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社会思品临阵押题系列——15 心系浙江发展,共建美好家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5年中考社会思品临阵押题系列——15 心系浙江发展,共建美好家乡

资源简介

2015年中考社会思品临阵押题系列
——15 心系浙江发展,共建美好家乡
一、选择题:
1.依据图1、图2所示,下列对浙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地形种类多样,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北高南低
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③可利用多山区的特点,种植茶叶、柑橘、杨梅等经济作物及发展生态旅游业
④濒临东海,适宜发展海洋经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浙江省地域狭小,但拥有广阔的海域,海岸线总长居全国第一,近海渔场可捕捞量居全国第一,潮汐能、波浪能等海洋新能源蕴藏量居全国前列。这表明我省( )
①发展海洋经济潜力巨大     ②海洋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③资源开发应从陆地走向海洋    ④开发海洋是发展经济的唯一选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据统计,2014年浙江省生产总值(GDP)达到40153.5亿,全省人均GDP为73313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各地级市来看,杭州、宁波和温州GDP总量领先,分别为9201.16亿、7602.51亿和4302.81亿;从人均GDP来看,浙江全省各地市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对此,你认为正确的认识是( )2·1·c·n·j·y
浙江省经济发达,已经跨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作为浙江人,我们应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只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了,其他社会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
改革开放是浙江省经济快速发展的唯一因素
为了扭转“江南水乡为水愁”的局面,浙江自2014年起在全省推行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水共治”,并以此为突破口,深化改革,促进转型,推动升级。据此回答4—5题。www.21-cn-jy.com
4.“五水共治”最能直接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 )
A.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充满活力 C.安定有序 D.民主法治
5.为了更好的推进“五水共治”,下列做法可取的有( )
①自愿为治水工程捐款   ②向政府部门提出可行性建议
③立即关停一切污染企业 ④在生活中做到节约用水,循环用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14年是浙江全省各地吹响了“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 即“五水共治”的新号角。据此回答6-7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6.造成我省洪涝灾害频发的一个主要原因是
A.山区面积广大 B.位于沿海地区
C.夏季风的不稳定性 D.冬季风来得早、去得迟
7.为响应“五水共治”号召,我县某校七年级社会兴趣小组开展了社会调查活动,他们中有的同学去查阅遂昌县志,有的同学走访当地村民,还有的到乡村进行实地拍照取证。上述为获取第一手资料而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①问卷调查法 ②文献调查法 ③个别访谈法 ④实地考察法
A.③??? B.④ ? C.①③? ?D.③④
8.为建设美丽浙江,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防洪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工程。以下“五水共治”的工程措施,中学生能做到的是( )
A.加强执法检查,打击乱排污水的行为
B.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C.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做好防洪排涝工作
D.树立节约意识,做到一水多用,循环使用
浙江湖州地处太湖南岸,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据此回答9—11题。
9.浙江湖州是一座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楚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年),春申君黄歇徙封于此,在此筑城,始置菰城县。由此推断湖州始建于( )
A.西周 B.秦朝 C.东周 D.西汉
10.下列四张图表,最能反映浙江湖州气候特点的是( B )
11.以下能反映湖州区域特色的是( )
A.傍水而居 B.如画的梯田 C.干旱的宝地 D.垂直的牧场
正式建设的温州市域铁路S1线工程,是构建未来温州“一小时交通圈”的条重要都市快线。据此回答第12—13题。
12.S1线的建成,将有效促进温州都市区域 ▲ 向的快速交通联系。( )
A.东-西 B.西北-东南 C.南-北 D.东北-西南
13.在S1线向社会、企业资金募集中, 市民叶先生认购了9万元,预计每年有6%的收益。可见,叶先生参与S1线获得收益的生产要素是( )
A.劳动 B.资本 C.技术 D.管理
14.2015年 3月20日,温州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获批开业。这是我国第二家获批开业的民营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将发挥民营资本灵活高效优势,为小微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务。这表明我国 ▲ 。( )
A.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B.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C.发挥民营经济的主导作用 D.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主体
15.从2012年到2014年,浙江省已连续3年开展科技成果竞价(拍卖)。有273项技术成果在拍卖会上找到“婆家”,其中60项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新增产值11.7亿元。这说明 ▲ 。( )
①浙江省坚持以科技工作为中心 ②浙江省正在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④浙江重视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0分)2014年8月“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简称“两美”浙江)全国知名网络媒体采访活动在杭州启动。我们随同记者,记录余村的点滴变化:

(1)余村见闻(一)表明该村面临着哪些困境?(4分)
(2)分析余村见闻(二)中发生变化的原因。(4分)
(3)结合余村见闻(三),谈谈“从卖石头转变成卖风景”对我们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有何意义。(2分)
参考答案:
(1)河水浑浊,鱼虾禁绝说明环境(水体)遭受污染;废矿随意丢弃,说明资源遭到破坏;影响当地人民的生存发展(4分)。21·cn·jy·com
(2)坚持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关停污染企业;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产品,发展生态农业;余村转变了生产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4分)
(3)有利于推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分)【出处:21教育名师】
2.2014年以来,浙江在前行。请阅读以下新闻报道,回答问题。(10分)
【平安浙江】
为营造良好的校园及周边环境,我市多个部门联合打出“组合拳”,大力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主要内容包含:校园消防安全整治,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整治,校园周边娱乐场所、校园周边摊点、校园及周边治安专项整治等。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活力浙江】
2014年9月19日,杭州本土的互联网公司、民营企业阿里巴巴集团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从一个小公司发展到如今2000亿美元左右市值的世界级大公司,阿里巴巴及马云的成功将激励更多杭州本土的创业者努力前行。
(1)浙江打造平安校园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些保护?保护了他们的哪些权利?(4分)
(2)材料中的阿里巴巴集团属于什么性质的经济成分?这种经济成分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的地位是如何的?(2分)2-1-c-n-j-y
(3)阿里巴巴集团与马云能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2分)
(4)两则材料分别体现了和谐社会的什么要求?(2分)
参考答案:
(1)社会保护、学校保护;生命健康权、财产权等。(4分)
(2)非公有制经济(1分);与公有制经济并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分)
(3)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马云个人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精神等等。(符合题意即可,2分)21*cnjy*com
(4)安定有序、充满活力(2分)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2014年11月19日至21日在浙江乌镇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专门发来贺电表示祝贺。水乡古镇乌镇也聚焦了全世界的眼光,作为最后的枕水人家,具有独特的水乡风光——小桥流水人家,成了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
乌镇也曾经因水而忧,经过多年的建设,乌镇成了独具江南特色的风情小镇。会议期间,马云、李彦宏、雷军、张朝阳、刘强东、保罗·雅各布、布鲁斯·斯维尔等互联网界、科技界大佬坐而论道。其间,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说道:“我们要回归到人的本质需求,实现了理想进了医院又有什么意义呢?”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1)请从自然环境的角度说明乌镇形成独特水乡风光的原因。(4分)
(2)材料中的阿里巴巴集团是什么性质的经济?你觉得马云说的“要回归人的本质需求”与“经济发展”有何关系?(5分)21cnjy.com
(3)乌镇也曾因水而忧,目前浙江省正在开展“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体现了我省正在大力实施什么战略?若你是乌镇的居民,为配合“五水共治”活动,你该做些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地形:乌镇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水网密布,所以人们的生产生活与水息息相关(傍水而居、枕水人家);(2分)气候:乌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水众多,是其“小桥流水人家”建筑风格的重要成因。(2分)
(2)私营经济(非公有制经济)(1分)马云说的“要回归人的本质需求”指的是人类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追求(或是环境问题)。(1分)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会遭到破坏,影响人类生活。(1分)所以发展经济同时要注重环境保护,两者不可偏废。(1分)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走一条文明发展之路),让人民拥有美好的生态环境,共同建设美丽中国。(1分)(答案不唯一,要求论述逻辑合理,符合题意即可)
(3)可持续发展战略(1分);
从节约用水和保护水环境角度,言之有理即可(2分)
4.小永同学对家乡建设十分关注,经常从报刊杂志上摘剪所见所闻。(10分)
【单独二胎】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来源:21cnj*y.co*m】
(1)我国制定“单独二胎”政策的依据是什么?“单独二胎”政策为什么必须要经过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2分)
【低碳出行】2014年1月20日,杭州市行政执法部门首批投入1000辆公共自行车试运行。据初步统计,当天就有400多位市民办理了公共自行车卡。
(2)杭州市投入公共自行车的做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哪些内容?结合材料分析公共自行车出行受广大市民欢迎的原因。(4分)
【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就是“五水共治”。3月4日上午,金华团市委启动“三·五”志愿服务月活动,“青春聚力、五水共治”志愿服务活动掀起高潮。
(3)请从法律和社会责任角度谈谈参与“青春聚力、五水共治”等志愿服务活动的认识。(4分)
参考答案:
(1)人口老龄化。(1分)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分)
(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2分)
随着汽车的增加,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公共自行车出行有利于减缓交通拥堵,有利于保护环境,有利于可持续发展。(2分)
(3)法律角度:法律鼓励做,我们积极去做;(2分)社会责任角度: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表现,使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2分)
5.(8分)【乡愁?故土】最难忘却故土情,每逢新春佳节,是一年中乡愁最浓、思乡最切的时节。归家的人,乡愁聊以慰藉;离家的人,乡愁剪不断理还乱。阅读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结合图一,如果你是离家在外的人,你该如何向别人介绍衢州的地理位置?(2分)
(2)请根据图二概括衢州地形特点。(2分)
(3)结合图一、图二分析衢州应如何因地制宜经济发展?(4分)
参考答案:
(1)衢州位于浙江西南部,与安徽、江西和福建接壤。素有“四省通衢”之称。(2分)
(2)地形多样,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区面积广大。2分)
(3)图一中山区面积广大,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图二中可看出衢州有着良好的区位优势,四省通衢,可大力发展物流业,向东积极融入长三角,与上海、杭州等加强贸易往来,向西与中西部城市加强贸易往来等。(4分)
6.(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风云浙商】有市场的地方就有浙江商人,他们走遍千山万水闯市场,尝尽千辛万苦办企业,道尽千言万语拉客户,用放大镜寻商机,用望远镜找市场,用显微镜淘营销,实现一个又一个的创业梦。www-2-1-cnjy-com
(1)上述材料反映出浙商身上具有哪些优秀品质?(2分)
【返乡创业】为促进浙江经济发展,各级政府为返乡企业排忧解难,全力保障,为浙商回归创造良好的舞台。截止2015年浙商返乡投资创办民营企业500多家,回归资本2000多亿元。
(2)从材料可见各级政府对返乡浙商实行怎样的政策?浙商返乡创业,将给浙江经济的发展带来什么积极作用?(4分)
【圆梦家乡】2015年4月3日,“浙商资本回归”会议在杭州召开。全国30个外省浙商商会代表及重要企业浙商代表共150人齐聚一堂,共话浙商机遇,共谋浙江发展。下面是部分浙商的梦想:
(3)请任选一个浙商梦想,谈谈你对该梦想的理解。(4分)
参考答案:
(1)勤劳、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不怕困难、乐观、开拓创新等(2分,任选两点)
(2)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分)加快生产力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强经济活力,增加财政收入等角度回答。(任写两点,2分)
(3)选择梦想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国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生产力,就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步伐等。  21*cnjy*com
或选择梦想二: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只有教育创新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
(任选一个梦想,写出两个不同角度,4分)。
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温州中小企业吸收了大量本地和外来务工人员,对浙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近年来融资难,用工难,缺乏技术人员,产品技术含量低,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成为制约温州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
材料二:

(1)为了解决问题,推动发展,根据所学知识,请你向企业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并 说明理由。(6分)
(2)材料二反映了我市对小微企业采取什么政策?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政府为什么采取这一政策?(6分)
参考答案:
(1)建议:依靠科技,注重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等。(2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推进科技创新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也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4分)(言之有理即可)21教育网
(2)政策:鼓励、支持、引导。(2分)因为小微企业的发展对增强我市经济活力,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和扩大就业具有重要作用。(4分)21·世纪*教育网
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回望过去这一年,温州的变化可圈可点:在“赶超发展、再创辉煌”战略的引领下,无论是党建工作还是实体经济,无论是环境整治还是民生发展,都让大家倍感振奋。
【民生发展】
2014年,我市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率越来越高,此外,我市还实施公立医院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1)请你谈谈政府完善养老服务机制的必要性(4分)
【经济创新】
2014年,我市获批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网购消费目前正保持一路上扬态势。一些年轻人选择经营个体网店,盈利颇丰。去年1—11月,我市网络零售额为616.66亿元。
(2)个体网店属于哪种经济形式?请从政府、商家的角度,谈谈如何使我市的电子商务实现良性的发展。(5分)
【环境整治】
在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办的组织协调下,各市直部门、各区、功能区以及街道、社区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空前激发,迅速行动,积极投身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市区累计新增果壳箱1.47万个,市区垃圾坞改造提升目标4165座,累计共提升改造、拆除4363座。
(3)从社会责任的角度,公民为什么要积极参与“创卫”?(3分)
参考答案:
9.(14分)关心温州
【温州·民本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成为温州最活跃的市场主体。目前在全市经济比重中,民营企业数量占99.5%,工业产值占95.5%,上交税收占80%,外贸出口额占95%,从业人员占93%。可以说,立足民力、依靠民资、发展民营、注重民富、实现民享,是“温州模式”的本质特征。【版权所有:21教育】
(1)材料中的“温州模式”的产生于哪一次重要会议之后。这种模式对温州发展发挥哪些积极作用?(3分)
【温州·有为政府】2014年2月18日在温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温州市长陈金彪代表温州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提请人大予以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报告指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出“人才房”政策,新引进北航温州研究院等研发机构16家、国(境)外专家项目154项……加强效能监察和行政问责,深入开展“万人评议机关中层和基层站所”活动。
(2)材料说明我国采用怎样的政治制度?温州市政府推出这些举措有何意义?(5分)
【温州·四共精神】温州精神发展至今,艺术立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反映了共享资源、共同合作、共谋发展、共同创新的“四共”团队精神,体现了科学发展的和谐文化。只有依靠新思想、新理念、新举措为特征的先进文化才能引领经济发展。
(3)结合3则材料和所学,从不同的角度说说温州经济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6分)
参考答案:
(1)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
对增强温州经济活力,扩大就业等具有重要作用。(或提高综合实力,实现共同富裕也可)(2分,每点1分)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可)(1分);
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或保障公民依法享有监督权)
(评分细则:只要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均可给分,每点2分,共4分)
(3)市政府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弘扬温州人精神,为温州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评分细则:6分,每点2分,只要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均可给分。)
10.(10分)城市发展一直是两会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今年的台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创建“国际智造名城”和“山海宜居美城”等新目标。
(1)要打造“国际智造名城”,台州市可以利用哪些有利的外部条件?(提示:从国际政治和经济角度作答)(2分)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请结合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说说台州市政府为何要创建“山海宜居美城”?(4分)
(3)作为台州市的小市民,你能为创建“山海宜居美城”做些什么?(至少2点,4分)
参考答案:
(1)和平与发展的进步潮流;经济全球化。(2分)
(2)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整体。(2分)创建“山海宜居美城”有利于促进台州的经济发展,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安定。(2分)
(3)①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节能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②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注重环保购物,倡导绿色消费;③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自觉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义务;如:随手关灯;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物品;回收废弃物;植树造林,不乱砍滥伐,保护植被;不乱倒垃圾等;④积极参与各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⑤增强法律意识,积极同各种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作斗争。(言之有理,两个角度即可,共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