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1.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学习一些类比、模型等科学方法,培养抽象、想象、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3.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1.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2.对分子概念的理解。(一)导入新课MineCraft世界里,你可以用方块拼凑出城堡、星辰、甚至重现圆明园神迹。真实世界里,造物主用它的方块——分子、原子,构成如今的大千世界。现在,我们通过显微镜,证明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那么这些微观粒子有什么特性呢?(二)新课讲授探究点一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讨论1.物质发生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会如何变化呢?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会变吗?水分子未变,分子间隔增大——物理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怎样呢?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否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呢?学生观看水电解微观过程动画视频。水的电解: 水 氢气 + 氧气(水分子) (氢分子) (氧分子)水分子本身也变了——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从化学反应的实质角度分析: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分子变了,化学性质也变了。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种物质的分子会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分子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也随之改变。例如: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碳分子。思考从微观粒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和过氧化氢分解有什么不同?肉眼看不透的物质内部到底隐藏有哪些奥秘呢?知识拓展1.从分子的角度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只是分子的运动速率和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变成了其他的新分子。2.运用分子的观点区分混合物与纯净物物质的分类 用分子的观点分析 例子纯净物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氧气中只含有氧分子;氮气中只含有氮分子混合物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空气中含有氧分子、氮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知识点二、分子可分为原子【教师展示】几种分子的模型。(1)有些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如1个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1个氮分子是由2个氮原子构成的。(2)大多数分子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子构成的,如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教师提问】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在水电解的微观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什么?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什么?发生变化的是水分子,没有发生变化的是氢原子和氧原子。归纳总结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分子变了,化学性质也变了。【教师提问】展示氧化汞分解图示,分析发生变化的粒子是什么?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什么?【学生回答】发生变化的是氧化汞分子,没有发生变化的是汞原子和氧原子。【教师提问】分子、原子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学生回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知识点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提出问题 分子很小还可以再分吗?交流讨论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分析在氢气与氯气的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推论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原子的理解①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之—。如稀有气体、金属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②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也就是化学反应不能将原子分成更小的粒子,但离开“化学反应”这一前提,原子仍可以分成更小的粒子。归纳总结原子的基本性质(与分子的相似)①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②原子在不断运动且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③原子之间有间隔。④同种原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三)巩固练习1.根据分子的相关性质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 )A.干冰升华﹣﹣分子间的间隔变大B.煤油温度计内液面上升﹣﹣分子体积变大C.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分子种类改变D.放在太阳光下的水蒸发得快﹣﹣温度高,分子运动快【答案】B【解析】A、分子间有间隔,干冰升华,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正确。B、分子间有间隔,煤油温度计内液面上升,是由于分子的间隔变大,分子体积不变,故选项解释错误。C、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分子种类改变,故选项解释正确。D、放在太阳光下的水蒸发得快,是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高,分子运动快,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2.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A 体温计测体温时水银柱上升 原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 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 原子最外层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改变C 氧气和臭氧(O3)性质不完全相同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D 氧化汞受热分解为汞和氧气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A.A B.B C.C D.D【答案】A【解析】A、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体温计测体温时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B、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是因为原子最外层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改变,故选项解释正确。C、氧气和臭氧(O3)性质不完全相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D、氧化汞受热分解为汞和氧气,是因为氧化汞分子分裂成了汞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汞原子直接聚集成金属汞,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3.如图中“〇”和“●”分别表示氧原子和碳原子,能保持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 B.C. D.【答案】D【解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每个一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所以选项中D符合题意。故选:D。4.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A.氢原子 B.氧分子C.水分子 D.氢原子和氧原子【答案】D【解析】因为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即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故选:D。5.如图所示是氧化汞分解示意图,从中我们能获得许多信息,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A.这是一个化合反应B.氧化汞分解时元素的种类不变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D.氧分子能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答案】A【解析】氧化汞分解生成汞(Hg)和氧气(O2),属于分解反应;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即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是氧分子。答案:A6.如图是某同学绘制表示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纯净物的是( )A. B.C. D.【答案】B【解析】A、图中物质由两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B、图中物质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C、图中物质由两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D、图中物质由两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选:B。(四)课堂小结课题1 分子和原子分子可以分为原子本堂课用科技知识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复杂知识明了化,使学生体验到化学变化的实质,为深刻理解纯净物与混合物、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做了形象铺垫,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抽象的知识。多增加媒体和生活实例辅助教学的直观效果,使抽象知识和实际体验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