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物理中考复习专题:第4章 物态变化(43页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物理中考复习专题:第4章 物态变化(43页课件)

资源简介

(共43张PPT)
物态变化
中考复习第4章
1
考点清单
实验2 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实验1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2
教材素材练考点
3
纵向实验一题多设问
4
中考10年真题子母题
物态变化
温度
温度计
体温计
原理
使用
温度与
温度计
六种物
态变化
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两种汽
化方式
蒸发
沸腾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液化的
两种方式
晶体与
非晶体
使用
读数
举例
图像
特点
考点清单
一、温度与温度计
1、温度:物理学中通常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计
(1)原理: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规律制成.
(2)使用
①观察量程和________.
②会估:估测被测液体的温度.
③会选:选择合适量程的温度计.
热胀冷缩
分度值
④会放: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_________中,不要碰到_______或________.
⑤会读: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 液面相平,如图中视线____(选填字母).
⑥会记:测量结果要由数值和单位两部分组成,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
易错辨析
若液面以上数字逐渐变大,则所测温度为零上;若液面以上数字逐渐变小,则所测温度为零下.
被测液体
容器底
容器壁
B
48
3、体温计
(1)使用:体温计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再次使用前要拿住它的上部把水银甩下去.
(2)读数:如图所示,体温计的量程为_______℃,分度值为_____℃,示数为______℃.
可以
35~42
0.1
36.8
二、六种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 初态→末态 吸、放热 水的三态图
熔化 固态→____态 吸热 在括号中填物态变化名称
凝固 液态→固态 _____ 汽化 _____态→气态 吸热 液化 气态→液态 _____ 升华 固态→气态 _____ 凝华 _____态→固态 放热 液


放热
放热
吸热
升华
液化
凝固
熔化
汽化
凝华
三、两种汽化方式
蒸发 沸腾
不同点 发生条件 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生 温度达到沸点,持续_____
(同时满足)
发生部位 液体______ 液体______和______
剧烈程度 ______的汽化现象 ______的汽化现象
影响因素 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表面空气流速越快,蒸发越____ 气压越大、沸点越____
温度 物体表面温度降低 吸热,温度______
相同点 都是_____现象,都需要____热 吸热
表面
表面
内部
缓慢
剧烈


不变
汽化

四、液化的两种方式:__________(如草地上露珠的形成);_________(如储存在钢瓶内的液化石油气).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五、晶体与非晶体
晶体 非晶体 举例 冰、海波、石英、食盐、各种金属等 石蜡、松香、玻璃、沥青等 图像 熔化 凝固 熔化
凝固
晶体 非晶体 特点 AB段持续吸热,温度______; BC段持续吸热,温度_____,此温度为熔点; CD段持续吸热,温度______; t0时物质处于____态, t2时物质处于_______态, t4时物质处于____态 DC段持续放热,温度_____;CB段持续放热,温度_____,此温度为凝固点; BA段持续放热,温度_____; t0时物质处于____态, t2时物质处于________态, t4时物质处于____态 整个过程持续______热量,温度持续_____ 整个过程持续____热量,温度持续_____
注: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升高
不变
升高

固液共存

降低
不变
降低

固液共存

吸收
升高
放出
降低
教材素材练考点
考点
1
温度、温度计(全国近三年134考,其中河北、重庆常考)
1. (人教八上P52习题改编)如图所示为某同学使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则冰的温度为_______℃ ,水的温度为_____℃.
-24
26
2. (人教八上P47图片改编)在一个小瓶里装满水,将一根细玻璃管插入瓶口的橡皮塞中,就制成了一个自制温度计,如图所示,其测量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把该温度计从热水中取出,再放入冷水中,可观察到玻璃管中液面的位置缓慢_______,若要使该自制温度计能更精准地反映液体温度的变化,应换用______(选填“更粗”或“更细”)的玻璃管.
液体的热胀冷缩
降低
更细
考点
2
物态变化辨识(贵州2023.6;贵阳9年5考)
3. 判断下列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并填入表格中.
现象或过程 初态 末态 物态变化 吸、放热情况
①冰雪消融
②雾凇的形成
③冬天江河结冰
④山间云雾的形成
⑤雾气消失
⑥草叶上形成霜
固态
液态
熔化
吸热
气态
固态
凝华
放热
液态
固态
凝固
放热
气态
液态
液化
放热
液态
气态
汽化
吸热
气态
固态
凝华
放热
现象或过程 初态 末态 物态变化 吸、放热情况
⑦冰挂的形成
⑧露珠的形成
⑨开水冒“白气”
⑩樟脑丸变小
冬天结冰的衣服变干
液态
固态
凝固
放热
气态
液态
液化
放热
气态
液态
液化
放热
固态
气态
升华
吸热
固态
气态
升华
吸热
解题关键点
此题关键点如下:“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人眼能够看得见,不是气体
注:“白烟”是重量很轻可以飘在空气中的固体粉尘颗粒物,不是气体
纵向实验一题多设问
实验
1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例1 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所在实验小组“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设计方案,收集证据
(1)要完成这个实验,除了图甲中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_____
_________.
(2)安装图甲装置时,应先确定____(选填“A”或“B”)位置的高度,确保能用酒精灯的_______(选填“外焰”或“内焰”)加热,提高加热效率.
(3)实验时,试管中装有适量的______(选填“碎冰”或“整块冰”),将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这种方法称为水浴法,其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停表(或秒表)
A
外焰
碎冰
使试管中物质受热均匀,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
(4)[操作细节]小华每隔1 min观察一次试管内物质的______,并记录温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得出结论,作出解释
(5)根据图乙可知,冰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冰的熔点是__℃,加热到第5 min时物质处于_________状态.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至少持续了____min,冰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状态
晶体
0
固液共存
4
温度保持不变
(6)分析图乙可知,冰在熔化前的温度变化比熔化后的温度变化______(选填“快”或“慢”),原因是它们的_________不同.
交流合作,评估反思
(7)(2023徐州改编)当试管中的冰开始熔化时,立即将试管浸入到另一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发现冰不再熔化.该现象说明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热容
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8)(2023朝阳改编)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直到烧杯内水持续沸腾,试管中的水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帮实验小组设计一种可以使试管中的水沸腾的方法: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会
试管中的水可以达到沸点,但达到沸点后试管内外水的温度相同,试管内水不能继续吸热
给烧杯加盖密封(合理即可)
(9)[生活实践]实验结束后,组内小明想到“生活中要喝冰凉的饮料,往往会在饮料中加入适量冰块,而不是直接加入与冰块质量相等的冷水”,一方面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是因为冰块熔化成水的过程中_________,从而使饮料的温度下降得更多.
冰块的温度更低
吸收热量
实验命题点
设计方案,收集证据
1.实验器材及作用:玻璃棒、陶土网、选用较小的固体颗粒
2.器材组装顺序
3.温度计的使用及读数
4.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
5.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优点
6.探究物质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操作:当试管中的冰开始熔化时,立即将试管浸入另一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
得出结论,作出解释
7.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温度-时间图像
8.判断物质是否为晶体
9.确定晶体的熔点
10.分析实验数据,总结结论
交流合作,评估反思
11.烧杯口处的“白气”,试管壁、烧杯壁上水珠的成因
12.熔化前后曲线的倾斜程度不同的原因
13.实验的评估与改进
实验
2
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2022年版课标学生必做实验)
温馨提示:若因软件问题视频无法打开,请在学科特色资源中查看原视频
实验要点梳理
【实验装置】
1. 烧杯上方硬纸板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硬纸板上留有小孔的目的:使烧杯内外______相等.
2. 安装实验装置时,根据酒精灯______(选填“内焰”或“外焰”)确定铁圈的位置,再____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地组装其他器材.
3. 陶土网的作用:使烧杯底部__________.
减少热量损失,缩短加热至沸腾的时间
气压
外焰
自下而上
受热均匀
【实验现象分析】
4. 沸腾前,水中气泡(如图A)的特点:少量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______.
沸腾时,水中气泡(如图B)的特点:大量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______.
变小
变大
5. 若沸腾时水的温度低于100 ℃,则水面上方的大气压_____标准大气压.
【实验结论】
6. 水沸腾前,持续吸热,温度__________;水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___________.
小于
不断升高
保持不变
一题多设问
例2 实验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设计方案,收集证据
(1)用纸板给烧杯加盖,可以减少热量损失,从而_______(选填“延长”或“缩短”)加热时间,组内的小明、小红分别在硬纸板上剪出一个小孔如图乙所示,以便将温度计通过小孔插入烧杯内的水中,其中_______的剪裁更合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缩短
小明
小红剪裁的孔易让温度计玻璃泡碰到烧杯壁

(2)[操作细节]选好硬纸板,在安装器材确定铁圈B的位置时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
(3)安装好器材后对水加热,并用温度计测出不同时刻水的温度,当水温达到90 ℃时,每隔1 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下表中.第5 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_____℃,烧杯
中的现象为图丙中___所示.
需要
98
b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8

得出结论,作出解释
(4)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水沸腾前,持续吸热,温度______;水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___________.
(5)本次实验中水的沸点为_____℃,此时水面上方气压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
(6)水沸腾后,烧杯上方出现大量“白气”,“白气”实质是
水蒸气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珠.
升高
保持不变
98
小于
液化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8

交流合作,评估反思
(7)[图像分析](2022陕西改编)得出初步结论后,等水温降至90 ℃以下后,另一位同学继续利用该装置再次进行实验,并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从两次实验的图像中可看出,水从90 ℃加热至沸腾时,所用______不同,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_不同.
时间
质量

(8)(2023宿迁改编)另一实验小组的小华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发现水还能继续沸腾一小会儿,于是他认为:水沸腾时不需要吸热.该判断是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你认为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
陶土网、烧杯底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可以继续吸收热量

(9)[生活实践]通过这个实验,同学们终于明白用炉火炖老母鸡汤时,在汤沸腾后总是__________(选填“保持大火”或“调为小火”)的原因,这是因为汤在沸腾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为小火
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实验命题点
设计方案,收集证据
1.实验器材及作用
2.实验器材的组装顺序
3.纸板上留有小孔的目的
4.温度计的使用及读数
5.水沸腾前后气泡的特点
6.水的沸点的判断
7.验证水沸腾时需要吸热的操作:水沸腾时撤去酒精灯,稍等一会儿,观察到水不再沸腾
得出结论,作出解释
8.绘制温度-时间图像
9.分析现象和数据,总结结论
交流合作,评估反思
10.加快沸腾的方法
11.水的沸点不是100 ℃的原因
12.烧杯口处产生“白气”的原因
13.撤去酒精灯水能继续沸腾的原因
贵州10年真题子母题
1
命题点
物态变化的辨识(贵阳9年5考)
1.(2016贵阳7题3分)水是大自然的精灵,瞬息万变中向我们展示了它神秘的特性.如图所示的四个场景中,因为水的凝固而形成的是(  )
B
2.(2021贵阳8题3分)盛夏,从冰箱里取出矿泉水,一会儿水瓶外壁会附着一些小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经下列哪种物态变化所形成(  )
A. 液化
B. 汽化
C. 升华
D. 凝华
A
3. (2015贵阳8题3分)熬制糖水的时间越长,糖水的味道越甜,这是由于熬制过程中,糖水内的水经过下列哪种物态变化所致(  )
A. 凝固
B. 升华
C. 汽化
D. 熔化
C
2
命题点
用物态变化解释自然、生活现象(贵州2023.6;贵阳9年4考)
4. (2023贵阳6题3分)“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梵净山主峰时而薄雾缭绕,时而雾散峰青.此现象主要包含下列哪两种物态变化(  )
A. 熔化和凝华
B. 液化和汽化
C. 汽化和熔化
D. 凝固和升华
B
解题有策略
物态变化辨识(贵阳9年5考)
判断物态变化及过程中的吸放热“三步法”:
第一步:判断发生物态变化前物质的状态——①薄雾产生前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是气态;②薄雾是液态
第二步:判断发生物态变化后物质的状态——①产生的薄雾是液态;②薄雾消失后是气态
第三步:根据定义确定物态变化的类型——①产生薄雾,水蒸气液化;②雾气消失,小水滴汽化
5.(2019贵阳8题3分)冬季,通常可以看到教室的窗玻璃上附着一层小水珠,当室外气温更低时,还会看到窗玻璃上结有冰花.下列关于水珠、冰花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它们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
B. 它们均附着在窗玻璃的室外一侧
C. 它们均是水蒸气液化形成
D. 它们均附着在窗玻璃的室内一侧
D
6.(2020贵阳15题4分)游泳者出水后,由于水分蒸发______的缘故导致身体会感到冷,此时他会不由自主地将身体蜷缩起来,这其实是为了_____
(选填“加快”或“减慢”)水分蒸发.
7.(2018贵阳13题2分)水不同状态的循环给自然界带来了无限生机.雪花就是水循环过程中的产物之一,它是由水蒸气遇冷直接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小冰晶.
吸热
减慢
凝华
8. [2022贵阳18(2)题1.5分]国家速滑馆内一场速滑赛结束,运动员穿戴的冰刀鞋使赛道冰面产生了凹凸不平的划痕,如图所示.为迎接下一场比赛,工作人员通过浇水并喷洒干冰对冰面破损处进行修复.请回答: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浇水并喷洒干冰能快速修复冰面的原因.
答:浇水后,喷洒的干冰升华吸热,使冰面破损处的温度迅速下降至水的凝固点以下,所以水能快速凝固从而修复冰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