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版】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现代文阅读 期末语文真题专项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专版】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现代文阅读 期末语文真题专项练(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东专版】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现代文阅读 期末语文真题专项练(含答案)
(2022上·广东河源·三年级统考期末)阅读
鲁班造伞
①很久以前,还没有伞。著名的工匠鲁班和几个木匠一起在路边造了许多亭子。亭子的顶是尖尖的,四面用几根柱子撑住。雨来了,或是被太阳晒得难受了,行人可以躲一躲,歇一歇,喘口气儿。
②可是鲁班想,要是雨下个不停,那该怎么办呢?人总不能待在亭子里不走啊。要是能把亭子做得很小,让大家带在身上,该多好啊!用什么办法才能把亭子做得轻轻巧巧的呢?
③一天,天气热极了,鲁班看见许多小孩子在荷塘边玩,每个孩子的头上都顶着一张荷叶。鲁班问他们:“你们为什么顶着荷叶呢?”小孩子七嘴八舌地说:“太阳像个大火轮,我们头上顶着荷叶,就不怕晒了。”鲁班拿过一张荷叶,仔细地瞧了又瞧。荷叶圆圆的,上面有许多叶脉,朝头上一罩,又轻巧,又凉快。鲁班的心里一下亮堂起来。他赶紧跑回家去,找了一根竹子,劈成许多细条,照着荷叶的样子,扎了个架子;又找了一块羊皮,把它剪得圆圆的,蒙在竹架子上。“好啦,好啦!”他高兴地喊起来,“这东西既能挡雨遮太阳,又很轻巧。”
④后来,他又把它改成了可以活动的:用的时候,就把它撑开;用不着时,就把它收拢。这就是最早的伞。
1.写出鲁班造伞时的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打比方的句子:把 比作了 。
3.找出表示鲁班造出“羊皮伞”时心情的词语: 。我还能再写出与它相近的表示心情的词语: 、 。
4.本文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发现问题: ;受到 的启发;解决问题: 。
(2023上·广东揭阳·三年级统考期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游黄山(节选)
①向上望,黄山真高啊!高到望不到顶,一座座山峰直插云端。黄山真奇啊!有的像仙人背篓,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猪八戒吃西瓜,还有的像武松打虎……黄山真险啊!上“天都峰”的山路几乎全是直上直下,与地面成九十度直角,非得拉着铁索,用力才能爬上去。最危险的要算是“鲫鱼背”了,这是在两个山顶间架起的一座天桥,不禁叫人胆战心惊,稍不小心,就会摔下万丈深渊。
②黄山的云海太美啊!近看,像一层浓雾,把那些奇峰异景遮得无影无踪;远看,朵朵白云又像对对白色蝴蝶,围绕着山峦,翩翩起舞;登高看,就像一片望不到边的海洋,把一座座峻山淹没在里面,只露出一个个山尖,仿佛是大海里的小岛。在云里,时隐时现,使人感到如入仙境。
③黄山啊黄山,你美丽奇妙,雄伟壮观,我深深地爱上了你。
5.从短文中找出适当的量词填空。
浓雾 海洋 天桥 山尖
6.短文的第1自然段写黄山的特点是 、 、 ,最危险的是“ ”。
7.找出文中一个比喻句,它把 比作 。
8.第1个自然段中“……”表示还有许多有趣、奇特的山石,请你试着再写两个。
有的像 ,有的像 。
9.写云海是按照____的顺序写的。
A.近看→登高看→远看B.远看→近看→登高看C.近看→远看→登高看
(2023上·广东东莞·三年级统考期末)认真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海边的小女孩
①辽阔的海滩上,潮水退了。一个拾贝壳的渔家小女孩,明亮的黑眸子搜寻着彩色的贝壳。
②突然,她停住了脚步,在脚下的沙滩上,一条银闪闪的小鱼在痛苦地蹦跳着。
③头上的太阳,蒸发着泥洼里的海水,小鱼在干涸中痉挛。似乎听到了小鱼儿越来越响的哭声。
④她目光停滞了,流露出了怜悯。她弯下腰,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捧起了这条小鱼。小鱼在她手里蹦跳着。
⑤她轻轻舒了一口气,直起腰,她慢慢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海边。小鱼儿被小女孩送进了大海。
⑥小鱼儿欢快地冲进了大海的浪花里,好似奔向美丽的生活花园和它不能离开的奇妙的世界。
⑦我看见:小女孩的黑眸子里闪出情感的色彩,她脸蛋上的那对圆圆的酒窝里盛满了甜蜜……
10.在文中找一找并填空。
的贝壳 的小鱼 的酒窝
11.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在文中找)。
①空旷、宽广,一望无边的样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形容举动十分慎重,一点不敢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全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2和第 自然段是描写小鱼被救前非常可怜的;第 自然段是描写小鱼被救后非常快乐的。
13.“小鱼儿被小女孩送进了大海。”
改成“把”字句: 。
14.用“_____”在文中画出几次描写小女孩眼神的句子。
15.“圆圆的酒窝里盛满了甜蜜……”小女孩心里有会想些什么,对小鱼儿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上·广东汕头·三年级统考期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可爱的小溪
①清晨,小溪多美啊!溪水映照着灿烂的朝霞,像浮动的彩色绸带。我喜欢在溪边读书,清新湿润的空气滋润着我的喉咙,淙淙流水伴随着我的琅琅读书声。
②中午,我也要到溪边站上一会儿。微风吹来,水面上泛起层层鱼鳞波纹。倒映在溪中的景物,一会儿聚拢,一会儿散开,又聚拢,又散开……等到水波平静时,树儿、草儿的倒影更绿更新了。
③晚上,月影静静地躺在水底,星星在水底眨着眼睛,云彩也高兴地跑到水里来了,给溪水增添了银色。小溪好像把我带进了一个神话世界里。
16.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 的朝霞 的空气 的绸带
②“我”喜欢在小溪边 ,也喜欢在小溪边 。
17.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在短文中找出有关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为什么说晚上的小溪好像把我带进了一个童话世界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上·广东潮州·三年级统考期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打架
①两只獾(huān)为了一点儿小事,非要打架来解决。
②小熊问他们:“难道没有其他解决的办法了吗?”“没有了。”他们怒气冲天地说,“非打不可!”
③小熊无可奈何地说:“打就打吧。”小熊向两只獾伸出手,说:“请把你们的钱都掏出来给我。”
④两只獾惊奇地问    为什么呢    
⑤“你们肯定会打得头破血流。我可以用这钱去买药。”
⑥两只獾互相看了一眼,都把手伸进口袋,掏出钱,我不在乎!”
⑦小熊接过钱说:“把上衣也脱下来吧,你们会把上衣扯坏的。”
(读到这里,我预测两只獾    。我预测的理由是  。)
⑧两只獾哼了一下,都把上衣脱了。小熊接着说:“把裤子也脱了吧,扯坏裤子也挺可惜的。”两只獾有点儿垂头丧气地脱下裤子。
⑨只穿着短裤的两只獾,望着对方的滑稽(jī)样子,他们先要回裤子,接着要回了各自的上衣和钱。小熊说:‘握握手吧,衣服也没扯坏,而且还有零花钱。你们谢谢自己,又和小熊亲切地握了握手。
19.“獾”这个字我们不知道它的读音,可以用 查字法查字典,从“獾”的偏旁,我猜测它应该是
A.一种鸟B.一种植物C.一种野兽D.一种昆虫
20.给短文第4自然段划横线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21.完成短文第7自然段后面括号中的预测题,答案写横线上。
22.小熊向两只獾要钱、上衣和裤子,它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如果你见到小熊,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上·广东潮州·三年级统考期末)阅读课文选段,回答以下问题。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24.从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矮小 讨厌 俯视 忧伤
25.用“____”画出描写灰雀样子的句子。
26.从哪里可以看出列宁喜欢这三只灰雀呢?用“﹏﹏﹏”画出来。
27.假如你的小伙伴想要捉灰雀,你会怎么做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2022上·广东深圳·三年级统考期末)短文阅读。
①父亲和我坐在树林边,鸟真的唱了起来。
②“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父亲说。
③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
④过了几天,父亲对我说:“鸟最快活的时刻,是飞离树枝的那一瞬(shùn sùn)间,容易被猎人打中。”
⑤“为什么?”我惊愕地问。
⑥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zhòng chóng)。”
⑦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2)找出文中的两组近义词。
—— —— .
(3)按要求改写句子。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鸟最快活的时刻,是 ,也容易被猎人打中,因为: 。
(5)理解画线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上·广东广州·三年级统考期末)阅读。
爷爷一定有办法
①当小鼹(yǎn)鼠约瑟还是娃娃的时候,爷爷用主人废弃的窗帘布为他缝了一条奇妙的毯子。奇妙的毯子又舒服又保暖,还可以把噩(è)梦通通赶跑。
②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毯子变得又破又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毯子,用不了了,真该把它丢了。”“爷爷一定有办法。”约瑟说。
③爷爷拿起了毯子,翻过来,又翻过去。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咯吱、咯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改做……”很快,一件奇妙的外套做成了。约瑟穿上这件奇妙的外套,开开心心跑去玩。
④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外套变得又旧又小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外套,不合身了,真该把它丢了。”“爷爷一定有办法。”约瑟说。
⑤爷爷拿起了外套,翻过来,又翻过去。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咯吱、咯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改做……”不久,一件奇妙的背心做成了。约瑟穿上这件奇妙的背心,高高兴兴上学去。
⑥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背心变得又小又脏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背心,好难看啊,真该把它丢了。”“爷爷一定有办法。”约瑟说。
⑦爷爷    。约瑟    
……
29.爷爷依次缝制了 、 和 。
A.背心 B.毛毯 C.外套 D.窗帘
30.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可以猜“噩梦”的“噩”字的意思是( )
A.真实而愉快的B.美好而甜蜜的C.好运而喜人的D.可怕而惊人的
31.为什么说爷爷缝制的毛毯“奇妙”?用横线在文中画出一个句子。
32.根据故事内容预测故事发展,爷爷会把背心改做成什么?约瑟又会怎么样?在第⑦自然段的横线上写一写。
33.你喜欢爷爷的办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根据故事内容判断下列信息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约瑟是一只小鼹鼠。 .
(2)妈妈让爷爷给约瑟改做衣物。 .
(3)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中的动物和人一样会说话,有情感。 .
(2023上·广东广州·三年级统考期末)阅读。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选自统编版语文教材《大自然的声音》)
35.填空。
选文中把“风”比作 ,把树叶比作 。
36.用多种方法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然后连一连。
呢喃 轻而柔软
轻柔 温和柔顺
温柔 像燕子叫声一样的小声说话的声音
37.选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 ”画出来。
38.选文语句优美生动,请把你对下面这个句子的感受写下来。
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句子(语言特点) ,我从中体会到 。
(2022上·广东汕头·三年级统考期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天空中的文字
①天空中也有一套文字,你知道吗?
②水手们朝天望望,在许多的星座中找到了小熊星座,在小熊星座中找到了北极星。有北极星的方向就是北方。
③云也是天空中的字。在蔚蓝的天空中,伸展着一片白色丝缕,好像有人把一绺白发投向天空,这是卷云。有了卷云,十有八九是阴雨天要来了。在炎热的夏季,远远耸立着一座白色的云山,像铁匠铺里的铁础。飞行员知道,这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应该离它远点儿才好。
④天空的使者——鸟儿也会教给那些留心观察它们的人许多知识。燕子在空中飞得很高,看上去很小很小,明天准会是好天气。大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着太阳飞行,夏天已经过去,秋天即将来临。
⑤其实,大自然就是一本百科全书,   你仔细观察,   一定会有你想要的答案。
39.联系上下文,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十有八九 .
①极有可能。②十个里面有八九个。
(2)预兆 .
①预先知道。②预示将要发生的事。
40.文中讲了三种“天空的文字”: 、 、 。
41.在短文最后一段的横线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42.在文中用“_____”画出卷云是什么样的;用“ ”画出砧状云是什么样的。
43.读完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2023上·广东河源·三年级校考期末)阅读
坐过站
①那天,刚上公交车,突然有人冲着我喊了一声:“嗨!陈老师,做什么去啊?”我抬头一看,是个二十几岁的姑娘,我打量了她好久,也想不起来她是谁。再说我也不是老师,她肯定认错人了。车上的人很多,我不想让那姑娘太尴尬,就冲她礼貌地笑了笑:“去办点事。”那姑娘说:“时间过得真快。”我也笑着应付她说:“是呀,是呀,岁月不饶人啊。”姑娘从人堆里要给我让座,我不好意思,可她硬是拉拉扯扯地让我坐下了。她站在我身边,还是不停地跟我念叨一些学校的事儿,我感到越来越招架不住了。这时,公交车正好到了一站,我说:“我到站了。”那姑娘马上说:“真巧,我也在这儿下。”
②刚下车门儿,那姑娘就急着往大街对面走,一面走还一面跟我说:“再见了,大叔。”我更疑惑不解了,就问:“姑娘,你怎么又喊我大叔了?”那姑娘说:“车上有个小偷,他一直盯着你的包,所以,我就认你做老师了。”我恍然大悟,赶忙问她:“你去哪儿?”她已走到马路对面,大声地笑着说:“我坐过站了。”
(1)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
①弄不清楚、无法理解。因为有疑问而困惑不能理解。 .
②一下子明白、觉悟过来。 .
(2)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文中加点的字“应付”的意思是    .
A.对付B.敷衍了事:不认真C.真心实意:很认真。
(3)文中的“我”一直顺着姑娘的话往下说,应付着和她对话,是因为    .
A.“我”和姑娘很熟B.“我”想摆脱小偷C.“我”不想让姑娘太尴尬
(4) (谁) 坐过站了,坐过站的原因是 。
(5)你喜欢文中的姑娘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2023上·广东河源·三年级校考期末)文学类文本阅读。
风筝
①我童年的梦里,飞得最高的就是风筝。
②地面上,我们扯着线跑着;天空中,风筝迎着风飞着。这些在天空中飞着的,都是我们精心造出来的理想的翅膀啊!每个人的理想不一样,每个人扎出来的风筝也不一样。你看。此刻样子像一顶水兵帽,后面还飘着两根飘带的风筝就是我的,因为我长大了想当海军。此刻,我的眼睛似乎已在那被线牵着的高高的帽檐下,看见了无边的大海和波浪的花纹……那个飞机风筝是强强的,他想当飞行员都快想疯了。可现在的纸飞机却吃不住这个小胖子的体重,他只好把自己最威武的一张照片贴在风筝飞机驾驶舱的位置上。
③瞧啊,一只美丽的大蝴蝶,翅膀一扇一扇的,正在空中翩翩起舞,这一定是小薇薇的巧手做的,她想像她爸爸一样,当一个昆虫学家。哟,那边张牙舞爪地飞来了一只大蜈蚣,这一定是调皮蛋小狗子的,这家伙,在地上欺负人不算,到天上还要逞霸道!于是我的水兵帽和强强的歼击机立即出击,唉,威力巨大的歼击机竟和一条蜈蚣同归于尽——缠在一起摔了下来。我心爱的水兵帽也牺牲了一根飘带。在空中失去平衡,摇摇摆摆地飞不稳了。
④还有,那瓦片风筝是未来的建筑大师大喜的:那双体花瓶风筝是双胞胎兰兰和红红的。所有的风筝中,要数小音乐家根子的最棒了,那是一个大竖琴。说实话,我见了他的风筝后才知道竖琴是什么样子。但那不完全算他的本事,要是没有他那个会拉小提琴的舅舅帮助,这竖琴不掉下来掉碎才怪呢!不过那风筝上挂的两排风铃可真好听:“得啷啷,得啷啷!”把带着鸽哨的鸽子都引来了。
⑤最土的风筝要算芳芳的了。因为她直到现在还没有决定长大干什么,所以只好照她的头的样子做了个风筝,让她到天上去好好想想吧。哈,风筝的后脑勺上还拖了一条尾巴似的长辫子,唉,丑死了!
⑥在地面上,我们一边放线一边跑着。啊,每个人的童年也像是一个风筝。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手里的线越放越长,风筝也越飞越远,越飞越高。
⑦可千万别让手中的线断掉啊,风筝,是理想的翅膀!
(1)根据词语解释,从文中第③自然段找出相关的词语。
①形容猛兽凶恶可怕,张开嘴巴又挥舞着爪子的样子。 .
②一同走向死亡或毁灭。 .
(2)文中为我们描写了 种风筝,在这些风筝中,最棒的要数 ,最土的是 ,最美的是 。
(3)仿写句子。
例:风筝,是理想的翅膀!风筝,是 !
(4)说说“可千万别让手中的线断掉啊,风筝,是理想的翅膀!”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的理想是什么?读了本文之后你打算做一只什么样的风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找 劈 扎 剪 蒙 2.太阳像个大火轮,我们头上顶着荷叶,就不怕晒了。 太阳 大火轮 3. 高兴 开心 喜悦 4. 行人只能在亭子里躲避,但是亭子不会移动 小孩头顶荷叶 制成羊皮伞。
【解析】1.考查对短文中动词的理解和掌握。
短文描写鲁班看到小孩子头上顶着荷叶遮挡太阳,于是萌生想法,跑回家去造伞。结合第③段的“他赶紧跑回家去,找了一根竹子,劈成许多细条,照着荷叶的样子,扎了个架子;又找了一块羊皮,把它剪得圆圆的,蒙在竹架子上”可知,“找”“劈”“扎”“剪”“蒙”都是表示鲁班造伞时的动作的词。
2.考查对比喻句的理解与掌握。比喻句就是把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
短文中第③自然段中“小孩子七嘴八舌地说:‘太阳像个大火轮,我们头上顶着荷叶,就不怕晒了。’这句话中,把太阳比作大火轮,这是比喻句。
3.考查了对短文中表示心情的词语的掌握。
当鲁班造出第一把“羊皮伞”时,“他高兴地喊起来”,这里的“高兴”一词是对鲁班当时心情的描写,“高兴”意思是人的心情非常愉快。表示心情高兴的词语还有“开心”等。
4.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第②段的“可是鲁班想,要是雨下个不停,那该怎么办呢?人总不能待在亭子里不走啊。要是能把亭子做得很小,让大家带在身上,该多好啊!用什么办法才能把亭子做得轻轻巧巧的呢?”可知,鲁班发现的问题是:行人只能在亭子里躲避,但是亭子不会移动;
结合第③段的“一天,天气热极了,鲁班看见许多小孩子在荷塘边玩,每个孩子的头上都顶着一张荷叶”“鲁班拿过一张荷叶,仔细地瞧了又瞧。荷叶圆圆的,上面有许多叶脉,朝头上一罩,又轻巧,又凉快。鲁班的心里一下亮堂起来”“他赶紧跑回家去,找了一根竹子,劈成许多细条,照着荷叶的样子,扎了个架子;又找了一块羊皮,把它剪得圆圆的,蒙在竹架子上”可知,鲁班受到孩子们头顶荷叶的启发,于是制成了羊皮伞。
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这是时间顺序。
5. 一层 一片 一座 一个个 6. 高 奇 险 鲫鱼背 7.远看,朵朵白云又像对对白色蝴蝶……
白云 蝴蝶 8. 仙女散花 金鸡独立 9.C
【解析】5.本题考查数量词。
结合事物的特点,从文中找出对应的数量词。
结合选文第①自然段中“一座天桥”和第②自然段中“一层浓雾、一片望不到边的海洋、一个个山尖”可知答案。
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作答本题,结合关键词句加以概括即可。
结合选文第①自然段中“黄山真高啊!”“黄山真奇啊!”“黄山真险啊!”可知,黄山的特点是高、奇、险;结合“最危险的要算是‘鲫鱼背’了,这是在两个山顶间架起的一座天桥,不禁叫人胆战心惊,稍不小心,就会摔下万丈深渊。”可知,最危险的山峰是“鲫鱼背”。
7.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和查找句子。
比喻不可或缺的是本体和喻体。结合比喻修辞手法的特点从选文中找出符合要求的句子,并写出把什么比作成什么即可,本题答案不唯一。
示例:选文第②自然段中“近看,像一层浓雾,把那些奇峰异景遮得无影无踪”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云海”比作“浓雾”,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云彩朦胧的样子。
8.本题考查仿写。
观察句式的特点,然后结合自己的想象进行仿写。
原句的词语结构是主谓结构,仿写时也要结构相同,修辞一致。示例:有的像学者埋头著书,有的像文人墨客把酒言欢。
9.本题考查写作顺序。
作答本题,首先要找到描写的内容涉及到的语段,再寻找标志关键词,最后结合词语特点确定写作顺序。结合选文第②自然段中“近看、远看、登高看”三个关键词可知写作顺序。故选C。
10. 彩色 银闪闪 圆圆 11. 辽阔 小心翼翼 12. 7/七 3 6 13.小女孩把小鱼儿送进了大海 14.一个拾贝壳的渔家小女孩,明亮的黑眸子搜寻着彩色的贝壳,流露出了怜悯。 15.小女孩会想:小鱼儿终于得救了,太好了,快快游,以后千万不要到海滩来了啊!
【解析】10.本题考查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由第①段“明亮的黑眸子搜寻着彩色的贝壳”第②段“一条银闪闪的小鱼在痛苦地蹦跳着”第⑦段“她脸蛋上的那对圆圆的酒窝里盛满了甜蜜”可知答案。
11.本题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①根据文中第①段“辽阔的海滩上,潮水退了”可知,海滩很大,很宽广。再结合所学可知“辽阔”的意思为空旷、宽广,一望无边的样子。
②根据文中第④段“她弯下腰,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捧起了这条小鱼”可知,小女孩非常心疼这条小鱼儿,她的动作非常的谨慎小心。结合所学可知“小心翼翼”的意思是形容举动十分慎重,一点不敢大意。
12.本题考查了数自然段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数自然段要看每一段开头都有空两格,这就是一段,由此可知本文共有7个自然段。阅读全文内容从“一条银闪闪的小鱼在痛苦地蹦跳着”“小鱼在干涸中痉挛。似乎听到了小鱼儿越来越响的哭声”可知,第②自然段和第③自然段是描写小鱼被救前非常可怜的;从“小鱼儿欢快地冲进了大海的浪花里,好似奔向美丽的生活花园和它不能离开的奇妙的世界”可知,第⑥自然段是描写小鱼被救后非常快乐的。
13.本题考查了改成把字句。
“把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把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主动者,后面的“谁”为被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用公式清晰地来表示:把字句=主动者+把+被动者+动作成分。主动者是“小女孩”,被动者是“小鱼儿”,动作成分是“送进了大海”。即:小女孩把小鱼儿送进了大海。
14.本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筛选能力。
从第①段“一个拾贝壳的渔家小女孩,明亮的黑眸子搜寻着彩色的贝壳”第④段“她目光停滞了,流露出了怜悯”可知,其中“明亮的黑眸子搜寻着”“目光停滞了,流露出了怜悯”都是在写小女孩的眼神。
15.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结合文段内容,合理展开想象即可。
如:小女孩会想:小鱼儿终于得救了,他可以回到他自己的世界了。她会对小鱼儿说:小鱼儿,快快回去吧,以后可不能在淘气游到外面来了!
16. 灿烂 清新 彩色 读书 站上一会儿 17.按时间顺序 清晨、中午、晚上 18.作者把周围的景色都看成人来写,它们就像是活的一样,所以说小溪好像把我带进了童话世界。
【解析】16.本题考查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第①自然段“溪水映照着灿烂的朝霞”这个句子中的内容可知,①空应填“灿烂”;从“清新湿润的空气滋润着我的喉咙”这个句子中的内容可知,②空应填“清新”或者“湿润”。“像浮动的彩色绸带。”这个句子中的内容可知,③空应填“彩色”。
(2)从第①段“我喜欢在溪边读书”可知,清晨“我”喜欢在小溪边读书;从第②段“中午,我也要到溪边站上一会儿。”可知,中午“我”也要到溪边站上一会儿。因此④空填“读书”,⑤空填“站上一会儿”。
17.本题考查短文的写作顺序。
本文共分为三个自然段,分别以“清晨”、“中午”、“晚上”开头,写了三个时间段的小溪,可知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18.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的理解。
第③自然段中的这些内容:“晚上,月影静静地躺在水底,星星也在水底眨着眼睛,云彩也高兴地跑到水里来了,给溪水增添了银色。”通过写“月影”、“星星”、“云彩”来体现小溪周围景色的丰富,“躺在水底”、“眨着眼睛”、“高兴地跑到水里”等词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了景象人格化的魅力,将作者带入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童话般美丽的世界。
19. 部首 C 20.:“ ?” 21.两只獾也会把衣服脱下来
前面獾听了小熊的,把钱给了小熊,两只所以当小熊让两只獾脱掉衣服的时候,肯定也会脱下来。 22.它的真正目的是阻止两只獾打架。 23.小熊你真聪明,简简单单地就让他们不再打架了。
【解析】19.本题考查查字典及字义的掌握。
考查了查字典,常用的三种方法是: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如果很容易确定部首,但不确定读音就可以用部首查字法;如果知道读音,但不会写这个字,就用音序查字法;如果是独体字就用数笔画查字法。
“獾”这个字我们不知道它的读音,可以用部首查字法,“獾(huān)”部首“犭”,“犭”一般与动物有关。獾:狗獾、猪獾等的统称。
故选C。
20.本题考查了标点符号。
逗号是句子中短暂的停顿,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叹号表示语气的感叹,问号表示有疑而问,说话内容要用双引号引起来,“说”后加冒号。
短文第4自然段划横线的句子是一个疑问句,“问”后加冒号、引号,问号即可。
2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预测能力。
通过第⑤段的句子“两只獾互相看了一眼,都把手伸进口袋,掏出钱”可知,两只獾在前面将钱给了小熊。所以当小熊让两只獾脱下衣服的时候,两只獾肯定也会脱下来。
2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 的掌握。
文章主要写了两只獾为了一点儿小事,非要打架来解决,小熊巧妙地阻止了他们。
结合第⑨段的句子“ 握握手吧,衣服也没扯坏,而且还有零花钱。你们谢谢自己,又和小熊亲切地握了握手”可知小熊向两只獾要钱、上衣和裤子,它的真正目的是阻止两只獾打架。
2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
故事中的小熊是劝架者,而他的劝架方法很巧妙,所以对小熊说的话可以围绕对小熊的称赞进行叙述。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示例:小熊,你真有办法,几句话就让他们和好了!
24. 高大 喜爱 仰视 欢快 25.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26.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27.我会阻止他们。因为灰雀非常可爱,我们要保护它们。
【解析】24.本题考查学生找反义词的能力。
“矮小”意思是又矮又小,与文中的“高大”反义。
“讨厌”意思是厌恶、不喜欢,与文中的“喜欢”反义。
“俯视”意思是低下头向低处望,与文中的“仰望”反义。
“忧伤”意思是伤心,不快乐。与文中的“欢快”反义。
25.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从“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可知,“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是对灰雀的外貌描写。
26.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根据“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这个句子中“每次”“都要停下”“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可知列宁喜爱灰雀。
27.本题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
《灰雀》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从选段看,灰雀的外表讨人喜欢,再结合“鸟类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爱护鸟类”这一观点,要礼貌诚恳地说明意见,注意要体现“爱护鸟类”这一中心。如:劝阻他,要爱护鸟类,让它们在大自然里自由的生活。
28.(1)shùn zhòng
(2) 快活 高兴 时刻 瞬间
(3)难道这不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吗?
(4) 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 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
(5)父亲是一个知鸟、爱鸟的人。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瞬间,字音shùn,意思是:①船行如箭,瞬间来到近旁。②形容刹那间,须臾,一眨眼的工夫。
沉重,字音zhòng,意思是:分量重;程度深。
(2)本题考查近义词。
快活:愉快;快乐。近义词是“高兴”。
时刻:指特定的时间,具体的某一时间,经常、每时每刻。近义词是“瞬间”。
(3)本题考查陈述句转换为为反问句。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①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②把否定句中的否定词改为肯定词。③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加上“怎、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④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本题可将肯定词“是”改为否定词“不是”,再加上反问语气词“难道”,句末加上疑问助词“吗”,最后将句号改为问号。
故答案为:难道这不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吗?
(4)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
结合文章第④自然段“鸟最快活的时刻,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容易被猎人打中”和文章第⑥自然段“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可知答案。
(5)本题考查理解句子。
通读父亲的语言,可知,父亲很了解鸟,如果父亲是猎人,那么父亲会伤害很多鸟,也说明作者很庆幸,因为父亲是一个知鸟、爱鸟的人,用实际行动保护了鸟类。
29. B C A 30.D 31.奇妙的毯子又舒服又保暖,还可以把噩梦通通赶跑。 32.拿起剪刀,咔嚓咔嚓,一条好看的手帕做好了 拿上这条好看的手帕,和小伙伴们玩起了丢手绢。 33.我喜欢爷爷的办法,因为爷爷总能开动脑筋,变废为宝。 34. √ × √
【解析】29.本题主要考查对关键信息的提取能力。
第①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写爷爷缝了一条奇妙的毯子;第③自然段的第四句话写爷爷做了一件奇妙的外套;第⑤自然段的第四句话写爷爷做了一条奇妙的背心。综上所述,答案依次为B、C、A。
30.本题主要考查字词解释。
理解词语的意思,除了要注重日常的积累外,还可以运用一些词语解释的方法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词语,比如拆分组词法、抓关键字法、近义词反义词法等。“噩梦”:指引起极度不安或惊恐不已的梦。“噩”是指可怕而惊人的。
故选D。
31.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可以定位到第①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奇妙的毯子又舒服又保暖,还可以把噩梦通通赶跑。”由此可知,爷爷缝制的毛毯“奇妙”,是因为它又舒服又保暖还能不做噩梦。
32.本题主要考查续写。
续写故事时要注意情节合理,语言行为要符合原故事角色。注意语句要通顺完整,不能出现错别字。答案还可以是:第一条横线写“把背心改做成袜子”,第二条横线写“穿上这双奇妙的袜子,开开心心去玩了”等。
33.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结合文章内容说出自己的想法即可,注意语句要通顺完整,不能出现错别字。
示例:我喜欢爷爷的办法,因为爷爷很聪明,每次都带给我惊喜。
34.(1)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结合第①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当小鼹鼠约瑟还是娃娃的时候”可知说法正确。
(2)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原文中妈妈每次都是说“用不了了,真该把它丢了。”并没有让爷爷给约瑟改做衣物。说法错误。
(3)本题考查文章体裁。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且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人的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本文中的鼹鼠不仅会说话,还会缝衣物、上学等等。说法正确。
35. 大自然的音乐家 歌手 36. 37.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38. 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句中的不一样的树叶,他们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而不一样的季节,大自然发出的声音也不同,音律也是不同的。 四个“不一样”,体现了每个人独特的性格,由于每个人的思想不同,所理解的音乐声音也就不同。
【解析】35.本题考查比喻句。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根据句子:“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可知:“风”是本体,“是”比喻词,“大自然的音乐家”是喻体,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大自然中不同的风的声音,给人不同的感受。
根据句子“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可知:“树叶”是本体,“像”是比喻词,“歌手”是喻体,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风的美妙声音。
36.本题考查理解对词语的理解。
呢喃:意思是形容燕子的叫声 ; 形容小声说话,轻声细语。文中“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指声音小而轻。
轻柔:意思是轻而柔和。文中“那声音轻轻柔柔的,”指声音轻而且柔。
温柔:指一个人的性情温和柔软。文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大自然的温和。
37.本题考查找中心句。
中心句都是能够概括本段话的主要内容的句子。可以从特殊位置上去找:从总起句去找,从结尾句去找。或者从含义深长的句子上去找。本段总起句是“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接下来写风在树林里的演奏,不同的季节,微风和狂风时,演奏出不同的乐曲,都是风是音乐家写的。故中心句是: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38.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阅读句子“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可知,这个句子运用了三个“不一样”,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我从中体会到不同的树叶,在风的吹拂下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季节里,因为树叶声音不同,所以每个人听到的音乐自然不同。句中的四个“不一样”,体现了不同的人的不同认知,因个性、思想、经历不同,听到不同的声音时的理解也就不同。
39. ① ② 40. 星星 云 鸟儿 41.如果 就 42.在蔚蓝的天空中,伸展着一片白色丝缕,好像有人把一绺白发投向天空,这是卷云。
在炎热的夏季,远远耸立着一座白色的云山,像铁匠铺里的铁砧。 43.其实,大自然就是一本百科全书,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一定会有你想要的答案。
【解析】39.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1)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句子“有了卷云,十有八九是阴雨天要来了。”可知有了卷云,极有可能就是阴雨天要来了,十有八九:指绝大多数,大致不差,差不离。故选①;
(2)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句子“飞行员知道,这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应该离它远点儿才好。”可知飞行员都知道,这毡状云是雷雨的迹象,应该离它远点儿才好。预兆:事先呈现出的迹象。故选②。
4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中第②自然段句子“水手们朝天望望,在许多星座中找到了小熊星座,在小熊星座中又找到了北极星。”文章第③自然段句子“云也是天空中的文字。”文章第④自然段句子“天空的使者——鸟儿也会教给那些留心观察他们的人许多知识。”可知,文章讲的三种“天空中的文字”分别是星星、云、鸟儿。
41.本题考查关联词。
结合所给语句,两个半句之间是条件关系,只要仔细观察,就会有自己想要的答案,因此使用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只要……就”。
42.本题考查找关键句子。
题干要求画出卷云的样子,可定位到第③段句子“在蔚蓝的天空上,伸展着一片白色丝缕,好像有人把一绺白发投向天空,这就是卷云”。
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句子“在炎热的夏季,远远耸立着一座白色的云山,像铁匠铺里的铁础。飞行员知道,这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应该离它远点儿才好。”可知毡状云的样子:远远耸立着一座白色的云山,像铁匠铺里的铁础。
43.本题考查找关键句子。
结合文章句子,联系文章第⑤自然段句子“其实,大自然就是一本百科全书,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一定会有你想要的答案。”可知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
44.(1) 疑惑不解 恍然大悟
(2)B
(3)C
(4) 姑娘 在帮“我”摆脱小偷
(5)喜欢,因为她心地善良、机智、乐于助人。
【详解】(1)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
结合第②段中“那姑娘就急着往大街对面走,一面走还一面跟我说:‘再见了,大叔。’我更疑惑不解了”可知,这句话小姑娘对我的称呼发生了改变,让我有点迷惑。即疑惑不解:因为有疑问而困惑不能理解。
结合第②段中“那姑娘说:‘车上有个小偷,他一直盯着你的包,所以,我就认你做老师了。’我恍然大悟”可知,小姑娘解答了作者的疑惑,让作者突然明白小姑娘的一系列举动。即恍然大悟:对某一事物突然明白、突然醒悟。
(2)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
结合第①段中“我打量了她好久,也想不起来她是谁。”“我也笑着应付她说:‘是呀,是呀,岁月不饶人啊。’”可知,作者是不认识那个小姑娘,所以二人搭话时候作者是不认真的态度。即“应付”的意思是敷衍了事:不认真。
故选B。
(3)本题考查关键信息提取。
结合第①段中“车上的人很多,我不想让那姑娘太尴尬”这句话可知,作者不想让那小姑娘太尴尬。
故选C。
(4)本题考查关键信息提取。
结合第②段中“那姑娘说:‘车上有个小偷,他一直盯着你的包,所以,我就认你做老师了。’我恍然大悟,赶忙问她:‘你去哪儿?’她已走到马路对面,大声地笑着说:‘我坐过站了。’”可知,文中小姑娘为了帮助作者摆脱小偷而坐过站了。
(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由原文中小姑娘帮助作者这件事可以看出,她乐于助人,心地善良;原文中小姑娘发现了小偷,没有鲁莽行事反而是通过智取帮助作者解决了难题,从而可以看出小姑娘聪明机智,沉着冷静,据此表述即可。
示例:我喜欢文中的小姑娘,因为她是一个乐于助人、心地善良、聪明机智、沉着冷静的人。
45.(1) 张牙舞爪 同归于尽
(2) 8/八 根子 芳芳 小薇薇
(3)童年的回忆
(4)这句话将“风筝”比喻为“理想”,说明有理想就要好好把握。
(5)我的理想是当一名教师,我想做一个书本的风筝。
【详解】(1)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①根据词语的解释,在第③自然段中找到相关语句“哟,那边张牙舞爪地飞来了一只大蜈蚣,这一定是调皮蛋小狗子的,这家伙,在地上欺负人不算,到天上还要逞霸道!”,其中词语“张牙舞爪”在文中指蜈蚣张开嘴巴挥舞着爪子的样子凶恶可怕。
②根据词语的解释,在第③自然段中找到相关语句“于是我的水兵帽和强强的歼击机立即出击,唉,威力巨大的歼击机竟和一条蜈蚣同归于尽——缠在一起摔了下来。”其中词语“同归于尽”在文中指歼击机和蜈蚣缠在一起掉了下来。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结合文段的内容第②自然段“此刻样子像一顶水兵帽,后面还飘着两根飘带的风筝就是我的,因为我长大了想当海军”“那个飞机风筝是强强的,他想当飞行员都快想疯了”第④自然段“那瓦片风筝是未来的建筑大师大喜的:那双体花瓶风筝是双胞胎兰兰和红红的。”第⑤自然段“最土的风筝要算芳芳的了。因为她直到现在还没有决定长大干什么,所以只好照她的头的样子做了个风筝,让她到天上去好好想想吧。”第④自然段“所有的风筝中,要数小音乐家根子的最棒了,那是一个大竖琴”第③自然段“瞧啊,一只美丽的大蝴蝶,趄膀一扇一扇的,正在空中翩翩起舞,这最美的风筝一定是小薇薇的巧手做的,她想像她爸爸一样,当一个昆虫学家。”可知,文中为我们描写了水兵帽风筝,飞机风筝,大蝴蝶风筝,蜈蚣风筝,瓦片风筝,双体花瓶风筝,大竖琴风筝,芳芳的脸风筝,共8种风筝。在这些风筝中,最棒的要数根子的大竖琴风筝,最土的是芳芳的风筝,最美的是小薇薇的大蝴蝶风筝。
(3)本题考查句子仿写。
例句“风筝,是理想的翅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理想像风筝一样,可以放飞,翱翔;仿写时,将“风筝”比喻成一种代入感的事物,同时也要结合风筝的特点。
例如:风筝,是梦想的天空!
(4)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结合第⑥段中“每个人的童年也像是一个风筝。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手里的线越放越长,风筝也越飞越远,越飞越高”可知,“风筝,是理想的翅膀”这句话运用比喻的手法将“风筝”比喻为“理想”,写出了理想像风筝一样,可以放飞,翱翔;一个人可以向着理想的方向奔跑,不要让手中的线断掉是指不要放弃梦想。
(5)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结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写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写出相应的内容即可。
例如:我的理想是当一个电脑专家,我做的风筝会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电脑,它将会是未来最高级的计算机,它会成为家家户户最常见的计算机,它一定会带着我的梦想自由飞翔!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