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题卡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题卡 含答案)

资源简介

■口口口

2023年秋季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九年级化学答题卡
缺考标记由监考员填涂,考生严禁填涂:[]
准考证号:
姓名:
座位号: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座位
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
名。
正确填涂

2.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


必须使用钢笔或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
错误填涂

清楚。
条形码粘贴区
[v][*]-·]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
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
答题无效。
4.保持卷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清考生看清题目序号,然后规范答题。
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A][B][C][D]
6[AJ[B][C][D]
11[A][B]
[C][D]
16【A][B]
[C][D]
2
7[A][B][C]
[D]
12
[A]
[B]
[C][D
17【A]
[B][C1
[D]
3
【A][B][C][D]
8[A】[B][C][D]
13
【AJ
[B]
[C][D]
18
【A]
[B][C]
[D]
【A][B]IC][D]
9[A][B][C][D]
14[A1[B]
[C][D]
19【A][B][C][D]
5
【A][B][C][D]
10[A][B]
15
【AJB]
【c][Dj
20【A[B][C1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21.(5分)(1)
(2)
(3)
(4)
:(5)
22.(5分)(1)
;(2)
(3)
(4)
;(5)
23.(6分)(1)
(2)①

(3)①


24.(6分)(1)
:(2)
(3)
(4)
(5)
25.
(4分)(1)
(2)
(3)
(4)
26.(7分)(1)
:(2)①


(3)①

:③
27.(5分)(1)
;(2)
:(3)
:(4)
28.(8分)(1)①
:②
:(2)
:(3)
:(4)
29.(8分)(1)
;(2)
(3)
;(4)
(5)
(6)
(7)
30.(6分)(1)
(2分):
(2)解:
22023年秋季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A C A D B D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C C B A D C A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21.(1)F; (2)7Ne; (3)H2; (4)Fe3+ ; (5)
22.(1)⑤; (2)①; (3)③; (4)②; (5)④
23.(1)水分子本身不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改变;
(2)①原子; ②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不可再分;
(3)①金属; ②B; ③SrCl2
24.(1)肥皂水; (2)过滤; 引流,防止液体溅出来;
(3)煮沸; (4)Al(OH)3;
(5)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5.(1)+5; (2)8; (3)最外层电子数。
(4)元素的最高正价从+1价递增到+7价(或元素的最低负价从-4价
递增到-1价)。
三、简答题(除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外,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26.(1)混合物; (2)①氮分子; ②C; (3)①物理; ②液态氮气比液态氧气的沸点低; 淡蓝; ③医疗急救(合理即可)。
27.(1)化学; (2)分解; (3)CO2+3H2 CH3OH+H2O;
(4)H2O或水
四、实验探究题(除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外,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

)28.(1)①酒精灯;②集气瓶 (2)A; 2KClO3 2KCl+3O2↑; D; (3)b; (4)DACB
29. (1)化学性质; (2)>; (3)③④; 其他条件相同时,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高,过氧化氢分解越快; (4)确保催化剂的用量一致; (5)产生气体速率过快,导致气压过大,橡皮塞被弹出; (6)CuO; (7)催化剂种类。
五、计算题(6分)
30.(1)1.6; (2分)
(2)设:生成1.6g气体需要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2H2O2 2H2O + O2↑ (1分)
68 32
x 1.6g
, x=3.4g (2分)
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分)
答:略2023 年秋季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试题 10.成语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要求元素符号表示的元素名称要与成语中的字相同
或谐音。例如:功高(Ca)世,火树(Ag)花。下列仿照示例完成的成语中不正确的是
九年级化学 A.十全十(Mg) B.雪中送(C) C.(Si)根结底 D.点石成(Cu)
(考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11.下列符号可以表示宏观物质的是
A.2Fe B.CO2 C.H D.Ag
+
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2.为保证仪器的气密性,需要对仪器瓶口进行磨砂处理。下图仪器不需要磨砂处理的是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第 I 卷(选择题共 4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 A.集气瓶 B.烧杯 C.广口瓶 D.滴瓶
个选项符合题意,请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选项标号涂黑) 13.花青素(化学式为 C15H11O6)具有缓解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该物质主要来源于各种蔬菜
1.奶制品、豆类、虾皮等食物中含钙丰富,这里的“钙”是指 和水果,下列关于花青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钙元素 B.钙原子 C.钙离子 D.钙单质 A.花青素分子由 15 个碳原子、11 个氢原子、6 个氧原子构成
2.空气炸锅的工作原理是让高温空气吹烤食物,达到煎炸效果。高温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 B.花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87g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C.花青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3.大气中 PM2.5(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 2.5×10-6m 的颗粒物)的增多会导致灰天气,对人体 D.花青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5:11:6
14.在化学实验中要特别注意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下列记录的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
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大。下列措施中不利于 PM2.5 治理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A.发展燃煤发电 B. 研发新能源汽车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C.禁止焚烧秸秆 D. 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C.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
4.LiCoO2是常用的正极材料之一。已知 Li 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则 LiCoO2中 Co 元素的 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化合价为 点燃
15.下列关于 C+O2 CO2 的理解错误的是A.+1 B.+2 C.+3 D.+4
A.反应前后碳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图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B.参加反应的碳与氧气的质量比是 1:1
C.表示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16.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石蜡熔化前后,其质量不变
B.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A.闻药品气味 B.加热液体 C.取液体试剂 D.过滤 C.木材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木材的质量减小
6.下列四种现象用分子知识解释时,有一个和另三个不同,它是 D.铜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铜丝的质量增大
A.水蒸发为水蒸气 B.墙内开花墙外香 17.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C.香水、汽油要密闭保存 D.6000L 氧气加压条件下可装入 40L 的钢瓶中 A.离子都带有电荷,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7.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B.因为 H20 和 H20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因为某物质燃烧生成C02和H20,所以该物质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A.米粥 B.汽水 C.豆浆 D.牛奶
D.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8.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18.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升高温度一定能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A.黑色固体:氧化镁、二氧化锰、氧化铜
C.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含溶质更多 D.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B.氧化物:水、氯化钾、五氧化二磷
9.氧气的下列性质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C.缓慢氧化:金属的锈蚀、动植物体的腐烂、塑料的老化
A.无色、无气味 B.密度比空气大 C.可以支持燃烧 D.不易溶于水 D.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烧杯
九年级化学 第 1页 共 6页 九年级化学 第 2页 共 6页
{#{QQABBQYUogAgAAAAABhCUQHoCkGQkBACACoOQFAEsAAAwBNABAA=}#}
19.已知某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 m g,其相对原子质量为 16,有一种铕(Eu)原子的相对原子质 (3)用氢、锶(Sr)等材料制成的原子钟精准度极高,常被用于卫星的精准计时。如
量为 152,则铕(Eu)原子的实际质量为 图 3 是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
152m g 152m 152m g 152m ①锶元素属于______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A. B. C. D.
16 16 12 12 ②图4中与锶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 用字母序号表示)。
20.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使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 ③锶原子与图4中C代表的微粒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4. (6 分)小刚收集到一杯浑浊的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
水,其实验过程如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 13g B.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 5:4 D.乙是反应物 (1)检验该黄河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60 分) (3)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物质 A 的名称是明矾,它能作絮凝剂,是因为它溶于水后生成具有吸附作用的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空 1 分,共 26 分)
状物氢氧化铝,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
21.(5 分)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5)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的液体 C 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写一点)。
(1)氟元素___________;(2)7 个氖原子_________;(3)氢气分子_________;
25.(4 分)了解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有助于认识物质的性质。下图表示核电荷数为 11—17
(4)铁离子___________;(5)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________。
号元素最高和最低化合价。
22.(5 分)化学就在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高锰酸钾 ②氮气 ③水 ④镁粉 ⑤氢气
(1)最洁净的燃料是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中用来制取氧气的是__________;
(3)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___;(4)常用作食品保护气的是______________;
(5)可用于制作烟花和照明弹的金属是_______________。
23.(6 分)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
图 1 图 2
(1)从图中可以看出,磷元素的最高正价是_______________。
(2)若某元素既可显正价,又可显负价,则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的代数和为_______。
(3)从原子结构分析,可知:某元素的最高正价的数值与__________________相等。
(4)写出图中元素的化合价随着核电荷数递增的一条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12 分)
图 3 图 4 26.(7 分)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法认识“空气”。
(1)如图 1 所示,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物理变化的微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1)从分类角度:空气属于_____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图 2 是氧化汞受热分解过程的微观模拟图。由该微观模拟图可知: (2)从微观角度:用“○”表示氮原子,“ ”表示氧原子。
①金属汞由____________________(填“分子” “原子”或“离子”)构成。 ①用“ ”可表示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填名称)。
②分子与原子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 第 3页 共 6页 九年级化学 第 4页 共 6页
{#{QQABBQYUogAgAAAAABhCUQHoCkGQkBACACoOQFAEsAAAwBNABAA=}#}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他成分忽略不计,图中可表示 (4)以下是某同学进行“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这些步骤的
空气微观模型的是 ________(填字母)。 正确顺序是(填字母序号)___________。
A.添加药品 B.清洗仪器,整理实验台
C.收集气体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9.(8 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进行如下探究。
(3)从变化角度: 工业上常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主要有如下图步骤 任务一 初识催化剂
(1)过氧化氢分解使用的催化剂 MnO2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_________都没有发生变化。
任务二 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因素
分别取 5mLH2O2溶液进行实验,测定产生 4mLO2所需时间,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①工业上制取氧气属于_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实验序号 H2O2溶液的溶质 温度 MnO2粉末用量 反应时间/s
②步骤Ⅱ氮气先被蒸发出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量分数/% /℃ /g
步骤Ⅱ剩余液体的颜色为_________________色。 ① 30 35 0 t1
③氧气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30 55 0 t2
27.(5 分)2023 年 9 月 23 日第 19 届亚洲运动会在中国杭州盛大开幕。杭州亚运会主火炬 ③ 5 20 0.1 3
塔使用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化学式为 CH ④ 15 20 0.1 13OH)做燃料。该燃料的生产过程由太阳能光
伏发电、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加氢在一定的条件下合成绿色液态燃料甲醇三大系统单 (2)对比①②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越快,则 t1______t
元构成,总投资约 1.41 亿元。该项目的工艺流程如下图。 (填“>”“=”“<”);
(3)能说明过氧化氢分解快慢与溶质质量分数有关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填实验序
号),合理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 探究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适宜催化剂
实验方案:
I.用 MnO2、CuO、Fe2O3、Cr2O3四种催化剂分别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滴入氯化钙溶液制
成含等质量催化剂、大小相同的海藻酸钠微球,备用。
II.取 30 粒含 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采用下图甲装置进行实验。改用其他三种微球,分别
重复上述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锥形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1)该工艺中能量的转化方式为:太阳能最终转化为_______________能。
(2)“电解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反应。
(3)“合成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16 分)
28.(8 分)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4)每次实验时,海藻酸钠微球数应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含 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进行实验,60s 时压强瞬间回落,其原因是___________。
(6)从实验曲线看,催化效果较好、反应温和的催化剂是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7)通过以上实验可得:过氧化氢分解的快慢受温度、浓度、_________等因素影响。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6 分)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___________(填字母标号,下同) 30.(6 分)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现将 2.5g 二氧化锰放入盛
发生装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收集 有 100g 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反应完全结束后,称得锥形瓶内剩余物质的质量为
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______________装置。 100.9g。请完成下列问题:
(3)F 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将 F 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 (1)反应结束后,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
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则气体应从________(填“a” (2)计算原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或“b”)进入 F 中。
九年级化学 第 5页 共 6页 九年级化学 第 6页 共 6页
{#{QQABBQYUogAgAAAAABhCUQHoCkGQkBACACoOQFAEsAAAwBNABAA=}#}2023年秋季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选项标号涂黑)
1.奶制品、豆类、虾皮等食物中含钙丰富,这里的“钙”是指
A.钙元素 B.钙原子 C.钙离子 D.钙单质
2.空气炸锅的工作原理是让高温空气吹烤食物,达到煎炸效果。高温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3.大气中PM2.5(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10-6m的颗粒物)的增多会导致灰天气,对人体
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大。下列措施中不利于PM2.5治理的是
A.发展燃煤发电 B. 研发新能源汽车
C.禁止焚烧秸秆 D. 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4.LiCoO2是常用的正极材料之一。已知Li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则 LiCoO2中Co元素的
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图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闻药品气味 B.加热液体 C.取液体试剂 D.过滤
6.下列四种现象用分子知识解释时,有一个和另三个不同,它是
A.水蒸发为水蒸气 B.墙内开花墙外香
C.香水、汽油要密闭保存 D.6000L氧气加压条件下可装入40L的钢瓶中
7.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米粥 B.汽水 C.豆浆 D.牛奶
8.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升高温度一定能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C.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含溶质更多 D.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9.氧气的下列性质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无色、无气味 B.密度比空气大 C.可以支持燃烧 D.不易溶于水
10.成语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要求元素符号表示的元素名称要与成语中的字相同或谐音。例如:功高(Ca)世,火树(Ag)花。下列仿照示例完成的成语中不正确的是
A.十全十(Mg) B.雪中送(C) C.(Si)根结底 D.点石成(Cu)
11.下列符号可以表示宏观物质的是
A.2Fe B.CO2 C.H D.Ag+
12.为保证仪器的气密性,需要对仪器瓶口进行磨砂处理。下图仪器不需要磨砂处理的是
A.集气瓶 B.烧杯 C.广口瓶 D.滴瓶
13.花青素(化学式为C15H11O6)具有缓解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该物质主要来源于各种蔬菜
和水果,下列关于花青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花青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11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B.花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7g
C.花青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D.花青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11:6
14.在化学实验中要特别注意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下列记录的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C.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
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15.下列关于C+O2 CO2 的理解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碳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B.参加反应的碳与氧气的质量比是1:1
C.表示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1
16.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石蜡熔化前后,其质量不变
B.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C.木材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木材的质量减小
D.铜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铜丝的质量增大
17.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离子都带有电荷,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因为H20和H20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因为某物质燃烧生成C02和H20,所以该物质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
D.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18.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A.黑色固体:氧化镁、二氧化锰、氧化铜
B.氧化物:水、氯化钾、五氧化二磷
C.缓慢氧化:金属的锈蚀、动植物体的腐烂、塑料的老化
D.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烧杯
19.已知某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 g,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6,有一种铕(Eu)原子的相对原子质
量为152,则铕(Eu)原子的实际质量为
A. B. C. D.
20.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使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
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B.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 D.乙是反应物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21.(5分)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氟元素___________;(2)7个氖原子_________;(3)氢气分子_________;
(4)铁离子___________;(5)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__。
22.(5分)化学就在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高锰酸钾 ②氮气 ③水 ④镁粉 ⑤氢气
(1)最洁净的燃料是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中用来制取氧气的是__________;
(3)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___;(4)常用作食品保护气的是______________;
(5)可用于制作烟花和照明弹的金属是_______________。
23.(6分)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
图1 图2
图3 图4
(1)如图1所示,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物理变化的微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图2是氧化汞受热分解过程的微观模拟图。由该微观模拟图可知:
①金属汞由____________________(填“分子” “原子”或“离子”)构成。
②分子与原子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氢、锶(Sr)等材料制成的原子钟精准度极高,常被用于卫星的精准计时。如图3是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
①锶元素属于______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②图4中与锶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序号表示)。
③锶原子与图4中C代表的微粒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小刚收集到一杯浑浊的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
水,其实验过程如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检验该黄河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物质A的名称是明矾,它能作絮凝剂,是因为它溶于水后生成具有吸附作用的胶状物氢氧化铝,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
(5)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的液体C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写一点)。
25.(4分)了解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有助于认识物质的性质。下图表示核电荷数为11—17
号元素最高和最低化合价。
(1)从图中可以看出,磷元素的最高正价是_______________。
(2)若某元素既可显正价,又可显负价,则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的代数和为_______。
(3)从原子结构分析,可知:某元素的最高正价的数值与__________________相等。
(4)写出图中元素的化合价随着核电荷数递增的一条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26.(7分)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法认识“空气”。
(1)从分类角度:空气属于_____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从微观角度:用“○”表示氮原子,“ ”表示氧原子。
①用“ ”可表示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填名称)。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他成分忽略不计,图中可表示
空气微观模型的是 ________(填字母)。
(3)从变化角度: 工业上常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主要有如下图步骤
①工业上制取氧气属于_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②步骤Ⅱ氮气先被蒸发出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Ⅱ剩余液体的颜色为_________________色。
③氧气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5分)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洲运动会在中国杭州盛大开幕。杭州亚运会主火炬塔使用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化学式为CH3OH)做燃料。该燃料的生产过程由太阳能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加氢在一定的条件下合成绿色液态燃料甲醇三大系统单元构成,总投资约1.41亿元。该项目的工艺流程如下图。
(1)该工艺中能量的转化方式为:太阳能最终转化为_______________能。
(2)“电解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反应。
(3)“合成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28.(8分)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___________(填字母标号,下同)发生装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______________装置。
(3)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则气体应从________ (填“a”或“b”)进入F中。
(4)以下是某同学进行“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这些步骤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序号)___________。
A.添加药品 B.清洗仪器,整理实验台
C.收集气体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9.(8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进行如下探究。
任务一 初识催化剂
(1)过氧化氢分解使用的催化剂MnO2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_________都没有发生变化。
任务二 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因素
分别取5mLH2O2溶液进行实验,测定产生4mLO2所需时间,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温度/℃ MnO2粉末用量/g 反应时间/s
① 30 35 0 t1
② 30 55 0 t2
③ 5 20 0.1 3
④ 15 20 0.1 1
(2)对比①②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越快,则t1______t
(填“>”“=”“<”);
(3)能说明过氧化氢分解快慢与溶质质量分数有关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合理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 探究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适宜催化剂
实验方案:
I.用MnO2、CuO、Fe2O3、Cr2O3四种催化剂分别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滴入氯化钙溶液制成含等质量催化剂、大小相同的海藻酸钠微球,备用。
II.取30粒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采用下图甲装置进行实验。改用其他三种微球,分别重复上述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锥形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4)每次实验时,海藻酸钠微球数应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进行实验,60s时压强瞬间回落,其原因是___________。
(6)从实验曲线看,催化效果较好、反应温和的催化剂是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7)通过以上实验可得:过氧化氢分解的快慢受温度、浓度、_________等因素影响。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30.(6分)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现将2.5g二氧化锰放入盛有100g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反应完全结束后,称得锥形瓶内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00.9g。请完成下列问题:
(1)反应结束后,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
(2)计算原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023年秋季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九年级化学答题卡
准考证号: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 ][ ][--][ ]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座位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
2.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钢笔或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卷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请考生看清题目序号,然后规范答题。
注 意 事 项
条形码粘贴区
缺考标记由监考员填涂,考生严禁填涂: [ ]
姓 名: 座位号:
第Ⅰ卷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 16 [A] [B] [C] [D]
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 17 [A] [B] [C] [D]
3 [A] [B] [C] [D] 8 [A] [B] [C] [D] 13 [A] [B] [C] [D] 18 [A] [B] [C] [D]
4 [A] [B] [C] [D] 9 [A] [B] [C] [D] 14 [A] [B] [C] [D] 19 [A] [B] [C] [D]
5 [A] [B] [C] [D] 10 [A] [B] [C] [D] 15 [A] [B] [C] [D] 20 [A] [B] [C] [D]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21.(5分)(1) ; (2) ; (3) ;(4) ;(5) 。
22.(5分)(1) ; (2) ; (3) ;(4) ;(5) 。
23.(6分)(1) ;
(2)① ;② ;
(3)① ;② ;③ 。
24.(6分)(1) ;(2) ; ;
(3) ;(4)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1) ; (2) ; (3) ;
(4) 。
26.(7分)(1) ;(2)① ;② ;(3)①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
27.(5分)(1)_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
28.(8分)(1)① ;②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
(8分)(1) ;(2)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6分)(1)_________________(2分);
(2)解:
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