速度
(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速度:即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与慢(1秒、1分、1小时叫做单位时间)。
(3)公式:速度=路程/时间
计算出上例中甲乙两人的速度。
(4)单位:米/秒(m/s);千米/时(km/h)速度的单位是由长度的单位和时间的单位组成的。常用的长度的单位是米,时间的单位是秒,所以速度的单位是米/秒,读作“米每秒”,单位中的分数线读作“每”。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时”作速度的单位。
单位的换算:1米/秒=3.6千米/时; 千米/时=1/3.6米/秒
二、运动的分类:
1、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特点: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
理解:小明在乘车的过程中发现,车第一分钟走了600m,第二分钟也走了600m,第三分钟还是600m,请问他乘坐的车是走匀速直线吗?为什么?
2、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
特点:速度大小经常变化。
举例: 看图2-27,探究天鹅在3段路程上的运动速度。
平均速度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均速度的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合作学习:
根据速度公式v=,变形得路程公式:s= ,时间计算公式:t= 。
练习1:向月球发射激光,经2.54s后接收到月球表面反射回来的激光,则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为多少km (激光在空间传播速度c=3×105km/s)
练习2: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为1.5×1011m,光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3×108m/s,求太阳光传到地球的时间是多少?
练习3:一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54km/h,在10min内通过的路程为多少?
练习4:一列长100 m的列车,穿过500m的某一山洞,若火车运行速度是108 km/h,火车穿过山洞所用时间是多少 。
四、目标检测
1、在百米赛跑中,甲、乙两个同学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3s和12.8s,则( )
A.甲的速度大
B.乙的速度大
C.甲、乙两同学的速度相同
D.无法比较谁的速度大
2、飞机的速度比汽车的大,下列对这句话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飞机比汽车运动的路程长
B.飞机比汽车运动的时间长
C.飞机比汽车运动的快
D.以上分析都不对
3、高速公路上急速行驶的甲、乙两辆小轿车,甲的速度为 120km/h,乙的速度为30m/s,则( )
A.甲车的速度大 B.乙车的速度大
C.两车的速度一样大 D.无法确定
4、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了睡起大觉,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后悔不已.在整个赛跑过程中 ( )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
C.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