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上学期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9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上学期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全一册

资源简介

(年级) (科目)教学设计
编写时间:____年____月_ _ 日 星期_____ 执行时间:____年____月__ 日 主备人:
课 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授课 课时 1 课 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概述2002年至2012年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掌握在新世纪中国抓住重要战略机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认识香港、澳门回归后坚持“一国两制”和扩大海峡两岸交流的举措;理解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并在外交实践中捍卫国家主权,充分了解中国在新世纪加快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明白中共十六大以后的十年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十年;通过解读材料,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敢于奋斗、勇于挑战的自我革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身边的小康生活,了解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保持高度的爱国热忱和主人翁意识,增加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教学难点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自主学习法、阅读指导法、材料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教 学 过 程
教学 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导入 视频导入: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探索外太空,扩展对地球和宇宙的认识;和平利用外太空,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造福全人类;满足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需求,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维护国家权益,增强综合国力。 播放视频: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问:我国为什么要发展航天事业,探索太空?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独立自主地完整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之一。 学生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通过观看视频和回答问题,明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重要意义。应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题。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新授 (一) 一、中共十六大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十六大。 1.十六大主题报告。 江泽民同志在会上作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 ①奋斗目标 ②定位 ③“两个毫不动摇”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国家经济体制改革 “扎实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取消农业税,是国家富裕,有这个能力,以扭转农民负担负重的状况。 2.社会建议 构建和谐社会,重点是改善民生。 让百姓安居乐业。 3.教育的发展 “两免一补”政策与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 展示材料:十六大报告精选。 提问:大会提出了什么样的奋斗目标? 什么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如何实现? 讲述: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提问:在此之前持续使用多年“又快又好”,顺序调整为“又好又快”,体现了什么? 展示材料:取消农业税。 讲述:解决就业问题和建立全民医保体系。 展示材料:抗击非典。 播放视频:生命至上,防控新冠疫情。 讲述:中国是世界上职业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 学生观看材料,回答问题: 大会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实现六个“更加” 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阅读课本,说出什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学生相互讨论,探究思考。 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 谈谈你对取消农业税的理解 学生认真听讲 思考:从材料和视频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谈谈你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理解。 明白党的提出的目标就是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明白21世纪头20年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开放的关键会阶段。 学生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含义和地位。 初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思想。 让学生明白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让学生明白国家加大教育投入以及发展职业教育的必要性。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新授(二) 4.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建的阶段性成就。 5.抗震救灾和29届奥运会 6.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我国实现从生产力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 三、坚持“一国两制”和维护国家统一 1.港澳繁荣稳定 三个具体措施支持特区政府。 显示了“一国两制”方针的强大生命力。 2.《反分裂国家法》遏制“台独” 两岸政党交流。 实现“三通”。 四、坚持和平发展合作 中国政府多次向世界宣示,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五、中共十七大和科学发展观 1.胡锦涛同志作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2.科学发展观。 提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哪24个字呀? 提问:2008年注定是难忘的一年,这一年发生了哪年大事? 展示材料: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世界第二。 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回答问题:中央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支持特区政府?香港和澳门社会能够繁荣稳定的原则和前提是什么? 强调党和国家将反对和遏制“台独”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抛出问题要学生思考: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和平发展?为此开展了哪些工作? 播放视频:钓鱼岛。 展示文字和图片:中共十七大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全面部署。 提问: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条件、基本内涵和历史地位? 学生说出24字。 再说出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 学生自主学习,举手回答: 冰灾、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 学生认真听讲,梳理知识点。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后回答: 必须严格按照宪法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办事,这是大原则。 学生听讲,明白祖国统一是民心所向,历史必然。 学生相互讨论,思考探究,回答问题。 学生观看视频,明白钓鱼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 学生观看课件,回答问题。 让学生牢牢记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让学生意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带领中国走向富强。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听课。 使学生树立对国家、对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清晰地掌握概念,形成对知识体系的整体认识。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总结 中共十六大以后的十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十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党和国家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展开的。党的两次代表大会也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部署,并以改善民生作为重点。 归纳和总结十六大以后十年的大事要事。 了解这十年的大事要事,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通过对本节课的归纳、总结、回顾,理解与掌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明白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性。
作业 布置 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反分裂国家法》出台的意义是什么? 结合本课所学内容,说一说为什么要贯彻科学发展观?(选做)
板书 设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中共十六大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国家经济体制改革 2.社会建议 3.教育的发展 4.文化建设 5.抗震救灾和29届奥运会 6.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三、坚持“一国两制”和维护国家统一 1.港澳繁荣稳定 2.《反分裂国家法》遏制“台独” 四、坚持和平发展合作 五、中共十七大和科学发展观
教学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