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概念的概述课件(共35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概念的概述课件(共35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4.1 概念的概述
学习目标
1.了解概念的含义;
2.理解概念的特征;
核心素养
把握事物的本质,明确事物之间的关系,提高思维效率。
坚持科学思维,提升核心素养,培养探求事物本质的兴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课导入
如果不了解具体情景,很容易发生误会,这说明培养科学思维,需要准确把握概念!
概念的含义
PART:01
概念的含义
探究与分享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对“人”这个概念的理解是:“没有羽毛的两脚直立的动物。”
你同意哪一种定义?为什么?
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概念与属性
事物总有许许多多的性质和关系。
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统称为属性。
事物的属性可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
本质属性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
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
对于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是从三个方面界定的。
首先,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角度,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属性;
其次,从人与人的关系角度界定,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再次,从人自身发展的角度界定,认为人的自身需求就是人的本质。
知识拓展
分析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内涵,对于推动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探究与分享
一则新闻说“甲国足球队战败了乙国足球队”。
另一则新闻说“甲国足球队战胜了乙国足球队”。
  结合上述示例,谈谈你对概念与词语关系的理解。
不同的词语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
  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白头翁会飞,王爷爷是白头翁,所以王爷爷会飞。
概念与词语
【易混易错】比较概念与语词
(1) 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语词是概念的体现者,没有语词,概念就不能存在。
(2) 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3) 任何概念都必须通过语词来表达,但并非每一个语词都表达概念。
①一般,汉语中的实词都表达概念,而虚词(除连词外)不表达概念。连词“如果……那么……”“或”“而且”“只有……才……”等,虽属虚词,但把它们组合到判断中,却能表达概念。
②孤立的助词和叹词通常不表达概念。如:的、了、着、吧
概念的基本特征
PART:02
为了证明“白马非马”的论题,公孙龙提出了很多理由。比如:如果求“马”,那么“黄马”“黑马”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如果求“白马”",那么“黄马”“黑马”就不合要求。“马”讲的是马的形体,“白”讲的是马的颜色。讲颜色不同于讲形体,所以“白马非马”。
探究与分享
你是否同意公孙龙的论证,为什么?
概念的基本特征--- 内涵和外延
  概念具有两个基本特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
  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
“《史记》的作者”与“司马迁”
“动物”与“马”
“马”与“动物”
“中学生”与“球迷”
探究与分享
上述每组概念之间有什么关系?
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
相容关系
设A、B为任意两个外延相容的概念,其相容关系可以用图表示为:
全同关系
属种关系
种属关系
交叉关系
A
A
A
A
B
B
B
B
包含关系
包含于关系
概念的基本特征
母亲和妈妈
蔬菜和辣椒
海口和海南
小学生和演员
“《史记》的作者”与“司马迁”
全同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
“马”与“动物”
  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
“动物”与“马”
种属关系
属种关系
“中学生”与“球迷”
  交叉关系是指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
若A、B为任意两个外延相容的概念,其相容关系可以用图表示为
巩固新知
不相容关系
  设A、B为任意两个外延不相容的概念,其不相容关系可以用图表示为:
善良”和“凶恶”
“热乎乎”和“冷飕飕”
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
设A、B为任意两个外延不相容的概念,C为A、B共同的属概念,其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可以用图表示为:
1.小王同学元旦时给好朋友发了一个红包。朋友:你这是什么意思。小王:没什么意思,意思意思。朋友:你这就不够意思了。小王:小意思。朋友:你这人真有意思。小王: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朋友:那我就不好意思了。读懂了他们的对话,你也就懂得了哪些道理( )
①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②不同的词语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
③如果不作区分,就容易引起概念混淆
④并非一个词语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D
2.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对“人”这个概念的理解是:“没有羽毛的两脚直立的动物。”他的错误在于
A.没有深化认识,发展认识
B.没有正确反映人的本质属性
C.没有揭示人的全部属性
D.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反映
B
解析 :“人”的本质属性是能思维并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人的其他属性,如没有羽毛、两脚直立等等,也为人以外的其他动物所具有,是人的非本质属性。柏拉图的错误在于没有认识到人的本质属性,B符合题意。
3.一个算命先生和一个理发匠是一对棋友。他们的棋艺不相上下,谁也不服谁。一天,他们在下棋前商定了输赢后的奖惩办法。算命先生说:“要是我输了,我情愿奉送一命。”理发匠说:“好,一言为定,如果我输了,白送你一个头!”结果,算命先生输了,他如实地履行了协定,但算命先生却没有死。
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提示: 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算命先生所说的“情愿奉送一命”意思是不收费,白给对方算一次命,而不是将自己的性命奉上。
理发匠所说的“白送你一个头”也是如此,即免费为对方剃个头,而不是把自己的人头送给对方。所以算命先生输棋履行协定,也只是少收一次算命的钱,并无生命危险。
4.从概念的外延来看“猫”与“白猫”,“山东省的省会”与“济南”是(  )
A.全同关系、属种关系
B.属种关系、全同关系
C.属种关系、交叉关系
D.交叉关系、种属关系
B
5.不忘初心、好嗨哟、断舍离、996、硬核....成为2019年的网络热词,其中“硬核”的概念为很厉害、很彪悍、很刚硬。下列关于"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概念是抽象思维的唯一形式
B.同一个语词只能表达同一个概念
C.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固定不变的
D.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
D
课堂练习
法国大作家雨果,有一次出国旅行,走到了某国边境。宪兵要检查登记。问道:“姓名 ”“雨果。”“干什么的 ”“写东西的。”“以什么谋生 ”“笔杆子。”于是,宪兵在登记本上写道:“姓名∶雨果。职业︰笔杆贩子。”堂堂的大作家竟然成了笔杆贩子。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课堂练习
材料中雨果与宪兵对“以笔杆子为生”的概念有什么不同的理解
提示:雨果所说的“以笔杆子谋生”,内涵指的是以写文章获得稿费维持生计,外延指的对象是“作家”。宪兵所理解的“以笔杆子谋生”,内涵指的是以贩卖笔杆子为生,外延指的对象是“笔杆贩子”。所以闹出了大笑话。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