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监利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质量评价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监利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质量评价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年12月八年级质量评价
政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1.D 2.A 3.C 4.B 5.B 6.B 7.C 8.A 9.D 10.D
11.B 12.C 13.C 14.D 15.B 16.D 17.D 18.B 19.D 20.A
21.B 22.C 23.D 24.B 25.D 26.A 27.C 28.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8小题,共64分。)
29.(1)①公共场所秩序;(1分)②交通秩序。(1分)
(2)①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有序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如果社会秩序遭到破坏,社会就会陷入混乱,我们要自觉维护秩序; ②维护秩序靠规则,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或“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亦可);③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④遵守社会规则,要靠自律和他律;⑤遵守社会公规则,我们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的行为准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4分)【说明:学生只要回答出以上要点中的任意两个要点,皆可得满分4分,每个要点2分,但学生共计得分不得超过4分。】
30.(1)①因为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②在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分)【说明:学生只要回答出以上两个要点中的任意一个要点即可得满分2分。】
(2)①因为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2分)②小江爸爸应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2分)
(3)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2分)【说明:学生若根据材料、紧扣主题回答,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31.(1)①上述材料说明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1分)②他们的责任主要来源于职业要求。(1分
(2)①我们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能够体现人生价值(或“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亦可),(1分)能够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1分)
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1分)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不断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1分)
(3)①服务奉献社会,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1分)②服务奉献社会,我们应热爱劳动,爱岗敬业。(或“我们要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学会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准备”亦可)(1分)
32.(1)共同说明我们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或“我们要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亦可)。(2分)
(2)①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每个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劳动,推动着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2分)②袁隆平在实现个人梦想的过程中,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或“袁隆平在实现个人梦想的过程中,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了第一位”亦可)(2分)
(3)①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②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③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或“我们应该珍惜难得的发展机遇,努力学习,提高素质,为维护国家利益贡献力量。同时,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的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亦可);④虽然从根本上说,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一致的。但有时,国家利益难免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无论何时何地,我们应当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⑤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⑥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4分)【说明:学生只要回答出以上要点中的任意四个要点即可得满分4分,每个要点1分。】
33.(1)鸦片战争。(2分)含义: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分)
(2)列强侵华打开了中国大门;引起了中国人思想上的改变和解放;中国人开始了抗争与探索的历史。(答一点1分,共2分)
(3)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答一点1分,共2分)
34.(1)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2分)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2分)
孙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2分)
孙中山提出通过革命手段拯救中国,废除专制,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符合国情,是历史的进步,具有进步意义;但提出革命胜利后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在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最后革命果实被窃取了,故而也未最终实现摆脱民族危机的理想。(言之有理,一分为二即可,2分)
35.(1)工人阶级展现伟大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主力军作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阶级和干部上的准备。因此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的转折点。(言之有理即可,可从思想,阶级,领导等角度分析,答一点1分,共2分)
(2)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国家利益出发,带领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从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来看,是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言之有理即可,答一点1分,共2分)
(3)由城市到农村。(2分)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分)
36.(1)九一八事变。(2分)平型关大捷。(2分)
(2)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是中国抗战以来取得的第一场胜战,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闻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中国共产党开辟的广大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1940年下半年,百团大战获得胜利,振奋了全国军民的精神,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中共七大为抗战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答一点得1分,共2分)
(3)英勇抗战、不怕栖牲的精神、强烈的爱国精神。(2分)2023 年 12 月质量评价
八年级政史综合试题
试卷满分: 120分 考试用时: 12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考试顺利
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 小雪说:“我是荆州市民,是某中学的学生,是社区的居民,是博物馆的游客,是超市的消费者,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这段话表明( )
A. 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B.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C. 每个人的身份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确定的
D.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2. 长沙市雅礼中学2203 班全体同学前往隆平水稻博物馆开展以“感悟禾下乘凉梦,誓做一粒好种子”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近距离体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追梦足迹。这( )
①有利于同学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②帮助同学们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③有利于同学们养成亲社会行为 ④是为了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3. 网上购物,网上订餐,网上买机票、火车票,网上预约排队……网络的高速发展,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很多事情。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说明( )
①网络促进了人际交往 ②网络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③网络让生活没有障碍 ④网络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过电子邮件、微博等渠道加强与民众互动;民众通过网络积极建言献策,参与政治生活。这表明( )
A. 网络是公民建言献策的唯一途径 B. 网络可以促进我国民主政治进步
C. 公民在网上可自由发表各种言论 D. 公民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的知识
八年级政史综合·第1页(共8页)
5. 右面漫画《严惩网暴》说明了( )
①网络空间也需要遵纪守法 ②网络空间里是没有自由的
③守法是网络生活唯一要求 ④我们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
6.两岁萌娃给门口休息的工人师傅端椅子;年轻人帮拾荒老人推板车上坡;幼儿园小朋友每天跟保安大叔相互打招呼……对于这些温暖的新闻,你的看法是( )
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②这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③文明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④小朋友更有道德感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7. 我国素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倡导“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之所以重视礼仪,是因为( )
①文明有礼就是尊师进长
②文明有礼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③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体现国家形象
④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和践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8.“先看病,先拿药,后支付。”北京某区推出信用医疗服务,市民可以凭借自己的“信用”在一定额度内,免除挂号、检查、检验、取药等多环节的排队缴费流程,实现医疗付费“零排队”。市民在医疗场景下的守信、失信记录会上传至全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信用医疗服务的实施( )
①方便市民就医,增进社会互信②说明企业诚信经营才能够赢得客户
③引导市民珍惜个人的信用记录 ④表明恪守诚信与保护隐私是对立的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9. 右面漫画《法院宣判》中被依法制裁的行为( )
①只需要承担民事责任 ②属于一般违法行
③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为 ④是违反了刑法的行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0. 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警示我们青少年( )
①要防微杜渐,预防违法犯罪 ②年龄小,违法犯罪也不要紧
③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 ④要厉行法治,坚持严格执法
A. ①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八年级政史综合·第2页(共8页)
11.“感动中国人物”朱丽华因伤失明,从事推拿工作 30余年,开办了自己的诊所,为100多名残疾人提供了工作岗位;同时,资助贫困学生480人次,为希望工程捐款达373万元。她的行为告诉我们,勇于承担责任( )
①要理解和包容他人 ②应落实在具体事情里
③要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 ④有助于我们提高能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2. 安徽亳州利辛县的郭建、刘敏夫妇有时在农忙时节靠为他人收麦挣钱养家。一天,当他们得知麦地主人是一名残疾老人,当即决定“不收钱”。老人不同意,执意塞钱,并说:“大热的天,你们也不容易!”这场爱的“双向奔赴”,让人倍感温暖。这让我们感受到( )
①关爱给人带来温暖 ②关爱就是要提供物质上的帮助
③与人交往时要谦虚 ④关爱使人们在交往中互谅互让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3.一位大学生发帖分享称,因为他不怎么消费校园卡,学校了解其生活可能存在困难,于是给他发放了生活补贴,还收到了“不要有顾虑,学校会保护你的隐私”的暖心短信。学校的做法启示我们( )
①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 ②关爱他人,会收获幸福
③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④关爱他人,要全力以赴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4. 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下列对国家利益认识错误的是( )
A. 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B. 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
C. 国家利益是广大人民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
D. 在我国,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15.1839年,林则徐组织编译了《滑达尔各国律例》,并运用其条款“各国有禁止外国货物不准进口的道理(权利)”来证明禁烟的合法性,从而要求外商出具保证书。这说明林则徐( )
A. 强调建立近代外交制度 B. 运用西方法律维护国家利益
C. 主张采用西方政治体制 D. 系统实践“师夷长技以自强”
16. 1858年4月当英法联军抵达天津时,咸丰帝为准备出面的交涉人员制定了“详尽”外交策略:对俄表示和好,对美设法羁縻,对法进行劝告,对英言辞话问。这说明当时( )
A. 英国极力进行侵略 B. 列强与清政府建立了平等外交
C. 俄美为攫取利益而支持清政府 D. 清政府对列强缺乏清醒认识
17. 太平天国前期重要文献《五大纪律诏》中强调:“一、遵条命;二、别男行女行;三、秋毫莫犯;四、公心和傩(和气),各遵头目约束; 五、同心合力,不得临阵退缩”。从文献中可以得知太平军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
A. 太平军的革命纲领得到农民的积极拥护 B. 清军腐朽衰败,缺乏战斗力
C. 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矛盾日益尖锐 D. 太平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八年级政史综合·第3页(共8页)
18. 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说道:“晚清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五十年”。这表明他认为( )
A. 维新变法适应了时代需要 B. 洋务运动起自救改革的作用
C. 辛亥革命具有反封建性质 D.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抗争精神
19. 大东沟一役,北洋水师伤亡惨重。但我们主力尚存,还有着令日军畏惧的定远和镇远两艘铁甲巨舰,我们还有实力与日军拼死一搏。因此, 日本不敢在中国海域肆意妄为。然而,这一仗打怕了李鸿章,他严令北洋水师“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北洋舰队只能将黄海制海权拱手让与了日本舰队。这一现象说明了( )
A. 北洋舰队的各种装备要落后于日本的联合舰队
B. 大东沟亠役是甲午战争中最具决定性的重要战役
C. 大东沟一役的失败标志着甲午战争的彻底结束
D. 李鸿章没有意识到消极避战的实际危害性
20. 下列材料反映的时代需求是( )
《化学指南》《化学阐原》《全体通考》《坤象究原》《星学发轫》 《星轺指掌》《中西合历》《分化津梁》 《法国律例》《公法便览》《公法会通》《新加坡刑律》《中国古世公法论略》《富国策》《万国公报》《各国史略》《英文举隅》
A. 学习西方,变法图强 B. 顺应潮流,实业救国
C. 摆脱危机,民族独立 D. 应运而生, 民主共和
21.战前,英、法、德等西方列强曾积极准备瓜分中国,但战后却基本上放弃了瓜分的计划,决定继续维持中国半独立的地位,与材料内容相关的条约规定是( )
A. 外国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B.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 清政府拆毁大洁炮台
22.1905年,梁启超就政治革命、社会革命等问题与同盟会成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但辛亥革命爆发后,梁启超并没有诋毁辛亥革命,反而给予了充分的赞扬与肯定。其态度的转变说明( )
A. 梁启超思想与革命派一致 B. 梁启超加入了同盟会
C. 资产阶级革命顺应了时代的潮流 D. 民国时期恢复了帝制
23. 护国战争期间,溃退、相持、观望,甚至倒戈加入反袁阵营是北洋军的看家本领,连跟随袁世凯最久、最为听话的张勋都勒兵不动,洪宪帝国的前途已经一目了然。这反映了( )
A. 北洋军反对袁世凯 B. 护国军是正义之师
C. 封建制度不得人心 D. 复辟封建帝制不得人心
24. 杜威《中国的新文化》一文中,大力宣扬“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也试图让中国人相信需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那么政治、经济、军事、技术等的改革也将随之水到渠成。”这里最为坚实的基础指的是( )
A. 辛亥革命弘扬了民主和科学 B.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C. 为辛亥革命奠定思想基础 D. 新文化运动宣传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八年级政史综合·第4页(共8页)
25. 五四运动期间一篇文章这样写道: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血存焉否乎 如有存也,请父告其子,姊告其妹……毋忘此国耻纪念日。”这主要体现了( )
A. 科学精神 B. 自由精神 C. 民主精神 D. 爱国精神
26.中国共产党在 1923年大罢工失败后认识到,工人阶级如果没有强大的同盟军,如果没有革命的武装力量,在一个毫无民主权利的国家,凭着赤手空拳,要推翻那些武装到牙齿的反动势力是办不到的,这直接推动了( )
A. 国民大革命的开始 B. 南昌起义的爆发
C. 秋收起义的爆发 D. 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27. 某八年级历史学习小组拟开展-次研究性学习活动。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材料,判断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 )
资源 名 称
视频 《秋收起义》《建军大业》
图片 《八七会议旧址》《井冈山会师》
文献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伟人毛泽东》
A. 国共两党合作 B. 北伐胜利进军
C. 工农武装割据 D. 开展游击战争
28. 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一书中指出:“战火燃烧到南京政府统治的心脏地区,使蒋介石看到中日之间的全面战争已无法避免,于是,原来国共两党谈判长期拖延不决的状况迅速得到改变。”他意在强调( )
A. 淞沪会战加速了国共第二次合作 B. 西安事变开启了国共的再度联合
C. 七七事变标志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 蒋介石对中共态度实现根本转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8小题,共64分。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9. 阅读漫画, 回答问题。(6分)
漫画一《插队》 漫画二《闯红灯》
(1)漫画一、漫画二中的人物分别破坏或违反了什么秩序 (2分)
(2)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维护秩序靠规则。针对漫画中人物的行为,你想说些什么 (4分)
八年级政史综合·第5页(共8页)
3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小江邻居阳台上的花盆掉落,砸坏了小江爸爸停在楼下的小轿车。小江爸爸与邻居协商赔偿的事情,可邻居坚决拒绝赔偿。小江爸爸感到非常着急、气愤。不知道怎么办。小江建议爸爸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材料二:小江楼上的邻居经常在三更半夜发出噪声扰民,多次交涉无果后,小江妈妈说:“小江,我去买个震楼神器,看谁闹得过谁,你看可行 ”小江听了,连忙阻止妈妈的这一行为,并建议妈妈依法求助。
(1)运用所学知识说说,小江为什么向爸爸妈妈提出以上建议 (2分)
(2)小江为什么要建议爸爸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你觉得小江爸爸应向人民法院提起什么诉讼 (4分)
(3) 你从上述材料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2分)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 分)
某校八年级(2)班以“承担责任,奉献社会”为主题开展系列实践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责任来源】
“我是军人,我要保卫祖国和人民”“我是医生,我要治病救人”“我是教师,我要教书育人”“我是环卫工人,我要清洁城市”……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请说明这些材料中人物的责任主要来源 (2分)
【志愿服务】
在学校召开的优秀志愿者表彰大会上,一位获奖的同学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以来,我收获颇丰。青岛有‘微尘’,西安有‘水滴’,‘微尘’‘水滴’已成为当地志愿者共同的名字。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向优秀志愿者学习,积极服务与奉献社会。
(2)你认为我们中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4分)
【奉献社会我践行】
(3).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作为中学生,我们应为服务与奉献社会作出怎样的努力 (2分)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他荣获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和“改革先锋”等称号。“当我能为科学成就在世界舞台上争得一席之地时,首先想到的是,我为中国人争得了荣誉和尊严。”袁隆平说。
材料二:2023年,8487名同志被授予国家移民管理机构戍守边疆纪念章。他们扎根边疆、奉献边疆,为维护国门边境稳定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说;“是祖国养育了我们。我们为她奉献一生又算得了什么呢 哪怕有一天我们会老死在自己的岗哨上,也是值得的。”
(1)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2分)
(2)请从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袁隆平言行的理解 (4分)
(3)上述材料启示我们应怎样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4分)
八年级政史综合·第6页(共8页)
33.【近代列强的侵略】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不平等条约的这一个世纪对她来说特别残酷, 中国渴望付出双倍的努力,毫不停息地向前进,并获取新的资源。
——布罗代尔《文明史纲》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 (2分)“界碑”的含义是什么 (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作者认为西方列强侵华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个世纪”中反映中国“努力”的重大事件有哪些 (2分)
34.【中国近代化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间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
——《复兴之路》
中国的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李鸿章
材料二: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于是谋求制度的变革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材料三:为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他从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就开始从事武装反清斗争,屡败屡起,百折不挠。他先后建立了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并提出三民主义,使民族民主革命成为波涛汹涌的时代潮流。1903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时说:“革命为唯一法门,可以拯救中国出于国际交涉之现时危惨地位。……我们必要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请指出李鸿章的话反映出这场运动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2分)读材料二,甲午中日战争后,谋求制度变革的尝试具体的政治目标是什么 (2分)
(2) 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请用一句话概括孙中山在中国民主革命史上的地位。(2分)
(3)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方面,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内容进行客观的评判。(2分)
八年级政史综合·第7页(共8页)
35.【新民主义革命】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100年前,中国大地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讲话》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期间,因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扰,遂转移到浙江省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以游客泛舟为掩护,继续进行,最终完成会议议程。这艘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点的 (2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二中为什么说“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 (2分)
(3)材料三中图1到图3这一过程中,中国革命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说一说图3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2分)
36.【抗日战争】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今天,是一个值得世界人民永远纪念的日子。7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和平的阳光再次普照大地。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9月25 日拂晓, 日军板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后续部队乘汽车100余辆,附辎重大车 200余辆,由东向西开进我军预伏阵地。我军抓住战机,全歼被围日军。此战役对配合友军作战,保卫山西,振奋军威有着重要意义。
材料三: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没有英雄们的鲜血,没有人民的伟力,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1)材料一,习近平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人们坚持抗战十四年”。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起点是什么 (2分)材料二叙述的是抗日战争中的哪次战役 (2分)
(2)根据材料三,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2分)
(3)综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能感受到中国军民在抗战中体现了哪些精神 (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