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部分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部分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率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参考答案
慰及部,
第工卷道德与法治
击a0C衣游实5PBB油
6-10、AABAA
16-20、CADCD
儿以爱回丰义核动南职结线数和平劳黄意、自强环点的中华银庆制
神。
就高O必须坚持马克忠主为指导推动华优秀传统受死猛性转花新性
发展。②继承革命文化。③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2、1)我国现阶段坚持富强、民主、文明和造:自由、平等、公、法治:爱
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
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抗合特装
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
值引领。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天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3)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
落小、落实。②青少年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
货声注重修养:历于实践因辨是非,善连择,认真做惠嘴实货人心卿
23、(1)与时俱进
权成2)0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
堂食
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入民世世代代
团结香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②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党和国家的
宝贵财富,大力弘扬这些精神,有利于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华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不竭精神动力。交资腰。
,流采,内(
“(3)①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
②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③在
日常学习工作中,勤勤恳悬、任劳任怨、敬业创优:④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
事做起。
24、(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
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中华文化积淀着中
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文化具有独一无二的
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等。
(2)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数字科技的发展打破了空间的限制,改变了我们的思维
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获得成就感: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让
生活更美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综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 20分)
1.2023年4月26日,中国将1500余名同胞安全撤出战火纷飞的苏丹,演绎了一场现实版“万里归途”。这主要得益于我国 ( )
A. 将改革开放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B. 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C. 实现了共产主义目标 D. 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
2.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以“庆丰收促和谐”为主题,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聚焦建设宜居乡村,展现“三农”发展成就,展示农业农村现代化美好前景,农村农业部印发该《通知》的价值在于 ( )
①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生活的积极性,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②有利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③有利于补齐“三农”发展短板,促进“三农”高质量发展
④有利于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现实挑战,实现同步富裕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3.9月6日,为期3天的2023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落下帷幕,智博会已经成为重庆建设“智慧名城”的靓丽名片和展示窗口。小谈同学参观智博会后记录了以下镜头并进行解读,其中正确的有 ( )
①一款智能“防跌衣”通过芯片感知,在人跌倒时及时激活衣内的压缩气泵充气,以起到保护作用——创新是国家命运所系
②智博会中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融合——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③各大高校学生团队带来的自主研发科研作品让人眼前一亮——我国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④长安、赛力斯等81家链长链主企业齐聚一堂,演绎数字赋能百业一一企业是推动创新的生力军
A. ①②③ B. ⑩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 连云港市政府发布2023年民生实事征集通告,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民生实事建议,欢迎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一举措 ( )
A. 有利于市民直接行使政府决策权 B. 体现了市权力机关的主导地位
C. 有利于政府集中民智、科学行政 D. 体现了市民行使基本政治权利
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下列事件能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是 ( )
①通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
②某学校开展“小小演说家”活动
③人民通过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的工作进行监督
④教育部印发规划方案,将法治教育纳入中小学课后服务范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6.“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国则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我们必须把依法治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党和国家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①立法者的素质高低决定国家的强弱
②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③法治首先要求实行善治
④我国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7. 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下列材料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
①《廊坊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实施两年来,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大幅提升
②“文明驾车礼让行人”专项整治行动以来,文明礼让逐渐成为新的社会风尚
③廊坊市义工联合会举行“携手做慈善,传播真善美”活动,宣传公益事业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推动外商投资法实施,优化市场投资环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9月30日是我国第10个烈士纪念日,将烈士纪念日设立在9月30日,是为了让人们永远牢记无数先烈的牺牲奉献。没有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更谈不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可见,烈士精神 ( )
A. 是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B. 有着无穷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
C. 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D. 凝结着爱国这一国家层面的共同价值追求
9.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下列对中华传统美德与中华文化的关联表述正确的是 ( )
A.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B. 中华文化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
C. 中华传统美德与中华文化没有关联 D. 中华传统美德比中华文化更优秀
10. 2023年8月 18日,正在连云港海边休假的护士李文静,听到一名男孩不慎溺水,呼吸心跳全无,李文静见状紧急上前跪地抢救,帮助男孩脱离生命危险。护士李文静用实际行动弘扬了 ( )
A. 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 B. 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
C. 律己宽人的处世准则 D. 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
11. 文化最深层的内核是 ( )
A. 中华传统文化 B. 爱国主义
C. 中华民族精神 D. 价值观
12.下列古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对应正确的是 ( )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 ②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诚信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友善 ④敬人者,人恒敬之一敬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3.《感动中国》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通过它,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世人彰显了“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举办此活动 ( )
①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举措 ②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传播正能量
③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精神品质和文明素养 ④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4.典故可以表现为一个词语或短语,也可以表现为一句话、一句诗甚至一段叙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它们( )
①承载着延续文化记忆的功能 ②蕴含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③决定人们的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 ④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5. 新时代“走钢丝的高空医生”陈国信、“金牌焊工”高风林……大批建设者发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续写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篇章。劳模精神是 ( )
A. 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B. 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C. 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D. 中华文化的精髓
16:2022年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市正式揭牌,加上4月18日在北京正式揭牌的国家植物园,我国已在一北、一南揭牌运行两个国家植物园。这 ( )
①说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峻 ②体现了我国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③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生态恶化问题 ④为保护野生植物提供了可靠保障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7.在中国,十几亿人的粮食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这是因为 ( )
①我国人口众多,粮食资源需求及消耗量大
②粮食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与人民幸福
③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毁林开荒可以提供很多粮食
④粮食问题已成为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18.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面对的严峻挑战有 ( )
①资源日益短缺 ②环境污染严重 ③经济快速增长 ④生态系统退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9. 我国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指出,要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是针对我国人口现状中的 ( )
①总生育率明显偏低 ②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例不合理
③大量的人口流动 ④老龄化加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0. 综合世界银行、中科院和环保总局的测算,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约占GDP 的10%左右。这表明我国 ( )
A. 经济发展缓慢的决定性因素是环境问题 B. 保护环境应该成为我国的中心工作
C. 环境污染严重,形势不容乐观 D. 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二、主观活动题(30分)
21.(6分)【延续文化血脉】
材料一: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学工艺等共同构成中国民族文化的基本内容,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华文化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它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力量源泉。
材料二:教育部语用司与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共同在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了 “中国诗词大会”研讨会。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专家一致认为,“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举办,归根结底得益于近年来全社会对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关注,国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更加自信。
(1) 材料一反映出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1分)
(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些熟悉的古诗文蕴含着一种怎样的民族精神 (2分)
(3)作为华夏儿女的我们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分)
22. (8 分)【构筑中国价值】
材料:生活中,人们常常依循各自尊崇的价值观判断是非曲直和决定行为取向。生而为中国人,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察的价值观。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世界各国人民也在长期的生活、交流、进行中,形成了共同的基本价值追求,即: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 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我国现阶段坚持怎样的价值观 它回答了怎样的重大问题 (3分)
(2)作为中国人,你认为这种价值观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3分)
(3) 作为当代青少年应如何培育和践行这种价值观 (2分)
23.(6分)【高扬民族精神】
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我们要大力传承和弘扬这些伟大精神。
(1)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具有怎样的特点 (1分)
(2)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3分)
(3) 青少年应怎样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2分)
24.(10分)【杭州亚运, 彰显中华魅力】
2023年9月23日,杭州用一场以“潮起亚细亚”为总主题的盛大开幕式,为第19届亚洲运动会启航。本届亚运会是一次文化的亚运、科技的亚运、绿色的亚运……请你和我们一起走进本届亚运会,参与并回答相关问题。
【文化亚运、科技亚运】
这是一场意蕴悠长的文化和科技盛宴。采集于良渚古城遗址的火种,历经一路传递,最终点燃主火炬,恰似中华五千年文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文艺演出上篇《国风雅韵》尽展钱塘繁华、江南风韵,又巧妙地与“亚运”谐音,透出中国语言文字的精妙; 开幕式上播放的短片《相约杭州》诗情画意纵贯古今,勾勒出古都杭州的隽美、活力与现代。全景立体影像构筑的拱宸桥跃然于大运河之上,形态逼真、栩栩生动,一岸连接古代,一岸通往现代……
(1)开幕式上的千年文明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文化怎样的魅力 (2分)
(2)本届亚运会开幕式数字科技的运用成为亮点,请运用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数字科技如何为我们的生活添彩 (2分)
【绿色亚运】
这是一场绿色环保的盛宴。杭州亚运会传递出浓浓的节能环保理念,引领着面向未来、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的潮流。杭州奥体中心馆和游泳馆,智能导光系统通过屋顶的210根导光管,将室外自然光引入场内,每年可节约10万度电。绍兴柯桥羊山攀岩中心现代建筑和自然环境有机融合的背后,是废弃矿山经过建设开发,华丽变身“岩壁芭蕾”国际赛场的绿色转型故事。
(3)坚持绿色亚运、绿色办赛体现了我国怎样的新发展理念 并谈谈我国是如何走绿色发展道路的 (4分)
(4)如果你是杭州亚运会的观众,你可以为绿色亚运做些什么 (2分)2023-2024 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历 史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1. 北纬30度是世界上最神秘的一个纬度,在北纬30度上下浮动5度的区间带里面,孕育了无数的文明和神秘的事件。古代埃及文明的代表是 ( )
2.1901年,法国探险队在两河流域的苏撒遗迹中发现的黑色玄武岩圆柱上,刻着一楔形文字写成的“前言”及法律条文。该法律条文是 ( )
A.《查士丁尼法典》 B.《民法典》
C.《摩奴法典》 D.《汉谟拉比法典》
3.《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句话表明 ( )
A. 罗马法可以消除罗马的社会矛盾 B. 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C. 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 D. 罗马法对欧洲乃至世界影响深远
4. 如表所示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实施者 学习对象 性质 影响
孝德天皇 中国唐朝 封建制改革 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A. 采邑改革 B. 大化改新 C. 派遣唐使 D. 幕府统治
5. 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 )
A. 大学的兴起 B. 市民阶级逐渐形成
C. 城市的发展 D. 庄园法庭的设立
6. 中世纪的欧洲处于罗马天主教会的黑暗封建统治之下,从 14世纪开始,向往自由的人们开始进行反抗,他们反抗的思想武器是 ( )
A. 人文主义 B. 理性主义 C. 社会主义 D. 自由主义
7.“没有美洲这片海外给养地,没有在其上辛勤耕耘的非洲奴隶,或许根本就不会有‘欧洲奇迹’和‘工业化革命’。”下列解读最切合材料观点的是 ( )
A.“工业化革命”首先在美洲发生
B. 殖民扩张为“欧洲奇迹”和“工业化革命”创造了条件
C. 非洲奴隶是实施“工业化革命”的主要力量
D.“工业化革命”在美洲和欧洲等地同时进行
8. 对某个历史人物的看法,一直存在很大分歧:全盘肯定,誉为“伟大的航海家”“杰出的探险家”“新大陆发现者”等;全盘否定,斥之为“江洋大盗”“殖民强盗”“殖民主义海盗”等。这个“历史人物”是指 ( )
A. 迪亚士 B. 达·伽马 C. 哥伦布 D. 麦哲伦
9.历史学习中应学会知识线索的构建与迁移,了解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从整体上把握历史。下列事件中构成因果关系的是 ( )
A. 三角贸易与新航路的开辟 B.《权利法案》与英国君主立宪制
C. 1787年宪法与美国的独立 D. 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英国三角贸易
10. 如图是某同学阅读某人物传记的部分目录,这部书最有可能是 ( )
A.《克伦威尔传》
B.《杰斐逊传》
C.《华盛顿传》
D.《拿破仑传》
11.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限制王权;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联邦制共和国;法国颁布《拿破仑法典》以确保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这表明,当时的英、去、美国家都 ( )
A. 以立法确保资本主义制度 B. 崇尚以暴力手段来解决分歧
C. 以三权分立实行分权制衡 D. 建立资产阶级联邦制共和国
12.“法国的革命被称为大革命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次革命给它所服务的那个阶级做了很多事情,以致整个 19世纪的欧洲,都是在它的影响下渡过的。”上述材料体现出这次革命的影响是( )
A. 彻底推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B. 夺取了大片殖民地, 自诩“日不落帝国”
C. 有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
D. 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13.英国工业革命开工业文明之先河,后来法国、美国、德国等国纷纷效仿。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包括 ( )
①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②铁路时代到来
③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④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②③④
14.下面是近代欧美工人组织建立情况简表,这些工人组织的建立 ( )
时间 工人组织 地位
1851年 英国“机器工人混合工会” 英国第一个工会联合会
1860年 英国“工会委员会” 由伦敦各业的工会联合组成
1863年 法国“全法工人联合会” 法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工人组织
1864年 “国际工人协会” 在伦敦成立的第一个国际工人组织
1866年 美国“全国劳工同盟” 美国第一个全国性工会联合会
A.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B. 反映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妥协
C. 表明了工人阶级的斗争走向联合 D. 广泛吸取了人类优秀的思想成果
二、材料题(36分)
15.(11分)社会转型是一种由落后的社会发展模式向先进的社会发展模式转变的过程,它包括体制转型、社会结构变动等方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马克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中世纪晚期社会转型的表现及其性质。(3分)
材料二:达·芬奇以新奇的目光、重新审视一切的勇气和热情,才能使人类精神从经院的暗室,冲向色彩缤纷的新天地……我们相信伟大的时代塑造了达·芬奇,而达·芬奇又成为那个时代一个不朽的标记。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达·芬奇“新奇的目光”中蕴含着怎样的时代精神 请你写出两位文艺复兴时期其他的代表人物。(3分)
材料三:如图所示
(3)材料三的示意图反映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其中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是哪一航线 简述该事件的影响。(5分)
16.(10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2年9月6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任命特拉斯为新首相……2022年9月8日伊丽莎白二世去世,她的长子、王储查尔斯继承了王位。国王是英国国家的象征,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是统而不治的君主。
(1)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所反映的是英国的什么政治制度 该政治制度在英国确立的时间和标志分别是什么 (4分)
材料二:法国的社会秩序以及人民的思想都被牢牢控制在专制政权和天主教会的手里。与之相对的是,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起来,他们想要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冲破桎梏和枷锁……一场在人类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思想和文化革命爆发了。这一革命运动从思想和理论上为之后的大革命做好了准备。在这场革命中,法国的社会面貌被彻底改变了。
—摘编自[英]乔治·威尔斯、[美]卡尔顿·海斯《全球通史:从史前文明到现代世界》
(2)根据材料二,“思想和文化革命”和“大革命”分别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2分)
材料三: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由选举产生,每届任期4年。总统对宪法负责,对立法有否决权,但国会在复议之后若以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再次通过此法时,即为有效。……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终身任职,他们拥有最高司法权。
(3)材料三的规定出自哪国的什么文献 该文献的颁布实行确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4分)
17.(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X所创造的新的工业制度工厂制度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他们(妇女、儿童)作为廉价劳动力被工厂大量雇佣。工资十分微薄,而且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很不稳定。工作条件十分恶劣……工厂的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极为严厉,工人动辄被处以罚款、降薪、解雇……这种制度正是建立在这种对工人的残酷经济剥削和精神、肉体严重损害基础之上的。
材料二:下图是一本书的封面,在这本书的扉页上写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材料三:1871年3月28 日, 巴黎公社宣告成立。
(1)材料一中“X”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此事件带来了什么影响 (4分)
(2)材料二中的书籍指的是什么 它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分)
(3)请写出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性质。(2分)
18.(6分)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客观、公正、一分为二,将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请运用以上原则评价拿破仑。(要求史论结合,不少于80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