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 波的描述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共1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2 波的描述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共18张PPT)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3.2波的描述
第2课时
第三章 机械波
复习回顾
1.图线的横、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物理量?
横轴表示时间各质点的平衡位置,纵轴表示某一时刻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关于波的图像
2.从简谐运动图象可以求哪些物理量
x/m
y/m
5
-5
0
2
4
6
(1)振幅A:图像的峰值。
(2)波长λ: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
(3)各个质点的位移x:对应于图像上某一点的坐标(x,y)。
如何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判断质点的振动方向?
思考:
一、波的图像的应用
Q′
Q
P′
1.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的振动方向之间的关系。
⑴带动法
步骤1:明确波的传播方向,确定波源方位;
x/m
y/cm
5
-5
0
2
4
6
v
步骤2:在某质点P(Q)靠近波源一方(紧挨着 P点)图像上找另外一点P′(Q′);
步骤3:若P′在P下方,则P′带动P向下运动;
P
若Q′在Q上方,则Q'带动Q向上运动。
如果已知P点的振动方向向下,判断波的传播方向。
思考:
一、波的图像的应用
(2)微平移法
做出经微小时间后的波形,就知道了各质点经过Δt时间达到的位置,运动方向就可确定。
v
将波的图像视为蜿蜒起伏的“山坡”,沿波的传播方向看,“上坡路段”上的各质点都向下振动,“下坡路段”上的各质点都向上振动。简称“上坡下,下坡上”。
一、波的图像的应用
(3)上下坡法
Y
X
O
v
下坡上
上坡下
上坡下
注意
一、波的图像的应用
x
y

用箭头表示方向,针对某一质点,将运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用箭头画在该质点上,表示方向的两个箭头总是位于波形曲线同侧。
v
简称:波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总在曲线同侧
(4)同侧法
【典例1】 图所示为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试求出波形图上A、B、C、D四个质点的振动方向。
V
v
v
v
v
【典例2】 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已知图形上某点的振动方向如图所示。试求这列波的传播方向。
Y
X
O
v
V
一、波的图像的应用
2.求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
(1)特殊点法:先找出两点(平衡位置和波峰及波谷特殊点)并确定其运动方向;然后确定经Δt时间内这两点所达到的位置;最后按正弦规律画出新的波形。
x/m
y/m
0
1
2
3
4
v
画出再经t=T/4时的波形图
P
P′
Q
Q′
一、波的图像的应用
2.求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
(2)图象平移法:经过时间Δt,波在传播方向移动的距离x=vΔt,因此,把图象沿传播方向平移x即得到相对应的图象。
x/m
y/m
0
1
2
3
4
v
二、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对比
两者都是按正弦或余弦规律变化的曲线,振动图像和波的图像中的纵坐标均表示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纵坐标的最大值均表示质点的振幅。
相同点
不同点
⑴横轴坐标的意义不同: 波的图象中横轴表示各个质点的平衡位置到原点的距离;振动图象中横轴表示该质点振动的时间。
⑵物理意义不同:波动图像表示某一时刻各个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振动图象描述的是某一质点在不同时刻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
(3)最大值间距的含义不同:波的图像中相邻的最大值之间的间隔等于波长;振动图像中相邻的最大值之间的间隔等于周期。
(4)图线变化不同:波的图像随时间推移沿传播方向平移;振动图像随时间推移图像延伸,但已有的图像形状不变。
x/m
y/m
0
1
2
3
4
t/s
y/m
0
1
2
3
4
哪个是振动图像?哪个是波形图?
波形图
振动图像
图线随时间如何变化
波形平移
图像延伸
二、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对比
不同点
三、机械波的多解问题
1.周期性
(1)时间的周期性:时间间隔Δt与周期T的关系不明确。
(2)空间的周期性:波传播距离Δx与波长λ的关系不明确。
2.双向性
(1)传播方向双向性:波的传播方向不确定。
(2)振动方向双向性:质点振动方向不明确。
给出两时刻的波形,则有可能是波形重复多次后又变至题目所给的后一种波形
只告诉波速不说传播方向,应考虑沿两个方向传播的可能
三、机械波的多解问题
【典例3】 如图所示,实线是某时刻的波形图象,虚线是0.2 s后的波形图。
(1)若波向左传播,求它的可能周期和最大周期;
(2)若波向右传播,求它的可能传播速度;
(3)若波速是45 m/s,求波的传播方向。
(1)波向左传播,传播的时间为Δt= T+nT, (n=0,1,2,…),
所以T= s= s, (n=0,1,2,3,…),
当n=0时,最大周期为Tmax= s≈0.27 s.
(2)波向右传播Δt= T+nT, (n=0,1,2,3…)
所以T= s, (n=0,1,2…),而λ=4 m
所以v= =5(4n+1) m/s, (n=0,1,2…).
(3)波速是45 m/s,设波向右传播,由上问求得的向右传播的波速公式得45 m/s=5(4n+1) m/s,解得n=2.故假设成立,波向右传播.
解析
【典例4】一列简谐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该波传播的介质中某质点此后一段时间内的振动图像,则(  )
A.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图乙应为a点的振动图像
B.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图乙应为b点的振动图像
C.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图乙应为c点的振动图像
D.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图乙应为d点的振动图像
解析:在图乙的振动图像中,t=0时刻质点在平衡位置并向y轴的正方向运动,而图甲的波形却表明在t=0时刻质点b、d在平衡位置,而a、c不在平衡位置,故选项A、C判断错误;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质点b向上运动,d向下运动,故选项B判断正确,选项D判断错误。
B
【典例5】 周期为2.0 s的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该波在某时刻的图象如图所示,此时质点P沿y轴负方向运动,则该波(  )
A.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20 m/s
B.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10 m/s
C.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20 m/s
D.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10 m/s
解析:由质点P沿y轴负方向运动,可知波源在左,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长λ=20m,波速v= =10 m/s,B项正确.
B
波的描述
由波的传播方向判断质点的振动方向
带动法
微平移法
上下坡法
求下一时刻的波形图
图像平移法
特殊点法
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对比
机械波的多解问题
双向性
周期性
由质点的振动方向判断波的传播方向
【练习1】 (多选)如图,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实线为t=0时的波形图,虚线为t=0.5 s时的波形图。已知该简谐波的周期大于0.5 s。关于该简谐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长为2 m
B.波速为6 m/s
C.频率为1.5 Hz
D.t=2 s时,x=2 m处的质点经过平衡位置
BCD
解析:由图象可知简谐横波的波长为λ=4 m,A项错误;波沿x轴正向传播,t=0.5 s=(n+ )T,可得周期T= s,由于t>0.5s,故n=0,T= s,频率f= =1.5 Hz,波速v=λf =6 m/s,B、C项正确;t=0时刻,x=2 m处的质点在平衡位置,经过2 s=3T,质点一定经过平衡位置,D项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