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课件(共27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课件(共27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二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经济与社会》一轮复习必修二
第二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必备知识清单(课前预习背诵)
1.为什么要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P15
2.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两种体制P15
3.市场如何配置资源(一般规律、三大机制、优点)P16
4.如何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P18(结合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5.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局限性、危害P19-20
(区分自发性、滞后性和盲目性)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P21—22
7.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P23(6个职能,比较容易混淆)
8.科学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最常用的经济手段P24
9.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P24
导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经济与社会》一轮复习必修二
第二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
1.3阐述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意义,辨析经济运行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解析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
课程标准
地区· 题号 情境素材 考查方式 考查知识 分值统计
2023年浙江 3 我国产品出口 选:传统式选择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3分
2022年 辽宁卷 5 国家药品集采 选:传导题 三大市场机制的作用 3分
17 RCEP生效实施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主:RCEP生效实施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在提升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方面有哪些共通的突破点。(措施类) 市场体系、市场机制等 8分
2022湖北卷 4 建设全国统一的大市场 选:传统式选择题 完善市场体系,反对地方保护主义 3分
2022新高考湖南卷 2 资本市场的规范和管理 选:组合式选择题 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和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 3分
4 建设全国统一的大市场 选:组合式选择题 市场规则,打破贸易壁垒 3分
2021年广东卷 17(2) 碳达峰碳中和 主:从市场与政府关系的角度概述生态环境部出台的管理办法的原因 市场配置资源、政府的作用 6分
考情分析
该专题属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在高考中所占比重较大
(1)从命题内容上看,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方式和优点,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等是考查的重点
(2)从考查形式上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考查,原因类、意义类、措施类试题是考查的重点
(3)命题常常结合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国家在经济领域的重要措施,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考情预测
【2021年广东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庄严承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材料二 为了在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规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早日实现美丽中国愿景,生态环境部于2020年12月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从排放单位确定、配额分配与登记、排放交易、监督管理及处罚等方面,对碳排放权交易作出规定。
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新教材《经济与社会》)知识,从市场与政府关系的角度概述生态环境部出台管理办法的原因。(6分)
高考近距离
经济生活知识、市场与政府关系的角度
范围
主题
类型
概述生态环境部出台管理办法的原因
原因类:必要性、重要性(意义)
材料二 为了在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规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早日实现美丽中国愿景,生态环境部于2020年12月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从排放单位确定、配额分配与登记、排放交易、监督管理及处罚等方面,对碳排放权交易作出规定。
市场机制
生态环境部...作出规定
规范碳排放权交易
美丽中国愿景
第一步:
设问逻辑
第二步:材料逻辑
第三步:知识逻辑
第四步:答案逻辑
参考答案:①为让市场正常运行,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2分)
②市场调节还存在自发性等固有的弊端,还需要政府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2分)
③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有助于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美丽中国愿景。(2分)(据新教材有所增补)
运用经济生活(新教材《经济与社会》)知识,从市场与政府关系的角度概述生态环境部出台管理办法的原因。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市场局限、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宏观调控)
碳达峰碳中和、美丽中国、人与自然和谐
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宏观调控)
核心考点二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核心知识考点
重点突破1:市场机制作用(是什么、作用、市场体系)
重点突破2:政府的宏观调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核心考点一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供求
机制
价格机制
竞争
机制
重点突破点1:市场机制
1.什么是市场机制
核心考点一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供不应求
获利增加
价格下降
获利减少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流出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流入
资源配置
买者竞争
卖者竞争
市场如何配置资源
价格上涨
生产扩大
供过于求
生产缩小
2.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作用
“看不见的手”
市场价格及其波动能够反映供求状况及其变化,市场供求的变化也会影响市场价格。市场竞争能够引导资源流向效率高的领域和企业,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进步,实现优胜劣汰
(1)市场调节优势
(2)市场调节的局限
自发性
盲目性
滞后性
由于生产经营者不可能完全和及时掌握市场上所有的信息,因而其决策必然会带有一定的自发性。( )
提示:
盲目性表现在生产经营者不可能完全和及时掌握市场上所有的信息,可能决策错误,一哄而上,一哄而下。
自发性表现在唯利是图、不择手段、制假售假、走私、盗版…总之,一切向钱看。
滞后性表现事后调节,赶不上趟。
×
易混易错点
(1)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2)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原因:
措施:
(1)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改革
(2)要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
完善统一的产权保护制度,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
维护统一的公平竞争制度,健全统一的社会信用制度
(3)完善主要由市场定价机制
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限定方面;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
3.市场体系
(2023 浙江)由于国内取暖设备企业近年来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加之受到季节性和欧洲能源市场短期突发因素的影响,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电热水器、电暖器等品类对欧洲出口实现快速增长,累计出口额分别为1.6亿美元、8.5亿美元。从中可以看出
A.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作用
B.市场竞争能够增加行业利润
C.生产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D.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是资源配置的基础
【解析】 方法:直选法
A:我国供给品质提升,欧能源问题可能致使价格上涨,但季节影响需求增多,通过价格、供求机制引导资源配置,故A正确
B:行业利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市场竞争未必能增加行业利润,B错误。
C:材料没有涉及生产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的相关知识,C无关
D:材料没有涉及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对资源配置的作用,D无关
A
高考近距离
(2020海南)2019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0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做好重点领域保障,支持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下列符合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措施是( )
①减少长期建设国债规模 ②下调增值税税率
③适度增加财政赤字 ④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A.①② B. ②③ C.①④ D. ③④
B
高考近距离
紧缩的财政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
紧缩的货币政策
【解析】 方法:排除法、直选法
设问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
排除法:④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是货币政策①减少长期建设国债规模是紧缩的财政政策。故选B
核心考点二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核心知识考点
重点突破2:政府科学的宏观调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看得见的手”
(1)科学的宏观调控
①地位
②目标
③任务
④手段
科学的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之一。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我国宏观调控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重点突破2:政府科学的宏观调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通过宏观调控,提升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
易混易错点
×
提示:
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当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我们需要提升社会总需求,以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促进经济的平稳发展;反之则需要抑制社会总需求。
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
财政政策
与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相关的政策
(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央行正回购、央行逆回购)
存款准备金率
存贷款基准利率
包括经济建设支出,
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
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
债务支出。
经济运行 状况 手段 目标
经济增长滞缓、 通货紧缩 (总供给大于总需求)
经济过热、 通货膨胀 (总供给小于总需求)
扩张性
财政政策
经济建设支出、国债发行规模(“两增”)、 税收 (“一减”)
扩张性
货币政策
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央行逆回购
刺激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紧缩性
财政政策
紧缩性
货币政策
经济建设支出、国债发行规模、(“两减”) 税收(“一增”)
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央行正回购
抑制社会总需求,稳定物价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适用情况及分类
“逆风向调节”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赵锡军说:“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来促进结构的调整,托住基本的经济底盘;通过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相对充裕合理的流动性,让经济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运行。”
梳理基础知识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地位
(2)基本特征
2.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
经济职能的表现:完成下表
1.坚持党的领导(原因、要求)
2.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特点、意义)
3.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根本目标(目标、地位、路径、意义)
4.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优势、原因)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
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的经济职能 手段 目标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通过实施宏观经济政策
通过实施产业政策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市场监管、质量监管、安全监管
促进共同富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通过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
保持宏观经济稳定
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
通过实施区域政策和环境政策
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弥补市场缺陷
通过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完成下列表格
在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中提出,“要坚持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工作原则”。必须发挥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作用,既要“有效市场”,又要“有为政府”。
“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结合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看不见的手”)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看得见的手”)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高标准市场体系
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四大基本特征
市场机制
市场体系
政府经济职能
宏观调控目标、
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思维导图构建
弥补缺陷
优点
局限
感谢聆听 下回再见
感谢聆听 下回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