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0.3 做功了吗 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机械功的概念,认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2.能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不做功。核心素养1.让学生经过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的过程,并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对某些具体问题进行理性地分析。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求知欲,在分组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合作精袖。教学重难点理解功的计算公式和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思考:请说出下列词语中“功”的含义:功劳 立功——贡献大功告成 事半功倍——成效在物理学中,什么是力学中“功”的物理概念呢?二、感悟新知搬而不动 没有成效拉而不动 没有成效物理学中的“功”吸收了一种“贡献”和“成效”意思在里面。于是人们认识到,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是一个有意义的物理量。并把这个物理量叫做功。机械功 W1.定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通过功的定义,总结做功的条件2.条件F:(作用在物体上的力)s:(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例:下列所示生活实例中,判断人对物体是否做功A.人推着木箱前进了一段距离推力对物体做功B.被人踢出去的足球在地面滚动了一段距离(F=0,S≠0)不做功C.人用尽全力搬石头,搬而未起(F≠0,S=0)不做功D.人将杠铃举在空中,停留5秒钟的过程(F≠0,S=0)不做功E.人提着水桶在水平面前行(力和距离方向垂直)不做功小结:力不做功的情况1、“不动无功”:F≠0,S=02、“无力无功”:F=0,S≠03、“力和距离方向垂直”3.不做功的三种情况:(1)有力无距(2)有距无力(3)有力有距离,但力和距离垂直(垂直无功)4. 公式W=FsF:力s: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W:功5.单位:焦耳(焦) J 1 J=1 N·m6.1J物理意义:表示作用在物体上1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1m力学中的功1.功: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小孩的拉力F使小狗移动了一段距离S,我们说小孩的拉力对小狗做了功,或简单的说小孩对小狗做了功。叉车的举力F将货物移动了一段距离S,我们说叉车的举力对货物做了功,或简单的说叉车对货物做了功。根据这两个实例请你们讨论:怎样才算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做功(做功应该具备哪些必要条件)?做功了吗重运动员将杠铃举起的过程,举重运动员对杠铃做功了吗?怎样才算做功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有力的作用2.在力的方向上有移动距离注意: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不做功的三种典型情况唉。。。。。。!推不动。不做功!有力没有距离。劳而无功物体受到力,但没有移动距离,力对物体没有做功① F ≠0,但S=0由于惯性球向前运动,运动员没有对球施力,所以运动员没有对球做功。②F=0,但S≠0 不劳无功塔吊吊着重物在水平面向右移动有力,有距离, 但F、s的方向垂直。(垂直无功)没做功的情况:(1)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没有移动距离,即(S=0,劳而无功)(2)物体没有受到受力的作用,由于惯性而通过一段距离,即(F=0,不劳无功)(2)物体没有受到受力的作用,由于惯性而通过一段距离,即(F=0,不劳无功)三、课堂小结功:1.物理学中把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叫作机械功2.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3. 不做功的三种情况:(1)有力无距离:(2)无力有距离:(3)力与距离垂直:4.功的计算拉力或推力做功W=Fs重力做功W=Gh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