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课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上学期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8课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上学期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全一册

资源简介

(年级) (科目)教学设计
编写时间:____年____月_ _ 日 星期_____ 执行时间:____年____月__ 日 主备人:
课 题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 授课 课时 1 课 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概述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了解改革开放的阶段性成就和跨世纪发展战略;掌握“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和两岸交流的扩大;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意义;知道我国外交工作的新进展。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分析和评价历史,在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理解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通过学习本课,明白为什么邓小平理论是党的指导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家跨世纪发展战略,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教学重点 中共十四大和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
教学难点 邓小平南方谈话。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述法、探究法、讨论法、材料分析法
教 学 过 程
教学 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导入 播放视频: “西电东送”工程 西部大开发是党和国家跨世纪发展战略之一。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提出的“东西部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的战略构想。 提问:为什么说“西电东送”是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之一? 学生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通过把煤炭、水能资源丰富的西部省区能源转化成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东部沿海城区,带动西部发展。 通过观看视频和回答问题,初步了解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构想。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新授 (一) 一、邓小平南方谈话与中共十四大召开 1.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背景和内容 1992年初,邓小平巡视南方,并发表重要讲话。 案例分析: 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2.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十四大。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 (1)使我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国家。 (2)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3)中国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总体上已达到了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提问:为什么说这个时候是党和国家历史发展的紧要关头? 讲解:市场和计划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也就是说,市场经济可以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分。 介绍中共十四大召开的时间和重要决策。 人物扫描:孔繁森 问: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中国发展有何重大意义? 学生讨论并回答: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学生思考:邓小平的上述讲话说明了哪些经济学道理? 明白党的十四大所做出的重要决策 了解孔繁森同志生前的光荣事迹。 探究:结合身边的生活实际,谈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家庭或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学生通过讨论思考,明白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本质。 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都从实际出发,敢于突破教条的束缚。 学生记住党的十四大所做出的重要决策。 让学生明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感受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境界。 学生领悟到正是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新授(二) 二、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跨世纪发展战备 1.国有企业改革 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思路,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措施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3.对外开放 1992年中国加快改革开放后经济特区模式移到国家级新区,上海浦东等国家级新的特区扩大发展起来,成为中国新一轮改革的重要标志。 4.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5.跨世纪发展战略 邓小平战略思想构想的“三步走”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 6.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回顾:我国是哪一年开始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 提问:为什么要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提问:既然是市场经济,为什么还是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呢? 图片与文字展示: 改革开放中暴露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提问:为什么要坚持对外开放? 我国建立了哪些经济特区和保税区? 教师展示文字与图片,并讲述 讲述“五个一工程”、“二为”方向和贯彻“双百”方针。 提问:为有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来的跨世纪发展,党和国家提出并实施了哪些战略? 播放视频: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简要介绍世界贸易组织。 学生举手回答: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学生自主学习,举手回答: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 学生思考:国家如何用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 学生回答 学生分组讨论,举手回答。 学生讨论,思考:为什么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 学生自主学习,举手回答: 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对外开放等 讨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们国家的好处,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又有什么好处? 衔接前面的知识,在学生头脑里构建好知识体系。 通过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形象直观的图片,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心灵又受到强烈的震憾。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享受自主学习的乐趣;另一方面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探索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理念。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新授(三) 三、中共十五大和邓小平理论 1.中共十五大 四点贡献 2.邓小平理论 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四、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和两岸交流扩大 1.港澳回归 “一国两制”的具体体现和成功实践 2.汪辜会议与“九二共识”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民心所向,国家实力的增强,邓小平的理论创新,党和政府的决心,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展示文字与图片: 十五大的4点贡献,不仅仅是保证中国跨世纪发展,成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而且每一点都是关系中国长远发展的方向性问题。 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 播放视频:香港回归和澳门回归以及两岸关系的变化 提问:“一国两制”如何指导实践?形成怎样的成果呢? 提问:什么是“九二共识”?当前为什么坚持“九二共识”? 学习了解中共十五大的主题和贡献。明白邓小平理论之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生产力水平极端落后的生存型阶段实际,对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路径问题作出的开创性阐明。 学生自主学习,观看视频阅读教材,思考:中国为什么能够顺利收回香港和澳门?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有何重大意义? 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合作性、创造性,促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突出重点,条理清晰,有利于学生构建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 通过观看视频和自主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众望所归,是历史的必然。 让学生意识到祖国统一是国家的核心利益所在。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五、外交工作新进展 1.中美关系 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2.周边关系 发展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睦邻友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目标之一。 多边外交活动 相互尊重、公平公正、合作共赢。倡导和平发展理念: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推动和平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示材料:中美两国关系出现的几次大的波折。 无论是在经济、政治还是军事层面,中国都在迅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军事实力也追赶甚至超越了俄罗斯。中国海军已建成世界第二大航母力量、第二大“神盾”舰队和第三大核潜艇部队。中国的军事进展给美国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播放视频:上海合作组织。 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维持周边安定,推动民族关系发展。 播放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我国是如何开展灵活务实的外交的? 展示图片和图表,提问: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体现在哪些方面? 探究讨论:说出中美两国关系出现波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你觉得该如何应对? 思考:为什么要与周边国家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学生思考并回答:我国是如何开展灵活务实的外交的? 学生自由讨论,思考:我国国际影响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对世界有何积极意义?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提升学生材料解析能力。 让学生意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通过合作探究共同得出结论。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明白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对中国的重要性。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总结 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以及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意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使得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地位显著提升。 总结本课所学,进行思政教育:没有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就不会有中国的强大,民族的复兴。 总结归纳本课所学的内容。 教学内容整合、归纳更好的掌握本课所学的内容。
作业 布置 说出中共十四大和中共十五大的主要内容。谈谈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意义 搜集资料,对跨世纪战略的重大举措进行简要说明,并谈谈这些举措对21世纪中国产生的影响。
板书 设计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 一、邓小平南方谈话与中共十四大召开 1.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背景和内容 2.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二、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跨世纪发展战备 1.国有企业改革 2.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措施 3.对外开放 4.精神文明建设 5.跨世纪发展战略 6.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三、中共十五大和邓小平理论 四、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和两岸交流扩大 五、外交工作新进展 1.中美关系 2.周边关系 3.多边外交活动
教学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