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考点考点一 梦想1.少年梦想的特点:①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②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③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2.为什么要有梦想?(梦想的作用、重要性②③)①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②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③有梦想,就有希望。④梦想能激励我们不断进步和发展。3.★如何才能实现梦想?①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②努力,需要立志;努力,需要坚持;努力,也有方法。考点二 学习1.正确认识学习①地位: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②内容: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以及学会如何做人。③范围: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可从一切经历中学习。④态度: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⑤终生学习:学习伴随我们成长,学习没有终点。⑥学习中的乐与苦:学习中有快乐,也有辛苦,学习是苦乐交织的过程。2.★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的意义、重要性)①学习,让我们能够生存和拥有更充实的生活。②学习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③学习让我们获得成长,可以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幸福生活奠基。3.★如何学会学习?①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②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③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考点三 认识自己,做更好的自己1.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意义,重要性)①对个人: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②对社会: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2. ★如何正确认识自己?①角度: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②途径:通过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认识自己。3. ★怎样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①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②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4.怎样接纳自己?①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②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心态,更需要勇气和智慧。4.怎样欣赏自己?①欣赏自己的独特、优点、努力以及为他人的奉献。②欣赏自己的同时,善于向他人学习、与他人合作。5. ★如何做更好的自己?①要正确认识自己,接纳并欣赏自己。②要扬长避短。③要主动改正缺点。④要激发自己的潜能。⑤要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考点四 与朋友交往1.友谊的特质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②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③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2.★友谊的澄清 ①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②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在竞争中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进行自我反省和激励,我们会收获更多)③友谊不能没原则。④友谊可以带来快乐,也会带来困扰和烦恼。3.如何建立友谊?①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②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③需要正确的交友方法。4.如何呵护友谊?①要用心去关怀对方。②要尊重对方。③要正确处理冲突。④要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考点五 网上交往1.★网上交往的特点: 虚拟、平等、自主。2.★网上交往的影响?(1)利:①超越时空限制,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拓展了交往圈。②网上交往可以满足我们的一些心理需要。(2)弊:①网络有时也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②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难以触摸到生活中的真实。3.★网上交友要注意哪些问题?①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②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③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④要遵守法律法规。4.网上交往应如何加强自我保护?①对陌生人的邀请,不轻易接受。②对个人的家庭住址、经济状况、联系方式等要注意保密。③遇到问题时,要学会求助。考点六 师生交往2.如何接纳风格不同的老师 ①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②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寻找接纳老师的理由;③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目的,更好地理解老师;④走近老师,更深入了解老师。3. 教学相长的要求?①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积极与老师交流(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②★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4. ★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①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②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③对待老师的批评,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5.★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 ①彼此尊重,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和劳动成果。②平等相待,相互促进,和老师成为朋友。③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6.★为什么要尊重老师?①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②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③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我们要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考点七 与家人交往1.家的重要意义?①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②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③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2.★为什么要孝敬父母?①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②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3.★如何孝亲敬长?①尽孝在当下,从现在开始,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②尊敬(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倾听(倾听他们的心声,经常保持联系)、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如认真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了解双亲长辈的喜好,体谅他们的辛劳,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4.★如何化解亲子冲突?(如何呵护亲子之间的爱?)①掌握亲子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亲子冲突。②如果与父母发生冲突,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③试着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④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5.★如何构建和谐家庭?①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信任、体谅和包容。②家庭成员要共同分担家务劳动、共同协作,增强家庭责任意识。③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变化。考点八 珍爱生命、敬畏生命1. ★为什么要珍爱生命?(生命的特点是什么?)①生命来之不易。②生命是独特的。③生命是不可逆的,也是短暂的。④生命是不可预知的。⑤生命有接续。2.★为什么要敬畏生命?(如何理解“生命至上”?)①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是坚强的、有力量的,也是崇高的、神圣的。②生命是宝贵的,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③生命至上,要认识到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同样重要。3.★如何敬畏生命?(如何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①珍爱自己的生命,关怀他人的生命②不漠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③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选择,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考点九 守护生命1.如何守护生命? 爱护身体,养护精神2.怎样爱护身体?①关心身体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②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③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3.怎样养护精神?①守住自己的心灵,追求真、善、美。②守护精神家园,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弘扬民族精神。考点十 增强生命的韧性1.★怎样正确认识挫折?①生活难免有挫折,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②面对挫折,认识和态度不同,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③挫折对我们会产生消极影响,也会产生积极影响。④面对挫折,我们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2.挫折影响是什么?(1)消极影响:挫折会使我们会产生负面情绪感受(失落、焦虑、愤怒),若一味沉浸其中,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行为。(2)积极影响: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3.★面对挫折,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增强生命的韧性?(如何战胜挫折?)①增强生命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②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培养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③借助外力,学会与他人联系,寻求他人的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考点十一 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精彩/生命的价值1.★生命的意义(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①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自食其力,实现自我价值。②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付出爱心,自愿承担责任。③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结合起来。(社会)2. ★怎样活出生命的精彩 ①拒绝贫乏,丰富和充盈自己的生命。②拒绝冷漠,传递温暖,关切他人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③在平凡中创造生命的伟大。3.★如何在平凡中创造伟大? (生命的价值)①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不平凡的社会价值。②为生活而努力,为家庭和社会作贡献,就是在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③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4.★如何珍视生命?(如何对生命负贵 )①珍爱自己的生命,关怀他人的生命;②爱护自己的身体、养护精神。③正确认识并勇敢面对挫折、发掘生命的力量,增强生命的韧性。5.最美“逆行者”的启示①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要关怀他人的生命。②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服务奉献社会,认真书写人生价值。③热爱祖国,以国家利益为重。6. ★青少年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与道德模范,榜样人物联系)①树立远大理想,心怀爱国之情,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②勇于面对挫折,磨砺坚强意志,发掘生命的力量,增强生命的韧性。③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关爱他人,服务社会,承担责任,在奉献中提升自己生命的价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