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29张PPT。初中生物复习方法和策略1.把握考试方向一、基本方法一依据,三重视,四领会。(1)依据《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和《生物学科指导意见》。(2)重视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重视学生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理解;重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环保意识、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良好生活习惯。【题例】1.受潮的粮食、衣物和皮鞋易发霉,而干燥的粮食、衣物和皮鞋不易发霉。从这个生活现象可以推测,霉菌的生活环境需要( )。 A.适宜的温度 B.充足的氧气 C.较大的湿度 D.丰富的有机物2.回顾实验。若在显微镜下看一种真菌如图1,根据它的形态结构可断定它是什么真菌? 3.分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右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如果图中②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那么,④和⑤的生理过程应该是 。(2)①表示C把生物遗体分解成F和D的过程,C表示的生物是 ,F表示的物质应该是 ,D是 。(3)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中,C属于 者;E所指的生物是 ,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者。4. 小明带弟弟到动物园游览,动物园里的动物真多,其中有丹顶鹤、蝴蝶、海豹、热带鱼、珊瑚虫、骆驼等,请你帮小明完成对它们的分类。 (横线上填写分类的特征,括号内填写动物名称。)5.2012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为“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受到海洋污染、过度商业开发等影响,种类正在减少,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危机,亟待保护。厦门海洋资源丰富,建立有国家级海洋动物自然保护区,今年“厦门国际海洋周”的主题是“蓝色经济,绿色增长——科技引领经济发展”。分析上述资料,请回答: (1)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的多样性和 的多样性。海洋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 的多样性。 (2)海洋污染、过度商业开发等使海洋生物受到威胁,因此保护海洋生物的 ,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3)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请举一个在厦门海域建立的自然保护区的例子,例如 自然保护区。 (4)我市重视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蓝色经济”指海洋经济,“绿色增长”是指对海洋资源的 利用(选填:“充分”或“可持续”)。 (5)作为厦门中学生的一员,你能为保护海洋多样性做些什么呢?请说出一件你能为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所做的事: 。 (6)我国有许多珍稀特有的国家级保护动物,涵盖了各种动物门类,请各举一例:哺乳动物 ;爬行动物 ;鱼类 ;鸟类 。(3)领会考试的方式、考试范围、考试内容和试卷结构,特别是考试内容、题型、权重以及难度和比例。2.做好复习准备(1)做好动员工作:讲生物考试的重要性;讲往届学生是如何取得好成绩的;开小中考誓师会。(2)制订详细可行的复习计划:教师复习计划和学生复习计划。厦门五中2013-2014生物中考八上复习计划计划课时:3课时。复习方法:1.备课组整理知识要点一份。 2. 备课组编写一份配套练习。计划安排: 1.第一课时: 内容:八上要点知识的填空结合课件讲解。(可提前发给学生,学有余力的学生可提前完成。) 2.第二课时: 内容:完成配套练习卷。 3.第三课时: 内容:课前学生分小组先找出薄弱点,汇总给课代表。 课代表收集好后,归类,汇总给科任教师。科任教师重点讲评练习卷中学生薄弱点。(1)归纳章节知识点——建构知识架构。可进行填空、填图练习。(2)做好章节练习——明确考试题型。做一些基本练习题。3.循序渐进复习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肘关节肱骨前臂骨自己做一下“伸肘动作和屈肘动作”,归纳运动的产生: 骨骼肌受 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 绕着 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神经骨关节伸肘时: 肱三头肌 ,肱二头肌 。屈肘时: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收缩舒张收缩 舒张12.说出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产生动作。1.下列对完成屈肘动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B.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2.人体中,控制和调节运动的系统是( )。 A.循环系统 B.呼吸系统 C.神经系统 D.运动系统3.图1为人的上肢关节和肌肉模式图,图2是关节的模式图。(1)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有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以伸肘动作为例,图1中[④]肱二头肌处于 状态; [③] 处于 状态。舒张肱三头肌收缩图1图2CC【题例】(2)图1中,肘部骨与骨之间的连结是关节。请在图2中, 标出出关节窝、关节头。(3)骨的运动要靠 的牵拉;当 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牵动 绕 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①运动时,可减少摩擦,缓冲撞击的是[ ] [填序号] 。 ②把两骨牢固联系在一起的是[ ] [填序号] 。 ③[ ] [填序号]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对关节起润滑作用。 图25关节软骨2关节囊3骨骼肌骨骼肌骨关节关节窝关节头1(3)设计单元练习——提高综合能力。增加综合练习题。(4)强化模拟考试——提高考试适应力。加大综合练习题,用答题卡。4.反馈总结提高 老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在复习每个环节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把学生难懂的知识、易错的字,在后一个复习环节中再次考试或变换题型考试,直到理解掌握。二、技巧与策略1.重视日常教学: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设计单元检测。2.细研学科指导意见:如,理解行为动词的含意。3.举家校班级之合力:如,用好家校平台与家长短信沟通、让班主任明确复习要求配合大考复习、年段统筹安排复习做到合理利用时间、回家看幻灯片变复习方式多样化。4.提高复习效率:如,利用各种复习方法(分析和综合方法、比较和归类方法、系统化和具体化方法、抽象和概括方法等)、复习重在课堂(先讲后考及时掌握)。 1. 下列生物中,结构最简单的是( )。 A.细菌 B.草履虫 C.艾滋病病毒 D.蚂蚁2.完成下列概念图:【题例】细胞内遗传蛋白质遗传物质C电子显微镜寄生在活细胞×3.5.发挥学生互帮互学:如,小组合作、一帮一。6.揣摩出题方法及答题技巧:如,探究实验的出题方法,养成读题习惯,准确使用科学用语。一、提出问题 一定要用疑问句,并用问号结束。提问要准确。二、作出假设 要针对问题作出假设。一定是肯定句,并用句号结束。三、制定计划 要有对照实验,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只能有一个因素不同(单一实验变量)。 四、实施计划: 要重复三次以上实验,并算出平均值。五、得出结论 可以是对假设的肯定或是对假设的否定。六、表达交流设计探究实验时应注意的事项1.精准提问:如,P50对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提出你要探究的问题。小鼠有学习行为吗?小鼠有走迷宫的学习行为吗?小鼠能学会走迷宫吗?小鼠能学会走迷宫获取食物吗? √小鼠经过训练能缩短在迷宫中找到食物的时间吗?√小鼠在迷宫中找到食物是一种学习行为吗? √小鼠在迷宫中能找到食物吗?例如:在巴斯德设计的曲颈瓶实验中,所设置的变量是( )。 (汪忠的回答)变量是指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可变的事物的属性。变量可以分为量的变量(连续变量)和质的变量(非连续变量)。有无细菌——质的变量(非连续变量)细菌的多少——量的变量(连续变量)建议:应注明“有无”或“多少”以区别不同属性的变量。 与伯老师讨论一致意见:有写“有无”或“多少”或只写“细菌”都行。2.实验变量的表述:3.传染病几个预防环节的区别:根据概念来区分:1.控制传染源:病原体离开传染源之前采取的措施都属于控制传染源。如五早:早诊断、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2.切断传播途径:对病源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体内之前采取的任何措施。如打喷涕手捂口、不去看传染病病人、洗手、穿防护服等。3.保护易感人群:病原体一旦进入人体能及时杀灭。4.科学语与通俗用语的区别: 术语用于学术交流,俗语在日常生活中和文学作品中使用。生物教学要用术语。?(1)骨与骨头:骨是术语,骨头是俗语。(2)肠与肠子:肠是术语,、肠子是俗语。(3)肝脏与肝:肝脏是术语,指器官。与别字组合时只用肝*。类似的还有:肾脏与肾,如“肾结石”、“肝积水”等。尿和尿液,“排尿”、“尿潴留”。?(4)胰、胰腺和胰岛:胰指内脏器官,它包括胰腺和胰岛组成。?(5)翼、翅、翅膀:鸟类中称翼;昆虫中称翅。翅膀是俗语,在昆虫和鸟类中统称。谢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