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楚才中学12月理化合卷25. (1) (2)( 3)姓名: 班级:准考证号考场/座位号: (4) [0] [0] [0] [0] [0] [0] [0] [0]注意事项 ( 5)1.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1] [1] [1] [1] [1] [1] [1] [1]2.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2] [2] [2] [2] [2] [2] [2] [2]3.主观题答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3] [3] [3] [3] [3] [3] [3] [3]4.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 [4] [4] [4] [4] [4] [4] [4] [4] 26. (1)5.保持答卷清洁、完整。 [5] [5] [5] [5] [5] [5] [5] [5][6] [6] [6] [6] [6] [6] [6] [6](2)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7] [7] [7] [7] [7] [7] [7] [7][8] [8] [8] [8] [8] [8] [8] [8][9] [9] [9] [9] [9] [9] [9] [9]客观题1 [A] [B] [C] [D] 5 [A] [B] [C] [D] 9 [A] [B] [C] [D] 13 [A] [B] [C] [D] 17 [A] [B] [C] [D]2 [A] [B] [C] [D] 6 [A] [B] [C] [D] 10 [A] [B] [C] [D] 14 [A] [B] [C] [D] 18 [A] [B] [C] [D]3 [A] [B] [C] [D] 7 [A] [B] [C] [D] 11 [A] [B] [C] [D] 15 [A] [B] [C] [D] 19 [A] [B] [C] [D]4 [A] [B] [C] [D] 8 [A] [B] [C] [D] 12 [A] [B] [C] [D] 16 [A] [B] [C] [D] 20 [A] [B] [C] [D]填空题21.(3)22. (1) ( 2)23. (1) ( 2)(3)24. (1) (2)( 3){#{QQABKQYUgggoQAAAARhCAQWqCgMQkBACAIoGBAAEsAAAgANABAA=}#}27. (1) (2) (3)(4)28. (1) (2) (3)(4)29. (1) ( 2)(3 )30. (1) ( 2)(3) (4)31. (1)(2){#{QQABKQYUgggoQAAAARhCAQWqCgMQkBACAIoGBAAEsAAAgANABAA=}#}楚才中学九年级12月考理化试卷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Ca-40;Cu-64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分)1.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葡萄风干成葡萄干 B. 葡萄榨成葡萄汁 C. 葡萄酿成葡萄酒 D. 葡萄脱皮2.化学革命是发生在十八世纪末英国和法国的一场深刻的化学学科的变革。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波义耳和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曾做过貌似相同的两个实验如图,拉瓦锡的实验装置多了汞槽和玻璃钟罩,其他装置和药品是相同的。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实验都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 两个实验中,曲颈甑内汞的表面都变为黑色C. 波义耳的实验中,加热后,曲颈甑内的气体为纯净物D. 拉瓦锡的实验中,玻璃钟罩内液面逐渐上升,达到一定高度后不再变化3.下列关于碳的各种模型如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图可推测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活泼B. 由图可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C. 图中三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相同D. 图中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发生的是物理变化4.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可选用装置组合B. 用装置制取,分液漏斗中应装稀硫酸C. 用装置收集,气体应从管口通入D. 要做铁丝燃烧实验,用收集时建议留部分水5.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做了如下几个演示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甲实验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 图乙实验可观察到液体由紫色变红色C. 图丙实验主要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D. 图丁实验只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6.某同学为了研究氮气的性质,需要自己制取一定体积较纯净的氮气,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用气囊进行气体的收集,实验前和均处于关闭状态。操作步骤如下:一用镭射激光笔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二燃烧完全后冷却的室温;三同时打开和,将注射器内的水缓缓推入到广口瓶内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若燃烧匙内盛放的红磷不足,则收集的氮气中混有氧气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囊内的空气要全部排尽推注射器内的水是为了消除瓶内白烟,避免污染若要收集制得较纯净的氮气,应当把注射器活塞推至刻度处该同学制备氮气的原材料是空气,而红磷的作用是除去氧气A. B. C. D.7.取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相关量的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点对应的固体物质只有两种B. 点对应的固体为黑色C. 反应后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D. 内,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8.某研究小组做了以下定性和定量实验研究,管中盛有干燥炭粉,管中盛有干燥粉末,、中装有碱石灰和的固体混合物。将干燥全部通入管,实验结束后,管质量增加了,管质量增加了。根据该实验小组的记录,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在较高温度下具有还原性 B. 碱石灰的功能是吸收C. 管中有红色固体生成 D. 离开管的为9.如图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电路,关于这个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A.表a是电压表,表b是电流表B.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减小实验数据的误差C.经过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电压与电流成正比D.更换不同阻值的电阻重复实验,是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10.根据欧姆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电阻值也为零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C.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D.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1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相同的角度,则电阻R1和R2的阻值之比为 ( )A.4∶1 B.1∶5C.1∶1 D.4∶51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只闭合开关S1,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若再闭合开关 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B.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不变C.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D.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1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两灯正常发光,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有示数。一段时间之后,一个电表示数变小,另一个不变,则故障可能是( )A.L1断路B.L1短路C.L2断路D.L2短路14.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某小组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定值电阻甲的阻值小于定值电阻乙的阻值B.通过定值电阻乙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C.将甲、乙串联接入电路,通过电阻甲的电流为0.2A时,电源电压为6VD.将甲、乙串联接入电路,当电源电压为18V时,通过电阻乙的电流为0.8A15.如图中的甲、乙分别是某家庭5月初和6月初电能表的示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能表是测电功率的仪表B.该家庭在这段时间内总共用电2000kW hC.电能表的计量单位是kW h,1kW h相当于3.6×105JD.该电能表转盘每转过600转,电路消耗电能0.5kW h16.下图所示的用电器中,正常工作时电功率接近 1000 W 的是( )A. 家用空调 B. 台式计算机C. 台灯 D. 电风扇17.某同学家的电能表上标着“3000r/(kW·h)”。他用这个电能表来测量某用电器的功率:他把家中的其它用电器都与电源断开,仅让这个用电器工作,1min内电能表的转盘转了15转。该用电器的功率是( )200 W B. 300 WC. 750 W D. 1.8×104 W18.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将滑片P从最右端逐步移到最左端,记录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并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R1和R2的“U﹣I”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正确的是( )A.图Ⅱ为R2的“U﹣I”图象B.当R2=R1时,电流的大小为0.2AC.电源电压为8VD.R1的阻值为30Ω19.如图所示是一种测定油箱内油量的装置,其中R是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片,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跟滑杆连接,滑杆可以绕固定轴O转动,另一端固定着一个浮子,油箱中的油量通过电流表示数反映,当油量为最大值时,滑片P位于R一端,电流表示数为最大测量值;当油量为最大值的一半时,滑片P位于R中央;当油量为最小值时,滑片P位于R另一端,电流表示数为最大测量值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0为定值电阻,R的最大阻值为100Ω,电流表量程为0~1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电压为36VB.R0阻值为20ΩC.当油量为最大值的一半时,电流表示数为最大测量值的二分之一D.当油量为最大值的一半时,电流表示数为最大测量值的三分之一2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只闭合开关S1,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中点向右移动,电流表A1与电流表A2的示数相等B.若只闭合开关S1,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中点向右移动,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的示数之和变大C.若开关都闭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中点向右移动,电流表A1减小的示数大于电流表A2减小的示数D.若开关都闭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中点向右移动,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的示数之和不变二、填空题21.(2分)“地球一小时”由世界自然基金会于2007年发起,号召人们在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周六晚上自愿关灯一小时,倡导节能减排,以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假设今年3月28日晚上某市区有5万个家庭响应号召,每个家庭照明灯平均功率约为60W,那么关灯一小时可节约 kw·h的电能,相当于 kg热值为3.0×107J/kg的标准煤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22.(3分)如图所示为某型号的太阳能充电宝,表面贴有太阳能电池板,在阳光照射下为内部锂电池充电。(1)此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为:太阳能→ 能→ 能(2)该充电宝上标明电压为3.7V 容量为10000mAh, 它充满电后储存了 J的电能。23.(6分)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小军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其中R0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保持不变。(1)请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并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端移动时,电路中电流表示数变大。(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S,小军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到不同位置,观察并记录了每次加在R0两端的电压值和通过它的电流值,并绘制了如图丙所示图象,由图象可知R0= 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小强同学用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也做了如上实验。下表为他收集的部分实验数据。电压/V 0.5 1.0 1.5 2.0 2.5电流/A 0.12 0.16 0.18 0.20 0.24分析实验数据发现,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 (选填“成”或“不成”)正比。计算后小强发现小灯泡灯丝的电阻在变化,其原因是 ,所以不应选用小灯泡来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24.(6分)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不变,定值电阻分别为5Ω、10Ω、15Ω、20Ω、30Ω。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Ω 1A”。数据序号 1 2 3 4 5电阻R/Ω 5 10 15 20 30电流I/A 0.48 0.24 0.16 0.12 0.08某同学接错了一根导线,请你在这根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确的那根导线。(2)将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正确连接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故障原因可能是 (填“定值电阻断路”或“定值电阻短路”)。排除故障继续实验,刚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为0.18A,则电源电压为 V,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U0,记下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48A;再依次将10Ω、15Ω、20Ω、30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均为U0,记下对应电流表示数,记录在表格中。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有一组数据是无法测出的,这组数据是第 (填数据序号)组。(3)若想利用现有器材完成5次实验,应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低于 V。25.(8分)在测量阻值约为的定值电阻的实验中,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如图甲所示,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小明把最后一根导线连接完毕后,看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立即都有较大示数,他在实验操作中的两处错误是 和 。在实验中出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示数为的现象,其故障可能是______A.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电压表的量程选小了C.电阻发生了短路 把滑动变阻器下端两接线柱连入电路改正错误后,小明改变两端的电压和电流。两次测得的电阻值分别为,第三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______,实验测得值应为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若将图甲中的电阻换为小灯泡,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6.(9分)如图所示是一款家用烟雾报警器及其简化原理图,烟雾报警器有一个外部光线无法进入的烟室,其中装有激光发射器和带有光敏电阻的电路,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光敏电阻,R的阻值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如表格所示(其中E是表示光照强度的物理量,单位为cd)。当烟雾进入烟室后,激光被烟雾遮挡,使得射向光敏电阻的光照强度减小,当烟雾浓度大于或等于某一值,电路中电流小于或等于200mA,烟雾报警器报警。光照强度E/cd 1 2 3 4 5 6光敏电阻R/Ω 80 50 30 24 20 18(1)当进入烟室的烟雾浓度增大,射向光敏电阻的光照强度 (填“增大”或“减小”),光敏电阻阻值 (填“增大”或“减小”)。(2)在一次测试中,当把光照强度调为5cd时,测试电压表示数为8V;当把光照强度降为3cd时,测试电压表示数为9V。求电源电压是多少?(3)由于长时间工作,导致电源电压降低了1V,烟雾报警器在烟雾浓度较小时误报警。在不更换此电源的情况下,要使报警器在原烟雾浓度范围内正常报警,可以通过 (填“增大”或“减小”)R0的阻值来实现。求更换后的R0阻值与原R0阻值相比,变化了多少?27.(5分)自然界中碳循环如图所示,箭头表示碳的输送途径。途径消耗空气中的 。途径消耗的量白天比夜晚 填“多”或“少”。途径中甲烷气体完全燃烧生成二种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为 。“碳中和”指采取各种措施使排放和消耗基本保持平衡。若要增大途径碳的消耗量,作为中学生的你能做的是 。28.(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及性质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仪器的名称是 。实验室用装置可制氧气,则所需药品为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与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某同学用装置验证的性质,、为喷水的紫色石蕊试纸,为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能说明与水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该实验还可以证明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29.(5分)A、、、、是九年级迄今为止常见的五种化学物质,其中、均为黑色固体,中含有地壳中含量占第二位的金属元素。在煤炉的中部和反应生成。用“一”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请回答: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 。和反应的现象为 。和反应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0.(5分)如图是某实验小组进行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开始时,应按 填序号的顺序进行操作。点燃处酒精灯 通一氧化碳 点燃处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后,在装置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如图中 填编号装置与上图方框内组合装置的作用类似瓶中液体均为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实验小组称取克进行实验玻璃管质量为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装置中玻璃管内的黑色粉末全部变红,小组同学认为氧化铜全部转化成了铜。有同学查阅资料后发现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高温下也可能生成红色的固体,于是就玻璃管中红色物质的组成提出了三种猜想,猜想:全部是;猜想:全部是;猜想:是和的混合物。熄灭酒精灯继续通至玻璃管冷却后,将玻璃管和管内固体一同称量,若总质量比反应前减轻了 克,则猜想成立 。31.(6分)将足量碳酸钙加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立即将烧杯放在电子秤上称量,在以后的分钟内,每一分钟读一次数据,记录如下假设全部逸出:时间质量表格中有一个数据不合理,该数据的测定时间是第 分钟。计算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到化学12月考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1.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葡萄风干成葡萄干 B. 葡萄榨成葡萄汁 C. 葡萄酿成葡萄酒 D. 葡萄脱皮2.化学革命是发生在十八世纪末英国和法国的一场深刻的化学学科的变革。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波义耳和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曾做过貌似相同的两个实验如图。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实验都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 两个实验中,曲颈甑内汞的表面都变为黑色C. 波义耳的实验中,加热后,曲颈甑内的气体为纯净物D. 拉瓦锡的实验中,玻璃钟罩内液面逐渐上升,达到一定高度后不再变化3.下列关于碳的各种模型如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图可推测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活泼B. 由图可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C. 图中三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相同D. 图中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发生的是物理变化4.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可选用装置组合B. 用装置制取,分液漏斗中应装稀硫酸C. 用装置收集,气体应从管口通入D. 要做铁丝燃烧实验,用收集时建议留部分水5.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做了如下几个演示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甲实验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 图乙实验可观察到液体由紫色变红色C. 图丙实验主要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D. 图丁实验只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6.某同学为了研究氮气的性质,需要自己制取一定体积较纯净的氮气,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用气囊进行气体的收集,实验前和均处于关闭状态。操作步骤如下:一用镭射激光笔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二燃烧完全后冷却的室温;三同时打开和,将注射器内的水缓缓推入到广口瓶内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若燃烧匙内盛放的红磷不足,则收集的氮气中混有氧气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囊内的空气要全部排尽推注射器内的水是为了消除瓶内白烟,避免污染若要收集制得较纯净的氮气,应当把注射器活塞推至刻度处该同学制备氮气的原材料是空气,而红磷的作用是除去氧气A. B. C. D.7.取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相关量的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点对应的固体物质只有两种B. 点对应的固体为黑色C. 反应后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D. 内,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8.某研究小组做了以下定性和定量实验研究,管中盛有干燥炭粉,管中盛有干燥粉末,、中装有碱石灰和的固体混合物。将干燥全部通入管,实验结束后,管质量增加了,管质量增加了。根据该实验小组的记录,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在较高温度下具有还原性 B. 碱石灰的功能是吸收C. 管中有红色固体生成 D. 离开管的为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6分)9.(5分)自然界中碳循环如图所示,箭头表示碳的输送途径。途径消耗空气中的 。途径消耗的量白天比夜晚 填“多”或“少”。途径中甲烷气体完全燃烧生成二种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为 。“碳中和”指采取各种措施使排放和消耗基本保持平衡。若要增大途径碳的消耗量,作为中学生的你能做的是 。10.(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及性质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仪器的名称是 。实验室用装置可制氧气,则所需药品为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与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某同学用装置验证的性质,、为喷水的紫色石蕊试纸,为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能说明与水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该实验还可以证明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11.(5分)A、、、、是九年级迄今为止常见的五种化学物质,其中、均为黑色固体,中含有地壳中含量占第二位的金属元素。在煤炉的中部和反应生成。用“一”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请回答: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 。和反应的现象为 。和反应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2.(5分)如图是某实验小组进行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开始时,应按 填序号的顺序进行操作。点燃处酒精灯通一氧化碳点燃处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后,在装置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如图中 填编号装置与上图方框内组合装置的作用类似瓶中液体均为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实验小组称取克进行实验玻璃管质量为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装置中玻璃管内的黑色粉末全部变红,小组同学认为氧化铜全部转化成了铜。有同学查阅资料后发现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高温下也可能生成红色的固体,于是就玻璃管中红色物质的组成提出了三种猜想,猜想:全部是;猜想:全部是;猜想:是和的混合物。熄灭酒精灯继续通至玻璃管冷却后,将玻璃管和管内固体一同称量,若总质量比反应前减轻了 克,则猜想成立 。13.(6分)将足量碳酸钙加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立即将烧杯放在电子秤上称量,在以后的分钟内,每一分钟读一次数据,记录如下假设全部逸出:时间质量表格中有一个数据不合理,该数据的测定时间是第 分钟。计算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到1.【答案】 【解析】解:、葡萄风干成葡萄干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葡萄榨成葡萄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葡萄酿成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葡萄脱皮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答案】 【解析】解:、波义尔的实验不能测定氧气含量,是因为装置不是密封装置,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两个实验中,曲颈甑内汞的表面都变为红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波义耳的实验中,加热后,曲颈甑内的气体为混合物,是因为空气能够进入曲颈甑,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拉瓦锡的实验中,曲颈甑中氧气和汞不断反应,导致玻璃钟罩内压强减小,液面逐渐上升,氧气完全反应,达到一定高度后不再变化,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测定氧气含量的装置应该是密封装置;B、氧化汞是红色固体;C、空气中的氧气消耗后,仍然含有氮气、稀有气体等物质,是混合物;D、氧气完全反应后,玻璃钟罩内液面不再变化。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3.【答案】 【解析】解:、由图可知碳原子的最外层有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既不易得电子,也不易失电子,可推测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A错误;B、由图可知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而不是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故B错误;C、图中三种物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三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相同,故C正确;D、图中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A、根据碳的化学性质来分析;B、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组成与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D、根据是否生成新物质来分析。本题考查了由碳元素组成的几种碳的单质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等的知识,应了解由于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它们的性质存在着差异,加深了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的理解。4.【答案】 【解析】解:、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属于固液常温型,因此不能选择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故A错误;B、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物质,会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而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反应不彻底,故B错误;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用装置收集,气体应从管口通入,故C错误;D、要做铁丝燃烧实验,用收集时建议留部分水,以防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故D正确。故选:。A、根据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的条件来分析;B、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需药品来分析;C、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来分析;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注意事项来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5.【答案】 【解析】解:、从管子通入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图甲实验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说法正确。B、二氧化碳在紫色石蕊试液中会形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图乙实验可观察到液体由紫色变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C、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使软塑料瓶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瓶子变瘪,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则主要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故选项说法正确。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向大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下层的蜡烛火焰先熄灭,上层的蜡烛火焰后熄灭,因此图丁实验不单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也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等、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答案】 【解析】解:若燃烧匙内盛放的红磷不足,氧气不能完全反应,则收集的氮气中混有氧气,该选项说法正确;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囊内的空气要全部排尽,能使收集的氮气更纯净,该选项说法正确;推注射器内的水能够消除瓶内白烟,避免污染,最主要的是把氮气排入气囊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若要收集制得较纯净的氮气,应当把注射器活塞推至刻度处,其中的水用来占据氧气的空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该同学制备氮气的原材料是空气,而红磷的作用是除去氧气,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氮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不溶于水。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7.【答案】 【解析】解:、碳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的总质量逐渐减少,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至点恰好完全反应,则点对应的固体物质有碳、氧化铜、铜三种,故选项说法错误。B、点对应的固体为铜,为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C、碳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故选项说法正确。D、反应前后铜元素的质量不变,但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小,内,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根据碳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的总质量逐渐减少,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碳的化学性质、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答案】 【解析】解:、在加热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说明一氧化碳有还原性,故A正确;B、中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未全部反应,进入中被碱石灰吸收;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被中碱石灰吸收,故B正确;C、中增加二氧化碳质量为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质量,此时质量为,设生成铜质量为。 则管中有红色固体生成,故C正确。D、中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未全部反应,进入中被吸收,此时中增加质量为未反应的二氧化碳,所以中参与反应的二氧化碳质量,设进入管的一氧化碳质量为,管中参与反应的一氧化碳质量为。 ,所以离开管时一氧化碳质量,故D错误。故选:。A、在加热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B、根据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分析。C、根据管增加质量为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再根据对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D、根据中增加质量为未反应的二氧化碳质量,再根据对应化学方程式求出生成一氧化碳质量,即为进入中一氧化碳质量;根据管增加质量为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再根据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出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质量,进一步求出离开管的质量。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9.【答案】 Ⅲ 继续通至玻璃管冷却后,将玻璃管和管内固体一同称量,若总质量比反应前减轻了克,则猜想成立 【解析】解:实验时向玻璃管内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点燃处的酒精灯,待装置内的空气排净后,点燃处的酒精灯给氧化铜加热,故填;中发生的反应是加热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铜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的目的是检验二氧化碳并能进行尾气处理,检验二氧化碳时,需要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应从长导管通入气体,此外,要达到尾气处理的目的,需要通过长导管排出澄清石灰水,收集一氧化碳,故装置Ⅲ符合题意;若产物全部是铜,则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会减少,通过测量反应前后固体和玻璃管的总质量来验证,首先应计算出减少的质量是多少,根据差量法计算,设减少的质量为。: 因此,熄灭酒精灯继续通至玻璃管冷却后,将玻璃管和管内固体一同称量,若总质量比反应前减轻了克,则猜想成立。故答案为:;;Ⅲ;继续通至玻璃管冷却后,将玻璃管和管内固体一同称量,若总质量比反应前减轻了克,则猜想成立。根据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点燃处的酒精灯,待装置内的空气排净后,点燃酒精灯进行分析;根据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铜单质进行分析;根据检验二氧化碳时,需要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进行分析;根据若产物全部是铜,则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会减少,通过测量反应前后固体和玻璃管的总质量来验证,首先应计算出减少的质量是多少,根据差量法进行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加强记忆即可解答。10.【答案】 发出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为四氧化三铁,化学式为:;为氧气,化学式为:;和反应为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现象为:发出蓝色火焰,放出热量;和反应生成为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发出蓝色火焰,放出热量;。A、、、、是九年级迄今为止常见的五种化学物质,其中、均为黑色固体,中含有地壳中含量占第二位的金属元素,可推出为四氧化三铁,能与反应,可推出为碳,在煤炉的中部和反应生成,能转化为、,能与相互转化,可推出为二氧化碳,为一氧化碳,能与相互转化,、能与反应,能转化为,可推出为氧气,代入验证,符合题意。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推断,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题中的转换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进行验证即可。11.【答案】氧气 多 植树种草合理即可 【解析】解:途径是植物与人的呼吸作用,消耗空气中的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故答案为:氧气;途径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因此该途径消耗的量白天比夜晚多;故答案为:多;在点燃的条件下,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碳中和”指采取各种措施使排放和消耗基本保持平衡。若要增大途径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碳的消耗量,作为中学生的你能做的是植树种草;故答案为:植树种草合理即可。根据碳循环过程来分析;根据光合作用的条件来分析;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根据吸收二氧化碳的途径来分析。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理解和熟记自然界中碳循环的原理和全部的过程等,以及其中涉及到的“生物的呼吸作用”、“岩石圈中的碳酸盐分解或酸化”、“物质的燃烧”、“食物、钢铁等的缓慢氧化”、“植物的光合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和“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用途”等方面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示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12.【答案】锥形瓶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点先变红色,点不变色,点后变红色 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解析】解:锥形瓶是常用的反应容器,故答案为:锥形瓶;如果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故答案为: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实验室制取,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图中,能说明与水发生反应的现象是:点先变红色,点不变色,点后变红色;该实验还可以证明具有的化学性质是: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故答案为:点先变红色,点不变色,点后变红色;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中,能说明与水发生反应的现象是:点先变红色,点不变色,点后变红色;该实验还可以证明具有的化学性质是: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气体的性质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发生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13.【答案】 【解析】解:由于反应开始后随着二氧化碳的生成,总质量应该逐渐减少,而不会出现增加,所以第分钟的数据不合理;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是为。 解得:。答: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是故答案为:;。根据碳酸钙与稀盐酸的反应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求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由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反应的方程式可求出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楚才中学12月理化合卷姓名:班级:准考证号考场/座位号:[0]00]0][0]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准考证号填写清楚。1]2、容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2]3.主观题答题,必颈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33[3]4.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44][4]5.保持答卷清洁、完整。[515]5][5][6]6]6][66]L6][6][6]正确填涂缺考标记口77]717[7][7][8]8]8]81[8][8][8]9013:DDADA[9]91[9]9[99][91[9]客观题4一8DPA BC19-01[A][B][c][D]5[A][B][C][D]9[A]CB][c][D]13[A][B][C][D]17[A][B][C][D]2[A][B][C][D]6[A][B][c][D]10[A][B][CI[D]14[A][B][c][D]18[AJ[B][C][D]3[A][B][C][D]7[][B][C][D]11[A][B][C][D]15[A][B][C][D]19[A][B][c][D]4[A][B][c][D]8[A][B][c][D]12[A][B][C][D]16[A][B][c][D]20[A][B][C][D]填空题21.3X0336022.(1)电化学2)133200或1,332X1023.(1)(2)lo电塑良时,电花与电压成2此3)不成汲ǖ更化影响灯丝电阀变化024.(1)2)尼随电迥勘4S27(3)2ㄖㄖ圆000000025.(1)在纸时开张未曲:诣h击鸿色跑位必(3)C(4)5.1(5)26.(10成山大(2)I2風烟房(3)液.5n囚囚■器000000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物理答案.pdf 化学12月考答案.docx 理化合卷.docx 理化答题卡.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