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二 践行社会责任 促进社会进步课件(26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综合探究二 践行社会责任 促进社会进步课件(26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综合探究二
践行社会责任 促进社会进步
【探究活动目标】
1、结合劳动、创业、经营等问题情境,能够正确认识岗位劳动、创新发展的价值,能够清晰了解自主创业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能够对劳动、创业、经营中的不同价值观作出正确判断与合理选择;能够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乐于承担社会责任,养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勇于创新的品质。
2、结合与家庭、学校、社区有关的生产和消费情境,能够正确辨别与评价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行为;能够提出符合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要求的可行性建议;能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3、结合与精准脱贫、乡村振兴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关的问题,能够正确分析我国取得减贫历史性成就的具体措施,理解脱贫攻坚精神的内涵;能够结合具体情况提出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建议;能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致富观,培养奋斗精神、自力更生的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单元逻辑
综合探究:践行社会责任 促进社会进步
本单元主要讲述财富的生产创造和财富的分配知识,是全书的落脚点。与第一单元呼应,重在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从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综合探究:围绕劳动精神、企业家精神、绿色发展、共同富裕展开。
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探究一 弘扬劳动精神与投身创新创业
1974年,许振超成为青岛港的一名码头工人。他勤奋好学,立足本职,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苦练技术,练就了“一钩准”“一钩净”“无声响操作”等绝活,成为著名的“桥吊专家”。他勇于创新,敢于开拓,带领团队积极开展科技攻关,持续破解安全生产难题,填补国际技术空白,为国家节约巨额成本。在他的励下,广大青年职工掀起了立足岗位、学习技能的热潮。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许振超“改革先锋”称号。
事例一:许振超
许振超
如果没有李万君孜孜不倦探索无缝焊接技术,就无法使中国高铁走在世界前列;
如果没有袁隆平数几十年如一日创新杂交水稻,就无法解决中国十几亿人温饱问题;
如果没有屠呦呦锲而不舍探索发现发现青蒿素,就无法根治痢疾难题。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所完成的各项重大航天专项工程任务,已经成为衡量我国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
弘扬劳动精神与投身创新创业
劳动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
工匠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
劳模精神: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合作探究(3-4分钟):
1、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是什么样的关系?
2、为什么要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
1、什么是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
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之间的关系
区别:1.来自不同群体,有各自的特殊性
3.是对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丰富与发展
2.涵盖不同发展层次
(1)合格的劳动者应具备的精神特征
(2)专业的劳动者(工匠)应具备的精神特征
(3)模范的劳动者(劳模)应具备的精神特征
2.工匠精神、劳模精神是劳动精神向更高层次、更高面向的跃升。
联系:1.无论是工匠还是劳模都是劳动者的一员,因此三种精神的内涵
又具有一定共性。
(1)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P61D1
(2)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劳动模范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P61D2
(3)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得的任何收入归根到底都来自劳动创造。P61D3
(4)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P61D3
2.为什么要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重视劳动的原因
①广大劳动群众要立足本职岗位诚实劳动。
②无论从事什么劳动,都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③踏实劳动、勤勉劳动,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P61D4
④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树立辛勤劳动为荣、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P47D1
3、怎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p58: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针对创业者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企业管理专家提出了许多看法。
思考:专家强调上述观点的理由是什么?
理由:创业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活动,它对创业者的智慧、能力、气魄、胆识都具有极大的考验性。创业者是否具有应有的素质和能力对创业能否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
持续的创新能力
较强的风险承担能力
卓越的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
卓越的组织、指挥和协调能力
……
创业者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
创业者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1)创业者:①创新能力、承担风险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组织能力、指挥能力和协调能力等对于创业者来说都非常重要。(P58)
②必须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P60d4)
只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是最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企业。
(2) 企业
既要追求经营利润,又要坚持诚信原则;
既要讲求经济效益,又要承担社会责任;
既要实现自身发展,又要饮水思源、回报社会、造福人民。
总之,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P60-61d4)
归纳:企业家需具备的素质
1.习近平同志在致全国广大劳动群众的节日祝贺中指出,希望广大劳动群众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勤于创造、勇于奋斗,更好发挥主力军作用,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事业。弘扬劳模精神是基于( )
①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
②劳模精神能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
③广大劳动者在平凡岗位上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④劳模精神是鼓舞人们勇敢前进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针对训练
C
探究二:推动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
探究路径参考
【情境创设】(导学案40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3年1月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白皮书讲述新时代推动绿色发展的中国故事。
  ◇发展成就
  绿色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迅速,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设备生产规模居世界第一,多晶硅、硅片、电池和组件占全球产量的70%以上。能源设备、节水设备、污染治理、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1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超过8万亿元。
◇发展前景
  我国要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饮用水源保护、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渤海湾生态环境治理、长途运输货车大气污染治理、农村农业环境综合整治等污染防治攻坚战。“十四五”时期,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的深度转型,将站在新的起点,面对新的任务和挑战,开启新的征程。
  
事例一:p58
有人认为,保护生态环境会影响经济发展。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简要说明理由。
① 不同意。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讲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②生态环境保护不仅不会给经济发展造成阻碍,反而会助力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会带动高新科技的发展和应用,驱动新能源设备、新能源汽车发展等,带动绿色制造业发展,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同时,经济发展能够为生态补偿、生态治理修复等提供坚实物质保障。
③我们要正确处理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关系,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实现绿色发展需要国家、企业、个人共同努力,请你就此提出相关建议。
国家:完善法律法规和市场机制,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企业: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消费者:坚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学生甲:我追求新技术、新体验,所以,我总是尽量购买使用新款手机。
学生乙:我注重实用性、稳定性,不跟潮流,确有必要才换手机。
学生丙:我用手机主要是打电话、发信息,没时间干别的,手机能用,我就不换新的。节省了钱,可以减少家庭开支,可以多买些书看。
追求时尚,攀比、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注重实用,不盲目从众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勤俭节约,兼顾文化消费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p59:面对不断更新换代的手机,同学们有不同的观点和态度
(1)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的观点分别更侧重于哪种消费心理,并说明青少年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1)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
(2)我们要做理智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2.“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新征程上,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攻坚克难,久久为功,就一定能书写美丽中国新篇章。
下列有利于建设美丽中国的路径是( )
①转变消费观念——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坚持低碳生活——节约资源
②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减少重工业——发展低碳经济
③依靠科技进步——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可持续发展
④实施环境保护税法——增加企业排污成本——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经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②: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并不是要减少重工业,②排除。
③:企业应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而且该选项与“建设美丽中国”无直接关系,排除③。
针对训练
B
1、 为什么要实现共同富裕?
(1)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P61)
(2)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面临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关键)
2、实现共同富裕的措施
①要大力弘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②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归根结底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根本措施)
③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具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显著优势。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分配体系。
1、央视新闻推出的系列节目《大国工匠》,讲述了不同岗位劳动者用自己的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我们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其原因在于
①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能创造价值,是财富的源泉 
②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为经济社会发展汇聚正能量 
③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④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于劳动创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课堂练习
C
2、 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为此要
①完善分配制度,形成合理的分配格局 
②建设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体系
③消除收入分配的差别,坚持共同富裕 
④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消除贫困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课堂练习
D
3、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依然突出,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针对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政府应该
①加强企业对收入再分配的调节 
②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③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④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同步富裕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B
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