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第五次联考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忻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第五次联考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姓名:
准考证号:
秘密★启用前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联考
文科综合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
域内。,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的黑
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S村位于贵州省盘州市北部,曾是该地最偏远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该村立足旅游资
源,实施产业富村、商贸活村、生态立村、旅游兴村、科技强村,建成百姓富、生态美的乡村
发展示范区域,通过三变模式(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走出了一条新道
路,实现了自身的转型升级。据此完成1~3题。
1.推测S村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沙漠化
B.红漠化
C.石漠化
D.盐渍化
2.“三变模式”对当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整合资源盘活乡村资源
B.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C.增强村民参与的积极性
D.人股分红增加村民收益
3.该村“产业富村”中的产业包括
①商品谷物种植②高原湿地公园③浓业休闲旅游,④红木木材加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位于山西北部的应县瓷石资源丰富,陶瓷生产历史悠久。应县陶瓷始于北宋,盛于明
清,2013年,“应县陶瓷”获中国地理标志商标。近年来应县陶瓷产业崛起,生产规模不断
扩大,年产日用瓷可达10亿件,产品远销国内外,被称为“中国北方日用瓷都”。据此完成
4~5题。
4.应县陶瓷产业兴起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原料燃料丰富B.生产历史悠久C.水陆交通便利D.市场需求量大。1
高三文综试题
第1页(共12页)
5.与景德镇陶瓷相比,应县陶瓷需
A.转型发展建筑用瓷
B.加大品牌宜传力度
C.降低生产能源消耗
D.扩大陶瓷生产规模
我国城镇化面临大气污染严重、城市雾霾频发、热岛效应严重等诸多挑战。在规划设
计中,如何通过城市结构优化和空间形态控制达到改善城市微气候环境的目的,是当前城
市规划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图1示意我国北方T市风向玫瑰图。据此完成6~8题。
图1
6.为缓解雾霾和热岛效应问题,该市通风廊道的主要延伸方向为
A.西北-东南
B.东-西
C.东北-西南
D.南-北
7.为达到夏季通风散热、冬季防风防寒且尽量避免静风的目的,该市中心城区居住街坊·
(高层为7层以上,多层为7层或以下)适宜采用的布局模式为
①点式高层
②板式高层+点式高层
③板式多层+点式高层
④板式多层+点式高层
A.①
B.②
c.③
D.④
8.为优化城区微气候环境,该城市空间优化布局策略合理的是
A.街道与冬季风平行、与夏季风垂直
B.南高北低差异化的街区围合度
C.小街廓、密路网、高密度建筑布局
D.北高南低和错落式的高层建筑布局
曾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的罗布泊,因塔里木河补给水源减少,于1972年千涸。在20世
纪90年代人们在干酒的罗布泊发现了大规模的卤水钾盐矿,为了规模化生产钾肥,人类
“营造”了一片面积达200平方千米的湖面,干涸的罗布泊再次复活,百里盐河和万顷盐池
重现碧波荡漾。据此完成9~11题。
高三文综试题
第2页(共12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联考
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
答案C B A B D C D B D C D B
12【客案]C
【解析】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提出并间述了“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等推进理论创新的
科学方法,为继续楼进党的理论创新超供了根本避循。本题紧扣这一报告内容进行命,台在引导考生深刻用
解人到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厚理论渊源,考查考生“排识与判断”“分析与踪合”的能力和“科学认知与求真务
实“政治认同与理论自信的学科核心索养。①“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相同的文化基因”表述错
误:④矿马克思主义是永恒真理”的表述也是结误的,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开放性,发展性的理论品质,②③正确释
读了人爱命运共同体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体现了坚持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想根的娘著标识。
13.【答案]B
【解析】体题紧扣“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时政热点,考查考生对中国式现代化开创性意义的理解,凸显道路自信,
增进政治认同。解答此医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非识与判断“分析与徐合”能力。②④选项明显错误,中回式
现代化只是拓展了发展中回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第世界上那整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
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但不会戚为“广大发展中回家创造人民类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也不会“为人类实现
现代化提供根本范式”。①③表述正确且符合圈意,人选。
14.【客案】A
【解新]本题是一道经济类推导型试题,以安微各地开展的“小田变大田架常实践为情境,要求考生综合运用发
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相关知识,探究该举拱在棍进农田增量,衣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作用的路径,对考
生分析和擂理的能力要求较高。”小田变大田”是一个田块拆并整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过程,有利于提升
,地产出效登,促进农民赠收:该举措也可以通过加快土地流袋,是使衷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在进城务工成从
事其他产业生产经营话动的过登中实观多渠道增收.故①②符合避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能提升农业的生产
效率.但并不使直接起到盘活集体资产"的作用,极③不选;“鉴合土地资源”与”减轻农民劳动负担”之问并无
直接关系,故④排除。
15.【答案]B
【解析]本题以数字经济给产品价值旋带来的影响为话题,考查考生分析与推理的能力,旨在引导考生对新经济
下的金业发展形成科学认知。金业经营风险往往会受到多种综合性因装的影响而成为市场经济环利境下的一种
客观现象,所以基于数需的价值创造并不会释低企业的经营风险,故②排除:受数字经济的影响,智能产品能为
用户提供更加便捷,智能的生活体验,提升用户的费质量.但它并不会快建提升用户的消费效率和数量,数③)
排除:①④正确解读了数字经济给企重发及带来的影响,符合题意,入选。
16.【客案】D
【解析】本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看望微问受灾群众时的讲话为情境,考查考生“讲识与判断“的能力,
旨在引导考生深氮刻体会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情怀,增进政治认同。①中同共产党人立足广大人民雷要”的说法
是错误的,排除:习总书记慰问受灾群众的讲话凸显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与增强四个意识”无
直接关系,排除②:③④表达正确且切题,入选。
17.【容案C
【解析】本题以某地探常建立党政机关法律匠问“让数据跑起来的考核评价新机制,让公众零距离零成本享受
高质量的法律服务为情境,考查考生舞识与判断“分析与综合”的学科能力,考生雷要运用法治玫府建设的相
关知识解读材料信息,形成科学认知,增选政治认同。①创新行政机关涉法事务和法律服务供给与管理榄式”
是做法面害目的,排除:党政机关创新法律服务供给模式侧重谈的是法拾政府建设的间题,有利于加强公共法
律膜务体系建设,落实依法治国方略,也有利于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数字化转型,提高行政聚务水平,但与“健全
党内民主监督机料”无直接系,因此,排除团.选②④。
高三文综政治答案
第I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