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文科综合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文科综合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
七年级文科综合试题
道德与法治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 10题每题1分,11 15题每题2分,共20分)
1.面对步入中学后生活发生的新变化,我们要保持的正确心态是
A.尽量逃避 B.主动适应C.置之不理 D.消极应对
2. “诗和远方”是人们的美好祝愿、美好期待,而要实现“诗意”抵达,却需要风雨兼程。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实现梦想,需要脚踏实地,全力以赴B.实现梦想,只需对人生作出长远规划
C.只要梦想是自己规划的就一定能实现D.只要有远大抱负,就能实现梦想
3.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学习时勉励青年:“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 B.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C.学习是人生的重要航标 D.既重视书本学习又重视实践
4.进入初中,发现科目增多了,学习内容加深了,要求也提高了,老师的教法也不同了,作业也多了,面对中学的这些变化,下列认识和态度正确的是
A.初中的学习真难,我恐怕学不好
B.学习任务重了,我必须放弃所有的兴趣爱好
C.学习难度大,科目多,我会更加努力
D.学习科目多了,我必须分清主次,只学好主科
5.某同学不善交流,在班里没有几个好朋友,因此便以调皮捣蛋的方式引人注意,结果同学们离他更远了。这位同学得不到朋友的真正原因是
A.他不是班干部 B.他相貌不出众
C.他不够豪爽 D.他没有付出真心,真诚待人
6.有的人会因为朋、友的一句玩笑而耿耿于怀,或是因为一次相约逛街迟到而不能释怀, 这些小问题往往容易让友情产生裂痕。为呵护友谊,遇到上述情况时应该
A.宽容朋友 B.疏远朋友C.坚持原则 D.报复对方
7.老师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在与老师交往中,尊重老师是我们应有的道德品 质。以下属于尊重老师的表现是
A.小威暗地里给老师取绰号,广泛地传播
B.小丽上课不认真听讲,偷看小说
C.小明向老师请教问题后会说“谢谢”
D.对于每周老师布置写的随笔,小芳敷衍了事
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 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这是因为
A.老师能让我们取得优异的成绩,考取好的大学
B.老师能帮助学生找到好的工作,享有幸福的人生
C.老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使人一生不犯错误
D.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之一
9.家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爱的港湾。下列能让家庭温暖的做法是
A.时时处处坚持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绝不让步
B.理解父母,并注意努力与父母及时沟通达成共识
C.只要是父母的话,不管对错都要无条件地接受
D.应该让父母听从我们的意见
10.贝多芬的一生遭受了数不清的磨难,尤其是双耳失聪对他的打击几乎是致命的。 可他却能重新振作起来,创作出《命运交响曲》等著名的作品。他的成功说明
A.经历了磨难的人一定会收获成功的喜悦
B.自强者就应该勇于战胜磨难,战胜自我
C.生理上的缺陷往往会使人更加容易获得成功
D.任何人要想获得成功就一定要经历磨难
11.我们提倡初中生应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下列学习方法合理的有
①与同学相互帮助,在交流中共同完成任务
②遇到难题自己解决,决不请教父母、老师和同学
③带着问题去探究,独立思考,善于提问
④只听取学习成绩好同学的意见和建议,他们的学习方法都要尝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 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的机会。可见,少年的梦想
①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②反映了我们对待生命的态度
③是必不可少的 ④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13.孔雀向喜鹊哭诉:“我的声音太难听了,人家夜莺的声音多美妙啊。”喜鹊安慰道:“可是你有美丽的羽毛,这是别的鸟儿都不能比的。”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①接纳自己的优点与自己的不完美②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
③从外在形象方面认识自己是最重要的 ④美丽的羽毛比美妙的声音更重要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14. “人生如一本书,愚蠢者草草翻过,聪明人细细阅读。为何如此?因为他们只能 读它一次。”保罗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①生命是不可逆的、短暂的,要珍惜②要善于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③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要享受④生命的意义在于好好活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 好和有道德。为此,我们要做到
①多与朋友去网吧打游戏②守护自己的心灵,追求真、善、美,弘扬民族精神
③不阅读书籍,只追求物质享受④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共五道大题40分)
16.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亲情”这个词简单又伟大,它饱含着希望、温暖以及人类心灵中所能包容的一切温柔、甘美和甜蜜。亲情,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1)漫画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哪一传统美德? (2分)
(2)我们要传承这一美德的原因是什么? (2分)
(3)请你写出一句话,来赞美我们的父母。(2分)
17.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同学甲说:“我都上初中了,父母还把我当成小孩子看待。无论我做什么事儿,他 们总是不放心,一遍一遍地嘱咐,没完没了,真烦死我了”
同学乙说:“父母不理解我,无论我交朋友、穿着打扮,还是吃东西、看课外书, 只要是我的事,他们都要干涉,我一点儿自由都没有。”
(1)两位同学的话反映了家庭生活中存在着什么现象? (2分)
(2)为什么父母眼里的关爱,却让我们反感? (2分)
(3)这种现象如果处理不好,会有什么影响? (2分)
(4)如何有效地化解这种冲突?(2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道法课上,王老师正在给同学们讲解难点,几位调皮的男同学又说又笑,影响了 课堂秩序,王老师非常气愤。由于张强闹得最欢,王老师就点名严厉地批评了他,并 说:“你不仅耽误自己学习,而且也是没有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
(1)老师的批评意味着什么? (2分)
(2)师生的彼此尊重意味着什么? (2分)
(3)什么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2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梦 大国领袖】习近平:有极高才智有坚定信念的人。在走上领导岗位 时,习近平清楚地意识到,在未来工作中他不只要解决现在的问题,保障国家平稳发展,甚至要影响整个世界的发展。“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提出, 彰显出新领导人的高瞻远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中华民族树立了催人奋进的战略目标。
材料二 【中国梦 大国工匠】中国商飞大飞机制造首席钳工胡双钱,在35年的工匠生涯中加工了数十万个飞机零件,未出现过一个次品,被称为航空“手艺人”;在液化自然气船上“缝”钢板的焊接大师张冬伟,其焊接的殷瓦板只有牛皮 纸一样薄,手工焊缝长达13公里,假如有一个针眼大小的漏点,都有可能带来致命后果。面对如此艰辛的任务,他做到了万无一失。
(1)材料一启示我们伟大在于什么?(2分)
(2)结合材料二,请你说说如何让我们的生命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2分)
(3)你认为应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2分)
20.为了让同学们加强对生命宝贵性的认识,某校七年级学生开展以“生命的思考” 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员,请你参与进来:
感受生命 我们每个人的手指上都有指纹,指纹是人类手指末端指腹上由凹凸的皮肤所形成的纹路。它包含着一系列的特征组合,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一个人的身份。在世界上,两个拥有完全相同指纹的人出现的概率为640亿分之一,它是一种有力的唯一性个体识别证据。
(1)材料体现了生命的哪方面特征?(2分)
(2)我们幸运的来到了世间,就要倍加珍爱生命,对生命要有一种的情怀?(2分)
守护生命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风的轻盈岁月,生命是雨的淋漓尽致,生命是有着许多和音的交响乐,生命是有着一颗感恩而快乐的心,生命是每天快乐 洋溢的幸福。生命给予了我们无限多的东西,我们唯一能回报生命的只有 守住生命。
(3)生命是宝贵的,呵护生命需要我们增强哪些意识、能力和方法? (4分)
(4)守护生命首先需要关注的是什么?(2分)
热爱生命 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和期待去努 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这些阻碍、失利和失败, 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
(5)为什么说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2分)
(6)请为本次班会活动写一条宣传语。(2分)
历 史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下列遗址中成为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的是
A.元谋人遗址 B.蓝田人遗址C.北京人遗址 D.山顶洞人遗址
2.农业产生后人们筑屋定居。下面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两种房屋复原图,造成其样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不同地区人们的审美观念
B.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不同地区的文化风俗
D.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3.在远古传说中,黄帝能制作衣裳、制造船只、会炼铜。现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陕西、 山西、田肃等地发掘出距今8000年的蚕茧、丝织品、独木舟和铜刀等。这说明
A传说中的内容都是真实的 B.考古是了解历史唯一途径
C.传说中包含一些历史信息 D.考古发现证实了所有传说
4.下图为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馆藏青铜器克罍(lei)的铭文拓片,其上文字大意为:周王对太保说,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奉, 命你的儿子克做
燕地的君侯。该铭文可直接用于研究
A.禅让制B.世袭制
C.分封制D.郡县制
5.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这一年属于
A.公元前11世纪 B.公元前9世纪C.公元前10世纪 D.公元11世纪
6.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后启青铜铭文,现代汉字由它演变而来。材料中的“它”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7.据史书记裁:“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 伯”。(方伯:指一方诸侯之长),此记载反映了
A.西周灭亡 B.三家分晋C.诸侯争霸 D.经济发展
8.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著作的部分目
录,这部著作记录的工程是
A.都江堰B.阿房宫 C.骊山陵 D.灵渠
9.某同学整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A.道家——主张兼爱、非攻 B.儒家——顺其自然
C.墨家——主张仁政、礼治 D.法家——中央集权
10.以下示意图呈现了中国古代对某一领域采取措施的历史脉络。其中①处应为
A.统一货币 B.中央集权C.统一文字 D.修筑长城
11.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A.武王伐纣 B.陈胜、吴广起义C.楚汉之争 D.黄巾起义
12.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嬴秦氏,始 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这段材料不包括的史实是
A.秦统一中国 B.楚汉战争C.西汉建立 D.文景之治
13.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B.西汉初年,人口锐减,大片的田地荒芜
C.汉高祖让士兵还乡务农,释放奴婢为平民
D.汉初休养生息政策使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
14.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有关汉武帝的大事年表(部分),据此可知汉武帝
A.推崇诸子百家学说 B.奉行无为而治政策
C.加强国家经济控制 D.重视儒学人才培养
15.如图资料卡反映了西汉
A.张骞通西域的史实
B.大力开辟海上交通
C.建立刺史制度监察地方
D.对西域地区的有效管辖
16.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图反映了东汉王朝的历史现象,它说明
A.母后临朝把持朝政
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豪强地主控制地方
D.皇帝昏庸不理朝政
17.西汉初年,统治者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攻势。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两名大将是
A.项羽和刘邦 B.陈胜和吴广C.卫青和霍去病 D.蒙恬和主父偃
18.某历史公众号准备推送一期专题一一东汉时期的科学技术,下列各项可以放进专题资源包的是
①书籍:《论语》②图片:五禽戏③人物:张仲景④视频:《圆周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下列属于研究三国时期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A.出土的三国吴简 B.手抄本《史记》C.译注本《齐民要术》 D.白话本《三国演义》
20.对下列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马陵之战 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21.下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判断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顺序正确的是
A.蜀、吴、魏
B.魏、蜀、吴
C.魏、吴、蜀
D.吴、魏、蜀
22.某中学春秋史社的同学们正在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原因”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列各项能入选该主题的是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②北民的大量南迁增加了劳动力
③国家统一社会秩序安定 ④带来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3.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替图。其中,在5世纪实现了北方黄河流域局部统一的政权是
A.①蜀B.②东晋C.③北魏D.④陈
24.想要了解北朝时期北方劳动人民的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可以参阅
A.《齐民要术》B.《水经注》C.《九章算术》D.《大明历》
25.魏晋南北朝创造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传奇, 中国艺术的各个方面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以下史实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司马迁的《史记》 ②北魏的碑刻③王羲之的书法 ④顾恺之的绘画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35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21分)
【思想 先贤的引领】
材料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理论上有大善, 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1)材料一中提到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的“熠熠生辉”的局面叫什么? 面对当时的社会大变革,法家的韩非提出了什么样的济世良方? (2分)
材料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2)材料二的言论出自何人之口?结合所学依据材料,说出其在教育方面的贡 献?(一点即可)(2分)
【制度 管理的方法】
材料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 礼运》
(3)材料三中“天下为公,选贤任能”反映的是原始社会末期哪种更替首领的制 度? “天下为家”说明这种制度后来被什么制度取代了? (2分)
材料四“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写出秦始皇认为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是什么制度?为此,秦始皇实行什么政治制度来管理地方? (2分)
材料五 易中天总结道:“中央集权,春秋是准备,战国是实验,秦汉是完成。 之后的唐宋元明清,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5)结合所学知识,请以汉武帝时期政治、经济巩固一统的措施,说明"秦汉 是完成"。(政治、经济各举一例)(2分)
【创造·智慧的结晶】
材料六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开创了 “论从史出”的治史方法,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完成了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
(6)这部史学巨著是?地位是?司马迁的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一点即可)(3分)
材料七 有一位老中医善于养生之道,每天坚持锻炼,其所表现出来的虎、熊、鹿、猿、鸟各种形态惟妙惟肖,许多一同晨练的人为之叹息。
(7)请问这套体操叫什么?是哪位医学家所创编的? (2分)
【改革 强大的动力】
材料八(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鞅)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8)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中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变法对秦国产生的影响。(2分)
材料九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 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 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9)材料九反映了北魏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任意两点即可)(3分)
(10)综合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悟? (1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14分)
材料
——摘编自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科书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处的人物和朝代。(2分)
(2)提取材料中两个相互关联的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12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200字左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