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二框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认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深刻领会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巨大历史意义,从而增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的信心,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能够辩证地看待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初期探索道路的成就和曲折,能分析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难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 【预习提纲】 1.阐述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2.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3.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和重大意义 4.中共八大规定的我国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5.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意义 【探究学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于接下来中国的道路抉择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观点1: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应该等到资本主义充分发展以后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观点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已经创造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你赞同哪个观点并说明理由。 【易混易错】 过渡时期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全部完成。(______)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_____)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中,良好的国际环境起了主导性作用。(_____) 建国初期,党提出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里的“一化”指的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_______)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______)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折。(_____)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________) 1956年底,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____)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中国共产党照搬苏联经验,成功开创社会主义建设道路。(_____) 党的八大最重要的贡献是中国开始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______) 党的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由当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______) 中共八大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________)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我国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_____) 1960-1966年,我国在工业建设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已由农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大国。(_____) 【课堂检测】 1.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行了成功探索。两次会议的共同之处是( ) ①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②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③解放、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④明确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探索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和革命道路,顺利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B.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被推翻 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飞跃 D.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忘什么初心?就是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继续向哪里前进?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下列关于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正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②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偶然 ③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做出的决定性选择 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的适合中国特点的正确道路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知识拓展】 敌我矛盾是人民与人民的敌人之间的矛盾。同“人民内部矛盾”相对。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之一。敌我矛盾是由于敌对阶级之间根本利益的相互冲突而产生的矛盾,是社会对抗性矛盾。敌我矛盾在不同国家和各个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其解决方式也不尽相同。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是敌我矛盾,人民通过社会革命、推翻三大敌人的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方式解决。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社会集团同人民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同人民之间的矛盾,都是敌我矛盾,人民通过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方式解决。 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是两种社会矛盾之一,同“敌我矛盾”相对。它在劳动人民之间是非对抗性的,在劳动人民和剥削阶级之间则在对抗性的一面之外还有非对抗性的一面。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被消灭之后,用民主的方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它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包括工人阶级内部、农民阶级内部、知识分子内部、工农两个阶级之间,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等。人民政府同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包括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同个人利益的矛盾,民主同集中的矛盾、领导同被领导之间的矛盾,国家机关某些工作人员的官僚主义作风同群众之间的矛盾,也是人民内部矛盾。 在一定条件下,敌我矛盾可以向人民内部矛盾转化。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之一。毛泽东关于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学说的重大贡献。【探究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标志着新民主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于接下来中国的道路抉择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观点1: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应该等到资本主义充分发展以后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观点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已经创造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你赞同哪个观点并说明理由。【答案】赞同观点2,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因为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②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他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③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易混易错】过渡时期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全部完成。(______)【详解】过渡时期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故题目观点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_____)【详解】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因此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故题中观点错误。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中,良好的国际环境起了主导性作用。(_____)【详解】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中,良好的国际环境发挥重要作用。故题中观点错误。建国初期,党提出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里的“一化”指的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_______)【详解】建国初期,党提出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里的“一化”指的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故本题说法错误。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______)【详解】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折。(_____)【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的胜利。三大改造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折。故本题说法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________)【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但中国尚未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故题中观点错误。1956年底,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____)【详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中国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故题中观点错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中国共产党照搬苏联经验,成功开创社会主义建设道路。(_____)【详解】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艰辛探索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因此,中国共产党并不是照搬苏联经验,而是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故本题错误。党的八大最重要的贡献是中国开始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______)【详解】党的八大最重要的贡献是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方向。故本题观点错误。党的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由当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______)【详解】本题考查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决定了主要任务。故题中观点正确。中共八大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________)【详解】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提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移,明确了社会的主要任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方向。故本题说法正确。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我国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_____)【详解】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再一次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故本题正确。1960-1966年,我国在工业建设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已由农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大国。(_____)【详解】本题考查工业建设成就。1960-1966年,这一阶段我国工业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还不是工业大国,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工业大国。故题中观点错误。【课堂检测】1.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行了成功探索。两次会议的共同之处是( )①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②决定实行改革开放③解放、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④明确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答案:C【详解】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行了成功探索。两次会议的共同之处是明确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解放、发展了社会生产力,③④符合题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创立了邓小平理论,①说法错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②说法错误。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探索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和革命道路,顺利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义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B.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被推翻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飞跃D.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的意义、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A: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A错误。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被推翻,B错误。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C错误。D:1956年,我国顺利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D正确。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忘什么初心?就是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继续向哪里前进?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下列关于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正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②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偶然③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的适合中国特点的正确道路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B【详解】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标志着中国正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①错误。②: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的适合中国特点的正确道路,②错误。③④:“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忘什么初心?就是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这表明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也说明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的适合中国特点的正确道路,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